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行2025年第三季度的三大主线

六大行在2025年第三季度的三大主线非常明显,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他们现在正是处于一个从防守到进攻的转折点。

1. 利率预期转向与经营策略调整,从“高利率红利”到“降息共识”,银行们开始重新布局增长路径。

2. 经济韧性与信贷周期判断,从防守转向“有备增长”,管理层对美国经济的信心明显增强。

3. AI、财富管理与资本回馈三大增长引擎,从节流到扩张,银行们在新技术与高质量资产管理上加码投入。

如果我们具体的看,可以一点一点的拆开看。

一、整体表现亮眼,管理层态度转向乐观

2025 年第三季度,美国六大银行(高盛、摩根大通、花旗、富国银行、摩根士丹利、美国银行)几乎同步交出亮眼成绩单。营收、利润、资本回报率全面提升,管理层语气也从上季度的谨慎防守,明显转向对未来的乐观。

财报电话会传递出一个共同主题:降息在即,增长回归。

二、利率预期转向:降息成为共识,但节奏仍需谨慎

过去两年,美国维持高利率以压制通胀。高利率虽提升银行利差收入,但也抑制了贷款与融资需求。如今,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进入降息周期,银行业反而松了一口气。

各银行管理层观点如下:

$高盛(GS)$ CEO David Solomon 表示利率下行将重振并购与融资市场,FICC 利率业务领先,预计另类资产募资将突破 1,000 亿美元。

$摩根大通(JPM)$ CFO Jeremy Barnum 强调资产负债表扩张推动 NII 增长,但利率下滑正在抵消部分利好,降息节奏比幅度更关键。

$花旗(C)$ 预期全年 NII 增长约 5.5%,受益于美元利差与汇率变化。

富国银行:管理层更为保守,预计 2025 年 NII 与今年持平,息差压力仍在。

摩根士丹利:认为利率影响有限,增长主要来自资产管理规模扩大与业务结构优化。

美国银行:最为乐观,预计第四季度 NII 达预期区间高端,2026 年仍可维持 5%–7% 增长。

总体来看,银行界对利率的共识十分清晰:降息几乎已成定局,但“慢降息”更现实。

三、经济韧性增强,银行信心回归

本季度,银行们普遍提到“韧性”一词。消费稳健、逾期率低于预期、企业融资活动回暖,令管理层信心增强。

摩根大通:消费者支出强劲,信贷状况健康,但劳动力市场趋软可能延后拐点。

花旗:关注中国内需放缓与市场泡沫,但认为监管改革带来确定性。

富国银行:资产上限解除后进入扩张期,仍谨慎评估宏观与监管风险。

高盛:看好 2025–2026 年并购市场,投资银行业务即将复苏。

摩根士丹利:地缘政治风险属周期常态,不影响整体布局。

美国银行:AI 投资提升生产力,对长期盈利保持乐观。

银行业的主旋律已从“防守”转向“有备增长”。

四、业务焦点转移:AI、财富管理与资本回馈成三驾马车

第三季度,银行们从“节流”转向“扩张”,共同押注三大方向:

1. AI 技术驱动效率提升

高盛:推出 “One Goldman Sachs 3.0”,以 AI 重塑运营架构。

花旗:AI 工具覆盖 83 国、18 万员工,加速 Banamex 剥离与贝莱德合作。

美国银行:AI 提升效率、削减费用,助力投行手续费暴增 43%。

2. 财富管理规模持续扩大

摩根大通:财管资产达 6.8 兆美元,提出 2026 年非市场 NII 目标 950 亿美元。

摩根士丹利:财富与投资管理资产达 8.9 兆美元,目标突破 10 兆。

3. 股东资本回馈与盈利能力提升

富国银行:上调中期 ROTCE 目标至 17–18%,投行业务手续费年增 25%。

摩根士丹利:营收创新高至 182 亿美元,ROTCE 达 23.5%。

美国银行:营收年增 11%,EPS 年增 31%,提出 2026 年 NII 成长 5–7% 的中期目标。

五、结语:银行业叙事正在重塑

2025 年第三季度标志着一个重要转折点。六大银行的共识清晰:降息即将到来,经济依然稳健,科技与资产管理将成为下一轮增长主力。

管理层的态度也从谨慎防守,转为积极布局。从高盛的 AI 战略,到花旗的组织重塑,再到美银对 NII 的高增长预期,银行业的叙事正在发生变化。

它们不再纠结于“利差还能撑多久”,而是在思考“下一轮盈利的核心是什么”。

[财迷]$老虎证券(TIGR)$ [财迷]

@小虎活动  @小虎AV  @爱发红包的虎妞  @33_Tiger  @芝士虎 @Tiger_SG @话题虎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1

  • 推荐
  • 最新
  • Lydia758
    ·10-18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