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618,悄无声息地结束了。 最近几年,各大电商平台已经很默契地不直接公布618的GMV涨幅。在“反内卷”的大环境下,不去争抢谁的GMV更大、增幅更高,也有利于把精力更多放在服务好消费者和商家上。 而在这种协调控场的大气氛中,今年618淘天的表态却显得颇为令人玩味: 比如6月19日,618活动刚一结束,天猫总裁刘博就接受了晚点latepost的采访。在采访中刘博表示: “今年 618,真实的销售额其实增长了—— 618 全周期天猫剔除退款后的 GMV 同比增长 10%,且平台购买用户数实现双位数增长。” 这是目前各大电商平台中,唯一一家官方宣布了直接的GMV增幅数据的。这不禁让人猜测: 是淘天今年的业绩太好了,忍不住秀一秀?还是业绩不太好,需要第一时间提振一下市场信心? 01 刘博增长故事背后,耐人寻味的“定语” 细究刘博的措辞,能够发现不少信息量。 首先,“其实”两个字暴露了一个多少有点心酸的背景:在天猫连年增长miss疲劳症之后,市场对于天猫的618预期已经开始不可逆转的转向。 而天猫此番表态的真实目的是,通过塑造“增长”的叙事,尝试扭转市场的负面预期。 而为了讲好这个增长的故事,连晚点的读者也发现了: 在这短短54个字的叙述中,淘天的增长故事,有着两个重要的定语: 一个是“剔除退款”后的GMV——也就是说,增长的是行业内通常称为“结算GMV”。 那么,为什么不提另一个行业关注度更高的“支付GMV”呢?是不是支付GMV没有增长,或者负增长呢? 刘博早就知道可能会有这种质疑,提前就埋伏好了解释: 淘宝天猫 2025 年的北极星指标 —— 阿里内部最重要的指标——变成了剔除退款后的商家真实成交。 但这恰恰就让人注意到了“10%增长”的另一个定语:“天猫”——这“10%的增长”,仅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