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数据派
商业数据派认证媒体
老虎认证: 专注科技公司财报分析,10年资深科技媒体从业者
IP属地:未知
28关注
5786粉丝
5主题
0勋章
avatar商业数据派
2022-02-26

阿里巴巴的新“攻守道”

作者|张艺 2017年11月11日,马云联合吴京、甄子丹联合上映了一部关于太极的电影《功守道》,马师傅双目微合,开始了与各大武林高手的巅峰对决。 2021年12月,阿里巴巴在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和近20位事业群总裁之间,增加了4个分管大总裁:戴珊、张建锋、俞永福和蒋凡。 适逢大变局,阿里正在上演一出新《功守道》。 北京时间2月24日,俄乌矛盾升级,全球股市一片“绿”。晚间,阿里2022财年(非自然年)第三财季财报(2021年第四季度)发布后,市场反应也很激烈。 据阿里财报显示,第三财季收入为2425.80 亿元,同比增长 10%;经营利润为70.68 亿元,同比下降 86%;非公认会计准则摊薄每股收益为 2.11 元,同比下降 23%。分析师此前预期阿里巴巴2022财年Q3营收2449.12亿元;预计调整后净利润438.74亿元。 实际上,阿里增速放缓在业内人士的预料之中,营收同比增速近四个财季分别为64%、34%、29%、10%。 该财报发布后,阿里巴巴美股开盘价一度从109.72美元跌到100.074美元,跌近9%,创近五年以来新低。不过,盘中股价很快反弹,最终收盘价为108.93美元。 2月披露的数据显示,在去年四季度,淡马锡大幅增持拼多多、新购京东;高瓴清仓阿里,并大幅减持拼多多。 同时,今年1月,股神巴菲特的“老搭档”查理芒格再次重仓阿里,这已经是其一年之内第三次出手增持阿里股票。2月,查理·芒格出席了旗下Daily Journal公司的年度会议,并针对加仓阿里做出了回应:“阿里巴巴非常有竞争优势,哪怕是在竞争激烈的零售领域,也极具优势。” 每个机构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答案。 疫情、地缘政治、政策风险等大环境下,阿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财务数据低谷,但是这个巨头依旧摩拳擦掌准备“大反转”——战略调整、组织变革,阿里内部比外界更深刻的认知到变化。 成立23年,阿里是真的
阿里巴巴的新“攻守道”
avatar商业数据派
2024-01-31

抱周星驰大腿,抖音短剧能坐上“头号交椅”吗?

文丨黄小艺 编丨刘雨琦 2024年开年的第一个月,抖音就已经按捺不住了。 延续了去年对于短剧行业的高关注,1月29日,抖音宣布与喜剧之王周星驰牵手合作,开发微短剧,双方将联合开发运营“九五二七剧场”,首部精品微短剧《金猪玉叶》第一季预计将于今年5月在抖音上线。 短剧行业再出一张“王炸”,直接就沸腾了创作圈。 “ 周星驰之前都没有做短视频,再次说明了,短剧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神豪爆款剧作者曹峰对商业数据派说道,“他之前几乎没在社交媒体上主动出现过,一次是之前的web3.0,这次是短剧。web3.0的短剧数字资产,可能也会成为一个新产物。” 不过,从抖音官方发布的消息来看,表面提的都是抖音和周星驰,但是背后的“九五二七剧场”才是主角。 除了首部短剧由周星驰出品以外,“九五二七剧场”后续还会联合除星爷以外的其他创作者,基于“周星驰导演作品”的抖音账号进行分发。换言之,后续未必需要都有周星驰参与制作,相当于抖音借星爷之力,快速搭建起一个短剧IP账号,继续复制影响力。 这也是抖音一贯的“套路”,从达人到直播,都是集平台的力量养大一个标杆角色,带动整个垂类的崛起。 而这次在短剧的新赛道上,抖音又抱上了『喜剧之王』的大腿,星爷这枚奇兵背后,还有更大的谋局吗? 这要从短剧的2023年说起,这一年从爆火、野蛮生长,到监管规范之后找新的出路,行业已经走向了精品化制作。 但是,精品化制作的难点是效率和效果的平衡。此前,短剧的制作周期甚至压缩到了一周,靠的是快速迭代以量取胜;而走向精品化,意味着更长的制作周期、更高的成本。以周星驰短剧为例,暂定5月份上线,至少还有3个月的制作周期。 因此,作为一个平台,抖音也在探索精品短剧质量与商业化的平衡方式,此次联合星爷就是一次尝试,但最终能否解决这个问题,还是个未知数。 但无论如何,开年第一个月就搞这么大动静,也预示了2024年,短剧行业仍然会在动荡中
抱周星驰大腿,抖音短剧能坐上“头号交椅”吗?
avatar商业数据派
2020-07-12

