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读社
数读社
数据为尺度解析商业,专业、价值、直击重点
IP属地:未知
9关注
92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数读社
2022-08-28

数读蔚来:大哥为什么会变成三弟?

当年的BAT,后来的蔚小理,他们有着共同的轨迹,开始老大不可一世,后来被老二老三反超得没脾气。从去年开始,就不断有人质疑“蔚小理”还能不能叫“蔚小理”,先是“小理蔚”后来“埃小理”,今年上半年,蔚来在造车三傻交付量增速中垫底。大家都在抢滩,还陷在海里的只有蔚来自己。蔚来何以至此?大家好,这里是数读智车,致力于以数据为标尺,剖析新能源与汽车行业的发展与趋势。这篇文章是“数读公司”系列的开始,或许会有很多不足之处,欢迎各位多多批评建议。主角是蔚来汽车,废话不多说,先看下面几条总结:❖蔚来拥有一定的产品和技术能力,服务体验好,能够制造爆款,但核心能力是战略和市场营销❖蔚来并不想只做整车设计制造与销售,而是以蔚来汽车为中心,打通上下游的生态企业❖蔚来的交付量已经持续了接近一年的瓶颈期,背后可能是过度关注市场和竞争对手,产品步调缺乏系统性❖由于销量增长缓慢,整体业绩增长也不理想,扭亏为盈也看不到时间表,从经营到社会舆论都会承受压力❖产品进入第二轮出牌阶段,ET7的表现、品牌的认可度让人看到了希望,但产品规划问题仍在❖目前蔚来超过550亿的现金储备让人安心,偿债压力小,能够支撑战略布局,仍然拥有不错的机会Vol.1/ 团队能力蔚来成立于2014年11月,公司吉祥物是李斌。李斌的履历,有三个“长板”:第一,汽车与出行领域丰富的资源。2000年,李斌创立了易车服务网,易车网是国内首家海外上市的汽车互联网企业。易车旗下的汽车金融交易平台易鑫也成功上市。除了这两家嫡系,李斌还是摩拜单车的重要推手,目前仍然是摩拜单车的董事长;他还担任着嘀嗒出行的董事长。第二,资本市场强大的号召力。蔚来汽车在美国、香港、新加坡三个资本市场上市,上市前先后有多达12轮融资,并且早期投资全是腾讯、高瓴、京东、顺为等明星资本。除了蔚来,易鑫集团,拿到了腾讯、京东、百度、顺丰等巨头的融资。摩拜11轮融资,且顺利
数读蔚来:大哥为什么会变成三弟?
avatar数读社
2024-04-24

那些清零的P2P平台,悄悄赚了80亿

        2020年,在《财经》年会上,银保监会首席律师刘福寿表示,P2P网贷机构已经完全归零。巅峰期,全国有将近5000家平台,如果以2016年网贷“824新规”为界,从5000到0只用了4年。   不过,所谓归零,并不意味着所有平台都退出历史舞台,相反,陆金所、拍拍贷、宜人贷、你我贷、小赢科技都顺利完成了转型,化身助贷平台,继续开展业务。   三年后,这些平台不但平稳运转,而且赚得盆满钵满。   助贷是一种怎样的商业模式?数读商业归纳整理了简普科技、奇富科技、信也科技、陆金所控股、小赢科技、嘉银科技、宜人金科7家有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尽可能全面地呈现助贷商业模式。   这是数析商业模式系列文章的第一篇,我们希望尽可能清晰地剖析细分行业的模式,为读者提供一些信息增量。如果您对部分行业有更深入了解,欢迎跟我们交流探讨,我们非常愿意把您的观察和思考分享出来。   商业模式   多数助贷机构诞生于P2P发展的高峰期。P2P平台负责撮合交易,积累了一定的风控能力,随着行业出清,P2P平台能够沉淀下来的便是风控技术和借款人,于是,拍拍贷更名信也科技、小赢理财变为小赢科技、你我贷更名嘉银金科、宜人贷变为宜人金科,P2P丝滑地转型到助贷。   形成原因:商业就是把自己的东西卖给有需要的人或者公司。助贷卖的是技术、风控和流量,客户是持牌金融机构,目标群体是具有贷款需求的个人和企业。   这种商业模式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供需错位。有相当一批信用白户得不到足够的授信额度。持牌金融机构中,优质借款人更愿意选择利率更低的大机构;小机构要么缺少渠道获得借款人、要么风控不足以覆盖信用白户,因此乐意选择助贷机构做一层风险隔离。   助贷服务的内容主要是:获取借款人、初步信
那些清零的P2P平台,悄悄赚了80亿

