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那些事
互联网那些事
深挖品牌故事,探寻商业逻辑
IP属地:未知
0关注
933粉丝
0主题
0勋章

奶茶界小米?年轻人的又一只奶茶股

唱着“我爱你,你爱我,蜜雪冰城甜蜜蜜”的蜜雪冰城也要IPO了。据报道称,蜜雪冰城拟在A股市场公开发行股票并且上市,接受了广发证券对其进行的辅导,也正式于2021年9月29日在河南证监局完成了辅导备案。这一消息意味着蜜雪冰城继奈雪之后,踏上了IPO的道路,正式成为了“奶茶界的第二股”。这一消息的公布,再度把蜜雪冰城拉回到了公众视野里。上一次蜜雪冰城引起广泛关注,还是那几句洗脑的旋律;之后便是因为蜜雪冰城个别门店存在篡改开封食材日期标签而上了热搜。不管是IPO还是主题曲,都是蜜雪冰城在面对疯狂内卷的新茶饮时代的做出的积极回应。那么,蜜雪冰城当下IPO有何依仗?奶茶界拼多多还有什么想象力?1、新茶饮时代下,蜜雪冰城的新打法一首改编自《哦!苏珊娜》的神曲,成功依靠简单洗脑的旋律,在2021年夏天爆火出圈,也让更多人认识到了解到了蜜雪冰城这一品牌。其本身主打3块一个的冰淇淋甜筒,4元一杯的柠檬水,也成为广大年轻人心中性价比的“yyds”。今年,蜜雪冰城无疑是依靠互联网的浪潮,成功进行了一次品牌营销,依靠主题曲的二创迅速爆火,其官方b站账号也暴涨到了63.6万粉丝,原主题曲已经拥有525w的播放量,在嗅到爆红的苗头之后,蜜雪冰城再次乘胜追击,发布了中英双曲版,在b站的播放量更是来到了1881w。蜜雪冰城用歌曲的形式,把这份“甜蜜”传递进了几乎每一个人的耳朵里,在每个人心中都深深地烙下了一个可爱的雪王形象,蜜雪冰城的IP计划已经基本落成。在品牌爆火之后,蜜雪冰城同样没有放弃原来的初心,继续开拓下沉市场,追求极致性价比。就像蜜雪冰城总经理在创业日记当中引用了《韩非子》当中的这一句话,“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它依旧用4元的柠檬水,3元的甜筒诠释着自己对于性价比的坚持。早在2012年,蜜雪冰城就具备了自产、自销的产业链,配合上其加盟开店,扩张市场的品牌战略,蜜雪冰城早在2020年6
奶茶界小米?年轻人的又一只奶茶股

马云95后学生,成800亿上市公司掌门人!

一山更比一山高,当有人还在拿王思聪的“5亿练手费”津津乐道时,殊不知,谢承润24岁就已经获得价值300亿的股票了,并无悬念成为中国95后首富,只不过,这个超级富二代,为人却异常低调,直到最近一纸任命,才有了几分出圈的味道!近日,年仅26岁的谢承润被任命为中国生物制药新一任首席执行长,引发业内外热议,一个95后,何德何能,竟执掌一家市值超800亿的知名药企?而围绕在谢承润身上的诸如马云得意门生、根正苗红的富四代、背后是5000亿正大集团等标签,也构成了一个个待解的谜团,到底是拼爹?还是拼实力?95后成上市公司首席执行长!富不过三代?谢氏家族“第四代”代表人物谢承润,早在2019年,便有了300亿港元身家,自7月28日起,更成了知名港股上市公司的新任“掌门人”,一个百亿身家的高富帅,更是手握实权的青年企业家,可就是这样一个话题指数拉满的人物,却几乎连热搜都没上过,似乎完美诠释了闷声才能发大财的真谛。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富人的孩子某种程度上压力更大,他们首先就不能给家族丢脸,所以,在进入家族企业之前,光是学历和履历上,就需要去攻克下一堆光环,据公开资料显示:1995年8月,谢承润出生于西雅图,2013年,18岁的谢承润放弃美国国籍,主动自愿加入中国国籍,其拥有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经济学系理学士学位以及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管理学及全球领导力硕士学位。2016年,年仅21岁的谢承润成立了中国峰会基金会,早在沃顿商学院期间,谢承润就成立过沃顿中美峰会,还上过央视新闻,主旨是营造一个留学生参与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窗口,连雷军这样的商业大咖都有参与。2017年,22岁的谢承润受邀成为知名招聘网站在北美的总裁,主旨是打通留学生回国就业的绿色通道。2018年,获“全美十大华人杰出青年”荣誉,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什么野鸡奖项,而是包括《洛杉矶邮报》在内的多家媒体与机构联合评选的,同年6
马云95后学生,成800亿上市公司掌门人!

带坏Z世代?95后成主力的闲鱼,再曝“涉黄”丑闻!

