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还是10年,都是一眨眼
今天刷小红书,看后台给我发了个图:
我第一反应是:“Tmd,我当年这么潮吗?2015年,玩小红书?”死去的回忆开始攻击我。2015年,正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年份,市场情绪烈火烹油。我当时在开餐厅失败之后,转战跟朋友一起搞宠物电商。当时为了拓宽销路和进货渠道,琢磨起如何做跨境电商,把海外的好东西引入内地来。当时选了两个公司作为参考案例,一个是聚美优品,一个是小红书。当时的新闻还是,聚美的副总裁(好像是戴雨森)直接All in扎根日本去进货。小红书当时还是做旅游、吃喝玩乐攻略,尚未形成平台,但当时起步期的内容,也奠定了后期小红书分享美好生活的气质和基因。如果说2015年注册小红书,那我注册抖音,也属于比较早的一批,应该也是在2016年前后。当时爱奇艺的《中国新说唱》第一季开播,我作为骨灰级hip hop爱好者,一边跟着节奏点头,一边抽泣泪流。自己喜欢这么多年的文化和音乐,终于被大众所熟知和接受了,青春期因为听rap被妈妈批评了很多次。当时听着欧阳靖在唱“嘻哈是什么,什么是嘻哈,不管你主流,还是你地下”,真想哭着给妈妈打电话告诉他“我听的歌不是在吵架,这是一种叫嘻哈的文化!”
当时这个节目的片中插播广告,就是抖音,几个rapper用说唱的方式给抖音做推广。那时候抖音都还是素人在拍一些搞笑视频,后来爆火的小杨哥他们,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起步的。除了抖音,小红书,更早的是雪球app还叫“i美股”的时候,我就注册了,估计是在2013年,再往回推,2009年在腾讯的时候,身边搞技术的朋友就开始捣鼓手机端的各种app了,那时候拿着各种htc手机跟我说,以后所有东西都要在这上面。
但我没那么前瞻,认知也很浅薄,既不知道如何抓住新平台催生的机会,也不知道怎么去玩转所谓的“流量”。几次站在命运齿轮的转折点,都不知道去拨动那个齿轮。直到今天我写公众号稍微有点阅读量,开通了广告,才发现,这tmd敲键盘还能赚点钱?
总是后知后觉,不经意间把一手好牌打乱。就像当年落魄的时候,在万科食堂,跟同事闲聊完这些过往,他问我,你是如何在人生中的每一步都精准踏错的?你是怎么沦落成一个外包员工的?
当时被问那句话的时候是2016年,生活的齿轮一直转啊转,从那之后我重仓的股价开始暴涨了,股票开始成为职场之外,生活的重心了。
如果十年的维度还是太遥远,那前两天,一位朋友在一个私密群里发了句
“5年!”
5年了,股价终于回来了,回头看这个公司,我也是百感交集,那几年是怎么过来的,以及那段创伤,直到现在都让我恐慌,凝练成一句话就是,“如果觉得赚钱如果很快的话,那亏钱的速度,可能快3倍都多”
闲来无事,随便写写。本是成都一个普通的阴沉周末,被小红书的10年和futu的5年打乱心扉。
很多当时看起来的事大如天,回头看,都成了细枝末节,很多觉得可能挺不过去的时刻,都是新一段人生旅程的起点。所以,留在牌桌上,永远期待明天,就是人生游戏最大的价值之一。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