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施亮
郭施亮认证个人
老虎认证: 人生如棋善思者稳操胜券
IP属地:广东
6关注
6173粉丝
0主题
0勋章

美联储即将启动降息,降息周期启动哪些资产最受益?

    美联储即将迎来议息会议,市场预测美联储降息的概率很高,目前最可能出现降息25个基点和50个基点的情况。假如美联储继续选择不降息,或者宣布降息75个基点,均属于超出预期的举措。但是,结合机构的推测,今年9月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可能是大概率的事情。     去年9月,美联储启动了一轮降息周期,但在短短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里,美联储累计降息了100个基点。在此之后,美联储一直保持谨慎观望的态度,一直没有重启降息的周期。     在今年8月非农数据远低于市场预期以及失业率保持高企的状态下,美联储很可能会在9月份降息,并启动新一轮的降息周期。     针对这一次美联储的降息预期,市场有几个关注点。     第一个关注点,美联储到底是采取预防式降息还是衰退式降息。     第二个关注点,美联储首次降息的力度有多大。     第三个关注点,美联储此次降息周期会延续多长时间。     美联储降息属于预防式降息还是衰退式降息,两者之间的区别是比较大的。     其中,前者主要发生在经济过热向衰退阶段的过渡,从历史数据分析,美联储采取预防式降息的持续性比较有限,而且降息的力度并不大。后者主要发生在经济显著衰退的阶段,衰退式降息的持续时间比较长,而且降息的力度比较大。从历年来美联储的降息动作来看,以衰退式降息为主,预防式降息的发生频率较低。     从过去数十年美联储的降息周期分析,最长的降息周期
美联储即将启动降息,降息周期启动哪些资产最受益?

Robo.ai迪拜设RoVTOL子公司,布局 eVTOL 千亿级蓝海市场

纳斯达克上市公司Robo.ai Inc.(NASDAQ:AIIO) $Robo.ai Inc(AIIO)$ 近日宣布在迪拜设立全资子公司RoVTOL,全面进军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领域,标志着公司从传统AI技术平台向智慧出行生态的战略升级,为投资者描绘出千亿级市场空间与强劲增长潜力。 从AI平台到智慧出行闭环 eVTO作为高度集成的智能移动终端,其飞行控制、路径规划和自主导航系统深度依赖人工智能技术。市场数据显示,商业客运服务已占eVTOL总市场价值的45%,成为主导行业,北美市场以42%的份额占据领先地位。 RoVTOL的ET系列机型将全面集成Robo.ai自研AI决策引擎,实现自主起降、动态避障和多机协同调度,这正是其"智能设备"战略在空中场景的延伸。ET9旗舰机型采用全碳纤维框架式结构,主体框架通过帽型筋主纵梁和机身框组成,较传统金属骨架机身零件数量减少80%,紧固件数量减少95%以上,既实现轻量化,又能提升实用性和开阔视野。在技术层面,ET9旋翼可充分发挥电机高扭矩、低转速特性,峰值瞬时拉力与悬停拉力比值超过1.8,确保飞行安全与响应性能。 迪拜,政策红利与市场辐射双重优势 迪拜作为中东地区最具创新活力的城市之一,已明确提出打造"世界智慧都市"的愿景,与Robo.ai的业务布局高度契合。据悉,阿联酋政府不仅为eVTOL企业提供长达15年的税收豁免政策,还设立高达20亿美元的航空科技发展基金,提供研发补贴及专属空域测试许可。迪拜机场年客流量已突破8000万人次,航空货运量位居全球前列,为eVTOL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 而且迪拜已与空客、波音等国际航空巨头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制定eVTOL行业标准,为RoVTOL快速融入全球产业链提供独特优势。迪拜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连接亚非欧
Robo.ai迪拜设RoVTOL子公司,布局 eVTOL 千亿级蓝海市场

美联储或降息50个基点,如果超预期降息将如何影响股市楼市?

