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算力风口,藏在矿场里

AI不只需要芯片,更需要电力与土地。

当全球争夺算力的军备竞赛进入“电力时代”,昔日加密矿场,正凭借电网与地皮的稀缺资源,成为AI基础设施版图中最被低估的力量。 从“挖币”到“挖算力”,他们正经历一场静悄悄的重生。

AI引爆的算力军备竞赛,为昔日加密货币矿场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它们手握现成的电力与场地资源这一核心资产,迅速切入高价值赛道,转型为科技巨头亟需的算力供应伙伴

在AI基础设施全球性短缺的背景下,矿场的角色正从“能源密集型产业”转向“智算基础设施提供者”。 这一根本性转变,使其股价与加密市场的关联性显著削弱,逐渐被纳入AI算力基础设施板块。

AI时代的新「淘金者」

过去两年,AI模型参数量呈指数级增长,但配套的算力与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远远滞后。

据彭博行业研究(BI)统计,2025年全球AI推理与训练所需算力预计将增长 6倍以上,相当于2020年到2023年三年增长总和的两倍。

在这种背景下,加密矿场的价值被重新发现

周一,比特币矿商 $IREN Ltd (IREN.US)$ 宣布与微软达成一项价值 97亿美元、为期五年 的云服务协议,将使用英伟达先进的 Blackwell 系列 GPU 提供算力。

紧随其后,$Cipher Mining (CIFR.US)$ 披露与 亚马逊云服务(AWS) 签订了一份 为期五年、价值55亿美元 的协议,为其提供 300兆瓦电力容量 的AI基础设施。

这两笔交易释放出明确信号:

科技巨头不再满足于自建数据中心,而是加速与具备电力资源与地理优势的第三方合作。

电力成为算力的“硬约束”

微软CEO Satya Nadella 在播客「BG2」中坦言:

“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芯片短缺,而是电力……以及能否足够快地在靠近电源的地方建成数据中心。”

电力与地理位置正在成为算力布局的“第一约束条件”。 摩根士丹利在研报中指出,拥有已获批准电网连接与大负荷电力供应的矿场,可以绕开传统数据中心耗时3–5年的审批流程,具备先发优势。

据《哈希率指数》(Hashrate Index)数据,美国比特币矿企合计拥有约:

  • 6.3GW 已运营产能

  • 2.5GW 在建产能

  • 8.6GW 已获电网许可的开发项目

这些站点若转为AI数据中心,建设周期仅需 18–24个月,几乎比新建园区节省一半时间。

“造算力”与“用算力”的分工时代

过去,科技巨头倾向于自建数据中心,掌控端到端的算力链。 但如今GPU短缺、电力紧张、建设周期漫长,“全链条自建”模式逐渐失效。

微软与 IREN 的合作标志着分工时代的到来

IREN 负责「造算力」,微软专注「用算力」。

这笔 97亿美元 的协议,本质上是微软在“预购未来的算力油田”。 这些由矿场改造的算力中心,正在取代传统数据中心,成为AI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

类似的转型浪潮也在其他矿企中上演:

  • Core Scientific (CORZ.US):宣布开放AI算力托管业务,首批接入英伟达H100 GPU节点;

  • Hut 8 (HUT.US):在加拿大安大略扩建数据中心,提供AI云租赁服务;

  • TeraWulf (WULF.US):引入核能供电方案,打造零碳AI算力中心。

这场迁移不仅改变了能源使用结构,也重塑了矿场在科技产业链中的地位。

资本市场的再定价:AI化矿场的估值重构

方舟投研整理发现,矿企正经历一场“估值范式转换”。 加密挖矿周期的高波动性,正被AI算力的长期合同收入所替代,带来更稳定的现金流与更高的估值可见性。

当前行业可划分为三类:

  • 第一梯队:已签下AI算力长期合约或与大型科技企业合作的矿企(如 IREN、CIFR、Core Scientific 等);

  • 第二梯队:具备电力与土地储备、积极推进AI转型的企业(如 TeraWulf、Bit Digital);

  • 第三梯队:仍以加密挖矿为主营、缺乏AI算力规划的传统矿企。

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以下特征:

AI数据中心转型进度明确

电力资源充足且成本低

持币市值、持股市值、在手合同现值 之和相较当前股价存在明显折价

摩根士丹利估算,若矿场成功转型AI算力中心,其长期利润率有望较加密挖矿业务提升 3–5倍,估值重心也将由「币价周期」转向「算力需求周期」。

方舟独家福利|《全球AI算力矿场转型观察名单》

在AI算力竞赛的浪潮中,全球加密矿企正进入“转型分水岭”。 方舟投研独家整理的**《全球AI算力矿场转型观察名单(方舟深度追踪)》**,覆盖十余家核心矿企,包含:

  • • 最新转型进展与合作方

  • • 电力与场地资源概况

  • • AI数据中心改造计划

  • • 潜在估值重定价逻辑

⚠️ 内含首批已签署AI算力合同的企业名单与介绍—— 他们有可能成为下一轮算力周期的核心受益者。

在《方舟全球产业研究》中, 我们持续追踪以下核心行业的结构性机会:

  • • 国产算力与AI基础设施

  • • 全球机器人与智能制造

  • • 创新药与生物科技

  • • 有色金属与能源转型

  • • 半导体与先进封装

如果你希望系统了解AI时代的产业脉络、估值逻辑与投资机会, 欢迎加入《方舟全球产业研究》长期追踪计划。

# 比特币矿商狂飙!IREN/CIFR,后市更看好?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