3月国产新能源,把特斯拉打到中游

IMG_256   3月的最后一天,小米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一场严重车祸,一次失败的公关声明,让小米遭遇了造车以来最严重的舆论危机。   雷军的出面回应让这起事件得到了短暂的平息。但对于智驾安全问题的关注才刚刚开始。   从2023年下半年起,智驾快速发展,今年二月,比亚迪发起“智驾平权”,智驾装车进入快速爆发期。   新技术的商用,注定会伴随着曲折和坎坷,与其说小米是个体偶然事件,不如说这是过去智驾安全焦虑的集中爆发。   狂奔的国产新能源,安全问题正在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压力与质疑如影随形。   特斯拉跌至第六   通常而言,第一季度是车企的销量淡季,多数车企的销量都会有明显下滑。从3月开始,新能源车企的销量开始逐月攀升。    去年的以旧换新政策延续到今年,3月,各地陆续出台政策,进一步支持和鼓励汽车消费。中办、国办发文表示,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延伸汽车消费链条。中汽协也于3月启动了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推荐目录申报。截至3月底,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合计超过150万份。   政策上的利好最终带来的是销量表现的提升。   按照同比数据,目前披露销量数据的14家车企中,绝大多数环比呈现增长;除了赛力斯,其他全部实现同比增长。   按照平均数计算,平均销量达到了71599台,同比增加了约2万台。比1月和2月也有大幅度提升。按照中位数测算,车辆销量的中位数达到35378台,也比同期增加了超过6000台。   国产车企的狂奔速度,已经将特斯拉压制到中游。根据特斯拉公布的数据,其一季度在华销量13.72万台,按照总量对比,已经被吉利、上汽、长安、奇瑞超过。平均每月4.6万台的销量,很快就要被理想、小鹏和零跑超越。 IMG_257 &n
3月国产新能源,把特斯拉打到中游
avatar数读社
2018-03-26

从美团PK滴滴看去,互联网的“无边界时代”

​ 我们总是特别容易给一些互联网公司打上标签,提到阿里、京东,最先想到的词是电商;提到美团,团购或者O2O是关键词;提到滴滴,我们想到了网约车或者出行;提到高德,我们会认为这就是地图应用。直到现在,我们还在用这些标签来区分这些平台。 从去年2月,美团打车在南京试点上线运行打车业务,到今年美团打车登陆上海,美团在正在跟滴滴的核心业务展开竞争。这已经超越了“团购”甚至是“O2O”的范畴,同样的,3月6日,滴滴在9个城市上线外卖业务,试图冲击美团的O2O业务,这同样也不是出行领域的范围。 美团与滴滴的直面竞争,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缩影,过去人为添加的那些所谓的边界正在变得模糊,互联网进入了真正的“无边界”时代。 用户忠诚度低——“无边界”的条件 这种无边界并不是竞争对手之间开放平台,用户账号互通,互相为各自做嫁衣,而是巨头们基于自己优势发展起来后,发现没有了那些条条框框,开始伸展自己的触角。这个过程基于自己的流量优势,延伸的领域往往是竞争对手护城河不宽、用户忠诚度较低的领域。 所以,当美团在脱离团购的边界后,首先想到的是酒店民宿,2015年,美团收购酷讯,开始布局酒店旅游,2017年,美团发布旅行品牌美团旅行。因为在酒店民宿中,用户没有固定的习惯,在哪里可以预订到更实惠的酒店,就会选择哪个APP,并不局限在携程。同样的,如今美团进入出行领域,是因为滴滴的崛起主要依赖补贴,与快的的烧钱大战结束后是与优步的烧钱大战,在大肆补贴之后,市场能够支撑的住的也只此一家。同样的模式也可以在美团中复制,而高德、百度也都可以做,只不过后两者的决策层面都有限制,无法做出太大的动作。 流量——“无边界”的基础 不得不说,无边界的玩法依然是互联网巨头们的游戏。流量依然是拓展边界的核心。 美团进入打车市场,是依托自身的流量入口,在这个基础上,美团拥有一定的用户优势,市场拓展的成本相对较低。这也是以租车起家的
从美团PK滴滴看去,互联网的“无边界时代”
avatar数读社
2023-03-31

