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柒
开柒
最私密、最新、最搞笑的科技公司八卦。一日不阅,心神不宁
IP属地:未知
36关注
1257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开柒
07-02

阿里重启内卷烧钱模式:500亿砸闪购,账上还有钱吗?

话说,今天,阿里又公布了一个重磅消息,宣布将在12个月内对淘宝闪购补贴500亿。这500亿花在哪里呢?简单说,就是给消费者发放大额红包、免单卡、官方补贴一口价商品,然后补贴商家店铺、商品、配送补贴甚至免佣减佣等。 看起来,和动不动就搞数字游戏的宣传手段来说,阿里的这波操作钱花得还是挺实的。而听到阿里花了这么多钱来补贴淘宝闪购,最不爽的当然应该就是美团的。但八姐觉得吧,反正美团是外卖老大,面对的挑战多了去了,最哭晕在厕所的其实该是刘强东吧——东哥辛辛苦苦砸出来地外卖声量,是不是直接要给淘宝直接摘了桃子呢?恨啊。 而这也标志了,在上一轮疯狂收购线下业务后,阿里再一次走入了大撒币的烧钱内卷模式。比如,我简单给阿里算一下,左手要掏500亿补贴淘宝闪购,右手要花3800亿砸钱搞AI,与此同时,淘宝天猫的基础营销和海外投资也不能少,还有几个还在烧钱亏损的边缘业务,还要回购将近千亿的股票,这阿里会不会入不敷出啊?哈哈,你看看,我这又开始YY了。 别着急,咱们来给地主家的阿里算一笔账。 阿里在今年2月宣布将投入3800亿投入AI,也就是说平均每年要花差不多1300亿。12个月内花500亿砸闪购,这加起来一年差不多就1800亿了。同时,阿里在5月也宣布,将在2025财年以119亿美元回购了11.97亿股普通股,这也是差不多850亿元。这三项预计就要花掉2650亿元。 目前,阿里每个季度还在盈利。今年第一季度,阿里的盈利(非工人会计准则下)差不多300亿元,也就是说,一年大概能赚1200亿。与此同时,截至今年3月底,阿里账上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短期投资大约是3743亿元。也就是说,把每年的盈利都花掉,还不够,阿里大约还需要在自己的现金中拿出近1500亿出来投资和回购,这对现金的消耗还是相当明显的。如果,照这么个花法,估计阿里账上的现金也就能在撑个不到三年。 当然啦,我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人家阿
阿里重启内卷烧钱模式:500亿砸闪购,账上还有钱吗?
avatar开柒
06-26

阿里年报披露变革成绩单:战略更清晰了,增长变快了

话说,今日晚间,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5财年年报。应当说,这是一份变革的成绩单:过去一年,阿里主动变革,战略聚焦更清晰了,开始坚决业务取舍,电商、“AI+云”两大核心业务增长加速,集团整体驶入快车道。同时,阿里也大手笔投入AI基础设施与技术先进性建设,这也为未来业务的长期增长埋下伏笔。 年报显示,2025财年,阿里巴巴集团收入9963.4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77%至1259.76亿元。在AI需求的强劲推动下,阿里云财年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淘天集团投入用户增长和体验提升,新买家强劲增长,88VIP会员规模超5000万。跨境业务表现强劲,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财年收入同比增长29%。 同时,这一财年内,阿里有序退出了高鑫零售、银泰百货等资产,稳步提升多个互联网平台业务的经营效率,高德、虎鲸文娱等业务陆续实现单季度盈利。 好啦,下面来详细说说阿里的年报。  首先,阿里云重归是双位数增长, “AI+云”成新增长引擎。 过去一年,阿里发布并开源多款模型,覆盖全尺寸、全模态、多场景。4月最新发布的阿里通义Qwen3(简称“千问3”)大模型,在全球多个权威评测榜单中性能领先,开源仅一个月千问3全球累计下载量突破1250万。截至4月底,阿里通义已开源200余款模型,全球下载量超过3亿次,千问系列衍生模型数量超10万个,成为全球最大的开源模型家族。 今年2月,阿里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今年以来,宝马、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众多行业头部客户与阿里巴巴达成AI领域战略合作。 年报显示,2025财年,阿里云服务了约63%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阿里云模型平台“百炼”的用户数量呈现显著增长,阿里AI产品正在传统垂直行业迅速渗透。  在强劲的AI需求带动下,阿里云公共云收入增长加速,AI相关产
阿里年报披露变革成绩单:战略更清晰了,增长变快了
avatar开柒
06-24