    距离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的时间越来越接近了。本周,美联储到底选择降息还是维持利率不变,或者是直接降息50个基点,到时候都会深刻影响着全球股市、全球经济的发展命运。     在美联储议息会议到来之前,市场也频繁传出了“好消息”,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也在逐渐提升。     例如,美国8月非农数据只录得2.2万人的数据,远远低于市场预测的7.5万人。在非农数据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加上美国失业率维持在4.3%水平的背景下,大幅提升了美联储9月降息的概率。 在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上,美联储最终选择降息的概率大增。目前市场的关注点,在于此次美联储到底降息多少。同时,美联储会否开启新一轮的降息周期。     去年9月中下旬,美联储开启了一轮降息周期。从降息的频率分析,从去年9月至12月,美联储合计降息了三次,分别是24年9月、11月和12月。从单次降息的力度分析,分别为9月降息50个基点、11月降息25个基点和12月降息25个基点。     经过了这一轮的降息之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从4.75%至5.0%的区间,下降至4.25%至4.5%的区间。但是,与前些年的利率相比,依然处于较高的利率水平。 假如今年9月份美联储开启新一轮的降息周期,那么可以预期,未来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有望跌破4%,甚至加快往3%的水平靠拢。 根据最新的信息显示,摩根士丹利和德意志银行上调了美联储的降息预期。如果根据机构的预测,到了2026年下半年美国的利率水平可能会降至3%以内,到时候将会显著降低美国每一年的巨额付息压力。     一旦美联储开启了新一轮的降息周期,那么将会如何影响股
美联储或降息50个基点,如果超预期降息将如何影响股市楼市?

甲骨文一夜大涨,A股科技股会诞生出万亿美元市值公司吗?

    2025年下半年,包括寒武纪、“易中天”在内的上市公司,无疑成为了最大的市场赢家。在英伟达屡创新高的影响下,全球资本市场掀起了一轮AI炒作热潮,与AI相关的上市公司,基本上受到了市场资金的青睐。     在美股市场,与AI、算力相关的好消息频繁出现。前有英伟达发布了亮眼的成绩单,后有甲骨文与OpenAI签署了3000亿美元的算力合同。在甲骨文单日大涨超过36%,总市值接近1万亿美元的刺激影响下,A股科技股、AI股再次掀起了炒作的热潮,包括“寒王”、“易中天”等科技股再次获得资金的炒作。     甲骨文与OpenAI签署的3000亿美元算力合同,对全球AI领域、科技领域会带来什么影响?据数据显示,这一个算力合同占美国现有数据中心算力的四分之一,背后反映出美国科技公司对算力的需求依然旺盛,而且这一次双方签署了长达五年的合同,预示着未来五年时间依然是AI高速发展的黄金期。     按照这一个算力合同分析,将会对甲骨文的收入带来了巨大的刺激影响。无论是同比增速还是环比增速,都远远超出了市场的预期。     不过,有机构也指出了这个算力合同的问题。摩根大通表示,这些订单大多数属于长期履约,大约只有10%属于短期确认的收入,所以大部分收入在短期内无法得到确认,长远的收入确认依然存在变数。     从甲骨文与OpenAI的举动来看,我们可以看出两家巨头公司对未来AI发展前景的坚定看好。如果不是对未来AI发展前景抱有非常乐观的态度,双方也不会轻易签署未来五年高达3000亿美元的算力合同。     当前,市场
甲骨文一夜大涨,A股科技股会诞生出万亿美元市值公司吗?

“RoVTOL”正式落地中东,迪拜Robo.ai入局千亿蓝海

2024年,中国首次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美国也发布了《释放美国无人机支配地位》(Unleashing American Drone Dominance)行政命令,全球政策密集出台,标志着“低空经济”正在成为世界瞩目的新兴战略产业。 近日,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Robo.ai Inc(AIIO)$ 全新子公司“RoVTOL”正式落地阿联酋迪拜,该公司将全面聚焦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低空飞行产品,打造中国高端智造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开端。 中东政策红利,实现利益最大化 中东地区“后石油时代”强势来袭,在全球投资版图帝国中,年轻化的人口红利和开放的政策环境,成为全球资本追逐的新焦点。RoVTOL在迪拜设立,不仅是地理上的选择,更是战略上的考量。 迪拜作为中东地区重要枢纽,拥有开放的航空政策与丰富的应用场景,为eVTOL商业化提供了理想试验场。今年,阿联酋民航局宣布启动全球首个载人/无人驾驶综合空中走廊计划,标志着eVTOL发展的重大突破。 RoVTOL计划在阿联酋建设eVTOL的先进组装工厂,可有效规避国际贸易壁垒,实现本地化生产与快速交付,加速产品落地。而且,迪拜作为全球航空枢纽,能够辐射中东、欧洲、非洲等区域市场,为RoVTOL提供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 依托品牌优势,抢占海外市场 品牌优势是亿维特航空的杀手锏,虽然低空风行在国内遍地开花,但是在中东地区,市场还是蓝海。此次RoVTOL的成立,或将直接切入这一高增长赛道的黄金窗口期。 Robo.ai作为一家致力于构建“智能硬件+智慧出行+智能合约”综合科技平台的上市公司,成熟研发与制造能力,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智能科技产业链中的定位。RoVTOL通过Robo.a
“RoVTOL”正式落地中东,迪拜Robo.ai入局千亿蓝海

