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柒
开柒
最私密、最新、最搞笑的科技公司八卦。一日不阅,心神不宁
IP属地:未知
36关注
1258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开柒
08-30

不得不说,中国人玩游戏是真的强

当Team Falcons在2025电竞世界杯捧起700万美元冠军奖杯时,颁奖台上闪烁的不仅是阿拉伯俱乐部的荣耀,更折射出中国电竞军团集体崛起的锋芒——AG.AL、WBG与KSG三支中国战队首次同时跻身全球前十。这种竞技场上的统治级表现,与《原神》持续占据全球手游营收榜首、《黑神话:悟空》未发售便拉动11亿美元预售的产业奇迹形成交响——中国人玩起游戏来,是真的强。 资本市场更以真金白银投票:腾讯稳坐全球发行商头把交椅,网易持续扩张海外版图,米哈游与游戏科学等新锐公司屡获资本青睐。这种竞技-文化-商业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使中国游戏产业从消费市场跃升为内容创作与商业回报的双重中心,而这也同样驱动了科技企业跻身其中,以硬件设备为电竞市场注入“中国力量”。 一个闪耀的小细节是,Team Falcons在2025年电竞世界杯决赛中夺冠时,现场联想拯救者设备的LOGO与冠军奖杯出现了“同框的画面”,而最新消息显示,FIFAe国际足联电子竞技世界杯赛事将全面采用联想拯救者尖端电竞设备,为所有参赛选手和国家队提供顶级的电竞赛事操作体验,这无疑将是中国科技与电竞融合的完美注脚。 作为赛事官方指定设备,拯救者系列凭借先进的360mm一体式水冷散热系统,能有效支持280W的散热能力,确保在最苛刻的游戏场景下也能保持稳定的性能输出。强大的显卡支持实时光线追踪技术,使得游戏画面更为真实和细腻,尤其适合喜欢高画质体验的玩家。卓越的性能傍身,让其成为一直以来游戏玩家眼中的顶级装备,也作为绝对的销售主力,助推联想以42.0% 的市场份额,稳居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消费级游戏笔记本市场榜首(IDC报告)。 值得关注的是,拯救者系列的技术突破,也是联想327项专利支撑的混合式AI架构的实战检验——通过端-边-云-网-智全栈布局,联想不仅以63%的ISG业务增长印证电竞与AI的融合价值,更成为首个为顶级电竞赛事
不得不说,中国人玩游戏是真的强
avatar开柒
08-29

阿里晒Q2成绩单:闪购拉动淘宝APP月活涨25%,AI带动阿里云增长超预期

话说,今天,有一家重要的科技公司阿里公布第二季度的财报。之前,参加“外卖大战”的京东和美团公布了财报,分别都显示利润出现了大笔下滑,而阿里的财报也就更为引人注目了。 总体而言,八姐觉得,阿里的财报还是相当不错的。 首先,从利润角度而言,虽然阿里的净调整净利润也18%的下滑,但与竞争对手相比,这一下滑不算高了,也在市场预期范围内。当然,这一方面与阿里体量大盘子大以及国际电商业务大幅减亏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第二季度阿里尚未进行大规模的补贴。当然,从现金储备而言,即便利润下降,阿里也是实力雄厚的。 其次,从效果而言,阿里披露,8月前三周,淘宝闪购带动淘宝 app的月度活跃消费者同比增长25%。 另外,阿里重要的云业务在这一季度出现了高速增长,营收和调整后利润均同比增长26%,而这其中,AI拉动效果明显。 受到财报不错的影响,阿里的股价在美股盘前上涨了近4%。 好啦,不废话了,下面,咱们来详细说说阿里的这份财报。 1,剔除已出售业务,阿里集团收入稳健增长10%。 财报显示,第二季度,阿里营收2476.52亿元,上年同期2432.36亿元,同比增长2%,若不考虑高鑫零售和银泰的已处置业务的收入,同口径收入同比增长将为10%。 2,闪购带动淘宝月活提升。 第二季度,阿里的国内电商业务也有增长。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淘宝、天猫、闲鱼、飞猪旅行、淘宝闪购、饿了么、1688)营收1400.72亿元,同比增长10%。 在这其中,中国电商的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0%,达到892.52亿元,主要由Take rate 提升所驱动,这是一个不错的增长。 从第二季度起,阿里推出了“淘宝闪购”服务,并开始大幅投入。阿里集团CEO吴泳铭在在电话会议披露称,8月整体即时零售月度活跃买家数达3亿,即时零售在 8 月前三周带动淘宝 app 的月度活跃消费者同比增长 25%,中国电商集团的日订单量持续突破新高。另
阿里晒Q2成绩单:闪购拉动淘宝APP月活涨25%,AI带动阿里云增长超预期
avatar开柒
08-28

