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缎
锦缎认证媒体
老虎认证: 为上市公司提供知识产权解决方案
IP属地:未知
1关注
9877粉丝
1主题
0勋章
avatar锦缎
2020-11-18

蓝月亮:一桶高瓴的“毒鸡汤”

  《一代宗师》里,丁连山指点后生叶问:“人活一世,有的成了面子,有的成了里子,都是时势使然。一门里,有面子有里子,面子某天请人吃支烟,里子可能就要去除掉一个人。”  图1:《一代宗师》剧照,来源电影截图 透过丁连山之口,王家卫表达出的意思是: 组织对外打造的形象,和对内真实的行为方式,往往天差地别。若是吃瓜群众不加区分,对组织打造的形象照单全收,一桶只顾面子的毒鸡汤灌下去,里子和面子的天壤之别往往就会要了人命。 在投资领域,高瓴资本在即将上市的蓝月亮集团上的操作,就是这一反鸡汤哲学的最好例证。通过即将上市的蓝月亮集团的招股说明书,我们看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高瓴: 面子上的高瓴,热衷于讨论变动的护城河,企业家精神,第二增长曲线,在那个平行宇宙里,高瓴是中国创新的代言人; 而里子上的高瓴,则实打实的把自己的资本投入到蓝月亮这样的传统到不能再传统的慢增长的日化公司,用100年不变的垄断心智的洗衣液和超高现金流带来的突击分红,来换取十年8倍的投资回报。 图2:蓝月亮产品图。来源网络截图 这种隐匿在面子与里子之间的逻辑真相,其实才是普通投资者真正应该服用的本味鸡汤。 01 十年八倍 和其他大开大合、烧钱不眨眼的创业公司不同,一直专注洗衣液和洗手液的蓝月亮,现金流十分充沛,几乎没有几次融资经历。这也让天使轮就上车的高瓴资本没有补充资本,就轻松赚的盆满钵满。 图3:蓝月亮的股权结构。来源,蓝月亮集团招股说明书 2010年,高瓴资本以4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98亿元)投资了蓝月亮的天使轮,并在第二年追加10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0.068亿元)重仓10年。 招股书显示,截止上市前,高瓴资本旗下的HCM中国基金持有蓝月亮10%股份。若以日化巨头宝洁当前的估值水平25倍PE(市盈率)来评估,按蓝月亮2019年净利润10.8亿港元计算,给出27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30.
蓝月亮:一桶高瓴的“毒鸡汤”
avatar锦缎
04-02

理想汽车2025年推演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这是一篇对理想汽车25年的销量前景进行预测与展望的文章。虽说2025年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然而本文的写作难度却丝毫没有减小。本文是近期我对理想汽车一系列思考的汇总,是在有限的信息来源的基础上,所能够推演到的极致了。闲话少叙,进入正文。01 全年销量预测开门见山,个人对理想汽车2025年的销量预期是65万辆,较之24年增长30%左右。具体来看,在增程产品线上,L6的销量前景是透明度最高的,预计全年销量在30万辆左右,Pro和MAX的占比约为5:5。总体来说,L6今年仍然处于一个比较舒服的区间:同价位段的销量王Model Y是一辆偏运动取向的纯电动产品,和注重大空间和舒适性的增程车L6之间存在明显的错位,而其他各家友商,在这个价位段上也并没有拿出能够碾压L6的产品。因此,虽然五月份智驾焕新版的升级并不算多,但如果能结合更灵活的促销政策和配置调整,全年销量目标还是比较有底气的。个人预测,五月份智驾焕新版上市之后,除了在智驾方面的软硬件升级之外,对于一些舒适性配置方面,也会拿出更加灵活的政策,譬如冰箱和小桌板的选配、车身颜色的增加等。这样,即使下半年小鹏、深蓝等推出同价位段的竞品,L6也并不会毫无还手之力。总之,接下来的这一年,L6还是要承担起公司销量的半壁江山。另一方面,在30万以上的价位段,L789面对的压力就要大得多。2023年,L789的全年销量为37万辆,24年在问界M9和自家L6的上下夹击之下,L789的总销量降到了30万出头的水平。在智驾焕新版只提供局部升级、而26年又面临中期改款的情况下,预计L789今年的总销量,至多也就是能做到和去年持平,也就是30万辆左右。造成L789今年销量压力比较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外部的竞争,据自媒体ECC情报局统计,整个2025年,新上市销售(含改款)的大六
理想汽车2025年推演
avatar锦缎
2024-11-06