新车热销剑指盈利,蔚来10亿美元募资强化技术护城河

9月10日,蔚来公司发布公告,宣布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81,818,190股本公司A类普通股公告。当晚,蔚来发布公告,宣布融资10亿美元。其中,美国存托凭证(ADR)的公开发行价为每股5.57美元,A类普通股的发售价为每股43.36港元。本次公开增发新股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智能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研发、开发旗下品牌的未来技术平台及车型、扩大充换电网络以及进一步强化公司资产负债表,增强公司资金实力,为蔚来公司长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从公告中不难看出,本次募集的资金是为了持续夯实蔚来在技术和充换电网络等方面的护城河,扩大竞争优势,为后续的长期经营发展储备弹药。结合近期多家机构出具了蔚来后续发展的研报,很显然,资本市场对于蔚来后续的经营发展信心强烈。 而这一信心的来源,从蔚来二季度财报沟通会上李斌的发言就能一窥究竟。李斌不仅对外披露“四季度冲刺月均5万交付、实现盈利”的目标,更深度解读产品竞争力逻辑:“汽车行业的竞争,本质是产品的竞争。产品竞争力分为三个层面:最底层是技术路线,中间层是产品规划,上层是产品定义。”而新一代蔚来ES8和乐道L90的热销,正是这三层逻辑的完美落地。 最底层的技术路线,蔚来十年坚守纯电终见成效。自研900V高压平台实现系统集成化设计,让新ES8拥有“行业最大前备舱”,彻底解决大三排SUV“坐得下装不下”的痛点;神玑NX9031智驾芯片单颗性能抵4颗行业旗舰芯片,搭配8200多座充换电站(含1000座高速站),形成“技术+补能”双重壁垒。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7月纯电车型同比增24.5%,增程仅增15%,市场拐点印证蔚来路线正确性。 中间层产品规划,“蔚来+乐道+萤火虫”矩阵协同发力。新ES8锚定40万+高端市场,8月预售订单超预期;乐道L90主打25-30万家庭市场,首月交付10575台成最快破万车型;萤火虫覆盖10-20万年轻市场,99天交付1万台。二季度财
新车热销剑指盈利,蔚来10亿美元募资强化技术护城河

黄金突破3700美元,金价再次大涨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国际金价高位震荡了五个月时间,再次出现了加速上涨的走势。从最近的数据显示,国际金价一度突破3700美元,年内涨幅一度达到了40%以上。     虽说黄金属于避险品种,而且具备抵御通胀硬通货的性质,但从今年以来的涨幅分析,一点也不比股票资产表现逊色。按照最新的国际金价分析,年内金价涨幅已经超越了全球绝大多数的资产,包括美股三大指数等。假如投资者在过去三年时间内投资黄金,那么这笔投资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投资行为,轻松跑赢大部分的投资组合。     在黄金价格一度突破3700美元之际,支撑金价大涨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     正如上文所述,黄金具备了避险与抵御通胀的特征。在局部地缘局势再次紧张的背景下,黄金的避险优势再次得到了展现,部分资金跑向了黄金寻求避险的需求。只要地缘局势没有得到实质性的缓解,那么黄金的避险特征依然可以得到发挥。     前段时间,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发布,该数据远远低于市场的预期。如无意外,美联储9月份将会采取降息的动作,但目前不确定降息25个基点还是50个基点。假如美联储最终选择降息50个基点,那么将可能引发市场对未来美国通胀率抬升的担忧。作为抵御通胀的硬通货黄金,成为了受益对象之一。     避险与抵御通胀,构成了中短期金价上涨的底层逻辑。除此以外,美元指数维持阴跌不止的运行状态,成为了金价持续走高的推动因素。     从历史数据显示,在大多数的时间里,黄金与美元之间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美元下跌,黄金上涨。反之,美元上涨,黄金下跌。在美元指数处于下降通道的背景下,也
黄金突破3700美元,金价再次大涨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寒武纪超越茅台晋升A股股王,茅台走下“神坛”了吗?