理想汽车上市,李想照进现实

理想汽车招股书在美东时间7月10日晚间披露,如果上市成功,它将成为中国第二家上市的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LI)$ 跟特斯拉和蔚来汽车一样,理想汽车刚量产交付仅半年就开启了IPO进程——新能源和其他行业相比,上市时机相对其商业化的进程都偏早很多。一方面,是今年的股市大势很好,在经济一片萧条之下,逆袭而上,不少投资人都鼓励企业能上就赶紧上;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制造还需要烧很多钱,上市之后融资手段更加灵活,将有利于改善现金流压力。 在翻看了招股书后我们发现,理想汽车在成本和费用控制上的确做的不错,根据《商业数据派》计算,目前理想汽车累计营收约30.74亿元,两年净亏损40亿元,成立五年内已融资约82亿元。 相比蔚来汽车的烧钱路线,李想更加照进现实。 虽然造车新势力的终极目标都是汽车智能化,不过在动力实现上,与小鹏、蔚来、威马汽车选择的纯电路线不同,理想汽车“增程式”的混合动力路线颇受争议。李想还曾一度向用户去纠正“增程式”与“混动”的区别,最后在名称分类上决定向用户妥协。 就连理想的第二大股东——美团创始人王兴也跟着吐槽,“特斯拉可能没有理解电动车和电车的区别”,疑似隔空帮理想汽车上市造势。 对于理想来说,“增程式”是一个双刃剑,能帮助其降低成本、增加续航里程,但也面临能源补贴、牌照限制以及技术“保鲜期”的问题。 1、累计营收约30.74亿元,二季度交付量是蔚来2/3 理想汽车的收入包括汽车销售以及其他销售、服务收入,于2019年12月开始交付Li ONE时开始确认车辆销售收入。 截至2020年6月30日,理想汽车已累计交付10,473辆,其中包括截至2020年二季度的6,604辆,二季度平均售价与2020年第一季度保持一致,建议零售价为人民币32.8万元。除2月份受疫
理想汽车上市,李想照进现实
avatar商业数据派
2020-07-07

