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方医药-B首日大涨!继续持有or止盈?

$劲方医药-B (02595.HK)$ 孖展超购逾2269倍,基石投资者认购总额已达1亿美元,也创2022年以来港股 18A 生物科技公司新高。【劲方暗盘大涨超100%后,今日首日上市高开大涨。大家还拿着吗?创新药龙头,接下来你是否还继续看好?】

打新鸡肋第一股,中签难度堪比买彩票?

$长风药业(02652)$ 老铁们,小新又双叒来敲黑板了!今天咱们不聊那些“闭眼打新就能赚”的神话,来唠一只让无数打新党又爱又恨的“硬骨头”——长风药业(02652.HK)。这公司名字听着挺飒,赛道也是热到发烫的呼吸系统药物,可偏偏中签率低到让人怀疑人生,堪称“打新界的玄学考题”。有人说它是“小而美”,有人骂它是“鸡肋之王”,今天小新就带大家扒一扒,长风药业到底值不值得你熬夜蹲点、拼手速抢筹! 一、公司基本面:呼吸赛道小巨人,收入稳但增长慢 长风药业是一家专注于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本土药企,核心产品包括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氮䓬斯汀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2025年截至3月31日,公司实现营收1.36亿元,同比下降2.73%。毛利率维持在79.4%左右,低于部分创新药企,但高于传统仿制药公司,算是“稳中带皮”。研发方面,公司2025年截至3月31日投入约3233.8万元,同比微增0.17%,占收入比重23.8%。 收入下降主要原因与核心产品CF017的国家集采续约不确定性及市场竞争加剧有关: 核心产品集采续约风险 CF017作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占比超50%),其纳入国家集采后虽带来短期放量,但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2.73%,反映集采续约的不确定性导致增长动力减弱。 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同类竞品增多,CF017的市场竞争压力增大,可能导致销量增长乏力,进一步影响整体营收。 ‌‌ 销售策略风险 公司依赖单一产品且过度依赖经销商渠道,若CF017销量受阻,将面临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此外,销售费用持续攀升(如医院拜访费用)引发对合规性的担忧。 二、打新热度:中签率极低,比中彩票还难? 长风药业本次IPO发行4119.8万股,发行价为每股14.75港元,募资总额约6.08亿港元
打新鸡肋第一股,中签难度堪比买彩票?

最低估值的卖水人,反转了

国产创新药的崛起,叠加美国降息周期的启动,医药外包产业链CXO景气度拐点的来临已经到来。 从产业链条上来看,最先反应的仍然是生命科学上游的卖水人和临床前的CRO,2024年底开始就部分公司已经感受到了药企需求以及订单的好转,比如专注于砌块的毕得医药2025H1收入&利润端高增长,并且如昭衍新药这类毒理服务商强势扭亏且出现了明确的拐点,另一边海外CXO风向标Medpeace在2025Q2也出现新增订单端和单季收入增长的显著提速,这些都是行业景气度加速提升的显著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从估值角度来看国内部分产业链前端的CXO估值经历一波行情之后已经不太便宜,例如前面提到的毕得医药今年动态市盈率大概来到45倍,昭衍新药超过200倍的动态市盈率更是无法按作参考。 但CXO之中仍有景气度拐点来临,估值尚在低位而且爆发力很强的环节,那便是CDMO。可以看到,药明康德、药明合联、凯莱英和九洲药业的2024年底或2025H1的一些订单情况,过去一过性的订单影响消除之后,这些行业选手在手订单增长的状况能够明确公司未来业绩高速增长的先行指引。 另外,其中部分公司普遍2025年的动态市盈率低于20倍,比如药明康德只有不到19倍,而九洲药业只有不到16倍。我们今天要给大家探析的,便是市值最有弹性且估值有性价比的九洲药业。 01 前高后低,下半年超预期概率大 九洲药业核心业务由CDMO和原料药中间体业务两大部分组成,目前多肽偶联CDMO业务TIDES竞争力仍在构建。 2020年,九洲药业的原料药和CDMO业务占公司营收的比例还是1:1;而到了2024年,原料药和CDMO的业务占比变成了3:1。九洲药业的销售毛利率也从2021年的33.3%提升至2025H1的37.45%。 从营收拆分来看,原料药中间体业务的疲软一直是拖累九洲药业业绩高速增长核心影响因素,就拿2023-2024年公司收入利润增长
最低估值的卖水人,反转了