滴滴的增长有点提速了

话说,今日晚间,滴滴公布了新一季度的财报。八姐看了看,虽然有声担忧消费下行,但从滴滴的财报来看,其增长还是在慢慢提速的。 比如,滴滴的核心平台交易额和订单量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而且增速有所提高。国内业务日订单量达到历史新高,盈利也有改善;国际业务更是保持了高速增长。 好啦,不废话啦,下面来详细说说滴滴这一季度的财报。 1,滴滴的交易额和订单量保持两位数增长。 根据财报,第二季度,滴滴核心平台总交易额(GTV)达到1096亿元,固定汇率下同比增长15.9%,订单量同比增长15.2%至44.64亿单。整体来看,滴滴的交易额和订单量增速均较前几个季度有所提高,达到了近一年的新高。 2,滴滴国内出行业务日均订单创新高。 根据财报,滴滴中国出行业务的交易量为 33.76亿单,同比增长 12.4%;日均订单数达到3710万,达到了历史新高。滴滴也表示,2025年,其计划通过持续加大对司机生态体系的投入,以及向用户提供更加多元化和实惠的产品,进一步提升用户和司机的参与度。 滴滴也在通过各种措施加强运营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滴滴近期升级了会员体系。8月,滴滴与希尔顿、亚朵、华住会等酒店以及海底捞会员权益实现互通,从聚焦出行拓展至出游,覆盖更全面的“吃、住、行”生活场景。 3,滴滴海外业务保持高速增长。 根据财报,第二季度,滴滴国际业务的总交易额为271亿元,比增长 18.6%,若按不变汇率计算则增长 27.7%。国际业务订单量同比增长24.9%至10.88亿单,季度日均达到1196万单。 目前,滴滴国际业务覆盖了拉美、亚太和非洲的14个国家,以出行业务为支点,同时探索外卖、金融等本地多元化特色服务。 第二季度,滴滴在拉美市场表现尤为突出。在巴西,滴滴旗下出行平台99用户规模突破5500万,继在今年4月宣布重启外卖业务以来,99外卖在巴西城市戈亚尼亚上线
滴滴的增长有点提速了
avatar开柒
08-27

外卖大战太惨烈:美团利润大幅下降,但用户和营收还不错

话说,外卖大战的薅羊毛福利大家还历历在目吧,但外卖大战的惨烈度正在体现。两周前,京东的财报显示,其因为投入外卖,一个季度亏了140亿。而今天公布的美团财报也显示,美团的业绩也受到了影响——收入增速放缓、利润大幅下降。 不过,以一己之力同时应对京东、阿里两大零售巨头,与对手的投入相比,美团的利润下降似乎又不算很剧烈了,这也显示了在外卖市场深耕多年的美团,还是有自己的韧性的。 与此同时,外卖大战也提升了美团的用户活跃度和交易频次,这也表明,美团还是相当有用户粘度的,同时依然处在市场领先的地位。 好啦,不废话啦,下面来详细说说美团的财报吧。 1,美团的营收增速放缓。 财报显示,第二季度,美团营收为918亿元,同比增长11.7%,这也是近期美团营收的最低同比增速了。 而导致美团营收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是外卖大战。比如,美团披露称,第二季度,其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的收入仅同比增长7.7%(去年同期18.5%,上一季度17.8%)。配送服务收入的增幅远低于即时配送交易笔数的增幅,主要是由于美团为应对激烈竞争,使得配送服务收入中扣除的补贴大幅增加。 不过,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美团的营收依然接近千亿,并尚在增长,这也表明美团的市场地位还是挺稳的。 2,受竞争加剧影响,美团利润减少。 财报显示,第二季度,美团净利润为3.653亿元,而2024年同期为114亿元;调整后的净利润为15亿元,而2024年同期为136亿元,同比减少了121亿元。 这一变化主要还是由于外卖大战。美团财报公告显示,第二季度,美团核心本地商业分部收入经营利润为37亿元,同比下降75.6%,经营利润率同比下降了19.4个百分点,达到了5.7%。利润的下降主要是因为第二季度开始的非理性竞争影响。 受到外卖大战的影响,美团的成本和营销开支也大幅增加。第二季度,美团的销售成本为614亿元,同比增长27%,占收入百分比由58.8%同比增
外卖大战太惨烈:美团利润大幅下降,但用户和营收还不错
avatar开柒
08-25

拼多多依然在过难关,不过这可能是谷底了

话说,拼多多公布了新一季度的财报,八姐看了看,这又是一份谷底的财报,拼多多依然挺难的。不过,与今年第一季度相比,拼多多的盈利大幅超过了市场预期,因此拼多多的股价盘前一度上涨超过了10%。而结合市场环境,八姐基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拼多多国内电商增长其实还可以,随着国补的结束,拼多多未来几个季度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2,拼多多开始控制自己补贴国补的节奏了,营销开支增长较今年第一季度大幅下降。 3,拼多多依然在大手笔补贴商家,特别是海外商家,这也造成收入增长大幅放缓以及利润的下降,利润的下滑短期内不可逆。 但无论如何,这可能是拼多多近期最差的一份财报了。 好了,不废话了,下面咱们来详细说说拼多多的财报。 1,拼多多营收增速创下历史新低(除疫情外)。 财报显示,第二季度,拼多多营收增速放缓至7%,单季营收1040亿元,这也是除疫情外,拼多多历史最低同比增速。 2,拼多多国内电商业务增速还可以,放缓主要因补贴。 财报显示,第二季度,拼多多来自在线营销服务和其他业务的收入为557亿元,同比增长13%。这其中增长的大头是国内电商业务。这一增速虽然不及京东的22%,但考虑到整体电商环境以及国补的影响,也算可以了。 与此同时,收入的另半壁江山交易服务收入则增速基本持平。根据财报,第二季度,拼多多交易服务收入为483亿元,仅同比增长0.7%。 这部分收入增速大幅放缓,一方面是因为全球化业务结构向半托管转型,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拼多多对商家的减免和扶植。从去年第二季度开始,拼多多宣布将投入百亿资源,大幅度地减免优质商家的交易手续费——未来一年预计会减免100亿。在这一季度,拼多多又推出了千亿扶持计划,将扶持的范围从头部腰部商家扩展到中小商家。与此同时,拼多多也加大了对海外商家的补贴。 3,拼多多开始过苦日子:营销费用不再疯狂。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季度,拼多多的营销费用不再像第一季度那样高
拼多多依然在过难关,不过这可能是谷底了
avatar开柒
08-20