数解零跑年报:2023年,背水一战

摘要:2025年前的每一年都将是背水一战。 “2025年可能汽车行业格局已定,必须要在这个阶段之前有一席之地。”这是3月初零跑汽车发布会上,创始人朱江明的表态。 在这场发布会上,零跑全系大降价。 T03起售价降到5.99万,大约降2万;C11增程版14.98万、纯电版15.58万,降5000-1万元;最狠的还是去年的新车C01,起售价从19万直接降到14.98万。 为了销量,零跑拼了。 1139辆 零跑对于销量的迫切,在财报中能找到一些原因。 上市后第一份财报,零跑并未公布季度业绩,以年为跨度,这是份非常亮眼的成绩单。 几乎所有的数据都呈现积极态势。 营收123.8亿,同比增长295.4%,首次破百亿。 亏损51.1亿,虽然扩大了80%,但对比此前的业绩,净亏损率42%已经是历史最好水平。 同样,毛利率-15.4%,虽然依然是负值,但也是历史最好水平。 纵向跟过往对比,2022年的确是零跑能拿到最好估值的一年。 但零跑可能很难高兴起来。最直接的问题是销量问题。 业绩表现好,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车卖得好。过去一年,特别是前9个月,零跑堪称最亮眼的新势力之一。前九个月有6个月月销过万,其中5-9月连续过万,释放了非常强劲的信号。 不过,四季度开始,零跑出现了问题。四季度三个月,零跑月销均未过万,在年末冲刺销量的阶段,零跑却突然熄火了。如果这份财报中披露四季度数据,想比不会好看。 更为扎眼的是今年1月,零跑只交出了1139辆的惨淡成绩单。2月也只有3198辆。在财报中,零跑表示,公司在进行车型迭代,主要完成了2023款车型的SOP及产线导入。 即便是低迷的小鹏、低迷的赛力斯,也都没有低迷到这种程度。1100+的销量相当于两年前的水准,这样的交付量严重拖累了规模的提升。 在乘联会的月度排名中,前九个月,主力车型T03和C11是常客,可10月开始,零跑再也没有哪怕一款车型上过榜。 几
数解零跑年报:2023年,背水一战
avatar数读社
2018-04-17

宜人贷:信用是网络时代个人最宝贵的无形资产

近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消息称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基本实现了对开展个人借款业务的网贷、网络小贷、消费金融等会员机构的全覆盖。截至2018年3月15日,接入平台的机构已从最初的17家增至100多家,收录自然人借款客户4000多万个,借款账户9000多万个,入库记录3.6亿多条。这也意味着,借款人的个人征信不再是空白页面,失信者将更加寸步难行。 此前,由于互联网金融行业数据不能接入央行的征信体系,又无法在从业机构之间形成共享,导致了多头借贷、违约成本低、诈骗借贷的乱象难以杜绝,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完善及百行征信的成立,实现了互金平台间的信息共享,与央行征信中心形成有效互补,补位民间个人征信。 对网贷借款人来讲,在互联网金融平台借款的不良记录将被纳入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向所有接入的互金企业共享。这意味着,如果借款人在某家网贷平台上出现逾期情况,不良信用记录首先会被收入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等征信机构的黑名单系统。一旦成为失信人,借款人不能再在任何网贷平台或银行获得贷款,甚至会影响到出行等日常活动。 ​ 国家层面对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也一直从未放松。2017年,多地政府和法院联手打响一场针对失信人的阻击战。全国各地法院接连宣布,给欠钱不还的老赖启动绑定“专属彩铃”。其中,北京朝阳法院与360公司达成技术合作,为失信人设置永久来电显示,其手机会被标注为 “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与此同时,借款人认真履约、按时还款,累积良好的信用记录可以享受到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如绿色通道快速放款、借款额度提升、更低的利率等显见的经济效益,也将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到更多的便利和优惠。 据悉,宜人贷等作为首批接入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企业,从2016年10月至今,每个月都会向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上报借款人的征信数据,包括用户的身份信息、借款额度、是否
宜人贷:信用是网络时代个人最宝贵的无形资产
avatar数读社
2018-05-28

