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板块:2025第三季度净利润高增长确定性非常高,时机已到

在波谲云诡的A股市场中,我们散户如同大洋中的扁舟,时常感到迷茫与无力。信息不对称、资金实力悬殊,让我们在追逐热点时往往慢人一步。然而,真正的投资之道,在于寻找确定性。今天,我要与各位深入探讨的,正是这样一个在2025年第三季度,拥有极高确定性净利润高增长的板块——证券行业。


我知道,很多人对券商股又爱又恨——“牛市旗手”在牛市时一飞冲天,在熊市时却长期蛰伏。但请记住,投资的精髓在于“春播秋收”,在于在无人问津时布局,在人声鼎沸时离场。当前,我认为布局证券板块的战略性时机已经到来。


为何说“高增长确定性非常高”?——四大核心逻辑支撑


确定性并非空穴来风,它建立在坚实的逻辑基石之上。对于2025年第三季度,我们有四大理由可以期待券商业绩的爆发。

1. 政策面:“资本市场改革红利”进入集中兑现期这是最核心、最强大的驱动力。国家打造“金融强国”的战略决心坚定不移,一系列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政策正步入深水区,其效应将在2025年集中体现。

  • “活跃资本市场”政策持续发力: 从交易端(如降低印花税、优化交易机制)到投资端(如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引导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组合拳,其累积效应将在2025年迎来质变。市场活跃度的提升,直接等同于券商经纪业务收入的增长。

  • 全面注册制走向成熟: 到2025年,全面注册制将运行得更加顺畅。这意味着IPO、再融资业务将保持常态化高位运行,券商投行业务的“项目管道”将异常饱满,直接增厚承销保荐收入。

  • “T+0”交易等重磅预期: 虽然存在不确定性,但作为提升市场活跃度的终极武器之一,“T+0”交易制度的探讨从未停止。一旦在2025年前后有哪怕是小范围的试点,都将对券商板块构成核弹级的利好,极大刺激交易量。

2. 市场面:牛市预期下的“业绩与估值双击”证券行业是典型的“周期之王”,其业绩与股市表现高度正相关。

  • 市场走牛是大概率事件: 结合当前A股处于历史低位估值、宏观经济逐步复苏、市场信心缓慢修复等多重因素,我们有理由相信,到2025年,A股市场有望迎来一轮更具确定性的上涨行情。牛市中,成交量放大、融资融券余额攀升、自营投资收益大增,券商的每一项主营业务都将全面开花。

  • 财富管理转型进入收获期: 经过多年布局,券商在财富管理业务上已构筑起护城河。基金代销、资管产品的收入占比不断提升,这为券商提供了更加稳定、持续的利润来源,平滑了周期波动。在居民储蓄向投资“大搬家”的时代趋势下,这块业务将成为业绩增长的又一极。

3. 业绩面:2024年低基数下的“高弹性增长”投资要看同比数据。由于2024年市场整体表现可能相对平淡,券商板块的业绩基数相对较低。到了2025年,一旦市场环境好转,券商的业绩同比增速将会非常惊人,尤其是第三季度的季报,很容易出现“爆表”式的增长。这种业绩弹性,是其他很多板块无法比拟的。

4. 资金面:增量资金“水往低处流”目前,券商板块的估值(PB)普遍处于历史偏低水平。当市场转暖,聪明的资金永远会率先流向“洼地”。券商板块兼具低估值和高弹性的双重属性,必然成为场外增量资金(包括外资、公募、保险等)配置的首选目标,从而推动股价上行。

从长期走势图看,券商板块已经历了长时间的充分调整和筑底,下跌动能衰竭,底部形态日益坚实。一旦有催化剂出现,向上突破的概率远大于向下。

光有方向不够,还需要有具体的战术。肺鱼给出几点建议:


  1. 选股策略:首选龙头与弹性并重

  • 配置龙头券商: 如中信证券、华泰证券等。它们业务全面、资本雄厚、抗风险能力强,能最大程度享受行业红利,是组合的“压舱石”。

  • 关注特色/互联网券商: 如东方财富。这类券商在某些业务上具备独特优势(如东财的流量平台),或在投行等领域项目储备丰富,业绩弹性更大,是组合的“进攻矛”。

  • 操作策略:分批买入,耐心持有

  • 切忌一把梭哈: 采用“金字塔”式建仓法,在下跌中分批买入,摊薄成本。

  • 保持耐心,忽视短期波动: 布局券商股需要的是战略定力。不要因为一两天的不涨而焦虑,我们的目标是第三季度的业绩浪,而非眼前的蝇头小利。

  • 风险提示:

  • 最大的风险在于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导致牛市提前结束。

  •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出现“黑天鹅”事件。

  • 但即便如此,在当前位置,券商股向下的空间有限,而向上的空间广阔,风险收益比非常划算。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