新浪和美股说再见

2000年,中国第一代互联网刚刚萌芽,新浪在纳斯达克指数最高点时上市,创造了中国互联网史上的许多个“第一”的案例 。$新浪(SINA)$ 前十年,王志东的四通利方收购华渊资讯成立新浪网,成为第一个中文新闻综合门户,也成为第一个赴美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而后二十年,曹国伟教会了大家MBO的意思,也开启了由CFO上升至CEO、董事长的先河。 20年,相对于科技互联网几年一个时代的快速更迭,显得十分漫长。要想保持在行业浪潮之巅不仅需要准确的战略前瞻、不断变化的勇气,还有智慧、坚持和运气。 新浪、网易、搜狐等第一代门户网站扛住了1美元/股的低潮,扛住了PC时代向移动互联网的变迁,扛住了新媒体大潮,但随着人工智能带着信息流时代的来临,仿佛又集体陷入了困境。 20年后,新浪和美股说再见,像是一个时代的告别。 十年PC互联网成就门户网站 时间回到1995年,那时,“硅谷”两个字代表科技青年向往的梦想之地:比尔盖茨的车库创业故事激励人心,微软一路高涨的市值,带着比尔盖茨逐渐走向世界首富的舞台;乔布斯还有一年才回归苹果,但已经投资了打造《玩具总动员》的皮克斯工作室。 个人电脑的普及和兴起,让互联网逐渐火热。1995年起,在欧美及亚洲多个国家的股票市场中,与科技及新兴的互联网相关企业股价高速上升,在2000年3月10日纳斯达克指数到达5048.62的最高点。 一个月之后,2000年4月,新浪就登上了纳斯达克的舞台,成为第一家赴美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而由它首次实现的VIE架构,也成为此后20年间中国互联网公司主流的资本架构模式。 但上市后好景不长,市场开始质疑科技股的市值虚高,互联网泡沫逐渐破灭。 谁也没有想到,新浪在上市后就遭遇如此挫折,陷入“1美元”危机。要知道,美股的规则是长期
新浪和美股说再见
avatar商业数据派
2022-07-31

28岁程序员的逃跑计划,从送外卖开始

文|黄小艺程序员真的有35岁魔咒吗?在知乎、脉脉、小红书、抖音都有不少讨论,有人说现身说法,“40岁找工作,被歧视”;有人则认为,“技术好就不会有”,答案莫衷一是。在短视频平台,不少程序员从幕后走向台前,讲述自己的失业经历和年龄焦虑,百度前员工李豹就是其中之一。做自媒体视频4个月,7月13号,李豹的采访视频——39岁大厂员工被裁每月房贷1万5的话题冲上热搜第一,他的故事又引发了一波中年程序员的出路探讨。“最初选择大厂,是想逃过35岁被裁员的坎儿,结果还是没逃过。”焦虑还在蔓延,还没到35岁的小林和瑞新都开始未雨绸缪。小林开始利用下班和周末的时间送外卖、跑腿,在上海的车水马龙之间穿梭,这份体力活却意外为小林带来了活力;瑞新开始捡起许久不做的私活,公司苗头不对,自己还背着房贷,曾经被私活折磨、发帖说程序员别接私活,如今又开始重操旧业。据《2021年中国程序员薪资和生活现状调查报告》,22-24岁的程序员占比高达11.2%,25-29岁的程序员占比高达42.5%,30-34岁的程序员占比高达31.8%,而35岁及以上的程序员占比仅为9.4%,不到1/10。据最新发布的《2022年毕业季调研分析报告》显示,IT技术是毕业生就业选择的主流职位,长期以来,高薪不断诱惑着年轻人们涌入码农行业。一面是入口拥挤,一面是上升机会收窄,不少夹在其中的中年程序员在焦虑中渴求转型。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去,而出去的方式,大多从副业开始。副业送外卖,居然“真香”28岁的小林,已经做了七年程序员,从月薪4500元的小码农开始,一路奋斗到月薪31K的开发主管,最近又多了个身份——外卖员。尽管没有“被毕业”的经历,小林看到过太多大厂35岁+员工被优化的消息,难免会有担心。35岁像是一团未知的阴影,“咱也不知道35岁的时候还能不能干动代码。”“都说程序员转行都是外卖员?那不如试试。”由于网上铺天盖地地玩
28岁程序员的逃跑计划,从送外卖开始
avatar商业数据派
2019-12-28