宜人贷发布2018年一季度财报 “三驾马车”战略矩阵齐发力

    北京时间5月25日,中国领先的金融科技公司宜人贷发布其2018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截至2018年3月31日,宜人贷累计促成借款总额达到859亿人民币。以科技驱动金融创新的宜人贷,运营效率持续提升,业绩稳健高质量增长。   宜人贷$(YRD)$CEO方以涵女士:“本季度,公司的信贷和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稳健,机构合作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同时,为了始终保持监管合规,我们在本季度对业务运营进行了一些调整,包括信贷产品的定价调整和质保服务计划的升级。我们将继续落实已有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增强宜人贷的行业领先地位,推动业务持续增长。”   宜人贷CFO丛郁先生:“本季度,虽然监管和信用环境充满挑战,但我们依然取得了优秀的业绩。促成借款金额同比增长65%,净收入同比增长56%,线上业务继续保持强劲趋势。随着逾期情况的明显好转,我们更加相信,宜人贷凭借强大的获客和风险管理能力,必将在行业整合过程中抓住更多的市场机遇。”   业绩稳健增长 持续行业引领   2018年第一季度,宜人贷为174,128位借款人促成借款总额119.57亿人民币,较2017年同期增长65%,其中23.1%的借款金额来自于重复借款人;为214,231位出借人完成114.28亿人民币的资金出借。净收入15.93亿人民币,较2017年同期增长56%;调整后净利润6.69亿人民币,较2017年同期增长91%。   得益于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持续投入和全面应用,宜人贷线上获客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未被传统金融机构覆盖的差异化金融服务需求,进一步提升线上用户体验,增强了用户粘性。72.5%的借款人通过线上渠道获取,线上渠道促成金额的100%来自移动端。出借行为100%通过公司的线上平台完成,其中95%通过宜人财富
宜人贷发布2018年一季度财报 “三驾马车”战略矩阵齐发力

百万骑手社保覆盖,美团的“超级阳谋”

  学界讨论社保概念时,热衷引用的一个概念是“帕累托最优”,主张以市场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认为只要在社会经济福利增加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人的状况恶化就是合理的。   市场经济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理论指导,主要就是实现自由竞争条件下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的福利经济。但帕累托最优也存在一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忽视了道德在社会福利分配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学界常把“社会福利函数”理论作为其补充,强调“效率”和“公平”的匹配性。   当前,以美团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经济在社会保障中扮演的新角色,为兼顾“效率”和“公平”贡献了一个精彩的案例。   在我国,按照传统的劳动二分法框架,骑手作为灵活就业者,无法被认定为和平台具有劳动关系;2021年,我国劳动关系开始向三分法转型,“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首次出现在规范性文件中,这意味着我国专门针对灵活就业人群增加了第三种劳动形态。 骑手,或成为灵活就业人群中第一批吃到三分法政策红利的群体。   在监管部门指导下,经过5年探索,10月27日美团宣布骑手养老保险补贴率先覆盖全国,向全部骑手开放。11月开始,只要骑手在美团上的月收入达到就业地相关缴费基数下限,且近6个月有3个月满足该条件,美团就以相关缴费基数为基准,补贴50%的费用。   不论身份——无论是否只跑美团一个平台,不论在美团上跑的是专送还是众包。   不论时间——不像传统职场那样对固定工作时间有要求。   不论地域——可以在工作城市交,也可以在户口所在地交。   一方面,这考虑到了骑手的工作性质上存在较强的过渡性和灵活性,对到手的实际收入更为看重,更符合骑手这个职业的特点;另一方面,这也考虑到美团这样拥有数百万骑手的平台,把所有骑手签订成固定员工缴纳“五险一金”的成本过大,大到超越了企业的年利润,而外卖配
百万骑手社保覆盖,美团的“超级阳谋”
avatar数读社
2023-03-21

数解小鹏年报:滑铁卢之后,硬刚特斯拉?

