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梦仪 编| 王一粟 618电商大战的硝烟还未燃起,物流赛道已率先打响“前哨战”。 日前有消息显示,拼多多旗下多多买菜快递代收业务已正式被命名为“拼多多驿站”,并开始支持送货上门服务。 自2024年下半年起,拼多多便开启驿站版图的“狂飙”模式,拿证速度堪称“狂飙”,9月拿下5省市经营许可,10月再扩6地,2025年直接将版图铺向青海、吉林等偏远地区,甚至深入县级市场的“毛细血管”。 这场布局并非突发奇想。早在2022年,多多买菜就已悄然“练兵”,凭借“千人地推”与高额补贴,用短短四个月时间实现代收服务点日收件量3000万单,创下行业纪录。 然而,高歌猛进背后,隐忧也在浮现。前期设备投入、门店运营的高额成本,叠加持续的补贴支出,让盈利之路充满挑战。快递驿站12-18个月的平均回本周期,即便有平台扶持,仍可能在补贴退坡后显露压力。 未来,拼多多究竟是效仿阿里构建全链条物流闭环,还是延续轻资产模式专注技术赋能,成为行业热议焦点。 更关键的是,物流江湖早已是巨头林立。 菜鸟驿站坐拥超10万站点的庞大网络,京东物流靠“次日达”圈粉无数,中通兔喜、圆通妈妈驿站也扎根多年。拼多多驿站这匹“黑马”,能否凭借社区团购与快递代收结合的创新模式,在这片红海中撕开一道口子? 01加速开城,拼多多野心勃勃 如此迅猛的扩张,靠的是堪称“杀手锏”的加盟政策。 拼多多开出的条件极具诱惑:新开驿站每天保底500单快递量,每月至少2000单,件量越多补贴越丰厚,而且0加盟费,仅需缴纳设备押金。 加入拼多多驿站首月,在平台扶持下,日均快递代收量从300件飙升至1200件,每单0.6元收入,再加上承包区业务和补贴,月入轻松破万,比之前干的驿站要赚得多。 多多买菜积累的数百万线下网点,一旦启动物流开关,就能直接转化为物流的先头部队。为打响品牌,拼多多近期已开始要求驿站站长“搞门头”,也就是统一张贴“拼多多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