2019电商巨头攻防战:战术攻克下沉 战略回归商业

这一年,人们更多的眼光放在了“下沉市场的战术”上,却疏于对“复杂商业系统”的战略探讨。当商业回归商业,电商已经成为了拉动整体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不再只关注用户数、流量、客单价、GMV,而是更多谈品牌商户与用户需求的精准匹配。2019年已近尾声,在这一年的整体经济形势中,电商仍当之无愧成为拉动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之一。财报看公司梳理美股港股的科技公司发现,股价上涨的公司整体数量超过下跌的公司。从市场大盘来看,截止至2019年12月24日,今年纳斯达克指数上涨了33.89%,屡创历史新高,上证指数上涨了20.59%,而港股因受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收获了7.80%的涨幅。随着科技革命带来的全球经济趋势变化,消费浪潮也在2019年迎来了变革与升级,以李宁、大白兔为代表的新国货崛起、电商下沉之战声势浩大、直播带货如火如荼。这其中,电商板块表现出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市场份额逐渐集中。在宏观环境经济增速已渐放缓的背景下,以阿里巴巴、京东为代表的头部电商增速依旧强劲,2019也是电商之年。阿里股价年度涨幅为57.95%,京东涨幅高达73.14%,均跑赢大盘。2019年电商的绕不开的一个中心词是“下沉市场”,道理很简单,互联网行业流量红利、用户红利见顶,在这个大背景下,“下沉”已经成为互联网企业获取流量增量、寻求新市场机会的重要来源。中国的近三百个地级市,三千个县城,四万个乡镇,六十六万个村庄,这里蕴含着无比巨大的增量空间。图源:《下沉市场发展与电商平台价值研究》商务部研究院发布的《下沉市场发展与电商平台价值研究》显示,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分别增长6.6%和8.4%,增速分别比城镇居民高1个百分点和3.8个百分点,下沉市场的消费升级需求凸显。市场有需求、流量有增量,于是,电商巨头们在2019年纷纷统一方向,向“下沉市场”迈进。然而回顾这一年,人们将过多的眼光放在了“
2019电商巨头攻防战:战术攻克下沉 战略回归商业
avatar商业数据派
2020-11-20

直播带“岗”,会是直聘模式后的下一个红利吗?

创新是一种基因,烙印在一家企业的内核。文|程木听过直播带货,你听过直播带“岗”吗?前日,被刷爆朋友圈,上了微博热搜的BOSS直聘X央视新闻的直播间里,除了围绕求职的有趣辩论,董明珠、李诞、李佳琦、赵鹏、何小鹏等多位知名话题人物,还为求职者开放了42000个职位。以直播的形式向毕业生“带岗“是BOSS直聘继直聘模式后的又一次创新,也是直播技术继秀场、游戏、电商后的一块新空地。最难就业季下,线上校招成为招聘业的新常态2020年应届生迎来史上最难就业季之一,招聘行业的社会背景正在发生变化。据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BOSS直聘平台2020届应届生注册数超过400万。可见,应届生已经开始大规模进行线上求职。受疫情影响,各大高校的线下校园招聘会全面取消,以往线下校园招聘会被线上所取代,线上求职也成为了校招的主流选择。2020届毕业生盛浩表示:”以往春季,是我们这群大四学生集中找工作的最后机会,今年只能通过线上渠道看看机会了。”同时,这也催生了校招宣讲的“视频化”,招聘行业各平台开始纷纷试水线上校招赛道。据不完全数据统计,BOSS直聘、智联、前程无忧等多家招聘平台上半年共计举办超过百场的线上校招活动。其中,“空中宣讲会“和”校招直播“是最具代表性的两种线上校招的形式。空中宣讲会与传统线下宣讲会的内容并无区别,依旧采用了企业HR单向分享发展历程和福利待遇等企业相关信息。虽然”空中宣讲会“借助线上直播的形式,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但是,依旧保留了线下单一枯燥的内容,而这样的内容,其枯燥的感观印象在线上直播形式下会格外突显,导致整体直播留存率极低,大部分学生都无法观看完全程。 反观,11月18日,BOSS直聘联合央视新闻推出的秋季特别校招直播中,岗位数量超过40000个,观看人数突破2180万,网友全程参与热烈,互动感极强。当然,不排除因直播的嘉宾阵容过于豪华,官媒渠道影响力过大,导致用
直播带“岗”,会是直聘模式后的下一个红利吗?
avatar商业数据派
2021-12-11

被车企抛弃的Mobileye,凭什么二次上市?