摘要:起量第一阶段,pia,先摔了一跤。 直到去年年中,小鹏是三傻甚至新势力中的销冠。 然而在短短半年后,小鹏三个月的销量只相当于理想一个月。 在进入起量的第一阶段,小鹏汽车,pia,先摔了一跤。 58.1% 此前数读智车曾提过,小鹏汽车最难的日子要来了,最终结果证明,小鹏确实过得不好。 一项一项罗列业绩来,就能发现,无论怎么喷小鹏的业绩差也不为过。 营收回到2021年。第四季度营收51.4亿元,同比下降40%;预计一季度营收在40-42亿,再度下滑约43.7%至46.3%。按照环比的统计口径算,小鹏将出现连续5个季度营收下滑。 添加图片描述,不超过50字(可选) 亏损创历史最高。四季度亏损23.6亿,每卖一辆车亏10.6万元,是上市来最差表现,全年91.4亿元的亏损是历史最大规模亏损。 添加图片描述,不超过50字(可选) 费用开支失控。研发费用率(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为23.9%,销售和管理费用率为34.2%,都是近两年来新高。这两部分费用开支已经占据了营收的58.1%。 添加图片描述,不超过50字(可选) 导致上述问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销量。 从去年9月,小鹏的销量就开始出现下滑,6个月间,3个月销量5000+,除了12月短暂破万,其他月份都无法达到过万的基本门槛。四季度销量只有22204辆,仅比理想12月一个月的销量多不到1000辆。小鹏本就定价低,销量理应更高,可最终表现却如此拉胯。 低迷的预期一直在持续,今年一季度,小鹏预计交付量将为1.8万至1.9万辆,按照目前测算,3月份销量将在7000+左右。 添加图片描述,不超过50字(可选) 相比蔚来和理想,小鹏在去年的升级换代并不剧烈。从2020年开始,小鹏每年一个新车型,销量稳步拉升。 2022年,小鹏只发布了G9一款SUV,这款车与轿车车型P5和P7并不冲突。在价位上,G9肩负着向高端进军、提升品牌认知的重要任务。对
数解小鹏年报:滑铁卢之后,硬刚特斯拉?
avatar数读社
2019-02-22

爱奇艺盈利困局:第四季亏损扩大472% 净利润率跌至-50%

松下幸之助说,“做生意一定要赚钱,就像雨天一定要撑伞一样。”可对于爱奇艺这家成立快9年的公司来说,赚钱盈利已经成为一个很大的困扰,甚至连遏制住亏损扩大的局面也非常不易。 今日凌晨,爱奇艺$爱奇艺(IQ)$发布了新一季财报,报告显示,第四季度,爱奇艺净亏损35亿元人民币,比上一年的6.12亿同比扩大472%,运营利润率从2017年的19%一路扩大至47%。成立9年,盈利这条鸿沟不但没有缩小的趋势,反而变得越来越大。 广告营收环比下滑 第四季度,爱奇艺总营收为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环比增长1%。从具体的营收构成来看,会员收入是爱奇艺最为稳健的收入来源。第四季度,爱奇艺的会员收入同比增长76%,而在最近两年,会员收入每个季度都能保持环比10-20%的增长。 相比会员业务,广告业务收入则出现出现增速放缓迹象,同比增长仅9%,环比增长下跌8%。在财报后的电话会上,相比对会员业务收入增长的“乐观”态度,爱奇艺对广告业务持“谨慎乐观”态度。爱奇艺也指出市场上广告库存供应量在增加,竞价需求没有明显增长,导致平均价格在降低。 也就是说,爱奇艺广告业务未来大概率不会出现大幅增长。拉动爱奇艺营收增长的将主要依赖会员业务。值得肯定的是,内容分成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在稳步提升,虽然占比较小,但未来可能会对爱奇艺营收结构带来一定的优化。 成本增速扩大 促进营收增长的主要思路就是依托内容增加付费会员,但居高不下的成本也让爱奇艺承受着不小的压力。第四季度,爱奇艺的营收成本为85亿元,同比增长98%。对比一下成本和营收的变化可以看出。爱奇艺在营收的增长上保持平稳,但成本却在不断加速增长。 爱奇艺成本的难题主要源于内容成本的增长。2018年,爱奇艺的内容成本高达211亿元,与2017年相比增加了67%,占总营收的84%。2018年第四季度增长更加明显,同比涨了97%。 净亏损35亿元 亏损率扩大至50
爱奇艺盈利困局:第四季亏损扩大472% 净利润率跌至-50%
avatar数读社
2022-09-06

数读零跑:外来的和尚,能念好经吗?