    8月28日,寒武纪继续大涨接近16%至1587.91元/股,按照收盘价计算,寒武纪股价正式超越贵州茅台,晋升为A股市场的新股王。但是,从股票市值来看,寒武纪最新市值为6643亿元人民币,仍然远低于贵州茅台。     与寒武纪屡创历史新高的价格表现相比,今年以来茅台的走势却逊色不少。在今年上证指数大涨近15%的背景下,茅台股价却下跌了3.36%,在最近几天A股加速上涨的过程中,茅台股价却走出了独立调整的行情,与寒武纪的价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寒武纪股价超越贵州茅台,是否意味着茅台正式走下了“神坛”?     自贵州茅台上市以来,茅台价格魔咒一直存在。从2001年茅台上市以来,茅台经历了A股市场两轮大牛市,还有多轮的中级上涨行情。在此期间,但凡股价超越贵州茅台的,都基本上深受茅台价格魔咒的困扰,短暂登顶A股股王的上市公司,要么步入漫漫熊途,要么公司基本面快速变脸,可以维持股价高位的公司,却寥寥无几。     例如,在2015年,A股市场诞生出两家股王,分别是全通教育和安硕信息,当时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两家上市公司的股价遭到市场的大幅炒作,公司股价短暂超越了茅台的股价。     然而,好景不长,这两家上市公司在短暂超越茅台股价后不久,却开始步入漫漫熊途的行情。包括全通教育、安硕信息在内的高价股,却调整了十年之久,股价也较历史最高位缩水了八九成。     寒武纪到底是A股的新股王,还是全通教育、安硕信息的复制版?归根到底,短期看市场情绪,中长期还是要回归到公司的业绩表现。     茅台为何一直保持
寒武纪超越茅台晋升A股股王,茅台走下“神坛”了吗?

高盛大幅上调寒武纪目标价,寒武纪会取代茅台的“股王”地位吗?

    今年A股市场的明星股,无疑是寒武纪。截至8月26日,寒武纪年内涨幅高达101.98%,年内最高价接近1400元,寒武纪的最高价格距离贵州茅台的现价仅有不到100元的价格差距。     为何与贵州茅台的股价进行对比?     在A股市场中,常有贵州茅台价格魔咒的说法。简单来说,自贵州茅台上市以来,但凡股价超过贵州茅台价格的上市公司,最终会被茅台反超,而且曾经取代茅台“股王”地位的上市公司,之后基本上会面临漫漫熊途的走势。例如,当年的中国船舶、全通教育等,股价一度超越了贵州茅台,但他们只能够成为短暂的“股王”,茅台在A股市场长期“股王”的根基并未受到任何动摇。     2025年,A股市场又一次迎来了牛市,这一次以寒武纪为代表的AI概念股出现了大幅拉升的行情。从今年7月初至8月下旬,寒武纪股价累计上涨超过100%,总市值也接近6000亿元人民币。     在寒武纪股价大幅拉升的同时,高盛也大幅提升了寒武纪的上涨目标价,而且上调的幅度高达50%至1835元。在高盛看来,中国云计算资本支出提高、寒武纪研发投入增大等,对寒武纪的盈利预期传递出非常乐观的态度。     从寒武纪最新公布的半年报数据分析,也并未让市场失望。其中,在2025年中报数据中,寒武纪营收增速高达4347.82%,净利润增速高达295.82%,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均实现了可观的同比与环比增长。     之前寒武纪的估值贵得离谱,但经过了这一轮的大幅增长之后,寒武纪的估值却变得没有那么贵了。按照PEG的指标计算,目前寒武纪的PEG不
高盛大幅上调寒武纪目标价,寒武纪会取代茅台的“股王”地位吗?

港交所将研究24小时交易机制,A股要不要延长交易时间?