百度AI新业务增长强劲,收入首次超过100亿元

话说,今天,百度公布了新一季度财报。不得不说,在这份财报中,百度包含智能云在内的AI新业务增长还是相当亮眼的,收入超过了100亿元,在百度核心中的收入占比也在上升。 好啦,不废话了,下面来详细说下百度的财报。 1,百度营收为327亿元。 其中百度的AI新业务高速增长,收入占比提升。财报显示,受AI驱动,涵盖智能云在内的AI新业务收入增长强劲,首次超过100亿元,同比增长34%。可以说,百度在AI新业务的强势增长,验证了AI的价值拉动性。与此同时,此部分业务在“百度核心”中的占比也在提升——由去年同期的占比28%,提升至38%。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称:“二季度,智能云业务实现健康增长,这得益于我们不断加强的全栈AI能力和端到端AI产品及解决方案。” 2,百度搜索加速AI转型,月活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百度的披露,百度搜索加速推进AI转型,从搜索框、搜索结果页到搜索生态实现全面革新。短期不必强绑定商业化,百度搜索的激进改革还是很有决心的, 财报显示,传统的超链接搜索结果逐渐被结构化、智能化和多模态优先的AI回答所取代;7月,移动搜索结果页中AI生成内容的占比从4月的35%迅速提升至64%。6月,百度APP月活用户达7.35亿,同比增长5%。 先贴合新一代用户的搜索体验,打磨好产品,在短时间的商业化收入上,保持耐心,做出一定让步。百度这种策略,是用短期不确定性,换取未来的长期的增长优势。还是很值得期待。 3,萝卜快跑服务次数猛增。 与此同时,百度也披露了萝卜快跑的进展。 财报显示,萝卜快跑Q2全球出行服务次数超220万,同比增长148%;截至8月,累计全球出行服务次数超1400万;萝卜快跑足迹覆盖全球16座城市。 同时,今年以来,萝卜快跑加速全球化进程,近期先后与Uber和Lyft达成战略合作,将在亚洲、中东和欧洲部署无人车。目前,萝卜快跑在全球右舵Robotaxi市场处于领先
百度AI新业务增长强劲,收入首次超过100亿元
avatar开柒
08-19

小米未受负面新闻影响:汽车收入大增,毛利远超特斯拉

话说,小米今天公布了第二季度的财报,应当说这是一份相当精彩的财报。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小米曾因SU7高速起火、导致三人死亡事件引发舆论轩然大波,雷军甚至也曾经隐身一段时日。而就财报看来,小米尤其是小米汽车完全未受到影响,销量大幅增长,收入增长超过两倍,毛利率达到26.4%,超过特斯拉近1倍。不得不说,小米还真是挺牛掰的。 好啦,不废话啦,下面来简单说说小米的财报吧。 1,小米营收增速超过30%。 根据财报,第二季度,小米集团总收入达到1160亿元,同比增长30.5%。这也是连续5个季度,小米营收增速超过30%。 2,小米的净利润达到了历史新高。 根据财报,第二季度,小米集团的净调整净利润为108亿元,同比增长75.4%,净调整净利润率也达到9.3%。 3,小米汽车毛利达新高,成拉动小米增长的最关键因素。 根据财报,第二季度,小米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为213亿元,与2024年同期的64亿元相比增长233.9%。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为206亿元,与2024年同期的62亿元相比增长230.3%,主要是由于汽车交付量及ASP均有所增加所致。汽车交付量由2024年第二季度的27307辆增加197.7%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81302辆。 与此同时,小米汽车的毛利率也达到了惊人的26.4%,这一毛利率高于特斯拉(13%-14%),也高于国内大多数其他主流新能源车厂,比如比亚迪和“蔚小理”。 小米汽车的毛利率也高于小米手机及IoT业务。 另外,小米汽车的经营亏损也大幅收窄,将在今年下半年实现单季盈利。根据财报,第二季度,小米智能汽车及AI创新业务分部经营亏损仅为3亿元。 4,小米手机业务萎靡,单价下跌。 第二季度,小米智能手业务可能是最拉后腿的业务了。根据财报,智能手机业务营收455亿元,同比下降2%,毛利率为11.5%,同比下滑0.6个百分点。平均手机单价为107
小米未受负面新闻影响:汽车收入大增,毛利远超特斯拉
avatar开柒
08-18

喜茶按捺不住了,据说要在淘宝闪购上线了

话说,今天上午有个消息还是挺有意思的,那就是,有媒体爆料称,喜茶全国门店正在陆续上线淘宝闪购(饿了么),预计本周将完成全量4000多家门店的上线。八姐打听了下,这个消息的确有谱。 有的童鞋要说了,这好像挺正常的嘛。呃,俺觉得不是的,这事还真是有点意思的。 因为此前啊,喜茶除了在自己APP和程序上可以点单外,只有在美团上可以点。今年4月,在京东外卖猛烈进攻喜茶之时,甚至还有传言称,喜茶在京东大厦不能营业了。虽然这一消息澄清为假消息,但喜茶的身份之敏感可见一斑。 而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美团是喜茶的投资方之一。2018年,公开信息显示,美团龙珠与黑蚁资本联合投资喜茶B轮融资,金额为4亿元。不过,美团龙珠目前对喜茶的持股信息未明。美团龙珠又何美团是什么关系呢?其诞生于2017年,是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后发起设立的产业基金。 这次,喜茶在淘宝闪购上线,算是喜茶的一个重大转变。八姐觉得吧,主要原因就是市场发生变化了。 简单来说,眼看着外卖大战越演愈烈,其他茶饮对手的单量越来越高,喜茶坐不住了。在过去一个多月里,淘宝闪购采取了饱和性的打法,开启了史上最激烈的外卖大战。7月下旬的两个周末,淘宝闪购的日订单量超过9000万,8月初,“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活动中,淘宝闪购的日订单量超过1亿单。无论如何,这已经是不可小觑的单量。喜茶坐视其他对手爆单,心情可能也是复杂的,最终决定作出改变。 而在上线淘宝闪购后,喜茶可能会有相当可观的增量,或许会有超出预期的新用户和订单量。毕竟,淘宝闪购近期补贴力度相当大,广告也声势浩大,喜茶完全可以借势增长。 比如,今年5月,奈雪的茶曾披露,在淘宝闪购上线24小时内,奈雪的茶外卖订单同比暴涨超200%。而在今年7月淘宝闪购宣布500亿元补贴后,茶百道、古茗、奈雪的茶、蜜雪集团等纷纷股价大涨,订单也大幅增长。 而与此同时,虽然外界都怀疑美团和喜茶的关系,但实际上,双方并
喜茶按捺不住了,据说要在淘宝闪购上线了
avatar开柒
08-15

