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时光

童话故事里,王子公主轰轰烈烈爱情故事的结尾,都只有一句话,

“他们步入了幸福的生活”

但是如何幸福的生活?作者是不会描述的。他们重点描绘的,是四目相视、脸红心跳、步步试探、冲破牢笼、山盟海誓,这些远比“幸福生活”的日常,更让人迷醉。

股票也一样,脸红心跳,就是那一片朦胧和未知中,小心翼翼下注的仓位。一根根波动的K线,一次次突破平台的喜悦,你虽然不知结局如何,但多巴胺充斥全身,每一天都想着跟她见面缠绵(每一天都期待开盘)。

“幸福的生活”,就是期待拉满之后的每一次兑现。每次季报的Deliver,就像每个月刚好到账的工资,你拿到工资条,晚上又上交工资的那一刻,能说幸福感有多强吗?

就算这个月绩效多一点,业绩beat了,感觉也就是那样,除非给我来个超预期的beat,比如升职加薪,拿了大奖金包,否则,日子天天就那样过。老老实实,每年拿5个点的股息+10%的内含价值增长,好不好?当然好啊,但够不够呢?

现在结婚率和生育率逐年下降,很多年轻人都从童话故事中醒来了,但对于我们这些中登,已经没有醒悟的机会了,或者醒悟的机会成本太高。我很早就明白了,所有热烈的终结,都是平淡和日常。所有的过来人,都告诉你平平淡淡才是真,所有美好的祝愿,都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但唱这首歌的李行亮,也会在《再见爱人》里崩溃大哭。

平淡和日常,不是我们生命的意义,所有不曾起舞的夜晚,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我英年早婚,很早就套上了紧箍咒和镣铐,但人生还长,在爱情上吃的亏,要在股市里狠狠找补回来。

于是,我很早就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永远寻找股市里的芳华,参与她绽放的那一段绚烂。说的官方一点,叫“永远追逐每个公司的高速成长期”。

永远追逐“18岁”的胴体,到了25岁,就卖掉,因为25岁之后就要跟你谈婚论嫁(兑现业绩)了,此时就该谈谈,工资怎么上交(年度业绩及分红计划),日子怎么一天天变好(三年规划五年展望),以及被卡住各种费用和开支(降本增效)以取得更好的报表业绩,达到董事会和投资人(世俗眼光)的预期。

现实总有枷锁,好在还有股市,假如在生活中,我们循规蹈矩,朝着标准模板的样子去生活,那在股市里,能不能做一个烂人?

不需要业绩兑现,只要大阳线;

不需要地久天长,只要天雷勾地火;

不需要海誓山盟,只要今夜,然后将彼此遗忘。


如果把我过去的几个取得大结果的股票,都当成一段恋情,发现最美好的阶段,都是炽热浓烈之后的及时抽身。股市里不需要藕断丝连,一键卖出,天亮说晚安,悄悄把门带上,连名字都不要留下。

只留下这段,最美的时光。

回想泡泡,我跟这个公司最美的时光,是口罩期间,顶着变黄码的风险,在门店蹲守的日子。那时候我盯着摇盒的姑娘,看她拆出想要的款,欣喜若狂,我也傻乎乎的,脸上露出了痴汉般欣(wei)慰(suo)的笑容。

那时候我给敬重的老大哥推票,轮番驳斥,给敬重的基金经理推票,一笑而过。那些充满质疑却内心坚定的日子,是我跟这个公司,最美的时光。

最后回答好多朋友问我的问题,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买卖建议:

“为啥业绩那么好还跌?”

预期太满,交易拥挤,涨和跌都正常,这也是最难判断,最难参与的阶段。实话说,现在的业绩beat还是miss了,同比增200%还是300%,不重要了,都在预期里了。

“什么时候打算买回来?”

当他出现新的爆点的时候,例如,一个等同于labubu的新IP的出现,或者在北美出现类似于泰国那样的受欢迎程度,或者,其他。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2

  • 推荐
  • 最新
  • 真是对股市的浪漫解读,心境很美
    回复
    举报
  • 1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