美国“老庄”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Carvana Co.(NYSE:CVNA),一家对于中国投资者甚是陌生的公司,最新市值超过福特汽车60多亿美元,且一度接近通用汽车。这家公司并不特斯拉那样的信仰股。相反地,它是一个彻头彻尾庄股——没有信众,只有机构庄家联合做局。先来介绍一下CVNA的前世今生。CVNA创始人名为Ernie Garcia III。Garcia III有个很“出色”的老爹,名字叫Ernie Garcia II。为什么说他出色呢?1990年,他因在林肯储蓄与贷款协会倒闭事件中的角色认罪,承认了银行欺诈重罪。换句话说,他是一个Convicted Felon(重刑犯)。既然Garcia III是个“富二代”,那么也不用找什幺正儿八经的工作,毕业之后就去了老爹开的二手车连锁DriveTime工作(2007年)。在他老爹那里工作的期间,他觉得二手车交易非常痛苦,因此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去颠覆这整个行业。Garcia III最初的创业想法,我觉得还是挺好的:他发现购车过程中,客户有一些痛点:第一,因为每个dealer的车辆选择数量很有限,因此Garcia希望提供一个较大的库存,有各种各样的二手车供客户进行挑选,比如通过Calypso以较好的价格收购优质的二手车,用IRC把二手车的质量调整到可以出售;第二,信息搜集和当地看车费时费力,因此提供360度线上看车的功能方便客户了解车况;第三,取车很麻烦,贷款很麻烦,那么就用自己的车队去送车,并建立30多个售车机(vending machine)允许客户上门挑选;第四,客户担心买了“柠檬”的风险,因此给予7天试用,100天保证(warranty),在此期限内无讨价还价地退款。图:Carvana的售车机应该说,Garcia III找到客户的“痛点”还是比较给力的。不过,上述几乎所有的实现方式,都是通过收购现成
美国“老庄”
avatar锦缎
2020-11-24

自动驾驶的残酷终局:特斯拉、华为、苹果、蔚来小鹏、百度、滴滴,谁能成为历史注脚?

 声明: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主要探讨乘用车自动驾驶的技术和商业路径,商用车的自动驾驶并不在本文里讨论。 目前,乘用车自动驾驶的公司大概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类似于苹果(NASDAQ:AAPL)的闭环系统,关键组成部分比如芯片和算法都自己做,特斯拉(NASDAQ:TSLA)是这么干的,部分新势力车企也希望逐步走上这条路。第二类则是类似于安卓的开放系统,有的厂家做智能平台,有的厂家做汽车,比如华为和百度 (NASDAQ:BIDU)有这方面的意向。第三类,则是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比如Waymo等公司。 本文会主要从技术和商业的发展角度分析这三种路线的可行性,并探讨一些新势力造车或自动驾驶企业的未来。不要看轻了技术,对于自动驾驶而言,技术就是生命,关键的技术路径就是战略路径。所以本文也是对自动驾驶战略不同路径的探讨。 01 软硬件一体化的时代已经到来,以特斯拉为代表的"苹果模式"是最佳路径 在智能汽车尤其是自动驾驶领域,采用苹果闭环模式,既能让厂商更容易优化性能,又能更快速的对消费者需求做出反馈。 首先讲性能问题,性能对于自动驾驶至关重要。超级计算机之父Seymour Cray曾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Anyone can build a fast CPU. The trick is to build a fast system”。 随着摩尔定律逐渐失效,简单的依靠在单位面积上增加晶体管数量来增加性能的方法,迟早是不可行的。而且因为面积和能耗的限制,芯片的规模也是有限制的。当然,目前特斯拉的FSD HW3.0(FSD全称为Full Self-Driving,即全自动驾驶)还只是14nm制程,还有提升的空间。  目前绝大多数的数字芯片是基于存储器和计算器分离的冯诺伊曼架构设计,这造就了计算机(包括智能手机
自动驾驶的残酷终局:特斯拉、华为、苹果、蔚来小鹏、百度、滴滴,谁能成为历史注脚?
avatar锦缎
2022-10-09