美团全面拓展即时零售,小象超市将覆盖所有一二线城市

6月23日,美团宣布将全面拓展即时零售,推动零售新业态提质升级,为用户提供更有质价比的产品和服务。这是继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发布和小象超市多地开城后,美团大幅加码即时零售的又一动作。 2020年至今,中国流通领域发生了巨大变革,即时零售成为更匹配当下流通基础设施和居民消费需求的零售形态。为满足国内消费者更便捷、更具质价比的消费需求,近年来,美团持续聚焦“零售+科技”战略,先后探索培育了美团闪购、小象超市、美团优选等多种业务模式,利用数字技术建设生鲜食杂“源头直采”、冷链物流、仓储配送和即时零售仓等新供应链体系,服务本地居民的便利生活。 美团官微称,美团闪购联合近百万家实体门店,把消费者购物体验从“等快递”变成“30分钟送达”,为本地商品零售带来了新增长空间。目前,美团闪购携手零售商品牌商在全国建设了超3万家闪电仓,持续深化供给侧变革,创造优质体验。在服务上,美团闪购打造了“安心闪购”服务保障体系,还与美的、海尔等家电品牌合作,依托线下门店建设了“家电半日送装”的服务体系。 刚刚过去的618,近百万实体店在闪购上迎来了超过1亿名顾客。手机成交额翻倍,智能设备增长超6倍,白酒增长超10倍。相关门店负责人表示,“今年,线下店终于也感受到了618的力量”。 此外,小象超市已在全国20个城市开设了近千个前置仓,为社区居民提供生鲜食杂“30分钟送达”服务,今年农产品销售额将超过200亿元。依靠这条“保证新鲜”的供应链,广东茂名枝头的荔枝、渤海湾活蹦乱跳的海白虾,24小时之内可从产地直达北京、上海等地居民的餐桌上。 “实体门店重回增长,供应链与前置仓等基础设施日渐完善,社区零售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即时零售,已深入城市社区,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美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美团将在此前探索的基础上,全面拓展即时零售业务,推动零售新业态提质升级。 上述负责人还表示,在品牌升级基础上,闪购业
美团全面拓展即时零售,小象超市将覆盖所有一二线城市
avatar开柒
06-23

蒋凡收编饿了么和飞猪,阿里这是要专心厮杀美团京东啊

话说,今天上午,阿里突然又公布了一个大的组织架构调整,将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范禹继续担任饿了么董事长兼CEO,南天继续担任飞猪CEO,两者均向蒋凡汇报。 这个动作还是挺大的,简单来说,那就是,阿里看起来对淘宝闪购这一即时零售的业务还是相当上心,铆足了劲要对抗美团和京东了。这也标志着,阿里过去的那一套各大事业群林立、独立的架构已经成为过去式,大一统的电商、强调协同整合的电商,才是阿里目前架构核心。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蒋凡在阿里内部的地位再次上升,是毫无疑问的电商一号位。 先来说说,阿里的这一动作,显而易见是为了阿里押宝淘宝闪购。 今年4月底,阿里上线淘宝闪购,给出了淘宝一级入口,整合饿了么等各种资源,全面入局了即时零售的战场。 如当时阿里集团CEO吴泳铭说过,“今年集团将以饱和式投入的打法,聚焦几大核心战役。这几个关键战役将由多个业务方参与,发挥各自优势和长项,以全局价值最优来制定各项业务的协同策略”。 5月2日淘宝闪购正式上线,来自阿里消息称,不到一个月,日订单量即超4000万。阿里巴巴也在之前财报业绩会曾透露,淘宝闪购无论在规模增长还是效率提升上均超出预期。 而这次,阿里将饿了么纳入电商事业群,显然也是为了协同,统一指挥掉配资源,抢占即时零售的市场份额,对抗美团和京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飞猪,此前飞猪的业务相对独立,归属回报过本地生活和大文娱,这次,飞猪也划归电商事业群,显然,阿里是认为对于淘宝闪购等业务而言,飞猪的酒旅业务相当重要。众所周知,酒旅业务一直是美团的高毛利业务,而京东也在近期宣布用免佣金的方式开拓酒旅业务。 其次,这也表明,阿里内部组织正在走向“大一统”,核心是电商和AI,所以,之前的本地生活事业群啥的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饿了么之前一直归属的本地生活集团,但在去年俞永福引退后,本地生活业务集团就取消CEO职位,各业务分拆独立管理,直接向
蒋凡收编饿了么和飞猪,阿里这是要专心厮杀美团京东啊
avatar开柒
06-21

天猫重回增长背后:蒋凡要阿里电商大象转身

话说,昨天八姐发的文(天猫都敢公布618的GMV增速了)还是引发了不小盆友的讨论的。毕竟,这是近年来首次,阿里公布了天猫GMV增长10%,而且,还是剔除了退货的,同时,平台购买用户数实现双位数增长。看起来,这是三年以来,天猫的最好增长。好些盆友也在探讨,竞争激烈、消费下行,为啥今年天猫618的增长变快了呢?也有的盆友在质疑,为啥是今年,天猫618敢于公布剔除退货的GMV增长,是因为去年的基数够低嘛?八姐昨天有简单跟熟悉阿里的盆友聊了聊,感觉其实这次618的增长只是一个结果,实际上,从去年底开始,蒋凡带领团队厘清淘天平台的各种痛点,并在今年初开始就已经从内部进行的战略调整。而时间线再放长一点,淘天其实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开始在内部纠偏,回归消费者需求,同时也拒绝“仅退款”,回归良性的商家生态。阿里这次敢于公布天猫618扣除退货后的增速,可能也表明,以前那个疯狂内卷、花样百出、依靠极端价格战和嗓门大来吸引用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更为简单的营销,更为重视优质商家的运营,才能真正获得良性的增长。好啦,不废话啦,下面咱们来说说,天猫这次增长背后,淘天到底都做了哪些改变。1,取消满减凑单,用更简单直接的营销吸引用户。不得不说,阿里是最会玩的电商平台,过往,几乎所有极致的营销手段都是出自阿里之手。比如满减凑单,预售,秒杀,清空购物车等。但经过了若干年的大促,消费者对这些营销手段已经失去了新鲜感,最近几年,一直有消费者诟病满减凑单等太麻烦,太烧脑了。而对于商家来说,亦是如此。以往的大促,消费者为了获得满减优惠,往往会下单很多用来凑单的商品,这也导致了退货量高企。虽然对于平台而言,GMV数字是好看了,但这种“内卷”,伤害了被凑单的商家,使得他们成本陡增。实际上,阿里这几年也一直在做改变。比如,去年开始取消预售等。但今年,天猫618做出的这个玩法改变恐怕是最大的。今年618,天猫取消了满减凑单,仅
天猫重回增长背后:蒋凡要阿里电商大象转身
avatar开柒
06-19