如果有个从来没从事汽车行业的人告诉你,他要造车,那么他大概率可能是疯了。如果他说他有钱,那么可能是人傻钱多还疯。 可现在,真有人把这件事做出点意思了。 8月,证监会核准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零跑”)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到境外上市。 上周,零跑汽车成功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即将成为新势力第四家上市公司。 当威马还在苦苦等待港交所的答复,零跑一个暴趟,先冲线了。 零跑是骡是马? 先看结论: 1、创始团队有明显“大华”烙印,缺少汽车产业经验,走了不少弯路 2、核心竞争力可以归结为“全域自研” 3、全域自研可简化供应链、统一接口、优化体验;但前期成本高,起步慢 4、自研成果部分显现,CTC技术与自动驾驶芯片均开始在量产车型配置 5、量产车型中,S01惨淡、T03妥协,C11终于找到了节奏 6、低价车型及新车型表现亮眼,交付量重回新势力第一梯队,但整体售价偏低 7、毛利率低,亏损持续扩大,持有现金不足以支撑下一阶段竞争,上市融资迫切 8、当前时点,业绩已是近年来最佳,可能是最适合的上市时机 9、在品牌、营收规模等方面,与蔚小理差距明显,不确定性依然很高 Vol.1/ 团队能力 零跑成立的时间不算晚,2015年12月成立。 之所以说零跑是外来的和尚,因为他们的创始人朱江明完全没有汽车产业的经历。 60后的朱江明是浙江大学无线电专业毕业,1993年与傅利泉一起白手起家创立大华股份,负责研发、生产及供应链管理。朱江明带领团队研发出8路嵌入式DVR;主导HDCVI(高清复合视频接口)技术,在全球申请了12项专利。大华股份成为安防行业龙头,全球安防行业市占率第二。朱江明还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2008年,朱江明曾短暂加入摩托罗拉杭州公司,工作两年后回到大华。 2015年,朱江明跨界造车,创立零跑。 作为创始人,朱江明是典型的技术流,早期创业凭借技术取得
数读零跑:外来的和尚,能念好经吗?
avatar数读社
2019-03-07

熊猫TV谢幕,王思聪折戟,直播挣钱真难!

早上随手打开了熊猫TV点进一个直播,主播在醒目的地方滚动提示“不要再刷礼物”,一位女主播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希望大家关注下我的新浪微博”;还有一对似乎还不太清楚情况的游戏主播“熊猫直播还播吗?听说这个平台到18号就没有了”,主播回了句“不知道”。 熊猫TV告别历史舞台基本要成定数了。2018年起,熊猫直播就陆续被曝出拖欠主播工资,资金链断裂、王思聪撤资等消息。昨日下午,有网络爆料称,熊猫直播本月将申请破产,员工统一赔偿半个月工资。在熊猫TV上,不少主播喊话粉丝加群、关注微博,充满了道别的气息。 王思聪还没有回应,他上一条为熊猫TV站台的微博停留在2016年的7月29日,那时熊猫TV风头正盛,在游戏直播领域与斗鱼、虎牙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可如今,虎牙上市并盈利,斗鱼也有上市传言,熊猫TV却黯然陨落。 1 压垮熊猫的就是钱。 这个说法颇有些讽刺,熊猫在诞生之初真不差钱。2015年9月,熊猫TV含着金钥匙出生,王思聪亲自担任CEO。凭借王校长的财力和名气,熊猫在直播行业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斗鱼4大花旦中周二珂和大表姐被被熊猫挖走,炉石区大主播也相继沦陷。随后,王思聪更是拉来了Anglebaby为平台做宣传,风头一时无二。 但风光的背后,是直播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的现实,熊猫入局太晚,想要稳固地位,势必要持续不断的投入。王思聪虽然不差钱,但也不会不顾一切地追加投资,所以熊猫的钱主要还是依赖融资。 2016年,熊猫拿下两轮融资,其中,A轮融资额6.5亿,乐视网领投,360等跟投,随后360又追加了一笔投资。2017年,熊猫再次拿下A+轮和B轮融资,其中,B轮融资额10亿元。在2017年5月,熊猫官方称,其月度活跃用户规模达到8000万,月度活跃主播数超过15万。翻看虎牙的财报,其在2017年第二季度的平均月活也不过是8250万人,熊猫的数据如果没有水分,证明其还维持着较高的行业地位。 转折
熊猫TV谢幕,王思聪折戟,直播挣钱真难!

