过程与结果

欢迎点击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股市信息、资料及行情讨论↓↓↓

欢迎大家在文末留言,一同分析、讨论。

A股港股行情连续两天大幅波动后,今天企稳反弹,各大指数涨超1%,上证重返3900点,涨跌同源,跌幅较大的创业板和恒生科技涨超2%,分别重新站上3000点和6000点整数关口。

昨天和前天连续两天连续下跌,恒生科技/中概互联跌幅较大。以阿里为例(仅做举例),从月初的180多跌到了154,这个跌幅不算小了,面对大幅回撤,持有的小伙伴们内心肯定不会太好受。

但如果我们把时间轴稍微拉长一些来看,就在三个月前的7月10号阿里当天最低股价只有101.8,即使这轮下跌过后,较三个月前依然有着50%的涨幅,相当可观了。假如股价是110、120这样一步步逐渐涨到140、150的,大家面对154的阿里一定会非常高兴。然而实际上,阿里是一路高歌猛进到180+,然后跌下来到154,这时人们面对这个154多半是比较难受。像星河这样拿154与七月份的101.8去比较的人应该并不多。

这从心理层面也完全解释得通,这就好比给人的东西,又给要了回去,与其这样还不如一开始就不给,免遭失去之苦了......从某种层面讲这也是近因效应在作祟,人们对最近发生的事更为敏感,稍远点的事情容易被忽视。

聊到这让我想起了近因效应,它指的是,最近获得的信息会对人在判断一项事物时产生更大的影响。比如说某公司年底评优,那些临近年底业绩突出而年初年中业绩平平的人,要比那些年初年中业绩好、年底业绩一般的人明显占优,人们的思维方式往往对最近的发生的事印象更深。

星河悟饭,公众号:星河投资日记股市里的近因效应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很难摆脱近因效应的影响,而能把视野放大、着眼于长线,其实格局也就打开了。就像下边的这两张图,几乎同样的位置、同样的景色,图二的视野打开了,就更加璀璨夺目。

这个也可以从过程与结果的角度来讲。比如阿里七月101.8的时候跟一个人说,三个月后股价能154,这个人会很激动,这只是告诉了他三个月后的结果是154。但如果跟他说的是,股价三个月后到154,是从前几天的180跌下来的,这个154的结果可能就没有那么美好了,因为他不仅知道了结果,还知晓了过程。

过程和结果哪个更重要,这是人们常争论的一个话题。星河觉得,股市投资,特别对价值投资而言,过多的关注过程、关注短期股价的波动,会扰乱人的思绪,最终代价就是因小失大,可能会为了眼前短期的利润最终错过更多的利润。行情回调、个人账户的利润会吐是牛市里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理性看待就好。

如果后边行情继续,阿里能涨到200或更高,那么180也好,154也罢,这些都是上涨过程的一部分。同理,如果你看好这次的慢牛、看好未来行情能走更远,这次的利空突袭和股市回调,充其量就是大潮流里的一朵浪花。

当然,也可能会有小伙伴说,自己的阿里是180+买的,那星河只能说:追高有风险,牛市也一样

最后再说一下行情,今天止跌反弹了,不代表风险就解除了,毕竟摩擦还没有解决,还没开始谈。后边很多都是未知数,充满不确定性,事态的发展还会牵动市场,带来波动,这都在所难免。纵然不确定很多,但有一点是非常确定的,那些优质的、低估值、被错杀的公司和题材,长期看一定会价值回归的,我们将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