没想到美团闪购618这么火:超1亿用户下单 手机家电卖爆了

话说,618这不刚刚结束嘛,昨天我还在说,感觉今年618,电商平台们都有点平淡啊。不过,今年618最大的变量估计就是即时零售成为了热点。这不,今晚,美团闪购公布了618的数据,增长得还是相当火爆的。 美团闪购公布的618全周期数据显示:5月27日至6月18日,超过1亿用户选择“在闪购过618,30分钟到手优惠好货”,带动美团闪购整体成交额创下新高。与去年同期相比,美团闪购60余类商品成交额增长超1倍,其中手机、白酒、奶粉、大小家电等20余类高单价的“大件”商品整体成交额增长2倍,近850个零售品牌成交额翻倍增长。 如果说,快消品啥的美团闪购卖得好,那确实不意外,但最令八姐意外的事,美团闪购居然3C和大家电这么高单价、体积大的品类也卖得这么好,可见,即时零售真的是市场接受度越来越高了。 好啦,不废话,下面咱们来详细说说美团闪购的618数字。 1,超1亿用户下单,“闪购万物”成618“新姿势”、生活新方式。 随着“30分钟万物到家”的即时零售成为年轻人更喜爱的购物方式,“95后”“00后”消费者成为今年618的主力军,带动同期美团闪购用户数创下新高,下单用户数超过1亿人。大量懒得蹲预售等快递、更习惯“30分钟到手”的年轻人上美团闪购过618,“闪购万物”成为了618“新姿势”,并持续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全时段服务”“商品随叫随到、需求随时满足”的服务宽广度与确定性,是上亿用户选择“在闪购过618”的重要原因。618期间,美团闪购白酒等高价值商品的平均配送时效为28分钟,70%的订单在30分钟内送到用户手中。美团闪购夜间订单占比超过25%,这些订单的平均送达时效为31分钟,平台上大量24小时经营的商家携海量商品,满足消费者随时随地的购物需求。 在端午节、儿童节、高考毕业季、父亲节等多个重要时点,消费者表现出“要得快、要大牌”的鲜明礼赠需求,美团闪购抓住了这一需求。高考期间,
没想到美团闪购618这么火:超1亿用户下单 手机家电卖爆了
avatar开柒
06-18

刘强东承认喊王兴“兄弟”:但毫不手软地杀入外卖和酒店,全面硬刚美团

话说,今天618啊,各位兄弟们,我要不是今天看了看日历,都不敢相信今天居然是618。哎呀,反正我的感觉是,今年的618太没有存在感,毕竟电商天天打低价,各个平台的618促销也旷日持久,算优惠又算不明白,所以,估计各个大家也都疲了。 但就在这个电商平台、消费者都疲了的时候,刘强东站了出来,对外输出了几千字的雄文,八姐围观了一下,不得不说,一贯的老刘风格,光看文字都带着浓浓的宿迁口音和接地气的农民企业家风范。哈哈。 而刘强东的这番发言,八姐觉得其实有几点还是值得关注的。 比如,刘强东反思,过去5年京东的确不行,也解释了自己的退休究竟是不是一个失误。 再比如,刘强东也披露,京东外卖全职骑手已经12万人了,而且京东还将做酒店旅游,嗯,这是要全面硬刚美团去了啊。嗯,更有趣的是,刘强东承认自己和王兴是好朋友,喊他兄弟,但他对兄弟真是毫不手软啊。 另外,刘强东也认为“跨境电商”的模式不靠谱,京东要做本地电商,嗯,这是说拼多多做的Temu不行喽。 当然,八姐觉得吧,刘强东四处出击的核心原因还是国内电商业务的增长焦虑。毕竟,他自己也说了,即使做外卖亏钱,也比去抖音、腾讯买流量要划算。但是吧,还是那句话,京东近期的增长主要原因是不是还是由于“国补”?在外卖、酒旅、海外四处出击的战略下,刘强东和京东的预算hold住吗? 哈哈,不废话,下面来详细说说,我认为刘强东这次讲得干货。 1,关于外卖:王兴肯定对我有意见,但做外卖值得。 刘强东承认,做外卖之前,他在春节前跟王兴、程维、姚劲波吃了顿饭,他对王兴说得很直接——“兄弟,我要正式进入外卖了”。 刘强东说:“老实说我跟兴哥是很好的朋友,当然这段时间估计他可能对我多少会有点意见。” 与此同时,刘强东也披露,京东外卖其实很快就出来一个跟美团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 不过,京东做外卖亏这么多钱到底值不值得呢?刘强认为是划算的,他认为来京东买餐饮外卖的消费者中有
刘强东承认喊王兴“兄弟”:但毫不手软地杀入外卖和酒店,全面硬刚美团
avatar开柒
06-11