理想起火,小米陷车门质疑,10月国产新能源进入增量拐点

  10月23日,上海发生了一起理想MEGA 2024款车辆起火事件。   为此,理想向市场监管总局备案召回计划,对所有理想MEGA 2024款车辆进行安全检测与更换维修,涉及11411台车。   这是10月的一个缩影。   整个10月,车企出现了多起起火事件。   10月5日,福建省宁德市,一辆阿维塔06在停车场发生火灾。   10月13日凌晨,成都天府大道一辆小米SU7 Ultra超速追尾后撞向绿化带起火,车门无法打开引发广泛讨论。   10月23日,大众途观L新能源在行驶中突发自燃。   随着新能源保有量的持续增加,车辆安全问题愈发牵动着车主的神经。   平均销量破10万   新能源车企的销量还在继续狂奔。   比亚迪的第一梯队依然稳健,第一梯队与第二梯队的差距正在缩小。销量稳定破10万的车企,除了比亚迪还有四家,分别是上汽、吉利、长安、奇瑞,这四家车企都是连续多个月创造历史新高,追赶势头迅猛。   第三梯队也在发生分化,有的车企正在持续爬坡,如零跑、长城,小鹏、蔚来,均创造历史新高,有的车企则是在苦苦挣扎,如理想,同比环比均出现下滑。   突破4万已经是基础门槛,10月车企销量的中位数已经达到51456台,去年同期可以排到第四名。同比增加了10609台,环比也增加了5495台,年底冲刺销量的关键阶段,车企都铆足了劲儿。   平均销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01209台,首次超过10万台,比去年同期增加13799台,环比增加10828台。   销量最低的北汽新能源,月销量已经突破3万台,放到去年同期,可以挤进前十。目前公布销量的15家车企,只有比亚迪、理想出现了同比下滑。只有理想出现了环比下滑,几乎所有车企都处在逆势增长的状态
理想起火,小米陷车门质疑,10月国产新能源进入增量拐点
avatar数读社
2018-03-22

拍拍贷大困局:各项指标均环比下滑 断臂求生?

颇有些意外,拍拍贷$(PPDF)$在周三晚间突然发布了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报告不尽如人意,营收虽然近乎翻番,但净利润同比出现亏损,盘前一度大跌7%,进而诱发了管理层6000万美元的回购。 这家中国最早的P2P平台,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在网贷备案的关键时期,业绩竟然出现了非常疲软的态势。出现亏损只是表象,真正的问题在于,原本借款需求较大的第四季度,拍拍贷各项指标竟然环比均出现了下滑。 营收环比下滑 断臂求备案? 根据财报,拍拍贷第四季度的营收为人民币9.121亿元,而上年同期为人民币4.923亿元。看起来同比有85%的增长,但在2017年第三季度,拍拍贷的营收为12.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44.9%。环比来看,拍拍贷的营收下滑了27%。 从营收的构成来看,拍拍贷各项指标都出现了问题。贷款撮合服务费为人民币6.202亿元,比第三季度的9.07亿人民币下跌了31.6%;贷后服务费为人民币2.272亿元相比上季度的约2亿人民币相对持平。 拍拍贷并非一直都是第四季度的业绩弱于第三季度,2016年的第四季度(4.923亿元)就比第三季度(3.62亿元)上涨了近36%。 一般而言,第四季度适逢国庆黄金周、“双十一大促”、中国农历大年等等重大的节日,用户借款的需求往往会比较旺盛。而此次拍拍贷出现下滑,不得不说是很让人意外。 导致营收下滑的原因有很多,合规可能是一个最关键的因素。拍拍贷在第三季度宣布,为满足监管政策要求,于12月初停止在所有平台上收取前期交易费用,将其更改为每月收取的方式,并于12月13日全线下调其借贷产品的综合息费至36%以下。 另外,从网贷之家统计的成交量来看,拍拍贷在10月和11月的成交量依然很高,但到了12月,突然出现断崖式下跌,并且最近几个月还是维持低迷的成交量。拍拍贷的官网显示,将于2018年3月12日起停售月月涨项目。也就是说,为了备案合规,拍拍贷不惜牺牲平台
拍拍贷大困局:各项指标均环比下滑 断臂求生?

