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作者 | 张星星 编辑 | 阮梅 内容消费领域的“黄金时代”,正在进入下半场。 2024年,中国短剧行业首次迎来“超越电影票房”的历史性时刻。公开数据显示,国内短剧市场规模已达504亿,预计2027年突破千亿。然而,千亿级赛道的背后,行业也站上新的十字路口。 一方面,短剧告别野蛮生长,进入内容质量与商业模式的硬实力比拼。制作成本走高、变现路径受限,成为所有创作者的共同困惑。如今同行之间交流,大家不再只问“哪部爆了”,更关注“谁能持续赚钱”、“谁能孵化IP”。 另一方面,AI技术的普及让“漫剧”这一新形态在2025年迎来爆发式增长,从内容到制作方式,都在刷新着行业想象力。面对这股热潮,很多创作者既兴奋又迷茫,想入局,但又不知道如何发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快手最近举行了一场“商业短剧漫剧行业沙龙”,用一份成绩单与系统性的方法论,展示了作为一个连接4亿用户的平台,如何以“内容生态+商业模式+AI能力”三重驱动力,为创作者打造一个更具确定性的内容营商环境,让创作者回归热爱,让好内容得到好回报。 如何在竞争激烈中保持增长确定性?创作者如何从“活下来”变为“赚得多”?快手提供了一个值得参考的行业样本。 快手的内容生意:短剧“变革”,漫剧“爆发” 告别狂飙,迎来变革,但好内容依然有空间。 在短剧市场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快手仍然展现出强劲的内生增长力。 从内容供给端看,快手全年共上线超3万部短剧,类型上以“逆袭”“甜宠”等主流题材为基本盘,并呈现出多元性与包容性,不仅有《新世界加载中》等技术探索型作品,也有《进击的潘叔》这类生活气息浓厚的现实题材,逐步形成差异化的内容矩阵。 这种丰富的内容供给结合快手特有的社区互动氛围,构成了快手短剧鲜明的内容特征:“真实”“鲜活”“热烈”。 从用户端看,快手短剧已成为用户最重要的内容消费类型之一。 《2025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