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财富转型十年考
文 | 李意安
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下,银行财富管理业务持续回暖。
各家银行中报数据,几家头部股份行均有不俗的增长表现。其中,兴业银行以8%的零售AUM增速和22.08%的财富业务收入增速领跑行业。
从2015年首次提出财富转型,到2023年以超过4.49万亿元的AUM规模超越了中信银行和平安银行,成为股份行中财富管理规模仅次于招行的存在,如今增速依旧领跑行业,兴业银行财富银行“名片”不断擦亮。
纵观过往十年兴业银行的“来时路”,在日趋严格的监管环境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该行凭借前瞻的战略布局和强大的战略执行力,一步步实现了从敏锐起步、扎实筑基,到战略升维、全面爆发的跨越。其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脉络,始终与行业变革的节奏紧密同频,不仅逐步构建起可持续的“长坡厚雪”,更在复杂格局中构筑了坚实的护城河。
01
从行业的追随者到市场的定义者
2015到2025,首尾恰是两轮牛市,但十年间,市场面临的投资环境却早已换了天日,利率下行、净值化转型、客户需求分化。接踵而至的行业挑战之下,财富管理行业的竞争格局也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兴业银行凭借其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把握、以及战略执行的坚定力,不仅在财富管理领域站稳领先地位,更在一轮又一轮的变革中,逐渐从行业的“追随者”蜕变为市场的“定义者”。
回望2015,金融严监管态势初显,同业业务面临转型压力。127号文出台,同业业务迎来全面规范。彼时尚被市场称为“同业之王”的兴业银行,敏锐把握形势变化,以变应变,积极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那一年,兴业银行在年度工作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财富转型”,并将其视为全行“轻资本、轻资产”经营模式转型的核心抓手。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颇具前瞻性,却也充满挑战。这意味着整体组织能力、客户基础和盈利模式的重构。
此后五年,是兴业银行默默蓄力的“筑基期”。
数据显示,该行零售客户AUM从2016年末的1.37万亿元稳步增长至2020年末的2.61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7.5%。同时,在产品创新、科技投入和渠道拓展上持续发力:理财产品规模突破1.47万亿元,净值型产品占比从不足10%大幅提升至75%;累计投入超50亿元用于数字化,线上平台客户数突破3000万,线上交易占比达67%;私人银行客户数达5.38万户,管理资产超6000亿元,年均增速超25%。
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成为行业分水岭。刚性兑付被打破,净值化转型全面启动。银行业普遍面临阵痛,但因时而动,挑战也可以转化为机遇。兴业银行迅速响应监管要求,一方面压降预期收益型产品,另一方面发力构建净值化产品体系。到2020年末,其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比已大幅提升至75%,顺利跨越资管新规的过渡期考验。
02
战略升维与架构重塑
2021年,在新一轮五年规划中,兴业银行正式将“财富银行”作为重点打造的“三张名片”之一,财富管理业务进一步提升至全行战略高度。
战略的升维需要组织的适配。兴业银行随之实施组织架构改革:整合设立零售平台部,将财富管理部升级为总行一级部门,私人银行以专营机构模式独立运营。这一系列动作从顶层设计上打破了条线壁垒,也为“大投行、大资管、大财富”的深度融合提供了重要的体制保障。
与此同时,“企业融资需求-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居民投资需求”的大财富价值循环链得以打通,客户的融资需求与投资需求高效对接,构建成了一个完整的金融生态闭环。
战略升维的成效,数据是最好佐证。
2025年上半年,兴业银行零售客户AUM突破5.5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增速持续领跑行业;零售财富产品销售额突破1.57万亿元,规模优势进一步巩固;财富中间业务收入27.43亿元,同比增长13.45%,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大财富-大资管-大投行”价值循环链的驱动下,投行和资管业务为财富板块输送资产1750.91亿元,同比增长56.85%。
客户经营维度同样表现亮眼。私人银行客户AUM突破万亿元,客户数达到8.4万户,高净值客户渗透率持续提升;企金专户理财余额较年初翻倍,突破600亿元,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在分层服务体系下,零售财富持仓客户数增至883.87万户,较上年末增长2.07%,1.18万户白金和黑金客户成功上迁至私行,客户成长通道运行高效。兴业银行从“财富产品销售者”向“客户终身财富与生活伙伴”的角色转型正不断取得实质性突破。
不同客群的资产配置需求不同,针对性的产品创新至关重要。以外贸企业为例,为满足企业对外汇资产流动性、收益性和安全性的综合管理需求,兴业银行推出了企金美元日盈理财、SOFR挂钩单位存款等差异化产品。
而敏捷的创新能力和充盈的产品货架,很大一部分得益于兴业银行的同业“朋友圈”。由此,兴业银行引入基金、保险、券商等专业机构产品,打造更丰富的产品货架,满足银行客户在全生命周期、不同场景下的财富管理需求。与此同时,依托独特的“银银平台”,“财富云”代销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同比猛增80%,面向同业及终端客户的销售额达5200.84亿元,增长60.02%。
而另一方面,兴业银行集团化经营优势也为其产品能力提供了重要加持。兴银理财管理规模稳居市场第二,综合能力连续三十个季度领跑行业;兴业基金公募管理规模增长28.93%;兴业信托存续规模增长67.90%。集团协同不仅构筑了全品类产品货架,更为客户资产配置提供了全方位的闭环解决方案。
在推进数字化转型中,“钱大掌柜”正在成为兴业银行财富业务主阵地,通过对银银平台及零售、企金渠道资源集中整合,致力打造一个更加开放、多元的财富产品生态。从前端的“AI财富小兴”到中后台的大数据投研、自动化运营、数字化风控,兴业银行着力构建覆盖“队伍-客户-产品-渠道-合规”的全链路数字化体系,科技已深度融入其血脉。
截至2025年6月末,主打财富管理的“钱大掌柜”平台注册用户数增至2037.34万户,较去年同期增长4.23%。而这一切背后,离不开兴业银行持续而坚决的科技投入。据其年报披露,该行科技投入在历年营收中占比3%左右,累计投入超过百亿元用于推动数字化转型。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纵观兴业银行财富转型这十年,并非仅是业务结构的调整,更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兴业银行以极强的战略定力和执行力,完成了经营理念、组织架构、服务模式乃至盈利逻辑的整体重塑。其以“商行+投行”打通资产与资金闭环,基于“银银平台”的经营生态,以科技赋能贯穿业务全链路,每一步都精准踩中了行业变革的节点,最终实现了从“追随者”到“定义者”的身份转变。
而这条财富转型之路,既是中国银行业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也为行业未来提供了颇具借鉴意义的范本。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唯有顺势而变、以客户为中心、以科技为引擎、以生态为支撑,方能构筑起可持续的财富管理“长坡厚雪”,于变革浪潮中行稳致远。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