    在牛市到来的时候,投资者总希望延长股市交易时间,但在熊市运行周期中,投资者却希望股市交易时间越短越好。     从目前全球股市的交易时间来看,不同地区的股票市场交易时间有所不同。     例如,美股市场的交易时间包括了盘前、盘中、盘后以及夜盘交易。如果只算盘中交易时间,美股市场的交易时间为六个半小时。算上盘前、盘后以及夜盘的时间,交易时间却超过了20小时。然而,在夜盘交易时间段里,美股市场仅有部分上市公司支持夜盘交易,夜盘交易并未实现全覆盖。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纳斯达克将会在2026年下半年实施每周5天24小时的交易机制,24小时交易机制可能会逐渐推向全球主要股票市场。     与美股市场相比,亚洲市场的交易时间却相对单一。     以日本股市为例,全天的交易时间为6小时。以港股市场为例,全天交易时间为五个半小时。再以A股市场为例,沪深市场的全天交易时间为4小时。     我们再看看欧洲主要股票市场的交易时间,其中,伦敦证交所的全天交易时间为八个半小时。法兰克福证交所的交易时间为八个半小时等。     通过上述数据的对比,在全球主要股票市场中,只有少数市场采取盘前盘后以及夜盘交易的方式。从盘中交易时间来看,盘中平均交易时间为六个半小时,少数市场的交易时间为八个半小时。A股市场也是全球主要股票市场中交易时间最少的市场之一。     随着纳斯达克即将实施每周5天24小时交易机制,港交所也开始研究24小时的交易
港交所将研究24小时交易机制,A股要不要延长交易时间?

沪指一度突破3700点,股市向上拓展空间依靠哪些力量?

    2021年2月,沪指创出了3731点的新高位置,这也是自2016年以来的反弹最高位。3731点,成为了最近十年时间A股市场的上涨阻力位,当市场有效突破该阻力位置,那么对A股市场的影响意义也是不一般的。     2025年,对A股市场来说,是相当友好的。近期,沪指正式突破了去年最高位3674点,8月14日还一度触碰到3700点以上,距离2021年2月的3731点还有不到30点的空间。量能是反映出股市行情活跃程度的关键指标,在市场一度突破3700点之际,沪深北市场的单日成交额突破了2.2万亿元人民币,并且已经连续两天站上了2万亿元的单日成交额水平,说明了2万亿的单日成交额已经成为了A股市场的新常态。     当股市成交额逐渐提升,市场的赚钱效应开始逐渐增强时,恰恰说明了当前的A股市场已经被激活了。换言之,只要股市的日均成交额没有发生显著缩量的迹象,那么股市在均线多头排列的基础上展开高位震荡的走势,都属于正常的市场现象。     在沪指一度突破3700点之际,如果股市继续向上拓展空间,又需要依靠哪些力量?     我们第一时间会联想到两融余额。在A股突破3500点之后,两融余额规模开始加速增长,从1.8万亿提升至1.9万亿,再到现在2.05万亿的规模水平。突破2万亿之后,两融余额还可以提升多少,并没有一个确定性的答案。但是,根据海外成熟市场的经验,两融余额规模占股市流通市值的3%至5%,都属于正常的现象。     十年前,A股市场的两融余额一度突破了2万亿元的规模,但当时A股市场的市值规模较低,所以两融余额占当时股市的流通市值比例超过了
沪指一度突破3700点,股市向上拓展空间依靠哪些力量?

有公募基金喊出万点论,中国股市会从反弹演变成反转行情吗?

    此前,有市场传出了某券商喊出了上证指数8000点的目标,但随后该券商进行了澄清。近期,在同泰基金的内部交流会上,提出了仰望1万点牛市星空,但考虑到内部交流会,未必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无论是8000点还是10000点的上涨目标,按照目前沪指不足3600点的点位来看,依然是一个非常遥远的目标。     截至目前,沪深北市场的总市值约为100万亿元人民币。如果沪深市场在现有的基础上翻一倍,也就是沪指7200点,总市值将达到200万亿元人民币。再往乐观的方向思考,如果沪指达到1万点,沪深北市场的总市值可能达到250万亿元人民币左右,约为35万亿美元的市值。从最新美国股市的总市值分析,目前美股市场的总市值约为60万亿美元,目前中国股市的总市值约为14万亿美元。     券商机构、基金机构先后提出了万点论的观点,到底是噱头还是有依有据的分析呢?     我们先从当前的市场环境分析,沪指上周一度突破3600点,距离去年最高位仅有70点的空间。遗憾的是,沪指最终未能成功收在3600点之上。     沪指成功站稳3500点上方的位置,并视为成功突破了A股长期处于3000点至3500点的大箱体区间。在股市选择向上突破之际,在市场看来,也许A股市场已经迎来了新的春天。     在外部环境上,下半年美联储降息的概率显著提升,一旦美联储开启降息通道,那么很可能会推动新兴市场资产估值体系的修复。上半年美国反复无常的政策已基本上被市场所消化,即使下半年美国再次出台突发政策,但对市场的影响也会变得比较有限了。     在内
有公募基金喊出万点论,中国股市会从反弹演变成反转行情吗?

临近3500点,A股IPO受理加速推进,该如何解读?