爆炸**易诞生,大佬买走FIC

今晚,一项爆炸性的收购诞生。 辉瑞宣布即将以47.5美元每股的价格现金收购Metsera(MTSR),此外MSTR股东还有权获得22.5美元每股的额外现金付款(与三个特定临床和监管里程碑挂钩)。要知道,现在MTSR的市值也才35亿美元,这次收购相当于直接溢价翻了一倍不止! 这次收购一方面是圆了辉瑞的减肥梦,弥补了其自身减重管线失败的遗憾。但更重要的,或许是我们需要去看到metsera身上有什么特质,值得减重biotech们去借鉴学习。这或许是这次deal我们最应该关注的。 另外,辉瑞早前和多家国内减重Biotech传出过BD绯闻,如今收购了MTSR,这也促使这些公司的BD预期落空,今日众生药业收跌6.28%、博瑞医药收跌13.15%。 01 辉瑞的需求 辉瑞做减重药物的事情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不能说效果不好,只能说满盘皆输,还间接影响到了follow辉瑞结构的国内biotech。 Lotiglipron,这条管线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终止的原因是它在二期临床中出现了GLP-1减肥药本不该大量出现的不良反应:转氨酶升高。根据后来发表的文献来看,服用Lotiglipron出现转氨酶升高的比例在6%左右,而服用安慰剂出现的比例在1-2%左右。因此该项二期临床被提前终止(其实在临床I期中转氨酶升高副作用已经有所体现),2023年8月,该管线被辉瑞终止开发。 Danuglipron,这条管线就更有意思了,打复活赛打失败了。一开始是2023年12月,辉瑞基于Danuglipron的2期临床数据所显示出的耐受性问题,放弃了每日口服2次的Danuglipron制剂的开发计划。该药的放弃根据辉瑞的说法不是因为安全性的考虑放弃的,但它的安全性确实不算太好,在接受研究治疗的 626 名参与者中约 38% 的参与者因不良事件 (AE) 停止了治疗,22% 因其他原因停止治疗,意思是只有不到40%的患
爆炸**易诞生,大佬买走FIC
感觉下周肯定有不少人要后悔了,公司这招股价定得确实低。1到1.5倍的涨幅,我觉得挺合理的。后面就看大市怎么走了,市场情绪怎么样,还有新药卖得怎么样了。 $劲方医药-B(02595)$
两款BIC潜力的KRASi,再加上后面还有创新KRASi的ADC,怎么看都不止150亿。 $劲方医药-B(02595)$
avatar西流
09-19
$劲方医药-B(02595)$ 等入通以后再卖出。创新药行情还在,不着急
$劲方医药-B(02595)$ 见好就跑,落袋为安。 不要犹豫。
$劲方医药-B(02595)$ 暗盘买了一手,准备长期持有
65-80
之前几只水货,很快都散了,但2595还在高位,说明有大户在接货。集资14年,基投占一半,暗盘所有成交已经4年了。加上长期基金分到的货,市场上已经没多少散货了。如果要快速入通,股价得上60。自己是想现在卖,还是等一个月后60到70元,得自己掂量掂量。 $劲方医药-B(02595)$