Mobileye想通过综合能力的提升,来抵消芯片能力的不足。那么,车企会买单吗? 文|文斌Mobileye又要上市了。近日,有外媒披露,英特尔计划在2022年年中将旗下自动驾驶子公司Mobileye分拆上市。12月8日,这一消息得到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的确认。基辛格表示:“上市将使 Mobileye更容易实现增长。”事实上,Mobileye上市这并不是第一次。因为早在2014年,Mobileye就曾在纽交所挂牌,只是后来因为卖身给了英特尔才从纽交所退市。在退市之前,Mobileye的市值就已经达到139.2亿美元。与之前的风光相比,这一次传出上市消息之后,市场的评价却更加复杂。一些人认为,这一次上市会给Mobileye带来更好的发展机遇;但唱衰的声音也此起彼伏,比如,Mobileye早已经走上了下坡路,这只不过是英特尔高位套现的手段。这些说法自然也不是空穴来风。2017年,英特尔收购Mobileye时,给出的价格为153亿美元,如今英特尔给Mobileye上市预估的价格则已经达到了500亿美元。与此同时,在Mobileye分拆上市的消息公布后,英特尔的股价也一度拉升逾8%。基辛格也趁机表示:“现在正是时候,这是一项独特的资产。”但除此之外,也有媒体列出了部分主流车企在芯片采购上的变化。其中,过去清一色使用Mobileye EyeQ系列芯片的厂商逐渐被英伟达、高通、华为等所取代。同时,在芯片算力上,Mobileye也逐渐被新兴的自动驾驶企业所超越。显然,从市场的角度而言,Mobileye已经表现出了颓势。如今自动驾驶方兴未艾,Mobileye为何会走向衰败?英特尔选择在这个时候让Mobileye再次上市,到底是想高位套现,还是让它借此重回巅峰?而在基本盘被逐渐蚕食的情况下,Mobileye又将讲出什么样的新故事?芯片算力低,正被主流车企抛弃自从被英特尔收购以来,Mobile
被车企抛弃的Mobileye,凭什么二次上市?
avatar商业数据派
2020-07-24

7纳米再延迟,被苹果抛弃:数据中心能撑起英特尔的未来吗?

$英特尔(INTC)$ 美东时间7月23日美股盘后,英特尔公布了2020年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公司Q2净营收为197亿美元,同比增长20%,Q2净利润为5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41.79亿美元增长22%,上述营收、盈利数据均超出市场预期。 但与此同时,英特尔在财报中表示,7纳米CPU产品的发布日期推迟了约半年,量产日期被推迟了近一年。此前,英特尔方面曾表示,公司将恢复技术领先的关键,寄托在未来更先进制程的发展上,7nm制程技术预计在2021年推出。但由于该工艺存在一项缺陷,导致良率受到影响,这次的延期通报意味着,英特尔7nm工艺要到2022年下半年或2023年初才能在上市。 这一消息,直接导致英特尔股价在盘后跌幅超过10%。英特尔同时预计,2020财年第三季度营收约为182亿美元,超出预期;2020财年营收约为750亿美元。 (制图:商业数据派) 过去一段时间,辉煌了半个世纪的PC芯片巨头英特尔正屡屡遭受外界质疑,包括错过移动互联网时代、芯片技术被竞争对手台积电超越、失去苹果这样的大客户等问题,如今,7nm工艺再受阻,英特尔该如何拿下未来一战? 全面转型数据中心 2020年Q2,英特尔营收为197亿美元,仍保持着20%的营收增长速度,Q2净利润为51亿美元,同比增长22%。对于巨头英特尔来说,能达到这样的增速已经实为不易,要知道,在2019年第三季度,英特尔的营收增速只有0.14%。这次营收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云产品的交付,以及疫情导致的在家办公、学习的需求增长。 (制图:商业数据派) 在全球PC市场逐渐没落的背景下,英特尔也在寻求多元化业务转型,2018年底,英特尔对外宣布了最新战略目标,以制程和封装、XPU架构、内存和存储、互连、安全、软件六大技术支柱核心,从以往
7纳米再延迟,被苹果抛弃:数据中心能撑起英特尔的未来吗?
avatar商业数据派
2020-01-23

