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黑天鹅”!股价大跌后,能抄底吗?

蔚来16日股价重挫,消息面上,据彭博报道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已在美国法院对蔚来及其高管提起诉讼,核心指控是:蔚来通过与其合作伙伴宁德时代等共同成立的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虚增收入和利润。GIC声称,蔚来隐瞒了对蔚能的实际控制,从而误导投资者,导致GIC遭受投资损失。【大家对此怎么看?蔚来这次多少价位能进?】

蔚来交付即将起飞🛫
avatar亿千
10-21
市场上好的票那么多,一定要找个很矛盾的票?

蔚来否认做空指控,却无法阻止涉嫌欺诈被起诉

贝克街探案官 作者:包可萌 新能源车这本账,还得精打细算 作为唯一一家在美国、香港、新加坡三地同时上市的汽车公司,蔚来公司、CEO李斌以及前CFO奉玮被列为被告,原告为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起诉地在美国。这也是首例主权财富基金对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提起此类诉讼。 蔚来认为,此次被起诉,是因为在2022年6月,美股做空机构灰熊研究(Grizzly Research)曾发布了一份做空蔚来的报告,认为蔚来通过蔚能虚增收入、隐瞒关联交易等方式美化财务报表。 在2022年做空报告刚披露时,有观点认为这是蔚来的“安然”时刻,该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天然气公司之一,公司旗下“北线”管道是美国最赚钱的天然气管道之一,但因企业舞弊,成为21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企业造假破产案例,但是显而易见,就目前而言,蔚来并未成为下一个安然。 自灰熊研究2022年推出做空报告后,市场一直好奇蔚来是否真的按照报告中内容实操过,但也有观点认为,整个车圈太卷,大多数车企报表都不好看,尤其是造车新势力们,所以没有必要冒险。 01 被指控多业务线财务造假 想知道新加坡主权基金为什么会起诉蔚来,还得要聚焦灰熊对蔚来的做空报告。 该报告分析数据截至2022年6月,此时蔚来已完成超过760万个电池更换,并部署了超过981个电池交换站,预计到2022年底这一数字将增长到1300个。 灰熊认为,蔚来通过武汉蔚能这一不合并的关联方来夸大其收入并提升其利润率。通过向蔚能出售远超其实际需求的电池,灰熊估计蔚来的净亏损应该比2021年9月结束的9个月内的预期高出95%。 灰熊还发现蔚来将BaaS业务拆分成不合并实体,根据蔚来的文件,蔚能是拥有电池的实体,负责管理BaaS订阅。当用户订阅BaaS计划时,蔚能会收取所有订阅费用,而蔚能的电池又是从蔚来处获取的。 看似多此一举的操作,其实可以帮助蔚来提前确认这部分收入,如果没有蔚能,蔚来将不得不
蔚来否认做空指控,却无法阻止涉嫌欺诈被起诉
应该还会跌,不是抄底的机会。至少的稳定下来之后再买入。
【蔚来黑天鹅后股价腰斩,是危是机?数据揭示一个更残酷的真相】 (投资哲学的终极考验:你看到的「底」或许只是半山腰) 近日蔚来(NIO)因一份做空报告陷入舆论漩涡,股价单日暴跌逾10%,较历史高点回落超80%。无数投资者摩拳擦掌准备「抄底」,但真实数据正在诉说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 1. 黑天鹅背后:被忽略的财务密码 - 现金流危局:尽管毛利率回升至13.8%,但单季经营现金流出仍达38亿元,相当于每卖一辆车净烧钱15万元 - 「换电模式」的双刃剑:全国1300座换电站年运营成本超20亿,相当于吞噬掉全年研发经费 - 隐性负债:客户终身免费换电承诺的财务缺口,或成未来业绩「黑洞」 2. 港股视角下的估值陷阱 对比港股新能源阵营(理想/小鹏),蔚来市销率(P/S)仍达1.8倍,高出行业均值50%。更关键的是,其港股流动性仅为美股的1/5,极端行情下沽空力量更容易放大波动。 3. 颠覆性观点:抄底不如「抄赛道」 与其押注单一车企,聪明资金正通过ETF布局新能源产业链: - 全球电动车ETF(2840 HK)年内吸金超50亿港元 - 宁德时代/比亚迪电子等核心供应商估值已回归合理区间 - 香港首只电动车期货ETF(7317 HK)提供对冲工具 4. 