“ADC+小分子”疗效大爆炸,百奥赛图赢麻了

每年,全球精准肿瘤治疗领域的目光都会聚焦在行业的研发日。 近日,IDEAYA Biosciences 举办十周年研发日(R&D Day),披露了多项研发进展、战略规划和技术平台。作为一家在精准肿瘤治疗领域快速成长的美国生物技术公司,IDEAYA此次除了自有管线最新成果,还重点介绍了两个引进的项目:从中国公司恒瑞医药引进的DLL3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项目 IDE849,和从百奥赛图引进的B7H3/PTK7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bsADC)项目 IDE034。 在当今市场都聚焦IO抗体+ADC的热潮背景下,IDEAYA创新性聚焦和探索小分子+ADC联用策略,旨在探索PARG抑制剂联合新一代ADC所蕴含的“王炸”潜力。 01 从小分子到大分子的叠加 为什么以小分子见长的 IDEAYA,要跑去玩“大分子”? PARG抑制剂是IDEAYA开发的首个临床候选药物,属于DNA 损伤修复(DDR)通路中的新型合成致死靶点。合成致死策略是通过靶向肿瘤细胞中已存在的 DNA 修复缺陷,让肿瘤自我“爆炸”。这是精准肿瘤治疗的重要方向,也是IDEAYA的战略核心。而合成致死抑制剂的差异化潜力在于联用。近年来,研究者发现,DDR 通路缺陷的肿瘤细胞对某些 ADC 药物更为敏感,提示 DDR 抑制剂与 ADC 联用可能具有协同抗肿瘤效果。这也是为什么IDEAYA花费重金引进了两款TOP1i ADC药物。 在全球药物研发进入多元化、组合化阶段的当下,ADC 与小分子药物的“强强联合”逐渐成为新的趋势。而IDEAYA与恒瑞医药、百奥赛图的合作,正是这一趋势的缩影。 2024年11月11日,IDEAYA花费近30亿元引进百奥赛图一款B7H3/PTK7全人源双抗ADC,这一分子是通过其专有的共轻链RenLite技术筛选得到,可以同时通过识别两个肿瘤高度相关的靶点,从而提高药物在肿瘤的选择性和杀伤
“ADC+小分子”疗效大爆炸,百奥赛图赢麻了
实际要多少万才能稳中一手呢?差不多900万才稳中一手?200股一手,价值约4000元,超募2200多倍,一算,得900万…… $劲方医药-B(02595)$
暗盘收$41.22 ,中签后,静候入港股通,才卖出
avatarShyon
09-18
预测 劲方医药 $GENFLEET-B(02595)$ 暗盘收盘价:40元(相比发行价有明显溢价) 交易策略:先在暗盘考虑套利,等市场情绪回归理性后,再评估长期持有价值。 劲方医药的故事确实值得关注。公司专注于肿瘤、自身免疫与炎症性疾病领域,属于港股18A创新药赛道的明星股。核心管线中的 KRAS G12C抑制剂 GFH925 已在中国获批,并且是国内首个进入商业化阶段的同类产品,且被认定为突破性疗法,市场潜力巨大。而 KRAS G12D抑制剂 GFH375 也进入了II期临床,如果进展顺利,有望在未来几年接力增长。 从行业层面来看,KRAS靶点药物市场预期在未来十年保持高速增长,全球市场规模有望从2024年的4.89亿美元扩大到2033年的34.91亿美元,复合年增速超过24%。劲方医药正处于这一赛道的前沿,叠加OrbiMed、UBS资管、中信证券国际等基石投资者的强力背书,使得市场信心更足。 本次IPO公开发售部分超购超过2000倍,反映了投资者的热情与稀缺性。虽然短期可能存在估值与情绪驱动的波动,但从长远看,如果管线持续兑现,劲方医药有望成长为港股创新药的核心标的之一。 @小虎活动 @爱发红包的虎妞
avatarKC878
09-18
对劲方医药-B(02595)持谨慎态度。预测暗盘收盘价较发行价下跌5-10%,$19吧。因为生物科技B类股市场情绪疲软,且公司仍处亏损阶段,缺乏短期催化剂。 交易策略选择观望,不参与暗盘套利。待上市后观察首份财报及管线进展再决定是否长期持有。[呆住]
$劲方医药-B(02595)$ 暗盘没走,明天还能更高吗? 劲方中签,涨幅不及我的预期,纠结后决定放它到明天开盘。同时也有几个问题记录也如下,请路过的高能虎友指教。 1.打不打的逻辑是什么? 纠结暗盘到底出不出的过程中,眼见它从涨幅110%跌到100%,有种亏大了的感觉,确认了,我就是妥妥的小散一枚!这个小散对于新股打不打并没有很笃定的逻辑,通常都看看保荐人和认购倍数。其实认购倍数超高的也有破发或者涨幅很小的。大家都有什么小妙招呢? 2.中签后怎么决定去留问题,其实我中了好多了,三花控股,天岳先进,涨幅不大出了,刚覆盖我的手续费而已,出完了,都翻番了,海天没出,手里烂着呢。这个留不留的问题除了资金安排逻辑外,还有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逻辑? 3.关于中签率的问题 研究了一下中签率,不知还是不是这个规则,1手中签率是最高的,如此算来,融资不到乙头反而是浪费了手续费,还不如一手申的中签率高的吗?不知这个理解对不对,如果是这样子,那够不到乙头的情况下,申1手是不是更容易中呢? 随手记下这些问题,欢迎路过的朋友来留言指教,讨论[比心]  
预测50
41
$劲方医药-B(02595)$ 打新中的就看好, 暗盘买入的我不干。就这么简单
avatarXy288
09-18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