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宁德时代嘅电池原料供应商中伟新材,生物医药公司百利天恒开启申购!有咩亮点?
小虎们,大家近期抽中了哪些新股呢?明略科技-W和旺山旺水-B首日表现出色,而大家满怀期待的赛力斯、小马智行-W、文远智行-W则表现不佳,今天暗盘的乐舒适也升超38%![Miser]
而港交所再迎来两家新股,你会抽新这两家吗?一起来看看~~~[Smart]
新能源材料新贵中伟新材冲击港交所!
11月7日,中伟新材在港交所发布公告,今日起至11月12日招股,拟全球发售1.04亿股,其中香港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另有15%超额配股权,每股发售价34-37.8港元。每手200股,预期股份将于2025年11月17日在联交所开始买卖。[Sly]
如果按照中位价(35.9港元)计算,公司在港上市募资净额超36亿港元,其中半数将会用于扩大生产及供应链能力,有40%用于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及数字化推进,10%用于营运及一般企业用途。[Glance]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公司创始人邓伟明毕业于太原科技大学有机化学专业,毕业后进入湖南邵东焦化厂担任技术员,1995年,他创建了中伟集团,主要围绕传统能源和矿产业务,2012年,国家新能源政策出台,邓伟明决定将新能源材料业务独立出来,在2014年成立了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六年的时间里,公司生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市占率提升到23%,同时也成功登陆创业板,截至今日收盘,中伟股份收涨7.68%至49.35元,总市值为463亿元。[Cool]
值得一提的是,邓伟明之子邓竞从国外毕业后,进入中伟股份的合资公司,开始担任董事,而这一次他也以执行董事的身份带领公司闯关港交所。[Eye]
根据招股书数据,公司主要聚焦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pCAM)领域,包括镍系pCAM、磷系pCAM和钴系pCAM,自2020年以来,公司连续5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镍系和钴系pCAM生产商,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外销市场独立磷系pCAM供应商。2024年,公司的所有pCAM产品的销售价值位居全球第一,市场份额为21.8%。[Victory]
图源:中伟新材招股书
根据招股书数据,中伟新材与全球多家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2020年开始,公司就与特斯拉建立了合作,目前是特斯拉最大的前驱体材料供应商,去年特斯拉贡献了近9%的营收,此外,宁德时代、LG化学、三星SDI、松下、厦门钨业、当升科技、容百科技等都是其大客户。[Thinking]
2024年,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29%,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为303.4亿元、342.7亿元、402.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5.1%,毛利分别为33.8亿元、45.7亿元及48.4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1.1%、13.4%、12%。[Eye]
海外市场方面,从2022年的33.7%上升到2025年上半年的50.6%,已经有超过一半的收入来自海外市场,但中伟新材在招股书中也坦言海外拓展会受到市场变化、政策等风险影响,比如2023年末在印尼完成的红土镍矿冶炼年产6万金吨高冰镍项目就遇到了两次延期。海外项目布局让管理复杂程度大幅提升,但公司在未来仍将全球化作为赴港上市版图。[Serious]
图源:中伟新材招股书
百利天恒再上演创新药神话?
前段时间创新药神话一直在港股延续,小虎们是否有坐上顺风车呢?在港股创新药板块有些降温后,又有一家A+H股生物医药公司前往港交所上市。[YoYo]
11月7日至12日,百利天恒开启招股,拟全球发售863.43万股,其中香港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另有15%超额配股权,每股发售价347.5-389港元。每手100股,预期股份将于2025年11月17日在联交所开始买卖。[DOGE]
这是百利天恒从去年开始第三次冲击递表港交所,早在2023年年初,公司就以24.70元/股的发行价登陆科创板,上市首日则收涨近30%,而这也是其成为创新药新贵的开始,2023年底,公司宣布与知名跨国药企BMS达成合作,双方共同开发百利天恒自主研发的ADC(抗体偶联药物)药物BL-B01D1,这是一种基于双特异性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的ADC,可同时靶向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EGFR×HER3)。根据研究数据显示,该ADC经标准治疗后疾病进展的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患者中,表现出具有开发前景的抗肿瘤活性。[666]
双方潜在总交易金额高达84亿美元,8亿美元首付款刷新纪录。随后百利天恒的股价水涨船高,2023年年累计升幅超466%,今年9月升到最高414.02元/股,目前总市值将近1500亿元人民币。[Miser]
根据招股书显示,百利天恒通过自有技术平台建立覆盖多种潜在first-in-class(首创药物)或best-in-class(在某一药物类别中效果最好的药物)管线,主要针对肿瘤类型,公司产品不仅拥有传统制药和中成药业,更覆盖麻醉、儿科、抗感染等多个治疗领域。[Look back]
图源:公司招股书
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7.0亿元、5.6亿元及58.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82亿元、-7.8亿元、37.08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仅为1.71亿元,同比大跌近97%,净利润同比下滑124%至亏损11.18亿元,该亏损额已经将近2022年和2023年的亏损总额,营收创2021年以来的新低。[OMG]
实际上,2024年能够实现扭亏为盈,剔除掉与BMS合作的首付款8亿美元的话,实际产品销售不到5亿元,而公司的传统制药和中成药业两部分业务不断缩水,从原本的12亿元直接腰斩到5.6亿元,但根据2025年Q3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625.08%至18.95亿元,净利润再次实现扭亏为盈,达6.23亿元。[Surprised]
对于创新药企业来说,高昂的研发支出也不容忽略,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加90%至17.72亿元,已经超过了2023年和2024年两年的研发投入,并且有翻倍的趋势,目前公司有15款创新药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总投资规模近44亿元,并且在全球还开展90项临床试验,BL-B01D1已进入三期临床阶段。[Blush]
图源:公司招股书
小虎们,你们会抽新这两家A+H股吗?[Eye]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