机构动向的危险信号 北水近期连续减持蔚来港股,同时贝莱德悄悄增持蔚来可转债——专业玩家更倾向用债权而非股权对冲风险,这或许暗示他们对股价反弹缺乏信心。 结语: 当市场狂热时,巴菲特的名言「别人贪婪我恐惧」总被频繁引用;但真正的考验,恰是当恐惧弥漫时,我们能否分辨「价值陷阱」与「黄金坑」。蔚来的故事远未终结,但聪明的投资者应该明白:与其预测股价底部,不如确保自己的投资逻辑始终站立在坚实的地基上。 (数据来源:港交所披露易、蔚来Q2财报,截至9月26日) 蔚来十字路口 #新能源投资新思路 #黑天鹅生存指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
那你要知道,特斯拉十几年也就亏了60多亿美,未来亏损了。有千亿人民币
这才跌了多少。这也叫大底?
我觉得差不多了,6刀以下可以考虑,因为投资该败掉的钱都给他亏差不多了,没什么可以继续大亏的了,现在车子卖的还可以,保持下去的话量越来越多就有希望盈利,盈利后就不是这价格,对吧
各位老铁,最近新能源赛道又炸了个大雷——蔚来(09866.HK/NIO.US)股价从去年底的130港元高位,一路砸到60港元附近,半年跌超50%;美股更惨,从14美元跌到7美元,直接腰斩。 群里老车主骂街:“当初冲着服务买的ES6,现在股价比我亏的电费还惨!” 持币党纠结:“跌成这样是不是错杀?换电护城河还在吗?” 甚至有老铁私信我:“敢不敢现在抄底?亏20%我就认了!” 作为蹲守新势力五年的“电动吹”,今天咱们撕开情绪看本质——蔚来的暴跌,是“成长股的估值杀”,还是“基本面崩塌的前兆”?现在蹲守,到底在等一个怎样的“反转信号”? 一、暴跌导火索:不是黑天鹅,是积压的“三重雷” 蔚来这轮下跌,表面看是Q2财报不及预期(营收环比下滑、毛利率转负),实则是长期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 1. 销量失速:高端市场被“前后夹击” 过去蔚来的标签是“30万+高端纯电一哥”,但今年彻底绷不住了: • 7月交付1.2万辆,环比6月下滑22%,连续三个月环比下跌; • 对比理想(7月交付3.4万辆)、小鹏(7月交付1.1万辆),曾经的“蔚小理”只剩蔚来掉队; • 更扎心的是,特斯拉Model 3/Y降价到25万区间,比亚迪汉EV、极氪001抢食30万市场,蔚来的“用户粘性”没扛住“价格屠刀”。 用户用脚投票的背后,是蔚来的产品力瓶颈——ET5/ET5T卖不过Model 3/Y,ES6/EC6被理想L7/L8挤压,新车型EC7、ET7又没掀起水花。“高端”标签一旦褪色,销量就像泄了气的皮球。 2. 亏损扩大:“烧钱换规模”模式难以为继 蔚来的“用户企业”人设,背后是天量的服务和研发烧钱: • Q2净亏损60亿元,同比扩大119%; • 单车亏损超10万元(理想单车盈利2万+),卖得越多亏得越狠; • 账上现金还有330亿,但按每月烧30亿的速度,撑不过一年。 最要命的是毛利率——Q2综合毛利率-5
个人意见,看到4块钱,换电就他一家,不好做呀
avatarsssAsss
10-17
学点会计知识吧
蔚能电池资产是独立公司
就你说帐上没那笔钱[贱笑]
avatarmr wang
10-17
继续空蔚来。蔚来消息面为负面,技术形态也是向下的
把应收算成已收账款,财务上算进当期利润,但账上其实没那笔钱。如果真是这么搞的话,胆子够大的,现在就能盈利了。但是这样不就成了财务造假吗?[疑问][疑问][摊手]美股公司不怕经营亏损,最怕的就是财务造假。 $蔚来(NIO)$ $蔚来-SW(09866)$
$蔚来(NIO)$ 特斯拉也是亏了15年,第16年才开始说盈利。当时很多没眼光的都不信,信的人早就财务自由了。 $特斯拉(TSLA)$
$蔚来(NIO)$蔚来持有的关键逻辑是基本面,二季度综合毛利率回升到 10%,其他业务毛利率都转正了,四季度还奔着盈利去。
$蔚来(NIO)$蔚来终于轮到市场纠错了!起诉这事儿早有定论,2022 年灰熊做空时,大摩、JP 摩根就说报告是误读 BaaS 模式,现在 GIC 的案子还被法院暂缓审理了。
当然不能进了,李斌怎么回事还不清楚。
实在是不看好该股,也不清楚该公司的内部管埋,该股估计仍会继续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