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再读一遍巴菲特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作者:愚老头,在雪球设有同名专栏。写在前面的话 最近有一篇策略报告,题目叫做《乐观是乐观者的通行证》,报告里面有这么一段:“但投资,毕竟是一场勇敢者的游戏,悲观者获得知识,乐观者赢得未来。” 真的特别想发给他一个大奖章。 股市里坑死的都是乐观主义者。你能想象,一个每天在午饭上为了几块钱斤斤计较的小白领,眼也不眨的就可以把几年的积蓄一股脑的投到一只三分钟之前才知道名字的股票上么?股市里这样的乐观主义者比比皆是。 最强者之间的对决,是我们在影视剧中最想看到的桥段。《功夫》中的火云邪神,“我只想打死两位,或者被两位打死”,《一个人的武林》中的封于修“既分高下,也决生死”,如果有哪个不开眼的大侠出来虐菜鸡,丢的是整个武林的脸。股市却刚好相反。能不能赚钱,对手菜更重要。当市场有无数的新韭菜涌入,显然我们赚钱的可能性会更大。但当市场只剩下镰刀,再优秀的猎手也有可能沦为猎物。 乐观主义是A股韭菜的温床。 讲投资理念,是一个下限低,上限却极高的行为。下限低到你只要炒过几天股,人云亦云都能白活出一套像模像样的大道理,别人恐惧我贪婪,人弃我取,人多的地方不去,说得都对,但就是老亏钱。另一方面上限却又高到遥不可及,你都以为他是瞎扯。思想这你东西,你只能与同层级的人交流。高一点或者低一点都不行。 01关于巴菲特 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去再读一遍巴菲特。我层次不高,每次都能读出不一样的东西。 巴菲特并不是没有争议。一直以来,关于内幕信息,还有运气好拿到卵巢彩票这个事,巴菲特给大家的印象并不全是阳光灿烂的老男孩。但我们的纠结或者贬低并不能让我们也富起来,巴菲特的思路和方法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我们需要研究借鉴的。 巴菲特是一个天才,这个我们学
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再读一遍巴菲特
avatar锦缎
2022-12-24

巴菲特眼中的“超级投资者”,是如何做投资的?

前段时间股神巴菲特又重操旧业,加仓了几只日本“烟蒂股”,这几只股票过去几年表现不俗,大幅跑赢了指数。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在这个言必称巴菲特的投资时代,其实还有另外几位世界级的投资大师存在,只是他们被巴菲特的光芒所掩盖。其中最被世人低估的一位大师就是以“烟蒂股投资”见长的沃尔特·施洛斯,一生俯首“捡垃圾”,却取得了47年年化20.1%的惊人收益率。巴菲特称之为超级投资者。本文主要从施洛斯的选股标准、仓位管理,卖出策略等多方面解析施洛斯的投资策略。一、  施洛斯和巴菲特的业绩比较我们先来看看两位顶级投资大师的投资业绩比较。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BRK.A)$哈撒韦公司从1965年至2021年,共计57年,年化收益率高达20.1%,远高于同期标普500指数的年化收益率10.5%,无论是投资业绩达到的高度还是投资年限的长度,都配得上股神称号。而施洛斯从1956年开始自立门户,到2002年主动清盘基金,总计投资47年,年化收益率也高达20.1%,远超同期标普500指数的年化收益率9.8%。难能可贵的是施洛斯在47年投资生涯里只有7年产生了亏损,且只有一年亏损在10%以上,表现非常稳健。从上述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收益率还是投资年限施洛斯完全可以比肩巴菲特。若考虑到巴菲特动用了一部分杠杆,施洛斯的收益率还要略高于巴菲特。值得称道的是施洛斯和巴菲特都师承格雷厄姆,施洛斯还是巴菲特的大师兄,两人私交甚好。二、  低估值投资最坚定的践行者沃尔特·施洛斯1916年出生于纽约一个普通的犹太移民家庭,幼时家庭遭遇变故,1934年沃尔特高中毕业后没有继续读大学,应聘为华尔街一家券商的跑腿员,当时的股票交易远未像现在这样便捷,还都是一张张纸质票据。1936年,也就是入职券商两年后,
巴菲特眼中的“超级投资者”,是如何做投资的?
avatar锦缎
2024-11-08

