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光信息】潜在跌幅超30%,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盈利增速同比和环比骤降

在人工智能浪潮的推动下,海光信息(688041)作为国产AI芯片的领军企业,其股价在过去一年里乘风破浪,市值一度突破2000亿元。然而,就在市场为其戴上“国产算力之光”桂冠之际,公司最新发布的2025年三季报却透露出令人警觉的信号——单季盈利增速正在大幅放缓

高增长表象下的隐忧

表面看来,海光信息2025年前三季度的业绩依然亮眼:实现营业收入94.90亿元,同比增长54.65%;归母净利润19.61亿元,同比增长28.56%。这样的增速放在大多数公司身上都已相当不错,但细看第三季度单季数据,情况却不容乐观。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净利润为7.6亿元,同比增速骤降至13.04%,这一增速不仅远低于上半年水平,也创下了近年来的单季增速新低。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盈利能力出现下滑迹象。第三季度毛利率为60.10%,同比下滑5.53个百分点,反映公司产品可能面临价格竞争压力

与此同时,公司净利润增速与营收增速呈现明显背离。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9.60%,但净利润增速仅28%,这种“增收不增利”的现象,通常意味着企业面临成本上升或竞争加剧的挑战。

200倍PE:估值与现实的巨大鸿沟

在当前股价下,海光信息的动态市盈率高达200倍,这一估值水平令人瞠目结舌。横向比较,这一估值是全球AI芯片龙头英伟达的5倍,是A股半导体设计公司平均估值的4倍

从市销率角度看,海光信息的PS(市销率)已达到25倍,远高于全球半导体行业平均的3-5倍水平。即使考虑到公司所处的高成长赛道,这样的估值也明显偏高。

更为关键的是,在公司盈利增速明显放缓的背景下,如此高的估值水平显得更加脆弱。历史经验表明,当高成长公司的增速放缓时,估值压缩往往是最直接的风险。市场对于高成长公司往往给予极高的估值溢价,但这种溢价需要持续的高增长来支撑。一旦增速不及预期,戴维斯双杀(估值与业绩双双下滑)可能随之而来。

竞争加剧:护城河正在遭受侵蚀

海光信息所处的AI芯片赛道,正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

一方面,英伟达、AMD等国际巨头不断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通过定制化产品规避出口管制风险;另一方面,****、寒武纪等国内竞争对手也在加速技术迭代,市场份额争夺日趋白热化。

在技术层面,海光信息的深算系列芯片虽然在部分性能指标上达到国际主流水平,但在软件生态、开发生态等方面仍存在明显差距。AI芯片的竞争不仅是硬件性能的竞争,更是软件生态和开发者社区的竞争

此外,行业还面临着技术路线变革的风险。当前以GPU为主导的AI计算架构,正面临着存算一体、光子计算等新兴技术的挑战。一旦技术路线发生重大变革,现有的市场格局可能被重新洗牌。

财务数据中的预警信号

除了盈利增速放缓,海光信息的其他财务指标也透露出一些值得关注的信号。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少数股东损益在净利润占比为36.61%,同比上升12.89个百分点。这一变化可能源于子公司海光集成在公司营收中的占比提高,而海光集成是公司与AMD的合作平台,AMD持股达30%。这意味着公司相当一部分利润需要分配给外资股东,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与此同时,公司存货金额持续攀升,截至三季度末达65.02亿元,环比增长4.89亿元。在高成长性行业,存货增加可能预示着未来市场需求,但也可能意味着产品消化速度放缓,需要密切关注后续存货周转率的变化。

历史教训:高估值科技股的惨痛回归

回顾A股历史,高估值科技股的价值回归过程往往异常惨烈。

2020年的卓胜微,在5G概念最火热时市盈率被炒至150倍以上,随后因业绩增速放缓,股价从高点暴跌近70%。2021年的圣邦股份,在芯片缺货涨价潮中估值一度突破120倍PE,随后在行业周期转向后股价腰斩。

这些案例的共同特征是:身处热门赛道、估值严重透支、业绩增速放缓、资金集中撤离。当前的海光信息,与这些历史案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机构资金的悄然撤离

从资金面看,海光信息已出现明显的机构资金流出迹象。

尽管有券商机构给予公司“增持”评级,甚至上调目标价至350.4元,但市场资金的实际行动却显得更为谨慎。在高估值背景下,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机构资金的集体撤离。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核心技术人员近期出现流失现象,多名关键研发人员选择离职创业。在人才竞争白热化的AI芯片行业,核心团队稳定性是公司长期发展的基石

技术面上,海光信息股价已形成典型的顶背离形态:股价震荡上行,但成交量持续萎缩,MACD、RSI等技术指标均出现走弱信号。

投资建议:目前风险远大于机会

坚决不追高:在当前价位介入海光信息,如同火中取栗,风险远大于收益。200倍的PE估值已经透支了未来数年的成长空间,任何业绩增速的放缓都可能引发股价大幅回调。

持有者果断减仓:如果已经持有海光信息且获利丰厚,建议趁市场情绪尚可时分批减仓,锁定利润。贪婪是投资的大敌,不要试图赚取最后一个铜板。

耐心等待更佳介入时机:如果长期看好公司发展,应等待股价回归合理估值区间,预计在当前位置下跌30%后才开始具备安全边际。好公司还需要好价格,才是真正的好投资。

关注风险控制:半导体行业波动巨大,不建议普通投资者重仓参与,务必控制单一个股的持仓比例。分散投资是长期存活于市场的关键。

未来一年,随着业绩增速放缓成为现实,海光信息股价下跌30%并非小概率事件。投资者应当保持理性,控制风险,避免成为最后接棒的人。

记住巴菲特的名言:“只有在潮水退去时,你才会知道谁一直在裸泳。”面对海光信息当前的高估值,我们要做的是耐心等待退潮的时刻。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