一年亏千亿,裁员2.2万人,垄断40年巨头进入生死年

    英特尔的裁员尘埃落定。4月25日,华人CEO陈立武发布内部信。   按照媒体报道,英特尔此次裁员规模超过20%,按照全球10.89万人基数,裁员涉及2.2万名员工。与裁员一起的还有增加工作时长。原本要求员工坐班3天的岗位,调整后变更为4天。   按照这个裁员规模,英特尔员工数量将回到15年前。   这甚至还不是英特尔的谷底。分析师预计,英特尔2024年Intel数据中心CPU的销量创造了14年来的最低水平。   这家曾经没有对手的CPU巨头,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黑暗时刻,陈立武的前方,可能是AMD的结局,也可能是曾经的思科、诺基亚。   含着金汤匙出生   英特尔与AMD原本师出同门。1955年,“晶体管之父”肖克利博士回到故乡加州圣克拉拉县,创建“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作为当时电子界最享誉盛名的科学家,肖克利吸引了无数天才的加入。最知名的当属诺依斯、摩尔等8位天才年轻人。     肖克利是天才科学家,却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猜疑、种族歧视的管理风格下,实验室没有研制出任何像样的产品,8位天才最终决定出走。   1957年,8位天才找到了一家名为Fairchild的公司支持,继续当初不受肖克利重视的研究项目。这家公司也相应以Fairchild命名,后来中文译名将其称之为“仙童半导体”,如今看来,中文译名很好地传递了这家公司的神韵,天赋满满、充满可能,却又充满稚嫩。   10年间,仙童半导体公司势如破竹,营业额增长到接近2亿美元,却也埋下了不稳定的种子。   母公司极为短视,将更多资金用于支持摄影器材事业。1967年,仙童半导体开始分崩离析。   1969年,销售部一位名为杰里·桑德斯的年轻人带领7位仙童员工出走,创立了名为Advan
一年亏千亿,裁员2.2万人,垄断40年巨头进入生死年
avatar数读社
2024-08-12

710亿独角兽,老板买豪宅又裁员5%

    得物的裁员风波,已经持续了一个月。   直到8月7日,得物发布一封全员信,通篇没有提“裁员”二字,而是用的“精简”。   这家被胡润估值710亿元的独角兽,经历狂奔后,正走在十字路口。一边是泡泡玛特,一边是寺库。   变相裁员迷局   得物得裁员争议始于上个月。   当时,认证为“财经媒体人”的博主发帖称,得物的一位员工自述遭遇了得物的暴力裁员。对方表示,自己在职期间没有过任何明显的工作过失,公司以未发周报、工作时间分配不合理等理由将其评级为C级绩效,随即展开的裁员沟通。实际上自己常年面临着“10106”的局面,每天10点下班是常态。   这次裁员距离该员工手中期权归属期满只剩1个多月,距离第一笔价值80万的期权到手仅一步之遥。   这个帖子中还提到一个关键信息,技术员工会被计算总工时,工时靠后的人随时可能淘汰,即便每天加班加点依然被裁。   据凤凰网科技报道,被裁员工多次与公司沟通取得期权再离职未果,于是到上海市仲裁委员会处申请恢复与得物的劳动关系,后被予以支持。2024年7月,因不服上海市仲裁委员会裁定的结果,得物继续上诉,再度将前员工诉于法庭之上。     这起事件发酵近一个月后,得物终于通过一封全员信的方式对裁员问题做出回应。内容显示,公司决定对已有工作事项进行精简和启动组织提效,并将精简5%左右岗位。   在某职场社交平台上,有认证为得物的员工推测,裁员比例超过5%,还有自称前员工的网友透露得物一直在优化,其前同事刚被裁。     不过,相关帖子只是推测,并没有切实的证明。按照凤凰网科技报道的信息,截止到2024年一季度,得物人员规模约在10000人,5%的裁员比例意味着将有约500人被裁。此外,得物还有约上
710亿独角兽,老板买豪宅又裁员5%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