阿斯利康的那些多事之秋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近日,“阿斯利康涉骗保窝案,中国区总裁王磊配合调查”的消息不断发酵,这家知名跨国药企再度陷入多事之秋。回溯阿斯利康在全球市场最近一个周期发展,亦不过是刚刚走出低谷:2017年2月2日,阿斯利康进入“至暗时刻”。在其披露的2016年财报中,公司营收仅为213.19亿美元,同比下滑9.8%,而且这已经是阿斯利康连续第五年营收下滑。更让投资者难以接受的是,阿斯利康当时的三款核心药物Crestor(降血脂他汀药物)、Seroquel(精神分裂药物)、Nexium(治疗溃疡药物)全部遭遇“专利悬崖”。2016年中这三款药物合计营收仅为63.99亿美元,而在五年前的2011年,它们的营收高达168.79亿美元。图:Crestor、Seroquel、Nexium营收一览,来源:锦缎研究院整整七年之后,直至2023年,当公司营收创下437.89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后,方意味走出“黑暗的深渊”。不过,随着中国市场更多负面丑闻的曝露,也让人意识到,跨越深渊竞有很多不为外人道的秘密。法律层面的事务终究要交由司法厘清。本文之中,我们仍将从基本面角度,还原这个周期以来,阿斯利康穿越上一个多事之秋的那些嬗变与启示。01从黄金时代到堕入深渊21世纪的头十年中,阿斯利康绝对称得上是全球最成功的药企之一,其营收规模由2000年的142.28亿美元飙升至2010年的332.69亿美元,实现134%的营收增长。进一步剖析不难发现,当时阿斯利康的爆发式增长与三款核心药物(Crestor、Seroquel、Nexium)的表现密切相关。在阿斯利康的营收构成中,三款药物的总营收由2003年的49.18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159.69亿美元,在总营收中的占比由26%提升至48%。刨除三款核心药物后,阿斯利康其他药物的营收仅由139.31亿美元增至173.07亿
阿斯利康的那些多事之秋
avatar锦缎
2024-01-10

小核酸药物:二次进化,目标“药王”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ADC后,小核酸药物成为MNC挖掘的新金矿。先是1月3日,瑞博生物宣布与德国勃林格殷格翰(BI)达成合作,授予对方关于脂肪性肝炎(NASH)的小核酸创新疗法,这笔交易的总金额超过20亿美元;而后在1月7日,诺华又向舶望制药采购了多款针对心血管疾病的小核酸药物,首付款高达1.85亿美元,总交易额更是达到41.65亿美元。图:2024年第一周主要license-out一览,来源:锦缎研究院与此前的ADC出海潮相比,近来小核酸药物的总成交金额明显更高,而且被MNC看中的药企也更加年轻。经过一系列连续license-out交易,中国创新药企已经站上全球药物研发的潮头。小核酸药物并非新生事物,早在疫情之前它就是MNC布局的核心方向,只不过后来被疫情所中断。如今随着两起重磅并购交易的落地,小核酸药物正重新回到创新药核心战场,而中国药企也不再甘当配角。01创新药3.0如果说化学小分子药物奠定了现代医学的根基,那么基因泰克则开创了生物科技的新时代,化学小分子药物与生物抗体药物构成了现代医学疗法的主要脉络框架。这一框架虽然能够治疗种类繁多的疾病,但却远未满足人类医学的需求。无论是化学小分子药物,还是生物抗体药物,它们的多是以蛋白质作为靶点,如激酶、受体、抗原等。但令人遗憾的是,超过80%的致病蛋白始终难以找到靶点,它们也被称为不可成药靶点。图:药物靶点概况,来源:国金证券不过,蛋白质的合成必须经过转录和翻译两大过程,需要DNA,mRNA,tRNA等核酸物质。从理论上看,只要掌握致病蛋白的基因编码序列,就能设计出相应的RNA链,通过静默这段RNA序列,就有望阻止致病蛋白的形成,从而解决很多疑难杂症。基于此,小核酸药物的概念应运而生,它也被看成是继化学小分子药物和生物抗体药物后的创新药3.0。从表象的蛋白层面,向更深层次的核酸层面迈进
小核酸药物:二次进化,目标“药王”
avatar锦缎
2020-11-06

