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关键战役打响:阿里要在全球AI To C赛道继续打胜仗

话说,今天有个事情还是有点意思的,那就是,阿里巴巴正式官宣“千问”项目,全力进军AI to C市场,同时,千问APP公测版上线。

据悉,千问APP公测版基于全球性能第一的开源模型Qwen3,凭借免费,以及与各类生活场景生态的结合,与ChatGPT展开全面竞争。显然,阿里的野心绝不只局限在国内,而是旨在整个星辰大海。

但八姐好奇的是,前有ChatGPT在全球风靡,后有豆包、DeepSeek和元宝这样的中国产品珠玉在前,阿里又有什么底气,在品牌推出晚了近一年的情况下,占领市场呢?

八姐觉得吧,阿里内部必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了的。

首先是,阿里的大模型确实是比较成熟了,而且在B端已经打出了名气来了。

根据数字,自2023年全面开源以来,阿里Qwen已经超越Llama、Deepseek等模型,成为全球性能最强、应用最广泛的开源大模型。截至目前,Qwen系列模型的全球下载量已突破6亿次,积累了极高的行业声誉。近期有报道称,阿里发布的旗舰模型Qwen3-Max,性能超过GPT5、Claude Opus 4等国际竞争者,跻身全球前三。

阿里管理层认为,AI发展将经历“学习人”、“辅助人”和“超越人”三个阶段。目前,大模型的能力已经进入到“辅助人”的Agentic AI时代,阿里大力入局C端市场的时机已经成熟。

其次是,阿里通过一年的摸索,确定了需要一个AI原生2C端超级入口。

事实上,早在夏天,阿里核心管理层就在密集讨论要投入多少资源,投入多少力度去做这件事情

最终9月,吴泳铭最终拍板—— 阿里巴巴必须要有一个 AI 原生的 C 端超级入口。随后,正如传闻中一般,阿里从北京、广东调来上百名工程师,在阿里巴巴西溪园区 C4 楼封闭做千问项目。

基于Qwen开发“千问”这个2C的产品,对阿里而言易如反掌。而千问的推出最大的战略积极和品牌意义——阿里想清楚了是否要重点出击AI 2C市场,以及终于有了一个简单易懂的名称“千问”。

另外,阿里相信自己的差异化优势可以吸引用户。

对于千问的APP,阿里给出的定位是“会聊天能办事的个人AI助手”。除了聊天足够聪明外,“能办事”将是千问APP的一个重要发力方向。千问APP的战略目标是打造未来的AI生活入口。

目前,背靠大模型,千问已经展现出一定的办事能力。比如,一句指令就能让千问APP几秒钟完成一份研究报告,并制作成几十页的精美PPT。

另外,阿里的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最大不同,还是它自己所拥有的融入生活服务各项业务场景。据说,阿里巴巴已经在着手将地图、外卖、订票、办公、学习、购物、健康等各类生活场景接入千问APP,让千问具备更强大的办事能力。而嫁接上了这些服务能力,“千问”可能会比其他的AI助手更有吸引力,因为更可以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

与此同时,“千问”也称为了阿里除了闪购外,下一个关键的核心战役。

今年以来,阿里已经全面发力AI基建淘宝闪购关键战役不少感叹,那个敢打敢拼的阿里回来了

今年4月底时,阿里集团CEO吴泳铭曾说过,“今年集团将以饱和式投入的打法,聚焦几大核心战役。这几个关键战役将由多个业务方参与,发挥各自优势和长项,以全局价值最优来制定各项业务的协同策略”。

投入3800亿用于AI基建阿里不断构建和完善一套覆盖AI硬件平台AI模型AI应用全栈AI布局也让阿里云的季度收入不断加速成为阿里增长引擎带动资本市场重估阿里

通过闪购大战,阿里实现了淘宝、饿了么、飞猪等业务的协同,并升级了会员体系,今年8月,阿里整体即时零售月活买家数达3亿,带动淘宝app 25%的购买人数增长。

这一次大战不仅鼓舞了阿里内部的士气,也令阿里在内部组织协同上更为顺畅,并提供了大战的经验。所以,接下来的AI 2C入口之战,八姐觉得,还是很值得期待的。所以,对岸的OpenAI以及豆包、元宝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