26年了,我印象中很2的讯飞和很6的讯飞

话说,这两天,八姐去了一下科大讯飞。去干啥呢?跟俺在讯飞内部的好盆友聚了聚,顺便体验以下科大讯飞26周年的庆祝活动。哈哈,讯飞司庆嘛,那肯定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有各种好吃有特色的午餐,甚至还有摆摊的和秀场,于是,在和好盆友一起吃饭八卦的间歇,我也想起了讯飞这些年的过往,以及我对讯飞的印象。正好26周年,八姐说一说讯飞这家集2和6于一身的、别样的科技公司。 首先,讯飞语音的研发上,还是挺2的,认死理。 比如,讯飞是以语音技术起家的,而且,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内,只聚焦在语音技术上。这里有个传说。当年(2001年),讯飞都揭不开锅了,那个时候讯飞确实还没开始挣钱,账上只有几十万。于是,当时公司内部有声音说不要做语音了,因为语音技术太难赚钱了,门槛又高。千禧年之际,赚钱的机会那么多,做什么不好?结果,讯飞内部开了一次务虚的半汤会议,当时,刘庆峰在会上说,要坚持干语音,不想干的可以直接走人。这也内部定下了讯飞的产业定位——要做全世界最大的中文语音技术提供商。只是,只一心死磕语音的讯飞又面临了好几年揭不开锅的局面,直到2004年才盈亏平衡。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很2的坚持获得了很6的回报。 随着移动互联网爆发,讯飞的语音技术瞬间成为应用于各种APP的爆款,比如导航、社交等等,人机语音互动成为不大不小的风口,讯飞也一跃成为全球智能语音领域的绝对龙头。拿遍国际大奖,连续14年获得Blizzard Challenge这一国际权威语音合成大赛的冠军;去年,讯飞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其次,讯飞在国产算力上的坚持上也是很2啊。 讯飞在国产算力上是坚持得最彻底的。讯飞只在星火大模型的早期少量使用过英伟达等国外算力‌作为辅助。自2023年10月开始,当很多家大模型公司还在大举购买国外算力时,讯飞就联合**发布全国产算力平台“飞星一号”,讯飞‌星火V3.0成为首个完全基于国产算力训练的大模
26年了,我印象中很2的讯飞和很6的讯飞
avatar开柒
06-10

喜马拉雅惨淡收场,无奈卖身腾讯了

话说,要说最近几年最为悲催、无奈卖身的互联网公司,喜马拉雅当然要算是其中之一了。这家红极一时的公司,曾经多次冲击上市,但最终无奈都未成功,只能在今天,折价卖给了腾讯。 这不,今天,腾讯音乐发布了公告,全资收购了喜马拉雅。腾讯音乐花了多少钱了呢?大概是12.6亿美元的现金+5.57%的腾讯音乐股份,和之前外界传的整体收购估值24亿美元差不多,略高一些。 简单来说,这笔买卖就是,喜马拉雅上市无望,营收和用户均在下滑,在当下的竞争环境中处于颓势,真可谓大势已去;而对于腾讯而言,这笔交易价格不高,同时,也突然带来了约3亿多的月活用户和1000多万的付费用户,这对于用户增长困难的腾讯音乐而言,也恰似久旱逢甘露。 在当下这个时间点,俺只能说,祝福喜马拉雅和腾讯音乐了。 好啦,下面咱们先来说说,为啥喜马拉雅为啥不得不卖身了。 首先,最为关键的是,上市上不成,喜马拉雅可能没钱了。 早在一年前,喜马拉雅曾经披露,截至2024年2月底,其账上现金仅余下了6.1亿。而自2021年之后,喜马拉雅都未再融过资。尽管2023年,喜马拉雅实现了经调整盈利,2024年据说也盈利了,但这个盈利主要依赖裁员,要是没有资金注入的话,养活2300名员工,喜马拉雅的生存还是困难的。 事实上,喜马拉雅也不是没努力过。2021年,喜马拉雅就曾申请美国上市,未果。后来,2021年、2022年和2024年,喜马拉雅都曾申请过在香港上市,但最后都没能成功。而上市不成功,在这样严酷的资本环境中,喜马拉雅又怎么能获得新融资呢?活着太难了。 其次,喜马拉雅近年来数据也下滑,更难独立吸引到融资。 2021年至2023年,喜马拉雅营收增速从43.7%骤降至1.7%。同时,喜马拉雅2022年、2023年月活跃用户的同比增长8.7%和3.9%,增速大幅下滑了,用户增长几乎停滞。 这一方面与喜马拉雅减少烧钱保盈利有关,更为重要的是,喜马拉雅
喜马拉雅惨淡收场,无奈卖身腾讯了
avatar开柒
06-05

滴滴挺稳的:订单量双位数增长,海外业务表现亮眼

话说,今天,滴滴公布了第一季度财报,八姐围观了下,感觉滴滴的增长还是蛮稳的,依然保持双位数增长;与此同时,这次财报传递的一个重要信息是,滴滴在更大力度地出海,海外的减亏力度不小,出海表现也比较稳健。 ok,那下面我们来详细看看这份财报。 1,滴滴单量继续保持增长。 财报显示,第一季度,包括中国出行和国际业务在内的核心平台订单量为42.47亿单,较去年同期增长13.4%。 与此同时,滴滴的滴滴核心平台总交易额(GTV)达1016亿元,固定汇率下较去年同期增长13.5%,增速与订单增长一致。 2,滴滴国内日均订单再创历史新高。 滴滴最为核心的中国出行业务依然在保持增长。根据财报,第一季度,滴滴中国出行总订单量为32.58亿单,较去年同期增长10.3%。中国出行业务的日均订单量为3620万单,达到了历史新高。 这也表明,虽然面对经济环境以及市场竞争等多重环境影响,滴滴国内业务还有有增长韧性。接下来就看,滴滴能否实现日均4000万单的目标了。 3,海外业务快速增长,滴滴加大拓展力度。 海外业务依然是滴滴增长最为亮眼的业务。财报显示,第一季度,国际业务总订单量为9.89亿单,较去年同期增长24.9%;国际业务GTV为236亿元,固定汇率下较去年同期增长27.9%。 滴滴从2018年开始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截至目前,滴滴国际业务覆盖了拉美、亚太和非洲的14个国家,以出行业务为支点,同时探索外卖、金融等本地多元化特色服务。而近期,随着近两年国内用户跨境游热潮,滴滴出行App在韩国、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等9个国家的1200多个城市上线了海外打车服务。为满足国内用户长时间、远距离、多行程的海外用车需求,滴滴海外包车服务也于近日上线,首批复盖了新加坡、曼谷、普吉岛、首尔、东京、吉隆坡、悉尼等11个国家的26座热门城市。滴滴创始人、CEO程维也在财报中披露,滴滴将加大全球投入促
滴滴挺稳的:订单量双位数增长,海外业务表现亮眼
avatar开柒
05-31

