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豆价格强势突破,创下15个月新高,我认为这波上涨是由基本面、情绪面与技术面三重共振所推动的结果。
一、中国采购与中美贸易改善是核心驱动力
10月底开始,中国集中采购美国新季大豆,再加上美国财政部长公开表示,未来三年中国每年将采购超过2,000万吨美豆,这无疑为市场注入了强劲信心。
同时,中美元首会晤释放出贸易关系缓和、加强大宗商品合作的信号,改善了全球最大买家与最大供应国之间的贸易预期。这样的消息面利好,成为本轮上涨的核心催化剂。
二、信息真空放大市场多头情绪
虽然美国今年大豆丰产,但由于政府停摆,官方出口与库存等关键数据延迟公布,市场缺乏权威指引。
在这种“信息真空”下,投资者情绪容易被放大,资金顺势推动价格上行,典型的“情绪+资金”共振行情。
三、技术面多头格局确立
从盘面结构看,美豆突破11美元前高后,价格站稳关键均线(MA60),多头排列明显。
下游豆粕、豆油联动上涨,也进一步强化了产业链的支撑力。
目前上方压力位在11.5美元附近,一旦有效突破,不排除试探11.8美元甚至12美元的可能。
四、短期偏强,中期需看南美天气与贸易兑现
短期(未来1-3个月)内,中国买盘支撑仍在持续,叠加南美新豆尚未上市,供需错配将继续维持。
预计美豆价格会在10.9~11.6美元/蒲式耳区间高位震荡运行。
中期(2026年一季度)则要关注两个变量:
① 南美天气与产量 —— 如果拉尼娜现象导致巴西或阿根廷减产,美豆仍有上行空间;
② 中美贸易兑现度与美元走势 —— 若订单稳定、美元走弱,美豆有望稳中有升;反之若出现取消订单或出口放缓,价格或回调至10.5美元支撑位附近。
五、结论:结构性偏强,年底目标价11.6~12美元
总体来看,这轮上涨不仅是对前期低估的“修复行情”,更体现了市场对中美贸易改善的信心。
短线虽有波动风险,但结构性偏强格局未变。
我认为,年底前美豆价格有望挑战11.6~12美元/蒲式耳区间,策略上可考虑逢低做多、控制仓位、顺势操作。
美豆这波行情,既是需求推动,也是情绪反弹。
如果南美天气再添火上浇油的因素,这场“农产品牛市”可能才刚刚开始。🌱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