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站在2030年回顾智能AR眼镜的发展,2025可能会是行业的元年。 9月,Meta发布了采用“LCoS +光波导”的产品Ray-Ban Display。 10月24日,继苹果转向智能AR眼镜之后,国内的互联网大厂阿里巴巴也下场做产品了,隶属阿里生态的夸克智能眼镜在天猫开启预售,预售价为4699元人民币,双11折扣之后价格为3999元人民币。 $光峰科技(688007)$ $比亚迪(002594)$ 如果我们再往前看, Rokid、影目、雷鸟、XREAL、小米等等厂商,几乎每个月都有新的产品,新的技术发布。 融资方面,上半年国内AR赛道融资额较2024年同期增长28%,整个行业处于一种和欣欣向荣的状态。 回顾终端硬件的发展史,此时的思绪不由得被拉回到十多年前,脑子里金立,酷派,乐视,波导、天语这些熟悉的名字又一次回响起来。 当年,突然迸发的需求促使这些企业诞生,但当时的市场相对也混乱了不少。 在经过上一周期的战役之后,这一周期的硬件迭代有了显著的变化,整个行业的确定性更强了。 百镜大战:清晰分工下的行业进化 本轮的确定性在于,与十年前“百机大战”中山寨机泛滥、系统碎片化的无序竞争不同,现如今的“百镜大战”已形成清晰的分工叙事。 一、互联网大厂:搭建 “生态基础设施” 本轮产品的核心变革,是要将移动终端,变成人类的随身智能助手,就像是钢铁侠中的“贾维斯”,是在眼镜上的小跟班,能帮你解决一切问题。 所以,AI能力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相比与小厂或者独角兽公司,互联网大厂的资金、人才、硬件设施、数据浓度显然都是最完整的。 那在未来,互联网大厂的AI大模型,无论是创业公司,还是大的主机厂商都绕不开的话题之一。 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