美团闪购居然成618主角,大促首日数据惊人

话说,往年,618都是传统电商平台们的大战,但今年,八姐没想到,美团闪购似乎也成了主角。京东、阿里和美团近期了即时零售较量,而在今年618这个机遇前,美团的动作比往年更为积极,啧啧,这有点要抢占主场的意思啊。 5月28日凌晨,美团闪购618正式开售,各品类都迎来销售高峰。 而根据美团闪购公布的618首日战报,自5月28日启动以来的24小时内,平台整体成交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两倍,其中酒类、3C家电、奶粉等热门品类快速增长:酒类呈现爆发式增长,首日成交额相比去年同期涨超18倍;白酒首12小时成交额即破3亿元、首日成交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70倍;啤酒首日卖出近千万瓶。3C家电首日成交额相比去年同期翻倍,手机增长近1倍,电脑数码类商品增长近6倍,各类小家电增长近两倍。奶粉首日成交额相比去年增长超过两倍。 显然,美团这是想重塑消费者的心智——闪购也可以成为买酒、买手机家电、买奶粉等热门商品的首选购物平台。 而闪购的火爆,甚至也令品牌和线下店颇有些意外,因为,618首日的成绩表明,即时零售成为最近几日各大品牌、本地实体门店最大的生意增量。根据美团披露的数据,618大促首日,近800个品牌在美团闪购成交额相比去年同期翻倍。 在3C家电品类,**成交额增长4倍;Apple成交额翻倍;临近“六一”,儿童手表等孩子们喜爱的产品热销,小天才成交额涨超30倍。 在酒品类,1919酒类超市成交额破亿,增长近80倍;歪马送酒成交额破亿,增长超9倍;物美超市、天虹超市等商超酒类成交额破千万。 随着美团闪购成为消费者购买日常用品的主要渠道,多家实体零售商618首日爆单:大润发、沃尔玛成交额增长两倍;屈臣氏、孩子王成交额翻倍;零食有鸣成交额增长5倍。 值得一提的是,美团闪电仓等新业态成为受欢迎的购物渠道,618首日,各业态闪电仓在美团闪购成交额增长近3倍。 不得不说,美团闪购的这个增长还是相当不错的,而这背后
美团闪购居然成618主角,大促首日数据惊人
avatar开柒
05-30

拼多多选择走入艰难时刻

话说,最近拼多多可谓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在本周公布的第一季度财报中,拼多多的营收增长10%,利润下降45%,未达到市场预期,于是乎,其股价两天跌了近20%。爱马,这怎么搞的?曾经的电商黑马,怎么增速突然降下来了呢?面对激烈的竞争,拼多多是不是不行了呢? 八姐仔细研究了下拼多多的财报,我的感觉是,的确,市场竞争和关税影响了拼多多的增长,对于这一点,拼多多的高管也毫不讳言。但与此同时,这也是因为拼多多在主动慢下来——大规模地扶植商家、补贴用户并改变全球化业务的模式,这些可能才是导致这一季度拼多多收入利润双杀的最关键因素。可以说,拼多多是主动自己选择走入了艰难时刻。 好啦,不废话,下面来详细说说,为什么我是这样想的。 首先,拼多多的收入增速放缓,背后也是由于降低了商家佣金。 财报显示,第一季度,拼多多的总收入为956.7亿元,同比10%,这也是近期以来的最低同比增速。 再来详细分析拼多多的收入构成。其中,其在线营销服务和其他收入为487.2亿元,同比15%。这部分收入主要反映的是国内电商的GMV增长,但由于拼多多近期对商家有流量扶持,估计实际的GMV增长是要高于15%。另外一个判断GMV增长可能高于20%的因素是,拼多多第一季度收入成本同比增长25%,增加主要来自履行费和付款处理费。总之,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拼多多的体量又这么大,GMV这一增速也不算差了。 最影响拼多多收入增速的还是交易服务收入。财报显示,第一季度,拼多多的交易服务收入为469.5亿元,同比增长6%,这也是近几年来拼多多这部分业务的最低同比增速。 这部分收入增速大幅放缓,一方面是因为全球化业务结构向半托管转型,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拼多多对商家的减免和扶植。从去年第二季度开始,拼多多宣布将投入百亿资源,大幅度地减免优质商家的交易手续费——未来一年预计会减免100亿。 这一政策导致了自去年三季度开始,拼多多的交易服务
拼多多选择走入艰难时刻
avatar开柒
05-27

遭遇抖音视频号夹击,快手被边缘化了吗?

