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每周市场观察:2025年10月20日—2025年10月26日

一、全球重要股指表现和估值:

数据来源:Bloomberg,老虎资管

看点摘要

◼ 上周,美股在中美谈判缓和与通胀降温推动下震荡走高。吉隆坡会议之后,中美双方均释放积极信号,9月CPI数据全面优于预期,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于本周降息25个基点,宏观风险阶段性缓和。但是,长期通胀与技术博弈仍存隐忧。公募调仓与流动性偏紧或放大波动,企业回购有望在11月提供支撑。本周科技巨头财报将定调市场,AI龙头或继续超预期,业绩与资本开支将成为主导节奏。

◼ 大中华市场上周强势反弹,港股与A股领涨全球,情绪与资金面同步改善。中美谈判结果较好,贸易风险暂时缓解,叠加外资回流推动市场上行。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9月工业增速达6.5%、社零增长3%,经济展现“制造稳、消费修复”的结构性改善。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科技与内需双轮驱动,在政策与资金共振下,市场结构性复苏趋势将延续,自主可控的科技、基建以及消费板块将具备潜力优势。

◼ 本周重点关注美联储FOMC,以及微软、谷歌、META、苹果等巨头财报。

二、本周市场主线分析

美股:宏观风险延后不消,市场等待AI验证

上周美股在宏观预期缓和与风险累积之间震荡向上。一方面,中美经贸代表团周末在吉隆坡的谈判达成初步共识,美方代表贝森特表示双方达成了共识性框架,不再考虑对华加征新的100%关税,市场短线情绪回暖。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在停摆近大半个月后,终于发布了宏观数据。美国9月核心CPI环比+0.2%,同比+3%,双双优于预期。由此,本周降息25个基点几乎板上钉钉,宏观不确定性阶段性缓和。

但是,风险只是被延后而并非消失。中美在关键技术、半导体设备与供应链标准等领域的规则博弈仍在升级,核心CPI与消费者长期通胀预期仍显著高于美联储的目标区间,这意味着美国宏观经济并未脱离结构性压力,而且这部分隐忧尚未被市场完全定价。

数据来源:tradingeconomics.com, University of Michigan,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资金层面,本周是美国公募基金财年末的关键窗口,约2万亿美元资金(约占总规模23%)将在”橱窗粉饰”和”税务调整”的因素下面临潜在抛售。叠加做市商负gamma持仓与期货流动性不足,美股在日内更易出现放大化波动。但是,随着财报季的深入,企业回购资金将重新入场,11月开始资金面有望转向改善。

更重要的是,标普500指数中约60%市值的公司将在本周披露业绩,其中包括:微软、谷歌、META、苹果和亚马逊等众多科技巨头。目前买方预期普遍高于卖方,显示机构更担心踏空而非失望。我们判断AI相关科技龙头大概率继续交出超预期成绩单,资本开支仍将维持扩张态势。但与此同时,市场将聚焦云业务增速与营业利润率等盈利指标,若表现不及预期,可能再度引发对AI投资回报率的质疑。当然,站在长期投资者的角度,每一次对AI的质疑都是机会。总体来看,美股的宏观风险暂缓但并未消散,短期波动仍由资金与财报驱动,中期逻辑则在于AI产业链盈利兑现,市场将在高波动中寻找新的平衡点。

大中华:内外共振下,正进入结构性复苏

上周大中华市场整体表现强劲,港股与A股双双上涨,风险偏好明显回升。推动行情的核心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中美关系短期缓,二是国内宏观数据的结构性改善。在吉隆坡会议之后,在稀土、农产品和贸易等多个领域上,中美双方都或多或少地释放出缓和之意,市场预期最极端的贸易风险阶段性消除,叠加外资回流和机构再平衡需求,资金面明显改善。

宏观数据方面,中国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基本符合全年“接近5%”的目标区间;9月工业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9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长3%,均大超市场预期。综合来看,中国经济总体运行稳定,制造业继续保持高动能,内需侧则相对温和,居民边际消费意愿正在恢复。总的来说,经济结构正从“制造强、消费弱”逐步过渡到“制造稳、消费修复”。

数据来源:Bloomberg

政策与市场层面形成共振。《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将科技创新置于战略核心,推动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并以社保完善、生育支持、养老托育等举措扩大内需、改善民生,实现产业升级与消费修复的良性循环。在此背景下,外资加速回流、北向资金显著净流入,科技、自主可控与内需板块成为主线。AI硬件、算力设施及高端制造受益于政策扶持,消费与服务行业在信心修复中回暖,港股在流动性改善与人民币企稳的带动下率先反弹,资金正重新定价“科技+内需”的双轮格局。

总体来看,大中华市场在外部缓和与内部修复的共振下,正在进入新一轮结构性复苏阶段。短期情绪受中美谈判提振,宏观数据显示制造业韧性与消费修复并进,长期主线依然在科技自主化与内需扩张的结合。随着政策定调与资本回流共振,这一趋势有望在年底前进一步强化。

Disclaimer 免责声明

本研究报告由老虎资管发布,老虎资管是香港证监会持牌法团老虎证券(香港)环球有限公司 ("老虎证券") 的资产管理部门。本报告所包含的资料均为老虎证券从据信为准确的来源编制,惟本公司并不就此等内容之准确性、完整性及正确性作出明示或暗示之保证。本报告内之所有意见均可在不作另行通知之下作出更改。老虎证券对有关报告所引致之任何损失或亏损概不负责。本报告所载的资料仅供参考用途,并没有法律约束力,亦不构成投资建议、邀约、购买或出售任何产品。投资涉及风险,有可能损失投资本金。投资者应咨询专业人士,就本身的投资经验、财务状况、个人目标及风险取向,以提供投资意见。各类产品的风险,请参阅本公司网页客户协议第四部分风险披露声明。以上资料为老虎证券拥有并受版权及知识产权法保护。除非事先得到老虎证券明确书面批准,否则不应复制、散播或发布。撰写研究报告内的分析员(“此等人士”)均为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注册的持牌人士。此等人士保证,文中观点均为其对有关报告提及的个别市况及/或行业及/或投资产品之一般及实际因素的观点。截至本报告发表当日,此等人士均未与本报告中所推荐的股份存有权益。投资产品面临一定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利率、信贷、行业前景和监管要求。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定前,应详细阅读相关发行文件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本资料仅供香港投资者参考,不应视为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