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灏:对于金银贵金属崩盘最权威的解读
"Parabolic advances usually carry further than you think, but they do not correct by going sideways." — Bob Farrell
”抛物线式上涨往往比预期走得更远,但其修正从不以横盘收场。“
在上周五出现了剧烈的行情反转、黄金再创历史新高之后,黄金白银贵金属昨夜再次暴跌。黄金暴跌了约6%,一度逼近4000点整数关口,白银也暴跌了6%左右到了48美元以下,而其它贵金属钯金和白金则继续暴跌了逾7%。这是黄金自2013年以来最大的单天暴跌。
在上周五我的【线下见面专属读者群】里,我重申了我在10月11日对于黄金白银贵金属即将暴跌的预警。10月11日,我预测了白银将在略高于53美元附近开始历史性暴跌。在上周五早上的第一财经《首席对策》节目中,我也公开地与主持人讨论了这次即将到来的黄金白银的历史性暴跌。
很多读者对于我在过去几年对于黄金”金囤不炒“的建议记忆犹新,并深深地记得在这轮历史性行情展开前我预测“黄金白银的上涨将远远地超出市场共识的预期”,而最近的这一系列预警也代表着我对于黄金白银交易观点的改变。因此,这一系列的对于自上周五以来黄金白银暴跌的预测尤为引人瞩目,并在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有兴趣的读者请自行搜索)。
昨夜黄金的暴跌可谓是统计学课本里面经典的一章。黄金单天5.7%的跌幅在漫长的黄金价格历史上十分罕见,这是一次近五个标准差的波动。在“正常”情况下,这种情况每24万个交易日才会出现一次,也就是”千年一遇“的历史性行情。但
实际上,自1971年以来的13,088个交易日中,黄金类似昨晚的跌幅发生了34次。换言之,昨晚黄金的暴跌出现的概率为0.26%,即每385个交易日、约一年半出现一次。可以说,这是一次黑天鹅式的暴跌。
其实,自1971年以来,更大幅度的单天暴跌还发生过21次。这些冰冷的统计数据说明了,其实黄金并非是一种低波动性资产。在以前的研究报告里,我对于市场共识认为的、黄金所谓的”避险“属性也做了很多次的纠正 ——— 黄金的避险属性在于黄金只对冲终极的尾部风险,如战争,而在正常的交易里,黄金其实就是一种货币资产。而70年底黄金和美元彻底脱钩了之后,黄金其实就是在对冲美元购买力贬值的风险。
在昨晚黄金出现历史性暴跌之后,各路专家马上出来,宣传这次回调是因为一个季节性的因素,即印度新年Diwali之前,印度家庭都会斥巨资购买黄金来庆祝。因此在Diwali节日结束之后,黄金的需求量自然大幅度减少,导致黄金下跌。这种说法其实就是无稽之谈、没话找话了。黄金的上涨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了,那么为什么这几年都没有看到Diwali之后黄金出现如此大幅度的历史性暴跌?同时,如果黄金的需求真的和Diwali的季节性相关,Diwali之后印度也不会大幅抛售黄金吧?
还有一种说法,是伦敦市场没有足够的库存进行白银期货交割,因此白银交易员被逼仓,导致之前白银价格几何级数地飙升。这个假设倒是有一定的道理。然而,这个假设可以解释白银的价格走势,却无法解释为什么黄金的价格在过去两个月也出现了几何级数的增长。同时,由于银价也突破了历史新高53美元,在这个价格上,交易商足以用飞机从其它地方调遣白银以满足交割的需求。因此,这个假设看似成立,但其实也无法很好地解释白银的价格走势。而正确地理解黄金白银贵金属历史性价格走势的成因,对于后市的判断尤为关键。
在昨天10月21日,一位法国负有盛名的泡沫研究学者Sornett发出了预警,认为黄金白银已经进入了泡沫破灭的时间窗口。这个预警比我在10月11日的预警稍微晚了10天,并抓住了白银几天内的第二次历史性暴跌。Sornett的LPPL量化模型根据地震预测的原理来预测资本市场的泡沫并享有盛名。2015年,Sornett的LPPL模型成功的指出了当时中国市场的泡沫。然而,这个模型是在2015年九月左右定义当时中国市场泡沫的,距离2015年6月15日泡沫实际见顶回落的时间延迟了三个月。长期跟踪我的预测的读者一定记得,当年我是在2015年6月15日发出警告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触发了黄金白银贵金属这次历史性的暴跌?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