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高击球率的全行业均衡产品?
@财商侠客行:
5月底,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正式发行,一出场就带着“打破常规”的标签。 它的核心创新点在于:基金管理费不再是“旱涝保收”,而是和业绩强挂钩。只有实现了一定的超额收益,基金公司才能收取“超额管理费”。换句话说,基金公司与基民的利益,实现了深度绑定。 如今这批基金已运作几个月,刚好遇到市场回暖,最近券商中国做了一次统计: 截至10月27日,首批26只浮动费率基金平均涨幅约为14.3%,其中,成立以来跑赢业绩基准的有9只。(资料来源:首批浮动费率基金“成绩单”来了,券商中国) 当然啦,这批基金运作时间还比较短,我们还需要多一点时间和耐心做进一步的观察。但正如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中提到的一个观点: 在证券投资领域,通过基本的理性操作即可获得市场平均回报,而超额收益则需要极大努力。 获取超额收益,很难,但这也恰恰是主动权益基金的价值所在。并且,拉长时间周期,我们可以发现,能够持续积累超额收益的基金仍然不少。 根据Choice数据,在全市场统计范围内的406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中,近1年跑赢业绩基准的达到3173只,占比达到78%。(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50930,主动权益类基金统计范围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剔除成立不满1年的次新基金,只统计主代码) 在新型浮动费率机制之下,基金追求超额收益的目标更明确,方向更聚焦,长期的业绩表现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01 如何持续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什么样的基金具备持续跑赢业绩比较基准的能力呢? 在本月即将发行的新基金名单中,中银品质新兴混合(基金代码:A类 025184 C类025185)就是一只浮动费率基金。该产品即将于11月10日正式发行。 我们研究发现,拟任基金经理李思佳就是一位擅长在不同风格的市场中捕捉超额收益的选手。 李思佳是剑桥大学金融硕士,有9年证券从业经验,2年投资管理经验,从2023年10月20日开始管理中银战略新兴产业股票基金,是一位全行业均衡选手。在她任职期间,中银战略新兴产业股票基金展现出了明显的超额收益。 从近一年的维度来看,基金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30日,中银战略新兴产业股票A近一年净值增长率43.9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15.37%),超额收益达到28.55%,位居同类排名前三分之一(96/348)。(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数据截至2025年9月30日。排名来自银河证券,排名中同类指股票基金-标准股票型基金-标准股票型基金(A类)) 在运作的完整年度中,2024年,中银战略新兴产业股票A取得了18.19%的年度回报(同期业绩比较基准11.17%),超额收益为7.02%。(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 进一步翻看历史持仓,可以发现,中银战略新兴产业持续跑赢业绩基准的背后,有三大配置特征:均衡打底,择势优化,龙头阵营。 1️⃣ 均衡配置,造就“反脆弱”的底气 它的均衡,体现在两个维度上。 一个是行业上的“杠铃组合”:持仓中既有科技等高成长赛道,也兼顾周期、金融等稳健板块。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从根源上降低了单一行业波动的冲击。 另一个是个股的“分散克制”:前十大重仓股合计占比稳定在30%左右,没有过度依赖某只个股。(风险提示:前十大重仓数据来源于中银战略新兴产业2025年三季报,产品前十大重仓股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29.64%,数据截至2025年9月30日。个股数据均为定期报告截止日当天的历史数据,不构成股票推荐,更不构成投资建议,不确定股票买卖的具体日期,不可作为股票买卖依据,基金持仓会根据市场情况调整。) 2️⃣ 适度择势,累积超额收益 中银战略新兴产业的均衡从来不是“躺平”,而是会根据市场变化“适度择势”,通过行业和风格的适度偏移,把握行情节奏,获取超额收益。 