    在A股上半年收官之际,沪指再度发力,并逐渐接近3500点的整数关口位置。但是,在市场即将挑战3500点关口之际,有两个细节值得我们去关注。     第一个细节,今年6月份A股市场的IPO受理显著提速,在6月30日当天,A股有41家IPO获得受理。在整个6月份,A股单月受理的IPO数量多达150家,占上半年总量超过85%。第二个细节,截至今年6月30日,A股总市值已经突破100万亿元人民币,正式进入百万亿市值的规模水平。     从IPO受理提速的细节分析,新受理的公司集中在北交所市场。以6月30日的新受理IPO为例,在41家新增受理名单中,北交所占了32家,科创板占了5家,深交所占了4家。由此可见,在新增受理企业的分布情况分析,北交所市场占了大头,北交所市场成为了A股市场新增股票的主力军。     在我们过多关注沪深主板市场走势的背后,其实今年以来股市行情表现最佳的市场,应该是北交所市场了。以北证50为例,今年以来北证50指数大涨40.40%,上半年的涨幅显著强于沪深主板和创业板指,也比港股市场的走势更加强势。在北交所市场逐渐具有赚钱效应的背景下,北交所市场的融资能力开始提速。     截至7月1日,北交所市场上市公司总数为268家,总市值接近8500亿元。按照今年的IPO受理速度以及北交所市场的股价表现,2025年末北交所市场有机会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的市值规模。在北交所市场持续保持赚钱效应的背景下,北交所新增IPO受理数量大增,也就不奇怪了。     除了北交所市场的融资需求外,每年6月份基本上属于IPO的受理高峰期。究其原因,
临近3500点,A股IPO受理加速推进,该如何解读?

小米美股ADR盘中大涨超过10%,小米做对了什么?

    小米首款SUV车型正式发布,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一小时大定突破28.90万台,这个数据让市场感到意外。试想一下,上市14个月的小米SU7,累计销量为25万辆,已经成为了20万元以上车型的销量冠军,如今首款SUV车型的发布,短短一小时已经超过了小米SU7的14个月销量,这个数据让人眼前一亮。     受到亮眼的大定数据影响,小米美股ADR股价大涨超过10%,盘中股价突破40美元,总市值也突破了2000亿美元,相当于近1.6万亿的港元市值。     与小定不同,大定是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当你交了这一笔定金之后,也就是不能退了。退一步说,即使有部分车主最终后悔下定,但按照悲观的执行率50%计算,也有14万辆以上的执行定单,这可是一笔天文数字。     所以,这一次小米汽车大定数据创新高,确实具有不一般的影响意义。一小时的大定数据超过了SU7的14个月累计销量,也足以看到了小米首款SUV的独特魅力。     小米首款SUV大卖,小米美股ADR股价大涨,小米到底做对了什么?     在这一次小米YU7正式上市之前,市场已经对YU7的定价产生出激烈的讨论。然而,YU7的定价迟迟未见发布,也吊足了消费者的胃口。好不容易等到了YU7的定价发布时间点,小米直接报出了25.35万元起的价格,较特斯拉的Model Y便宜了一万元,相当于直接与特斯拉Model Y争夺市场。     这一次小米YU7的前期准备工作充足,当正式定价浮出水面之际,市场的反响也是非常热闹的。25.35万元起的价格,对车主们来说,还是具
小米美股ADR盘中大涨超过10%,小米做对了什么?

高盛看好的中国十巨头,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

    美股市场有“七巨头”,高盛也给中国股票市场列出了“民营企业十巨头”的名单,它们分别是腾讯、阿里、小米、比亚迪、美团、网易、美的、恒瑞、携程和安踏。那么,为什么高盛看好这十家中国公司?     2025年,对港股市场来说,是不平凡的年份。在这一年里,港股市场罕见走出了牛冠全球的行情,港股市场成为了上半年表现最亮眼的股票市场之一。在良好的赚钱效应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外资资金开始流向港股市场,并为港股市场带来了可观的增量流动性。大量增量资金流向港股市场,这些资金又会流向哪些公司呢?     高盛列出了中国十巨头公司,相当于为这些增量资金指明了投资方向,为它们投资港股市场做出了一个具体的投资参考。     从这十家中国公司分析,都属于中国民营企业的优秀企业代表。其中,腾讯、阿里、美团、网易、携程代表的是互联网科技领域。比亚迪、美的、安踏代表的是传统制造业领域,而且它们都是与时俱进带有科技基因的制造业巨头。恒瑞医药代表的是医药生物巨头,而且在创新药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高盛选出的十家中国公司,均属于行业龙头公司,在某一行业领域中,具有很强的话语权与影响力,龙头地位在短时间内难以撼动。与此同时,这十家中国公司均实现了赴港上市,与A股市场相比,港股市场更方便外资的投资,容易满足海外投资者的长期投资、战略投资。     截至目前,高盛选出的中国十巨头的总市值高达1.6万亿美元左右,相当于10万亿人民币的总市值规模,在股票市场中,已经占有比较高的市场权重,市场影响力非常大。     除了上述因素外,高
高盛看好的中国十巨头,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