当京东美团阿里减少投流广告:腾讯略受影响,抖音最受伤?

话说,最近这段时间,最火的行业大事还是外卖大战,虽然,阿里、美团、京东都高喊着反内卷,但暗搓搓地补贴和较真依然在进行中。而对先入场的京东以及更积极砸钱的淘宝闪购而言,其愿意参加战斗的重要原因就是,购买流量、获得新用户的成本太高,还不如将这部分成本直接补贴给用户,虽然短期的代价是巨大的。 比如,之前,刘强东就曾经说,即使做外卖亏钱,也比去抖音、腾讯买流量要划算。 而八姐也听阿里内部的同学说过,阿里愿意以饱和打法高举高打,不仅仅是为了抢下即时零售市场,也是出于和京东一样的初衷——外部投流的广告费真的是太高了。有传言称,去年,抖音是阿里投放广告最多的APP,广告费用高达数百亿。无论抖音也好、微信也罢,其实都算是阿里的竞争对手,将广告费白白拱手让与对手,还不如直接补贴给用户,高频外卖带来的新用户,可以盘活整个阿里电商体系。 话也不是随便说说的,事实证明,这几家电商外卖平台的广告投流,至少在第二季度是减少的。 前日,腾讯高管在财报电话会议中承认:“一些外卖和电商公司减少了广告投放,将预算用于补贴,对我们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不过,其也认为,尽管有负面影响,但因为AI技术的拉动,腾讯的整体广告依然实现了20%的同比增长。 与此同时,腾讯高管也披露,目前,其短视频的广告加载率仍处于中低个位数的百分比水平,而同业(主要是指抖音)则普遍在10%-15%之间, 因此,腾讯广告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腾讯也暂时不会提高广告加载率,除非AI成本太高才会考虑提高加载率。 简单来说,在腾讯看来,与抖音等竞争对手相比,腾讯还是相对克制的,从观感上来讲,视频号的广告出现率远低于抖音。因此,即便是电商、外卖广告下降,腾讯也可以通过流量提升、AI技术来对冲。反之,是不是抖音的空间就没有那么大了? 此前,就有广告代理公司从业人士预计,二季度,抖音来自电商平台的投流广告下滑,这也使得抖音的广告收入整体增长放缓。 当
当京东美团阿里减少投流广告:腾讯略受影响,抖音最受伤?
avatar开柒
08-14

京东外卖的小目标已达成:拉动电商超预期增长

话说,今天,京东公布了新一季度的财报。这是一份相当重要的财报,一方面呢,这是今年外卖大战以来,重要参与者京东的首份财报,从京东的数据可以一窥这次外卖大战的烈度以及效果;另一方面,京东的业绩也可以反映刘强东的战略调整是否奏效。 简单围观了下,八姐的感觉是,果然,刘强东的外卖阳谋战略是奏效的,外卖业务拉动京东的营收和用户数快速增加,外卖对京东整体业务的利好是实实在在。同时,外卖也的确是烧钱的,京东一个季度在外卖上的补贴超过百亿,7月开始,京东没有选择再继续参与外卖泡沫中,而是选择了“向内看”。 好啦,不废话啦,下面咱们来详细说说京东的这份财报。 1,京东营收出现14个季度以来的最大增幅。 财报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京东集团收入为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这也三年半以来的最高同比增速,远超市场预期。其中,商品收入增加20.7%,服务收入增加29.1%。   2,京东核心的零售业务快速增长,利润率创历史纪录。 京东集团营收的增长主要源于京东核心的零售业务的快速增长。第二季度,京东零售收入同比增长20.6%,表现强劲;与此同时,经营利润率达到4.5%,创下京东历史上所有大促季度的最高纪录。 在这其中,京东优势的电子产品及家电商品收入同比增长23.4%,日百品类收入同比加速增长了16.4%,其中商超品类连续6个季度保持收入同比双位数增长。 3,外卖初期战略目标达成,开始拉动京东业务增长。 事实证明,京东这一季度外卖的确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财报显示,京东”新业务“收入为138.5亿元,同比增长近两倍,而增长主要是因为外卖业务。 与此同时,京东也披露,第二季度,京东的外卖业务日单量突破2500万单,外卖业务覆盖全国350个城市,超150万家品质餐饮门店入驻,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服务网络,已有近200个餐饮品牌销量破百万,京东拥有超15万名全职骑手。 另外,根据财报,第二季
京东外卖的小目标已达成:拉动电商超预期增长
avatar开柒
07-31