3️⃣ 龙头阵营,打造高胜率组合 组合持仓中,龙头公司出现的频率更高。 前十大重仓股基本是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具备高壁垒和市值空间,看得出来,基金经理在选股时,既追求胜率,也很重视安全边际。 研究下来不难发现,中银战略新兴产业持续跑赢业绩基准的背后,本质是“攻守平衡”的结果: 一方面是通过均衡分散的行业配置+杠铃策略,打造反脆弱的业绩曲线,在上涨的行情中及时跟上市场贝塔,在下跌时控制波动; 另一方面,则是通过适度择势+高胜率的选股,积极捕捉市场中的阿尔法,持续积累超额收益。 02 最佳击球机会的背后“算法” 这样的投资策略,是如何有效实现的? 我们进一步研究发现,答案可能藏在基金经理李思佳的一套投资“算法”里。 李思佳是行业研究员出身,覆盖的行业范围非常广泛,从钢铁、煤炭、电力等周期行业,到非银、地产,再到TMT等科技板块,都在她的能力圈范围内,这让她具备了宏观研判+中观定位+个股研究的能力,构建出全行业均衡的组合打法。 她积累超额收益的方式,就在三个环环相扣的“算法步骤”里。 1️⃣ 找对产业生命周期的“击球点” 选什么行业?什么时候布局?李思佳有两个“定位器”。 第一个是宏观“罗盘”。她会通过自上而下对宏观经济和市场周期的位置进行判断,找到更适配当下市场周期的资产,比如在市场长期底部区间配置高股息,在市场反弹初期布局非银金融,在市场流动性充裕阶段重配科技成长,与周期节奏同频。 第二个是产业“方向盘”。在李思佳看来,不同产业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机会侧重点各不相同。比如,周期性行业要找到周期位置;新兴产业要抓最前瞻的指标和定价奇点,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印证,锁定最值得出手的“击球时机”。 比如,李思佳重点看好AI带来的产业投资机会,从持仓中也可以看到,基金从2024年以来持续配置算力龙头;但在不同的市场阶段,她则会根据产业和估值调整仓位,攻防有序。 2️⃣ 锁定高胜率公司 在个股层面上,李思佳更偏爱高胜率的标的。 在她看来,产业趋势向上或ROE平稳/回升阶段,行业会出现更多受益于行业增长或率先于行业见底的龙头公司。 她非常重视报表的兑现,更倾向于自己亲自筛选报表,选取具备高壁垒和市值空间的个股,同时兼顾安全边际。 比如,在AI算力产业链的配置上,我们发现,李思佳从2023年四季度就已经提前重仓,后续行情也印证了这份选股眼光。 3️⃣ 运用策略优化组合曲线 李思佳也很重视策略的力量。 在基金季报中,李思佳就曾经多次提到“均衡化组合”的理念。 比如,在中银战略新兴产业的2025年中报中,她就提到,基金会通过“资产类别的分散”、“行业属性的对冲”均衡配置,避免单一因子的过度暴露。 在三季报里,她又写道,会通过“持仓的均衡和个股质地来平抑组合波动率”。 她的持仓也体现了一定的“杠铃策略”思维,通过科技、周期、金融的有序组合,平滑波动率的同时,也减少了风险暴露。 总体来看,这套择势、择时、择股三位一体的投资框架,就像一套缜密的“算法”,不断寻找到市场中最佳的击球机会,让每次出手都更具确定性。 03 四季度或与均衡更搭? 进入四季度以来,市场波动加大,风格轮动也在加快,想靠押注某一类资产“躺赢”的想法,显然已经不太现实了。 但反过来想,这种行情下,优秀的主动权益基金反而有了“用武之地”,能够通过配置+选股的能力实现超额收益。 比如李思佳的新基金中银品质新兴混合(A类:025184 C类:025185),或许就刚好吻合当下的行情节奏。 李思佳认为,当前市场或正处于牛市中继的阶段,后续市场存在两种演绎可能。 一种情况是,成长风格延续,但可能高度受限,其中AI相关最优; 第二种情况就是出现风格切换,这种情况下,部分泛周期品中期看胜率赔率或优于成长。 她的布局思路也很清晰,紧盯两大确定性更强的方向。 长期来看,科技不能错过。她认为,强大科技产业趋势带来一批公司业绩成长,其中,最具备性价比的仍然是AI算力。 如何平衡科技成长的波动?她选择了泛周期作为组合“搭子”,尤其看好当前周期下ROE平稳或边际改善的行业,包括泛周期板块中的有色金属(铜铝)、工程机械、油运和非银金融等。 对于想在当前“稳步入场”的资金来说,这种不赌风格、均衡布局的方式,能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不用担心“踏错节奏”。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黄衫女侠|文 财商侠客行|出品 END $纳斯达克(.IXIC)$ $HSI(HSI)$ $上证指数(000001.SH)$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点赞
举报
登录后可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