中央汇金成8家金融机构实控人,对A股有哪些影响?

    中央汇金成为8家金融机构实控人,分别包括长城国瑞证券、东兴证券、信达证券、东兴基金、信达澳亚基金、长城期货、东兴期货、信达期货等公司,牵涉到证券、基金、期货等领域。     在此之前,在今年2月份,包括中国信达、东方资产与长城资产等三家全国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及中证金融,已分别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拟通过无偿划转的方式,将所持的公司股份全部划转至汇金。     2025年,成为了汇金大扩容的重要年份,目前汇金旗下的证券公司多达8家,同时汇金实控的领域也扩容至基金、期货等,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金融航母”。     汇金不断扩容背后,对A股市场来说,影响也是显著的,具体体现在几方面。     第一个影响体现在越来越多的头部公司、次头部公司的实控人变成了汇金,汇金金融版图的不断扩大,未来可能会加快金融行业的并购重组进程,通过汇金牵头,促使金融行业的强强联合、做大做强。     考虑到现在汇金控股的公司越来越多、牵涉的行业领域也越来越广,未来除了推进行业内的并购重组外,可能还会推进跨行业领域的并购重组,为股票市场释放出更多的并购红利。     第二个影响体现在汇金的规模体量越来越大,对A股头部公司的价格话语权进一步提升。     从汇金控股的上市公司分析,基本上属于行业巨头、行业龙头公司,这些公司在A股市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汇金成为这些头部公司的实控人,成为了稳定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定海神针,也逐渐提升了这些上
中央汇金成8家金融机构实控人,对A股有哪些影响?

港股IPO募资额跃居全球第一,港股领涨全球的背后逻辑是什么?

    从去年的美的集团到今年的宁德时代和恒瑞医药,巨头企业纷纷选择赴港上市。从巨头企业上市首日的市场表现分析,基本上呈现出大幅攀升的走势。     以港股宁德时代为例,上市首日股价大涨16.43%。截至5月22日,港股宁德时代仍然较A股市场出现了12%左右的溢价率。以刚刚上市的恒瑞医药为例,港股暗盘大涨33.6%,与A股市场的折溢价率缩小至不足3%的水平。从恒瑞医药的港股发行定价分析,即使按照价格上限定价,较A股折价高达25%左右,但依然难挡市场追涨的热情,较大的折价空间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好的修复。     除了上述两家大型企业的IPO之外,自今年4月份以来,港股新股市场基本上呈现出普遍上涨的局面。在今年的4月、5月,在港股新股市场中,除了绿茶集团上市首日收跌之外,其它的新股均收涨,涨幅最高的新股,首日涨幅超过100%,其余大部分的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在20%至40%之间。     有一组公开数据值得大家关注。根据公开数据显示,从今年1月1日至5月20日,港股IPO募资规模达到了600亿港元,较去年大幅增长了6倍左右,港股IPO募资额跃居全球第一名。     在港股IPO募资额重回全球首位的背后,今年以来港股市场的走势并未因IPO募资额的大幅提升而出现疲软低迷的走势,反而走出了可观的上涨行情。截至5月22日,恒生指数年内涨幅为17.37%,恒生科技指数的年内涨幅为17.54%。从今年港股市场的年内表现分析,不仅比A股市场强势,而且还比美股市场强势,港股市场再次成为全球资本关注的焦点。     全球资本把目光再次聚焦港股市场,一方面是港股市
港股IPO募资额跃居全球第一,港股领涨全球的背后逻辑是什么?