字节跳动反内卷半年:员工依然慌得一批

话说,今天,字节跳动内部开了个All hands全员会,字节内部的员工们可谓可谓是人人奔走相告。八姐简单围观了下,感觉字节高管们的确也是想反内卷的,减轻员工焦虑的,当然啦,效果就有待观望了,毕竟,八姐熟悉的字节员工们依然有点担忧。 而纵观字节的这次全员会,八姐还有以下几点感想: 1,自2022年“去肥增瘦”后,字节跳动内部优胜略汰和员工焦虑加剧,这种焦虑下,可能酝酿出了更多短视行为。在字节财务状况缓解、成为中国第一大互联网公司、全球第一大社交公司之后,安抚员工情绪、反内卷成为了字节高层希望解决的问题。 2,离职率高、“字节人均在职7个月”乃至“字节和心脏只能一个跳动”等言论,已经严重影响了字节的企业形象,并可能影响了高端人才的招聘,因此这次,字节才专门召开了全员会并公布了员工平均离职年限。 3,虽然从2024年初就开始反大公司病、今年开始反内卷,但现在看来,作为一家15万人超级大厂,即使做了种种努力,但字节想要规避大公司病,的确有点困难。 ok,下面来详细说说。 先来说字节的这次绩效改革。 半个月前,字节跳动发布内部邮件称,绩效考核标准进行调整。此前,字节跳动采用的是“自评+360考核+领导决策”体系,包括F(不及格)、 I(需要改善)、 M-(略有瑕疵)、 M(符合预期)、M+(有时超出预期)、E(超出预期)、E+(远超预期)和O(杰出)8个等级。在这之中绝大部分员工能接触到的上下限在I-E之间。 从2022年开始,字节跳动开始启动降本增效、去肥增瘦,很多团队有了更多的差绩效名额,比如,有字节员工就披露,很多团队要求必须有7%的员工得到L,15%的员工获得M-,而得到M-就有可能会被劝退。这一政策实施之下,字节内部人心惶惶,很多员工焦虑自己会被劝退或者裁员,各种内卷更甚。 而在这次改革中,字节对M、M+、E、I 的规则被重新定义,强调强调“M”(Meet Expectat
字节跳动反内卷半年:员工依然慌得一批
avatar开柒
07-22

京东的外卖大招,居然是下场炒菜

话说,在最近两周的外卖补贴大战中,京东貌似是稍显低调了。不过呢,今天,京东又开始在外卖行业放大招了。 其实,早在一个月前618时,刘强东在内部媒体沟通会时就曾表示,京东外卖将推出一种与美团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核心在于通过强化生鲜供应链优势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并提升消费者购买高性价比食品的体验。不过,当时,刘强东还是卖了个关子,并没有提到具体这个大招是什么。 而今天,京东公布的信息显示,10亿现金招募菜品合伙人,开合营外卖+自提店,下场炒菜。 这个大招具体来说是这样的:京东真投入,百亿资金建设新型供应链,计划3年内在全国建设10000家七鲜小厨。同时,京东正式启动“菜品合伙人”招募计划,投入10亿现金,面向全国餐饮品牌与个体厨师为1000道招牌菜招募合伙人。 好吧,听起来有点复杂,“七鲜小厨”是什么?“菜品合伙人”有神马东东呢? 简单来说,“七鲜小厨”是京东新推出的合营餐饮制作平台,和餐饮品牌、个体厨师合作,提供外卖和自提的餐品,目前,北京已经有一家“七鲜小厨”正在运营中。八姐看了看,这家店的家常菜价格在10—30元区间,在京东外卖“百亿补贴”之后,价格还是相当优惠的。 同时,在菜品方面,京东强调“全是现炒现做,没有预制菜”,提供的菜品包括馄饨面食、隆**脚饭、韩式拌饭以及意面等。 而更为重要的是,京东这次还提出了一个“菜品合伙人”计划,宣布投入10亿现金,面向全国餐饮品牌与个体厨师为1000道招牌菜招募合伙人。 在全新的供应链模式下,菜品合伙人提供菜品配方并参与研发,由“七鲜小厨”作为合营品质餐饮制作平台,负责现炒制作及品控,以外卖、自提两种形式销售。竞选胜出成为每道菜品的合伙人后,餐企或厨师可直接获得100万元现金保底分成,后续该菜品的销售分成上不封顶。 不得不说,东哥的脑洞挺大的。这种创新,京东内部也相当自信,七鲜小厨业务负责人刘斌就认为这是过去十五年餐饮外卖是长最大的供
京东的外卖大招,居然是下场炒菜
avatar开柒
07-19

阿里美团被约谈后:周六外卖大战继续,但有所降温

话说,持续了两周的外卖大战高潮部分,可能因为昨日的政府部门约谈,开始有所缓和。 昨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 当时,八姐就预测,爱马,这个周六看来是没有羊毛可以薅了。不过呢,今日一大早,八姐就发现,其实外卖大战并没有结束,特别是淘宝闪购,这“超级星期六”的广告继续在打,美团外卖的部分“零元购”还在继续,但的确,整体的补贴促销力度降温了。另一边厢,在美团外卖的当家人王莆中高喊停止无效内卷后,美团也终于长舒了一口气,美团昨晚的美股adr也出现了上涨。 先来说说市场监管总局的约谈,有趣的是,其约谈的主体不是淘宝闪购,而是饿了么,并且在对外发布的信息中,饿了么的排位也在美团、京东之前。而今年5月的约谈,当时的措辞是这样的“5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针对当前外卖行业竞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约谈要求切实维护消费者、平台内经营者、外卖骑手的合法权益。” 简单来说,这一次的约谈,单从涉及的政府部门而言,力度和广度没有上次高。同时,从主体看,约谈的首要关注对象,上次是京东,这次可能是饿了么。 再来说说,被约谈之后,各外卖平台的表现。简单来说,那就是外卖大战依然还在继续,但的确是降温了。 以淘宝闪购为例,其并未放弃战斗。今日,在其app显要位置,依然打折扣“超级星期6”的广告。 同时,在微博等平台,淘宝闪购的广告依然出现在热搜上。 不过,与上周六相比,淘宝闪购的优惠力度有所降低。上周六,淘宝闪购的优惠券均为大额满减优惠券,其中包括“满18.8元减18.8元”“满28元减18.8元”“满20元减10元”等大额满减券。而这周六,淘宝闪购的统一优惠劵为“满38减18”。 美团的优惠力度也有所降低
阿里美团被约谈后:周六外卖大战继续,但有所降温
avatar开柒
07-17