话说,最近一段时间,看衰快手,似乎是很多投资者及从业者的看法——毕竟,面临着强大如抖音、视频号的强势暴击,快手这个“千年老二”可能正在成为“老三”,而快手本身也可能要被边缘化了。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 恰好,今天,快手公布了第一季度的财报,这个对于近距离观察快手还是相当有价值的。简单读了一下财报,八姐的看法是,快手的增长的确在放缓,最近四个季度增长都徘徊在10%左右,但快手并未被边缘化,至少用户依然在增长,老铁们的粘度还是相当高的。与此同时,AI正在成为快手最大的增长亮点,对的,说的就是可灵。当然,可灵能否真的成为快手的未来,那就得再等等看了。 好啦,不废话,下面来详细说说快手的财报。 1,快手营收增速放缓。 财报显示,第一季度,快手的营收为326亿元,同比增长10.9%。这一增速虽然高于上个季度,也略超市场预期,但低于去年同期。而这也是连续四个季度,快手的营收增速徘徊在10%左右。 快手的营收增速放缓可能与广告收入增长变慢有关。第一季度,快手线上营销服务营收为180亿元,同比仅增长8%。而在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在总收入中占比超过一半的广告收入,是拉动快手营收增长的最大动力。与之对比,腾讯的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0%,其中,视频号是拉动了广告增长的功臣。因此,八姐的看法是,的确,在激烈的竞争下和当下的经济环境下,快手的广告增长遭遇到了挑战。 当然,也有声音认为,快手广告收入同比增长放缓也是因为去年一季度基数过高,当时《蛋仔派对》和《元梦之星》打广告战,从而受益快手广告。那么,就看接下来几个季度快手的广告是会增长加速了。 2,快手的用户大盘很稳。 尽管遭遇到了抖音和视频号等对手的压力,也遭遇到了内部的盈利压力,快手的用户盘却依然非常稳固。财报披露,第一季度,平均日活跃用户为4.080亿,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6%;平均月活跃用户为7.117亿,同比增长2.1%。 与此
遭遇抖音视频号夹击,快手被边缘化了吗?
avatar开柒
05-26

美团还是挺稳的:年交易用户数创新高,骑手收入环比上涨

话说,今天美团公布了第一季度财报。围观了美团的财报后,八姐的感觉是,美团还是挺稳的——用户数和商户数还是创下了新高;从生态的角度而言,高频骑手的收入也出现了上涨。 美团追求生态共赢的决心也是相当大的,八姐细数了下,针对商户助力、骑手保障、食安体系建设等等,美团一直在加码生态建设投入,持续落地和完善举措。 除此之外,美团的闪购、出海以及科技能力是值得关注的焦点,这些业务也将对美团未来的成长起到关键作用。 好啦,不废话了,下面来详细讲讲美团这一季度的财报亮点。 1,营收保持稳健增长。 财报显示,第一季度,美团营收866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的收入同比增长17.8%至人民币643亿元。 2,用户数和商户数都再次创下新高,闪购成为新一代购物平台。 虽然面临竞争,但美团的用户增长似乎并未受到影响。美团披露,其年交易用户数和年活跃商户数均再创新高。 与此同时,美团也披露了闪购的一部分数据:截至3月底,美团闪购累计交易用户数超5亿,以90后的年轻消费者为主,闪购成为持续满足消费者“多、快、好、省”消费需求的新一代购物平台。一季度,美团闪购包括饮料零食、3C产品、家用电器、美妆个护等在内的多个品类增长显著。2月14日“情人节”当天,美团闪购日订单量同比增长接近一倍。当前,美团非餐饮品类即时零售日单量已突破1800万单。 3,骑手收入稳定增长,职业自由有发展。 此次,美团也披露了骑手的收入。第一季度,全国范围内全体高频骑手的月均收入在7230元至10100元之间。以由熟练骑手组成的乐跑骑手为例,这类骑手的月收入均值最高,在北上广深等高线城市可达12593元。 相比2024年第四季度,今年开年以来骑手收入环比增长明显。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高频骑手为例,一季度收入环比增长约12%,三四五线城市骑手收入环比增长超过8.5%,综合来看,全国主要城市地区的高频骑手月均收入环比增幅
美团还是挺稳的:年交易用户数创新高,骑手收入环比上涨
avatar开柒
05-22

百度AI变现超预期:智能云同比增速达42%

话说,百度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八姐看了看,感觉这份财报最值得关注的一点就是,百度在AI领域的各项数据都不错,AI变现的速度也加快了,比如,百度智能云收入同比增长了42%,这也拉动百度整体营收的增长。 这表明,在第一季度DeepSeek所引发的AI热潮中,百度也抓住了这一AI机会,率先在国内落地AI应用,成功地提高了AI的变现率。 Ok,不废话了,下面咱们来详细说说百度的财报。 1,百度智能云拉动营收增长。 财报显示,第一季度,百度总营收达325亿元,同比增长3%。其中,百度核心营收255亿元,同比增长7%,均超市场预期。一季度,百度核心净利润同比增48%至76.3亿元。 百度智能云成为了拉动百度营收的最大功臣。财报显示,第一季度,百度智能云同比增长42%,AI相关收入实现三位数的同比增长,当前经营利润率已超10%。百度核心中,非在线营销收入达到94亿元,同比增长40%,这部分收入绝大多数是来自于百度智能云。这也是百度智能云最近三年以来的最高同比增速。 百度智能云成为了拉动百度营收的最大功臣。财报显示,第一季度,百度智能云同比增长42%,AI相关收入实现三位数的同比增长,当前经营利润率已超10%。百度核心中,非在线营销收入达到94亿元,同比增长40%,这部分收入绝大多数是来自于百度智能云。这也是百度智能云最近三年以来的最高同比增速。 应当说,在DeepSeek引发的AI热潮中,百度也迅速地调整产品,并最终提高了AI的商业变现。3月,百度首个多模态基础大模型文心4.5,及首个推理模型文心X1正式上线,文心4.5调用价格仅为GPT4.5的1%。4月,百度推出增强版文心4.5 Turbo和文心X1 Turbo,性能更强、价格更低。近日,信通院评测显示,X1 Turbo成为国内首个获得“4+级”最高评级的大模型。  2,百度无人驾驶快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百度也公布
百度AI变现超预期:智能云同比增速达42%
avatar开柒
05-20

