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AI竞争进入深水区,成为大国科技博弈的核心战场。马斯克不懂AI?刘庆峰指出的,或许是商业天才的致命软肋。 作者|杨 铭 编辑|刘珊珊 “马斯克实际上对人工智能,我不认为他真的懂。” 今年6月,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与正和岛总编辑陈为对话中,提及的这句话,被断章取义后,曾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乍听此言,许多人的确会感到诧异——埃隆·马斯克,这位被誉为“现实版钢铁侠”的天才人物,从电动汽车到可回收火箭,从星链到脑机接口,几乎以一己之力重塑了多个科技行业,无一不是AI技术的前沿应用,怎么可能不懂AI? 当舆论沉淀,当我们重新审视全球AI竞争的底层逻辑,结合近期中美AI政策的重大调整、科大讯飞2025年上半年业绩,以及马斯克与特朗普决裂等一系列事件,或许能更冷静地理解刘庆峰的判断: 刘庆峰绝非博眼球的妄言,而是指出马斯克AI发展模式中的关键缺失——他懂技术、懂商业,但可能并不真正理解AI与国家战略之间的深刻关联。正如亨利·基辛格在《人工智能时代》中写道:技术越强大,就越需要被嵌入一个可持续的政治与道德框架。 在普遍认知中,AI的确是技术突破、商业应用问题。但事实上,全球AI竞争早已进入国家战略主导的新阶段,成为大国科技博弈的核心战场。对政治上表现得很天真,在技术狂热中迷失了对国家战略敬畏的马斯克来说,这种“不懂”恰恰暴露了他在宏观格局上的局限性。 01 AI早不是“技术至上”的游戏 2025年,正在成为全球AI竞争的分水岭。 7月,中美两国几乎同步推出重磅AI战略。中国发布《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以13条具体举措,勾勒出中国在全球AI治理上的系统设计和前瞻思考。美国则发布《赢得AI竞赛:美国AI行动计划》,力求重塑并强化美国在全球AI的领先地位。 宏观看,两国AI政策存在明显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