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入股量子计算公司:“金手指”效应能否持续?
近期,特朗普政府正与多家美国量子计算公司洽谈入股事宜,这一消息如同催化剂,迅速引发了量子计算概念股的大幅上涨,再次展现了特朗普“点名行情”的威力。然而,在这波涨势背后,投资者是否应该跟风押注,还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据报道,参与洽谈的公司包括IonQ、Rigetti Computing、D - Wave Quantum等,这些企业正考虑让美国政府成为其股东,以换取政府的资金支持,部分企业寻求的最低资助金额为1000万美元。这一举措是特朗普政府扩大对关键经济领域直接干预的体现,其模式类似于今年8月美国政府对英特尔的投资,当时政府宣布向英特尔普通股投资89亿美元,收购该公司9.9%的股份。
受此消息影响,10月23日美股盘前,量子计算概念集体上涨,Quantum Computing Inc.、Rigetti Computing、IonQ和D - Wave Quantum公司的股价盘中一度分别暴涨14%、16%、13%和23% 。尽管白宫随后发表声明否认了正在进行股权谈判,但相关概念股的涨势仍在持续 。Rigetti Computing公司的回应更是给市场热情添了一把火,该公司表示正在与美国政府持续就融资机会进行接触 。
从行业发展来看,量子计算被视为下一代关键技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谷歌在10月22日宣布其“柳树”量子芯片实现了首个在硬件上获得可验证量子优势的算法,运算速度比最快的经典超级计算机快13000倍,这进一步凸显了量子计算的发展前景 。此外,全球多国都在加紧布局该领域,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在超导量子和光量子两种物理体系上都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而IBM、微软等美国科技巨头也对量子计算投入了巨额资金。
然而,投资者在考虑跟风押注时,也需要谨慎对待。一方面,目前还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实现任何意义上可精准控制量子态且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的实用“量子计算”,并且与实现这一目标的差距依然很大 。英伟达CEO黄仁勋曾表示,“非常有用”的量子计算机可能还需数十年才能出现,这也提醒投资者量子计算领域存在着较大的技术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入股企业的做法也存在一些潜在问题,比如其他私人投资者是否会接受政府所有权,企业在合作中是否会受到政府的过多限制,企业的商业目标与政府公共政策之间如何平衡等。
对于投资者而言,量子计算领域的投资机会具有两面性。从短期来看,特朗普政府入股的消息可能会继续推动量子计算概念股的价格上涨,尤其是在市场情绪较为乐观的情况下。但从长期来看,投资者需要关注企业的技术研发进展、商业化落地能力以及政策环境的变化等因素。此外,由于量子计算领域的专业性和复杂性较高,普通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最好能够咨询专业的金融顾问或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避免盲目跟风。
特朗普政府入股量子计算公司引发的“金手指”行情虽然引人注目,但投资者应该保持理性和冷静,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谨慎评估投资风险和收益,而不是简单地跟风押注。只有这样,才能在充满不确定性的金融市场中做出更为明智的投资决策$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DJT)$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