B站在盈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

话说,今天有一家年轻人的公司公布成绩单了,对滴,这家公司就是B站。B站的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营收和盈利均超出了市场预期,这也使得B站的股价在美股盘前出现了6%的涨幅。 应当说,B站的这份成绩单还是相当亮眼的。一方面,B的几大核心业务均出现了较为高速的增长,比如游戏业务同比增长76%,广告业务增长20%,同时用户粘度达到了历史新高;另一方面,B站也在盈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连续三个季度实现了经调整利润为正。 好啦,不废话啦,下面来详细说说B站这一季度的财报。 1,B站的营收超过市场预期。 根据财报,第一季度,B站营收达70亿元,同比增长24%,这也是B站连续第三个季度保持高于20%的同比增速。 2,B站核心业务板块保持高速增长。 财报显示,第一季度,B站游戏业务收入为17.3亿,同比增长76%。这一快速增长主要是受到游戏《三国:谋定天下》的拉动。B站方面称,在《FGO》、《碧蓝航线》等长青游戏保持稳定收入基础上,五月底,伴随着周年纪念版更新上线,《三谋》作为长线运营游戏的价值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B站的广告业务也出现了较为快速的增长。第一季度,其业务收入为20亿元,同比增长20%。B站也披露,效果广告同比增长超过30%。游戏、网络服务、电商、家居家电、汽车成为了广告收入贡献前五的行业。作AI类广告表现突出,收入同比增长近400%。一季度广告主数量同比增长超过35%。 与此同时,B站的增值业务营收也达到了28亿元,同比增长11%。 3,B站再度实现了季度盈利。 这一季度,B站再度向外界证明了自己持续盈利的能力。财报显示,第一季度,B站调整后净利润达3.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80%,实现持续盈利。 与此同时,因为高毛利的广告和游戏业务收入快速增长,带动B站毛利润同比大幅提升58%,毛利率连续11个季度环比提升至36.3%。 看来,B站是彻底爬出亏损的泥潭了。 4,B站用户粘度达到
B站在盈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
avatar开柒
05-16

阿里股价大跌:都怪增速不及京东?

话说,昨晚,阿里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和整个2025财年的财报,八姐简单看了看,感觉整体还不错啊,这阿里云都增长18%了,营收刨除买高鑫银泰的也增长10%了,怎么着也算有进步啊。结果,没想到,阿里一发财报,股价盘前就开始跌,今天美股收盘更是跌了快8%了,这是怎么个情况? 再仔细分析了阿里的财报,八姐又了然了,这个事情还是市场在以下几个方面对阿里预期太高,而阿里没有达到。 1,阿里的营收低于市场预期,尤其是电商业务增速居然还落后于京东了,这不禁令市场担忧,阿里是否在市场份额的争夺战中落于下风。 2,阿里云虽然同比增长18%,但这只是符合市场预期,甚至略低于某些机构的预期,而自今年春节开始,众所周知,AI概念令阿里云获益匪浅。与此同时,阿里云的EBITA利润率也低于市场预期,这也令投资者怀疑阿里AI投入过大和收益甚小。 3,阿里买算力的支出低于市场预期。 不过呢,俺也觉得,这只是短期的市场情绪,没准阿里股价明天就又反弹了呢。只是,如何在激烈竞争中实现电商突破,又如何接住这波AI红利并变现,这也是阿里管理层要破局的关键。 好啦,不废话了,下面咱们来详细说说阿里的这份财报。 1,阿里营收低于市场预期。 2025年第一季度,阿里营收为2364.54亿元,同比增长7%,剔除大润发和银泰外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0%。但阿里的营收没有达到市场预期,同时,也低于京东15%的增长,这也是被投资者诟病最多的,担忧阿里在电商竞争中落于下风。 实际上,单就阿里国内电商最为核心的客户管理收入而言,增长得还是不错的,同比增长12%,这也是近4年来的最高同比增速。与此同时,淘天的利润也在改善,经调整EBITA为417亿元,同比增长8%,这是过去一年多来的最高同比增速。 当然,阿里国内电商的增长也源于猛烈的市场推广。财报显示,第一季度,阿里的销售和市场费用为361.79亿元,同比增长25.5%,远高于营收增速。阿里
阿里股价大跌:都怪增速不及京东?
avatar开柒
05-15