美团王莆中呼吁停止无效内卷,阿里京东会听吗?

话说,最近的外卖大战那可真是打得白热化啊,各个平台的订单量也是火箭般的蹿升——上个周末,三家平台的订单量就冲到2.5亿单,较去年翻了一倍多。在这波大战中,从京东阿里掀起价格战,到美团被动参与应战,美团的心路历程可谓是无人知晓,毕竟美团一向对外比较低调,奉行技术派讷言的风格。 不过,这两天,反对外卖内卷的声音开始多起来,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也出来接受了媒体《晚点LatePost》的采访。文章很长,八姐看了一下,核心观点主要是几点: 1,美团无意参与外卖内卷,美团参战是为了生存,补贴新增的单量绝大部分是泡沫,对整个产业的持续发展没有意义。 2,美团举事实讲道理,认为行业为了无效卷,花了太多冤枉钱,打仗的话,对手要比美团付出的成本高太多。 哈哈,感觉这算是美团高管对外极其坦诚的一次,简直是掰开了揉碎了,详细拆解了外卖这门生意的底层逻辑和竞争情况,呼吁大家要着眼于行业的长期发展。下面咱们来择要详细说说。 首先,在谈到参与大战的态度时,王莆中反复强调,美团是被迫参战,因为这轮大战充满了泡沫,对餐饮行业冲击巨大。 比如,王莆中就称,其实美团本来不想卷,实际上在这轮大战之前,美团已经等(观望)了四五个月,并没有全力参战,因为觉得卷没有意义,非理性的竞争并没有产生多少真正有价值的增量,但竞争对手(阿里、京东)的补贴越来越疯狂,如果美团再不下场,对手只会觉得美团怂了,认为美团是失败者。但既然美团出于自保积极应战了,那就不能怕打。美团这次订单冲到了1.5亿,实际上即便冲到2亿单也没问题,但美团认为这没有意义,美团只是想做给行业看,做订单量是很容易的。 而在美团看来,在这一轮大战中,绝大多数的订单增量都是泡沫。 王莆中举例称,在这一波外卖大战中,打得最激烈的地方是宿迁,日单量规模涨了4 倍,但真正外卖业态的新用户非常少。现在增长的外卖单量,大部分是来薅羊毛,并不是有价值的外卖用户。 而这
美团王莆中呼吁停止无效内卷,阿里京东会听吗?
avatar开柒
07-14

外卖大战第二周:美团冲到1.5万亿单,淘宝闪购已达瓶颈?

话说,又是一个薅羊毛的周末啊。仰赖两位大金主美团和阿里的“请客吃饭“,八姐在周末两天实现了奶茶自由和吃饭自由,哈哈,内心都在欢唱金主爸爸万岁。 而不出意外,今天,两大平台也公布了新的单量。 首先是美团,继一周前的1.2亿单后,美团的即时零售日订单量峰值已经超过了1.5亿单,这是活生生又多出了3000万单啊,接近2024年平均日单量的两倍了。与此同时,美团也披露称,拼好饭单量超过了3500万,神抢手单量超过了5000万。 随后,阿里也公布了淘宝闪购的数字。单从数字来看,阿里这边还是相对低调的。其披露,淘宝闪购日订单量再次突破8000万创新高(不含自提及0元购)。淘宝闪购日活跃用户数在突破2亿基础上,本周又环比净增15%。 单看两家的战报,不难得出两个结论: 1,美团是真地是下狠手全力迎战了,为了订单量和淘宝闪购拉开距离,那可真是火力全开。 2,淘宝闪购似乎已经达到了运力的上限?虽然8000万日订单量已经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数字,但这次淘宝闪购并未突破一周前的单量,这似乎表明淘宝闪购已经触达了瓶颈。 而仔细分析二者的措辞,八姐觉得其中又有更有趣的东西。 比如,为了狙击淘宝闪购,美团此次的动作似乎更为激进,推出了“零元购”,各路奶茶店爆棚;反之,号称500亿补贴的阿里,这次并没有跟进“0元购”,只是推出了大额红包和抽免单卡应战,相对保守,这可能也是造成此次单量没有再度达到突破峰值的原因。所以,这个事情到底是美团中了淘宝的圈套呢?还是淘宝单纯地战力不及美团呢? 支持美团中了淘宝阳谋的观点盆友认为,之前有媒体称,淘宝闪购把每周六冲单的行动取了个代号叫“淮海战役”,目标是一天冲破9000峰值到1亿单。这明显就是在放风吓唬美团,消耗美团的现金,毕竟从盈利和资金储备角度,美团不如阿里。 阿里似乎也在揶揄美团这个单量是靠零元购和自提拉起来的。比如,其在新闻稿中,特地将自己的单量排除了“自提及0元
外卖大战第二周:美团冲到1.5万亿单,淘宝闪购已达瓶颈?
avatar开柒
07-07

美团阿里被刘强东打醒了:两家单量急剧膨胀,京东靠边站?