“AI+云”成为阿里业绩增长新引擎,阿里估值定价体系正在发生改变

    聚焦阿里Q4财报,“AI+云”成为业绩增长的新引擎,在AI时代下,阿里再次引领行业的快速发展,科技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从消息面显示,阿里巴巴发布了25财年Q4以及全年的财报数据。从这一份财报数据分析,阿里的科技实力再度大幅提升,“AI+云”成为公司业绩新的增长引擎。     其中,从细分数据显示,阿里的AI收入已经连续七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18%,“AI+云”的业绩持续提升,反映出阿里的科技实力进一步增强。近年来阿里持续发力加码AI,阿里已经在AI领域取得了实质性的发展成果。     在AI时代下,作为科技巨头的阿里巴巴,近年来在AI领域上持续发力,近年来阿里积极展现出它的AI竞争力。     与其他企业相比,阿里在场景落地上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阿里拥有日均1亿包裹智能分拣能力的菜鸟网络,同时拥有本地生活领域的巨头饿了么,通过AI场景落地,进一步提升各主要场景的AI赋能。     在商业化能力上,阿里云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姿态,阿里云的智能年营收屡创新高,AI相关收入的占比持续提升,“AI+云”成为了阿里的业绩增长新引擎。     在研发投入上,阿里持续加码AI投入。阿里正在推动AI在千行百业的加速落地。     展望未来,阿里宣布未来三年将会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与此同时,多个行业头部客户与更多中小企业均与阿里达成AI领域的合作,阿里积极推动AI落地千行百业,体现出阿里在AI时代下的社会责任感
“AI+云”成为阿里业绩增长新引擎,阿里估值定价体系正在发生改变

宁德时代认购超千亿港元,A股巨头公司纷纷赴港上市意欲何为?

    宁德时代的认购总额突破千亿港元,从相关渠道获悉,宁德时代港股IPO的孖展认购倍数已经突破60倍,作为A股的明星企业,宁德时代的市场追捧热情高涨。     据数据显示,宁德时代拟以每股263港元进行定价,以该定价计算,较宁德时代A股最新收盘价折价近8%。在近8%的折价率影响下,也吸引了不少资金参与认购,试图获得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后的套利机会。     与宁德时代相比,2024年9月赴港上市的美的集团,认购热度却远不及宁德时代。但是,从当时美的集团的港股定价分析,却颇有诚意。     根据数据显示,美的集团港股的每股发售价格为54.8港元,较当时美的集团A股价格折价了21.5%。     在美的集团港股上市之后,股价大幅拉升,股价一度涨至101港元。如果当时参与认购的投资者持有至最高位,短短一个月时间,就可以获得接近100%的投资利润。     然而,与A股“打新”不同的是,港股“打新”的规则有所不同。即使投资者成功中签,也未必可以保证中签赚钱。港股新股的上市表现,不仅与公司发行定价、所处的估值水平有关,而且还与市场环境好坏、基石阵容情况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性。     从A股巨头公司多年来赴港上市的表现来看,上市首日基本上没有太亮眼的股价表现,港股上市首日的表现如何,将会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同期A股股价的表现情况。     从美的集团、顺丰控股,再到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巨头公司的赴港上市,从这些巨头公司的基本面分析,公司基本上处于“不差钱”的状态,而且财
宁德时代认购超千亿港元,A股巨头公司纷纷赴港上市意欲何为?

公募基金新规出炉,基金经理考核权重调整,对投资者有什么影响?

    看到一组公开数据,截至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有163家,公募基金的资产净值达到31.93万亿元。30万亿以上的公募基金规模,如何进行规范运作,将会对整个A股市场的运行走向有着重要的影响。     5月7日,《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出炉,意味着我国公募基金将面临着重要性的改革。与以往相比,这一次公募行业的改革力度很大,特别对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薪酬待遇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一次的公募基金改革新规,到底有哪些看点呢?我总结了一下,主要强调了以下几点。     例如,基金公司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适当降低规模排名、收入利润等经营性指标的考核权重。     例如,调整基金经理的考核标准,基金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     例如,在管理费率设置上,将会根据投资者持有期间产品业绩表现适用差异化的管理费率。与此同时,建立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与投资者利益形成一致。     除此以外,还会考虑合理调降公募基金的认申购费和销售服务费等,进一步降低投资者的投资成本。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公募基金往往过分追求基金管理规模的增长,因为基金管理规模的大小,与基金经理、基金管理团队的薪酬待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性。然而,在基金过分追求管理规模的同时,却疏忽了投资者的盈亏问题,导致不少投资者的持有体验并不佳。     针对公募基金而言,随着管理规模的不断变化,基金的投资风格、资产配置
公募基金新规出炉,基金经理考核权重调整,对投资者有什么影响?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