在最近的“泼天流量”下,据说饿了么日订单量已远超3000万单了

话说,今晚,阿里公布了2025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而由于近期淘宝闪购杀入外卖大战,饿了么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根据财报,饿了么的增长势头还是不错的。与此同时,也有消息称,在5月6日淘宝闪购奶茶免单活动上线后,近期饿了么日单在五一后就已远远超越3000万门槛,饿了么的整体DAU都翻了近一倍。嗯,这下,估计京东要想追赶还得多费点劲了。 嗯,不废话,下面来详细说说阿里本地生活的数据以及饿了么近期参战的动态。 首先,阿里本地生活集团良性增长,运营效率也在提升。 财报显示,财报数据显示,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的季度,受饿了么和高德订单快速增长所驱动,本地生活集团收入161.34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46.28亿元增长10%。阿里2025财年数据显示,财年内本地生活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2%,至670.76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阿里本地生活的亏损也在收窄,第一季度,这一亏损收窄了28%。这也表明饿了么的经营效率在持续优化。 其次,受集团协同“淘宝闪购”的拉动,饿了么近期的订单量出现了快速增长。而这一增长可能也将在第二季度财报中体现。 4月30日,饿了么官宣启动”饿补超百亿“大促,同时,淘宝天猫旗下即时零售业务“小时达”正式升级为“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共同加大补贴,全力围绕消费者提供最大福利优惠。 五一假期,饿了么数据显示在补贴刺激下多品类订单增长翻番。上线24小时,奈雪的茶、库迪、茉莉奶白等诸多品牌在饿了么外卖订单增长激增。5月5日晚,官宣单日外卖量突破1000万。5月6日,奶茶免单上线,超1500个品牌生意破峰,超过60个城市饿了么外卖量突破历史峰值。 而行业人士消息显示,饿了么的日订单量也已远超了3000万单台阶,连日在突破历史峰值。 饿了么的增长也与阿里内部近期的协同作战策略有关。 阿里集团CEO吴泳铭近日提出,“今年集团将以饱和式投入的打法,聚焦几大核心战役。这
在最近的“泼天流量”下,据说饿了么日订单量已远超3000万单了
avatar开柒
05-14

京东内部罕见爆料:并未被抖音反超,GMV高出约1万亿

话说,从去年以来,京东各种被唱衰的声音真是不断啊,不过呢,就最近两个季度的表现而言,京东似乎增长还是不错啊,比如,最新出炉的第一季度财报,京东营收增长15.8%,非标净利润也增长了超过4成。不得不说,刘强东这全面整顿和带动作用还是杠杠的。 而来自京东内部的爆料则显示,京东的GMV其实并未如抖音所言被反超,依然领先抖音约1万亿。京东内部的消息称,虽然行业对于GMV的口径不同,京东2024年的GMV在4.5万亿元左右。其实,这根据京东发布的财报也可以推算出来,2020年京东最后一次公布其GMV为26125万亿元,2021年和2022年,京东披露的GMV增速分别为26.2%和5.6%,以此推算,京东2022年的GMV约为33155亿元,按照随后两年京东的收入增速推算,2024年的GMV预计应该在4.2-4.6万亿左右。按照这一水平推算,再考虑京东自营模式的低退货率,以及抖音电商流量模式下的相对高退货率,京东的实际GMV应当仍位于行业前三的位置。 今年2月,有消息称,2024年,抖音电商的GMV约为3.5万亿元,同比增幅为30%。随后,字节跳动近日召开了2025年All-hands全员会议。电商业务负责人康泽宇在会上透露,2024年的GMV 帮助抖音电商市场份额提升,已成为行业第三。‍‍‍ 哈哈,不得不说,虽然遭遇到了各路竞争对手的包抄围截,京东还真是打不死的小强,居然又双叒叕站起来了,嗯,刘强东还是有一手的。 接下来,咱们再来简单说说京东新出炉的第一季度财报,看看京东是不是真的雄起了。‍‍‍‍‍‍ 1,京东营收出现三年来最大增幅。 京东2025年第一季度净营收为3011亿元,同比增长15.8%,这是过去12个季度以来,京东营收的最高同比增速。‍ 2,京东3C家电增速依然挺快。 3C家电一直以来都是京东的优势核心品类,不过,在过去一两年,天猫、拼多多、抖音、美团等竞争对手对京东展开
京东内部罕见爆料:并未被抖音反超,GMV高出约1万亿
avatar开柒
05-13

不屑内卷,美团要出海巴西了

话说,就在国内几家外卖平台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今天,美团的一个消息却引发了八姐的关注,那就是,美团似乎不屑于一味地在国内卷价格,而是将注意力移到了海外,这次,布局的巴西市场。‍‍‍‍‍‍‍‍‍‍‍‍‍‍‍‍‍‍‍‍ 消息是这样的。5月12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巴西商业研讨会”上,巴西总统卢拉与美团创始人、CEO王兴会面,并见证签署投资协议。美团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正式将其旗下外卖服务Keeta引入巴西,并计划5年内在巴西投入10亿美元支持该项目的发展。 爱马,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大动作。要知道,当初,进入沙特时,Keeta 曾公开表示,将投资 2.66 亿美元(约 10 亿里亚尔)以支持在沙特的业务增长。而这次,美团在巴西的投资长达5年,总金额高达10亿美元,这显然表明了美团对巴西市场的重视,并认为这是一个长期投资。 一流企业走向国际外卷,三流企业关起门内卷。当别家平台还在盯着三元的奶茶大打价格战内卷时, 美团已经加快出海步伐,走向更高水平的全球竞争中去了。 而八姐觉得,这次美团大手笔出海巴西,一方面表明,美团的确在践行“反内卷”,哈哈,不要在国内卷价格,而是去海外开拓;另一方面,这也表明,经过两年香港、沙特的试水后,美团已经形成了海外拓展的方法论,因此,出海的步子迈得更大了,巴西也有望成为美团下一个增量市场。 好啦,不废话哈,下面咱们来详细说说。 首先,先来说反内卷。 其实,不要关起门来“内卷”、要参与到更高水平的全球产业分工和国际竞争之中,这是近年来国家层面的倡导。 近年来国内加快反内卷步伐,从去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到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整治“内卷式”竞争将综合施策、更有力度。 而这放在当下全球的经济环境中更为重要,特别是在关税战的背景下,中国既要有商品贸易出海,也要有服务贸
不屑内卷,美团要出海巴西了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