话说,这两天可真是热闹啊,美团和淘宝闪购前后脚公布地即时零售的数据,爱马,这令八姐都惊叹了——原来这市场真是弹簧啊,补一补,这单量就窜上天了。 比如,7月5日晚间22:54,美团宣布其即时零售日订单量首次突破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占比过亿单;该日20:45时订单量已突破1亿单,表明在短时间内订单增长迅速。 而今日一早,7月7日,淘宝闪购、饿了么联合宣布,日订单数超8000万,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淘宝闪购日活跃用户超过2亿。 就这波订单大跃进而言,美团和淘宝的订单增长都是明显的。此前,2023年、2024年,美团的日均订单量分别是6000-8000万单区间。而自6月中旬开始,美团外卖日均支付订单维持在 9000 万以上。而如此快速的令订单峰值窜到了1.2亿,这显然是个极大的增量。 阿里就更不必说了。之前数年,饿了么的订单量一直都在2000-3000万单区间。而淘宝闪购推出短短几个月内,其日订单量就触及了8000万单。这是个相当猛烈的增长。 更为有趣的是,淘宝闪购这次宣布,其非餐饮订单每日已超过1300万单;对比美团,其非餐饮订单超过1亿,也就是说,在峰值状态下,非餐饮日订单不足2000万。当然,非餐饮增速不够快,这可能是因为美团这一轮补贴主要餐饮;而阿里似乎也在告诉外界——我们距离美团已经不远了,特别是在非餐饮方面。 而这个事情还非常有趣的一点就是,挑事者京东呢?众所周知,京东是最先挑起外卖的大战的,刘强东亲自送外卖、抨击美团,赚足了眼球和流量,但在打醒了阿里和京东了之后,京东外卖最近的后劲似乎不太足了——这也可以理解,现在京东的日订单2500万单,而京东的配送运力要想补上还需要挺长一段时间的。 估计令刘强东最没想到的是,他本来是朝着美团去的,结果,把老对手阿里给打醒了。 阿里近期大动作不断,成立淘宝闪购,饿了么、飞猪并入国内电商,主要就是要以饱和式打法,全面入局了即
美团阿里被刘强东打醒了:两家单量急剧膨胀,京东靠边站?
avatar开柒
07-02

阿里重启内卷烧钱模式:500亿砸闪购,账上还有钱吗?

话说,今天,阿里又公布了一个重磅消息,宣布将在12个月内对淘宝闪购补贴500亿。这500亿花在哪里呢?简单说,就是给消费者发放大额红包、免单卡、官方补贴一口价商品,然后补贴商家店铺、商品、配送补贴甚至免佣减佣等。 看起来,和动不动就搞数字游戏的宣传手段来说,阿里的这波操作钱花得还是挺实的。而听到阿里花了这么多钱来补贴淘宝闪购,最不爽的当然应该就是美团的。但八姐觉得吧,反正美团是外卖老大,面对的挑战多了去了,最哭晕在厕所的其实该是刘强东吧——东哥辛辛苦苦砸出来地外卖声量,是不是直接要给淘宝直接摘了桃子呢?恨啊。 而这也标志了,在上一轮疯狂收购线下业务后,阿里再一次走入了大撒币的烧钱内卷模式。比如,我简单给阿里算一下,左手要掏500亿补贴淘宝闪购,右手要花3800亿砸钱搞AI,与此同时,淘宝天猫的基础营销和海外投资也不能少,还有几个还在烧钱亏损的边缘业务,还要回购将近千亿的股票,这阿里会不会入不敷出啊?哈哈,你看看,我这又开始YY了。 别着急,咱们来给地主家的阿里算一笔账。 阿里在今年2月宣布将投入3800亿投入AI,也就是说平均每年要花差不多1300亿。12个月内花500亿砸闪购,这加起来一年差不多就1800亿了。同时,阿里在5月也宣布,将在2025财年以119亿美元回购了11.97亿股普通股,这也是差不多850亿元。这三项预计就要花掉2650亿元。 目前,阿里每个季度还在盈利。今年第一季度,阿里的盈利(非工人会计准则下)差不多300亿元,也就是说,一年大概能赚1200亿。与此同时,截至今年3月底,阿里账上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短期投资大约是3743亿元。也就是说,把每年的盈利都花掉,还不够,阿里大约还需要在自己的现金中拿出近1500亿出来投资和回购,这对现金的消耗还是相当明显的。如果,照这么个花法,估计阿里账上的现金也就能在撑个不到三年。 当然啦,我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人家阿
阿里重启内卷烧钱模式:500亿砸闪购,账上还有钱吗?
avatar开柒
06-26