UCloud登陆科创板 云计算的蚂蚁与大象之战

1月20日,UCloud 正式登陆科创板,发行价为33.23元,截止发稿,UCloud最新股价为66.40元,市值约为281亿元,市盈率高达1955.51。5G、IoT、AI、大数据等并称为科技行业“下一个十年”的技术根基,云计算则是支撑这些技术实现的平台。以亚马逊2006年推出AWS为节点,目前已经发展约14年。在这期间,云计算行业经历了冷门、被吹捧、大规模商业落地,已经成为较为成熟的产业链。作为科创板云计算第一股,UCloud的上市又将云计算行业再次推在了人们视野面前。如今,云计算行业的玩家众多,竞争也日趋激烈。从营收和市场份额来看,UCloud与国内外头部企业相比,却有如蚂蚁与大象。蚂蚁与大象之战据IDC发布的《2019Q1 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跟踪报告》显示, 2019 年第一季度,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达24.6 亿美金,同比增长67.9%。其中,IaaS市场同比增长74%,头部效应明显。头部厂商中,阿里云、腾讯云、金山云稳坐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互联网云厂商前三把交椅。从市场份额来看,阿里云遥遥领先,腾讯云、金山云分列二三名。(数据来源:IDC)这些行业巨头背靠集团资源优势,在业务规模、品牌知名度、 业务体系、资金实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随着近年来云计算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 自市场研究机构 IDC 对公有云 IaaS 市场规模有统计的 2015 年以来,UCloud市场份额由 2015年的 4.9%下降至 2018 年的 3.4% 。而从IaaS和PaaS整体市场份额来看,阿里、腾讯、中国电信、AWS、百度和华为占据了八成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IDC表示,全年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仍有望保持80%以上的高速增长,且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完全由本土云计算企业主导的国家市场。《财报看公司》根据阿里巴巴财报统计,阿里云收入增长迅速,从2016年第二季度12
UCloud登陆科创板 云计算的蚂蚁与大象之战
avatar商业数据派
2020-02-04

瑞幸咖啡之前,那些年被“做空”的中概股

 近日,做空机构浑水(Muddy Waters)宣布做空$瑞幸咖啡(LK)$ ,导致瑞幸股价盘中盘中一度暴跌逾24%。随后,另一做空机构香橼(Citron Research)表示做多瑞幸,瑞幸股价呈现“深V反弹”。截止当日收盘,瑞幸咖啡报收32.49美元,跌幅10.74%。面对浑水质疑,瑞幸咖啡2月3日晚间回应,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订单付款通过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进行,内部数据与第三方一致。浑水做空瑞幸,正值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众多餐饮企业都纷纷闭店,瑞幸也不例外。这让原本就处于大幅亏损,资金链紧张的瑞幸,更加雪上加霜。根据瑞幸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瑞幸持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总额为55.44亿元,其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45.1亿元。而其三季度的负债高达15.95亿元,其中15亿元为流动负债。而其第三季度营收为15.41亿元,净亏损则高达5亿元。据美国数据公司Thinknum发布的消息,截止12月16日,瑞幸咖啡在华门店数达到4910家,较星巴克同期门店数多出600家。瑞幸咖啡的目标是2021年底开出1万间门店。相比浑水做空报告中指出的订单造假和利润虚高,疫情的情况对瑞幸的生死存亡更为关键。但瑞幸一旦处理不当,浑水有可能会成为那“最后一根稻草”。浑水和香橼是做空中概股的主要机构,有统计显示,两家公司共做空的中概股约有30余家,其中科技公司不到10家,包含好未来、新东方、奇虎360、瑞幸咖啡、网秦、展讯通讯等。浑水2010年后的一系列做空事件让其声名大噪,东方纸业(ONP)、绿诺科技(RINO)、多元环球水务(DGW) 和中国高速传媒(CCME)等中概股,因浑水揭露财务报表造假以及欺诈行为,而纷纷遭遇股价暴跌
瑞幸咖啡之前,那些年被“做空”的中概股
avatar商业数据派
2020-02-14

