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A股将结构化牛市行情演绎到极致:一边人工智能概念炒作热火朝天,另一边大部分板块个股都在调整或下跌。近日,随着3月超预期的“社消数据”公布,大消费板块掀涨停潮,让伊利股份等消费类低估值白马股再度回到大众视野。作为长期价值投资标杆,伊利股份的稳健已经深得人心,也一直是外资、散户的心头好。面对爆炒后矗立高位的科技股,处于价值洼地的白马股对市场的吸引力正在不断放大。调整了一段时间的伊利股份,当前是否是其中长期布局的最佳时点?。1、紧跟消费复苏趋势,伊利业绩渐入提速期一季度经济“开门红”,一改此前预期的“弱复苏”趋势,出现明显提速迹象。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GDP同比增长4.5%,超出之前预期的4%。消费明显好于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6%,远超此前预期的7.2%。这主要得益于疫情消退、消费场景逐渐恢复、消费心态逐步回暖。另外,3月新增社融5.38亿元,远高于市场预测的4.42万亿,说明资金开始逐渐流入实体经济。同期,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2.07万亿,说明企业在明显增加“长期性资本支出”,预示本轮经济复苏的延续性。就消费板块而言,在消费场景全面复苏下,食饮消费的涨幅最快,呈现领涨趋势。作为乳业龙头的伊利股份,2023全年很可能出现业绩“逐季加速改善”趋势,叠加近期原奶和包材走低利好,全年维度来看伊利股份费用率仍在下行通道,故而“营收规模提升伴随着毛利走高”,暗示伊利净利表现将进入提速期。按照Wind系统预测,伊利2023年归母净利将超过110亿元,将成为首家超过百亿的中国乳企,而其长期目标是“2025年进入全球乳业前三”,“2030年登顶全球乳业之首”。基于强大的战略定力和执行力,伊利业绩长期走势呈现稳健增长趋势,具有明显的“长期主义经营基因”。2、中国人均饮奶量提升空间巨大,振兴奶业政策频出中国是乳制品需求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