特斯拉、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们的终极战场:固态电池

电池对于手机,属于有他没他都能过年的那种。但对于电动车和光伏,却是致命的约束,根本绕不过去的那一种。可以说,对电池的焦虑,落后的电池技术对各种前沿应用的制约,是新能源革命最大的障碍。 电池技术进步到什么程度,新能源革命就推进到哪一步,一通百通,是未来新能源革命的第一推动力。 01 为什么一定是固态电池? 电动车要实现对燃油车的取代,从根本上要实现两个突破,第一个是摆脱对补贴的依赖,第二个是从经济性上追平燃油车。 中国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预计在最近两年就会退出,目前看上半场战役已经结束,在特斯拉(NASDAQ:TSLA)的带领下,各大厂商基本做好了断奶的准备。 下半场核心的经济性问题就浮出水面,那就是制约电动车吊打燃油车的里程焦虑。而这个问题,归根结底出在电池上。 我们以当前市场主流的两款电动车为例,看看问题出在哪。 这是两款今年上市的新车,一款是国内的电动车龙头,比亚迪的汉EV,另一款是世界电动车龙头,特斯拉的model 3。 首先给大家普及几个大体的概念。我们知道,一般家用的乘用车,通常油箱容量在55L左右,按照百公里8L的耗油量,大概可以跑600公里出头。电动车厂商为了实现对燃油车的无缝替代,基础目标也是充一次电,跑600公里。 为了实现这个600公里的续航里程,电动车厂商就必须在电池上下功夫。 理论上你可以堆足够多的电池来实现这个目标,但我们知道,电池本身也有重量,而且还不轻,所以厂商就必须要在长里程、车重以及电池效率之间找一个平衡。这个平衡点,就是我们说的电池成组效率。 这是一个典型的动力电池系统的构成图。可以发现,电池片模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电芯)只占其中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杂七杂八的配件,比如冷却系统、绝缘层、接线盒、连接端子等等。 电池系统容量的核心是电芯,电芯的能量密度由wh/kg来衡量,就是每公斤的电芯,能够产生多大功率的能量,kwh是我们日常说的度
特斯拉、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们的终极战场:固态电池
avatar锦缎
2021-01-18

起底广汽集团“石墨烯电池”真相

上周五(1月15日)尾盘,广汽集团(SH:601238/HK:02238)“石墨烯电池”9月量产的消息引爆市场。当天,A/H两地市场的广汽,A股涨停收盘,港股则收涨19.5%,成交额分别达到10亿和37亿元。 不过市场里弥漫的乐观情绪甚至未持续过24小时。隔天举行的中国电动车百人会论坛上,欧阳明高院士的一番话,迅速为市场的热忱浇下一盆冷水,他说:“如果某一位说,(这个车)既能跑1000公里,又能几分钟充完电,而且还特别安全,成本还非常低,大家不用相信,因为是不可能的。” 图1:受“石墨烯电池”消息促动,广汽股价单日暴涨。来源:百度 “充电8分钟续航1000公里”,“续航1000公里”,广汽集团放出的这颗“电池卫星”究竟是怎么回事? 随着更多业内人加入讨论、官方的进一步解释以及我们在技术维度的研判,目前已大致确认3件事: 1. 广汽所谓“石墨烯电池”说法并不准确,但并非不切实际; 2. 该石墨烯电池主要涉及一项电池负极技术:以石墨烯作为导电添加剂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技术”。其中,石墨烯作为负极材料中导电添加剂的掺入(最多不超过8%),可以提升电池的高倍率充电性能,即辅助实现所谓的“充电8分钟续航1000公里”;基于“一核双壳”结构工艺的“硅基锂离子负极”,则可以提升电池循环稳定性、结构密度与放电倍率性,即实现所谓的“续航1000公里”。 3. 该电池同时涉及一项快充技术:在以石墨烯为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导电剂基础上,通过一套降温冷却系统,而实现6C快充能力,即一种“充电8分钟续航1000公里”技术。 基于这样的基本事实,我们的结论是:广汽所称的“石墨烯电池”正确的命名应为“掺杂石墨烯的硅基负极锂电池”。这项电池技术并非新技术,但在工艺上有较大突破。该电池所标榜的性能参数,虽然有水分,但也有较大的实现可能性。 01 一颗旧卫星 实际上,长期追踪石墨烯技术的人士都知道,广汽这几天放
起底广汽集团“石墨烯电池”真相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