两个利好和一个隐忧 阿里巴巴财报详解

一份包含阿里巴巴最新双十一战绩的财报来了,由于四季度一直都是其全年业绩最好的季度,但在当前疫情影响之下,又更加备受关注。$阿里巴巴(BABA)$ 2月13日消息,阿里巴巴发布了截至2019年12月30日的2020财年第三财季财报。报告显示,2020财年第三财季营收1614亿元,同比增长38%,超过市场预期1592.09亿元。 第三财季,阿里巴巴净利润达501.32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因蚂蚁金服33%股份的而获得的收益为23.36亿元;归属普通股东的净利润为523.0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30.52亿元增长58%;经调整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558.8亿元,去年同期为407.08亿元。 而就在财报前一日(2月12日)收盘,阿里巴巴报225.51美元,最新总市值达6049亿美元,已超越Facebook目前的6007亿美元,成为美股市值第五高的公司,仅次于苹果、微软、亚马逊和谷歌。 不过,或许是受疫情对2020年3月份季度的财报负面影响,在财报发布之后,阿里巴巴股价表现一般,再次被Facebook反超。 核心商业强劲:继续深入下沉市场 无论从用户数上,还是从GMV贡献上,阿里巴巴借助淘宝直播、饿了么等进一步得以在下沉市场上扎根。 报告显示,阿里巴巴在中国零售市场的移动月活跃用户数量达8.24亿,较2019年9月底增长3900万;中国零售市场年度活跃消费者达7.11亿,较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的12个月期间增长1800万,其中超过60%的新增年度活跃消费者来自欠发达地区。 阿里巴巴核心商业业务依然强劲,收入达到1414.75 亿元,占总营收的88%,同比增长38%,增速虽然在放缓,但毕竟基数越来越大。其中,中国零售商业收入同比上升36%至1104.58 亿元。天猫线上已付实物商品交易额(GMV)同比增长 24%,主要受惠于快速消费品及消费电子产品的销售增长
两个利好和一个隐忧 阿里巴巴财报详解
avatar商业数据派
2020-04-20