阿里年报披露变革成绩单:战略更清晰了,增长变快了

话说,今日晚间,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5财年年报。应当说,这是一份变革的成绩单:过去一年,阿里主动变革,战略聚焦更清晰了,开始坚决业务取舍,电商、“AI+云”两大核心业务增长加速,集团整体驶入快车道。同时,阿里也大手笔投入AI基础设施与技术先进性建设,这也为未来业务的长期增长埋下伏笔。 年报显示,2025财年,阿里巴巴集团收入9963.4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77%至1259.76亿元。在AI需求的强劲推动下,阿里云财年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淘天集团投入用户增长和体验提升,新买家强劲增长,88VIP会员规模超5000万。跨境业务表现强劲,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财年收入同比增长29%。 同时,这一财年内,阿里有序退出了高鑫零售、银泰百货等资产,稳步提升多个互联网平台业务的经营效率,高德、虎鲸文娱等业务陆续实现单季度盈利。 好啦,下面来详细说说阿里的年报。  首先,阿里云重归是双位数增长, “AI+云”成新增长引擎。 过去一年,阿里发布并开源多款模型,覆盖全尺寸、全模态、多场景。4月最新发布的阿里通义Qwen3(简称“千问3”)大模型,在全球多个权威评测榜单中性能领先,开源仅一个月千问3全球累计下载量突破1250万。截至4月底,阿里通义已开源200余款模型,全球下载量超过3亿次,千问系列衍生模型数量超10万个,成为全球最大的开源模型家族。 今年2月,阿里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今年以来,宝马、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众多行业头部客户与阿里巴巴达成AI领域战略合作。 年报显示,2025财年,阿里云服务了约63%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阿里云模型平台“百炼”的用户数量呈现显著增长,阿里AI产品正在传统垂直行业迅速渗透。  在强劲的AI需求带动下,阿里云公共云收入增长加速,AI相关产
阿里年报披露变革成绩单:战略更清晰了,增长变快了
avatar开柒
06-24

美团全面拓展即时零售,小象超市将覆盖所有一二线城市

6月23日,美团宣布将全面拓展即时零售,推动零售新业态提质升级,为用户提供更有质价比的产品和服务。这是继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发布和小象超市多地开城后,美团大幅加码即时零售的又一动作。 2020年至今,中国流通领域发生了巨大变革,即时零售成为更匹配当下流通基础设施和居民消费需求的零售形态。为满足国内消费者更便捷、更具质价比的消费需求,近年来,美团持续聚焦“零售+科技”战略,先后探索培育了美团闪购、小象超市、美团优选等多种业务模式,利用数字技术建设生鲜食杂“源头直采”、冷链物流、仓储配送和即时零售仓等新供应链体系,服务本地居民的便利生活。 美团官微称,美团闪购联合近百万家实体门店,把消费者购物体验从“等快递”变成“30分钟送达”,为本地商品零售带来了新增长空间。目前,美团闪购携手零售商品牌商在全国建设了超3万家闪电仓,持续深化供给侧变革,创造优质体验。在服务上,美团闪购打造了“安心闪购”服务保障体系,还与美的、海尔等家电品牌合作,依托线下门店建设了“家电半日送装”的服务体系。 刚刚过去的618,近百万实体店在闪购上迎来了超过1亿名顾客。手机成交额翻倍,智能设备增长超6倍,白酒增长超10倍。相关门店负责人表示,“今年,线下店终于也感受到了618的力量”。 此外,小象超市已在全国20个城市开设了近千个前置仓,为社区居民提供生鲜食杂“30分钟送达”服务,今年农产品销售额将超过200亿元。依靠这条“保证新鲜”的供应链,广东茂名枝头的荔枝、渤海湾活蹦乱跳的海白虾,24小时之内可从产地直达北京、上海等地居民的餐桌上。 “实体门店重回增长,供应链与前置仓等基础设施日渐完善,社区零售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即时零售,已深入城市社区,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美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美团将在此前探索的基础上,全面拓展即时零售业务,推动零售新业态提质升级。 上述负责人还表示,在品牌升级基础上,闪购业
美团全面拓展即时零售,小象超市将覆盖所有一二线城市
avatar开柒
06-23

蒋凡收编饿了么和飞猪,阿里这是要专心厮杀美团京东啊

话说,今天上午,阿里突然又公布了一个大的组织架构调整,将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范禹继续担任饿了么董事长兼CEO,南天继续担任飞猪CEO,两者均向蒋凡汇报。 这个动作还是挺大的,简单来说,那就是,阿里看起来对淘宝闪购这一即时零售的业务还是相当上心,铆足了劲要对抗美团和京东了。这也标志着,阿里过去的那一套各大事业群林立、独立的架构已经成为过去式,大一统的电商、强调协同整合的电商,才是阿里目前架构核心。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蒋凡在阿里内部的地位再次上升,是毫无疑问的电商一号位。 先来说说,阿里的这一动作,显而易见是为了阿里押宝淘宝闪购。 今年4月底,阿里上线淘宝闪购,给出了淘宝一级入口,整合饿了么等各种资源,全面入局了即时零售的战场。 如当时阿里集团CEO吴泳铭说过,“今年集团将以饱和式投入的打法,聚焦几大核心战役。这几个关键战役将由多个业务方参与,发挥各自优势和长项,以全局价值最优来制定各项业务的协同策略”。 5月2日淘宝闪购正式上线,来自阿里消息称,不到一个月,日订单量即超4000万。阿里巴巴也在之前财报业绩会曾透露,淘宝闪购无论在规模增长还是效率提升上均超出预期。 而这次,阿里将饿了么纳入电商事业群,显然也是为了协同,统一指挥掉配资源,抢占即时零售的市场份额,对抗美团和京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飞猪,此前飞猪的业务相对独立,归属回报过本地生活和大文娱,这次,飞猪也划归电商事业群,显然,阿里是认为对于淘宝闪购等业务而言,飞猪的酒旅业务相当重要。众所周知,酒旅业务一直是美团的高毛利业务,而京东也在近期宣布用免佣金的方式开拓酒旅业务。 其次,这也表明,阿里内部组织正在走向“大一统”,核心是电商和AI,所以,之前的本地生活事业群啥的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饿了么之前一直归属的本地生活集团,但在去年俞永福引退后,本地生活业务集团就取消CEO职位,各业务分拆独立管理,直接向
蒋凡收编饿了么和飞猪,阿里这是要专心厮杀美团京东啊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