云计算是个富二代生意?雷军旗下金山云上市招股书透露了这些秘密

云计算是个“富二代”生意,从美国的亚马逊、微软、谷歌,再到国内的阿里、腾讯、百度、华为,头部的云计算业务,哪个“爸爸”不是科技股的巨无霸,各自领域里的头牌。 这是因为不仅前期投入巨大,还要与母公司业务耦合度高,云计算行业走到今天,是真正的“寒门难出贵子”。 自2018年7月小米上市,雷军嫡系公司开启了一波有计划有规律的上市,随着金山云赴美IPO,雷军将迎来第四家实控上市公司。金山软件、小米是金山云的主要机构股东,占股分别为53.8%和15.8%,雷军个人持股15.8%。 但金山云毛利刚刚转正,在亏损中上市是否有点太心急了?撇开小米、金山系的资源,金山云的真正实力到底如何? 而放眼到整个中国云计算市场,马太效应愈加明显,洗牌之下的中小云计算厂商又该走向何方? 业务详解:毛利刚转正 IDC费用和研发成本高昂 招股书揭开了金山云的业绩面纱。招股书中披露,2017年~2019年间,金山云总营收分别为12.36亿元、22.18亿元和39.56亿元,2018和2019年的同比增长分别为79.5%和78.4%。而净亏损分别为7.14亿元、10.06亿元和11.12亿元,亏损额度在逐年增长;净亏损率分别为57.8%、45.4%、28.1%,逐年收窄。 相比之下,国内云计算No.1阿里云在2019年第四季度已经实现了营收破百亿元,近三个季度营收同比增速在60%以上,净亏损率在3%~6%之间。 金山云亏损的钱都花在了什么地方?我们逐步来拆解。 先来看营收结构,金山云的主要营收来源为公有云服务。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公有云服务的收入占比从97.3%、95.1%逐渐降低到87.4%,但依然是绝对的营收主力。而相应的是企业云服务,其收入占比从1.2%、4.3%大幅提升至12.3%。 像许多B端企业一样,金山云营收主要来自少数高级客户。财报显示,从高级客户产生的总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1.5
云计算是个富二代生意?雷军旗下金山云上市招股书透露了这些秘密
avatar商业数据派
2020-06-23
【网信办依法约谈处置虎牙、斗鱼等10家网络直播平台】近期,国家网信办会同相关部门对国内31家主要网络直播平台的内容生态进行全面巡查,经查,“虎牙直播”“斗鱼直播”“哔哩哔哩”“映客直播”“CC直播”“疯播直播”“欢乐直播”“花椒直播”“西瓜视频”“全民小视频”等10家网络直播平台存在传播低俗庸俗内容等问题,未能有效履行企业主体责任。国家网信办指导属地网信办依法依规约谈上述平台企业,视违规情节对相关平台分别采取停止主要频道内容更新、暂停新用户注册、限期整改、责成平台处理相关责任人等处置措施,并将部分违规网络主播纳入跨平台**黑名单。$哔哩哔哩(BILI)$$斗鱼(DOYU)$$虎牙(HUYA)$
avatar商业数据派
2020-07-25

老板誓要重构房产经纪,却三年亏损30亿元:详解贝壳找房的梦与痛

7月24日晚间,贝壳找房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开递交招股书,拟在纽交所上市,股票代码“BEKE”,高盛、摩根士丹利、华兴资本等为贝壳找房IPO的联席主承销商。 这家脱胎于中国最大地产经纪的公司,从诞生之初就充满争议:一方面依托链家原有的体系和积累,另一方面整合不同经纪品牌建立平台,试图打通中国房产经纪底层的房源、客源与经纪人的数据,并通过技术手段将这些资源分发的更加有效率。 在中国房产市场上,贝壳找房试图建立类似美国MLS (Multiple Listing Service)的房源共享系统。 但中国房产经纪的更为复杂,互联网流量入口上有安居客、房天下,线下各个品牌门店和中小门店更是盘根错节。$贝壳集团(BEKE)$ 链家、贝壳董事长左晖要在数据基建上重构,却三年亏损30亿元,贝壳找房能否在阵痛中实现当初的梦? 收入确认的“小把戏” 贝壳找房的收入来自三部分:存量房交易、新房交易以及新兴业务。 2017年至2019年,贝壳找房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55亿元、286亿元、460亿元,从2018年到2019年的收入增长率达到60.6%,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三个月中,贝壳找房的营业收入为71亿元,而上年同期为82亿元,同比下降12.7%。原因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 (制图:商业数据派) 2019年,贝壳找房存量房业务增长缓慢,而新房业务增长翻番,但这种翻倍增长其中也包含着一些“小把戏”,这点我们下面具体来说。 存量房交易收入分为三部分:链家作为主代理商及合作代理商获得的佣金,向其他经纪公司收取的平台使用费和特许经营费,结算等其他服务费。 新房交易来自从房地产开发商获得的新房销售佣金——贝壳会与其他经纪公司签订分包合同,共同履行代理服务合同,并分享佣金。 值得注意的是
老板誓要重构房产经纪,却三年亏损30亿元:详解贝壳找房的梦与痛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