闲鱼,又摊上事了!近日,因兜售明码标价的“特殊服务”被曝光,闲鱼再陷舆情风暴,而鉴于其过往多次涉黄的“黑历史”,消息一经传出,便拉满了众网友的怒气值,无不欲唾之而后快!作为95后聚集的活力大本营,闲鱼轻松接过淘宝的“万能”衣钵,凭“没有你淘不到,只有你想不到”座右铭深得Z世代宠爱,可当那些“世风日下、道德沦亡”的情色交易层出不穷时,闲鱼是否也该深刻反思?闲鱼情色灰产:怀旧碟片不过是冰山一角!2022年4月中旬,《电脑报》一则消息,令吃瓜网友大跌眼镜,据报料者小王描述,他是一名电影爱好者,最近他准备在阿里巴巴旗下的闲鱼上淘一些经典碟片怀旧收藏,可不诚想,卖家开口就问是否想要**,好奇心驱使下,小王便买了几张碟片,岂料到手播放后,发现全是不可描述的声音和画面,令他大失所望,闲鱼竟然敢公然涉黄?电脑报供图单纯的小王也许是见识太少,在涉黄这件事上,闲鱼被骂那真是一点也不冤:2022年3月21日,据蜘蛛财经报道,有读者举报称,闲鱼上有多个卖家,正在售卖涉黄动漫套图,价格从2元到400元不等,而在评论区,甚至有不少买家给予了好评,令人砸舌。2022年3月18日,人民网发布的一篇标题为《人民财评:暗藏情色交易?“闲鱼”别急着撇清》的文章引发强烈的舆论反响,文章中,不乏“辣眼睛、倒胃口、涉嫌低俗色情、击穿法道与道德底线”的犀利点评,人民网还特别强调,闲鱼作为平台方的管理疏漏与责任失守问题。2022年3月14日,就在人民网发文的前几天,江西电视台《都市现场》推出了315特别报道,直指闲鱼APP存在“色情陪玩”服务乱象,据报道,市民黄先生称自己儿子在闲鱼上花100元购买了“陪玩”服务,这让他有点不解,为了一探究竟,黄先生自己亲自核实后发现,原来,所谓的“陪玩”不过是一个幌子,实际上是一些情色表演项目。在闲鱼上,出卖原味丝袜的卖家不在少数,有的通过文案隐晦表达,有的通过客服明码标价,甚至还能提供
带坏Z世代?95后成主力的闲鱼,再曝“涉黄”丑闻!

苦等40年!这个日本来的物种,终于被揭露真面目...

“肉质稀松,还贵,小龙虾已经不是我们能消费的起的东西了。”今年的小龙虾像个独守空房的小媳妇,不愿意吃小龙虾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又贵又难吃是他们统一的说辞,和前几年的小龙虾巅峰时期根本比不了,就连在武汉开大排档的朋友也称:小龙虾卖不动了。消费者口味没有变,只是他们不再愿意为小龙虾的“奢侈”身份而买单。01.身价暴跌,优势全无!三两好友叫上你来一场龙虾趴,没有两个小时都结束不了这场流水线上的工作,若能配上一扎啤酒,看上一场球赛再好不过了。最关键的是剥着麻烦,但完全不胀肚子,毕竟三五斤的小龙虾进肚的肉只有一斤不到。但价格突然的腰斩让整个龙虾市场猝不及防,惠农网大数据、水产养殖网等机构统计数据均显示,广东、江苏、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等地的小龙虾4月份均价还处于40元/斤的高位,5月4日报价已经跌至20元/斤。更重要的是,价格的跌落在前两年便有了影子,百度指数显示,从2019年开始,有关小龙虾的关注程度一直在持续下降,甚至低于2015年小龙虾出圈之前的热度。2015年小龙虾贴着“聚餐”标签飞速进入市场,从那一刻起小龙虾就被赋予了社交属性,据分析,2016年小龙虾生产量89.91万吨、消费量87.93万吨,较2014年分别增长30.36%、32.47%,2017年的小龙虾依然呈供不应求的状态。直到2018年,小龙虾产业总产值高达3690亿元,电商全面介入物流和餐饮消费,市场价格整体同比继续攀升,美团曾发布《小龙虾消费数据报告》显示,用户一年消费约4.5万吨小龙虾,首尾相连绕赤道3圈。消费火热,龙虾身价水涨船高,管他是日本沼虾、罗氏沼虾、克氏原螯虾还是红蟹虾,10元一只是常态,最贵的要20元一只。价格高,有的地区堂食小龙虾还得加收5%服务费,那么点外卖总可以吧?然而美团饿了么的价格中,小份堂食才68元,外卖却变成了88元,还要加15%的送餐费,合计下来比堂食贵了30元!小龙虾在轻奢走向高
苦等40年!这个日本来的物种,终于被揭露真面目...

极星上市,高端难成

在美国汽车界的“大众点评”在J.D.Power最新公布的2022汽车质量报告(美国地区)中,极星和特斯拉分别位于倒数第一和第二。衡量标准是PP100值,意思是新车拥有前90天内每100辆汽车中遇到的问题数量,数值越低越好。而特斯拉和极星之所以是灰色,是因为这两家在某些州拒绝了J.D.Power访问其车主数据,由此被取消了参赛资格。极星在美国混成了质量最差,而且比“有口皆碑”的特斯拉还要差,而且明明刚刚上市成功,到底怎么了?据天眼查数据显示,2022年6月24日,吉利与沃尔沃合资电动汽车品牌Polestar(极星汽车),通过SPAC的形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上市首日收盘,极星汽车涨幅高达15.76%,市值约为26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82亿元)。而作为对比,吉利同期市值为1910亿,沃尔沃股价为329.96亿美元。相较于在国内风生水起的吉利其他“儿子”,创办已久的极星称得上是几何、极氪、睿蓝的大哥。在吉利刚开始折腾新能源汽车时,极星就被寄予厚望,被认定为高端化电动车的先锋。但实际上的极星远不及后续推出的极氪,与其说是低调,倒不如说是“反响平平”,不仅在销量上反响平平,在品牌声量上也较为平淡,甚至有人分不清极星和小鹏的车标。那么,极星汽车究竟如何?吉利与沃尔沃的“二代”为何反响平平?被誉为对标特斯拉的极星究竟输在哪里?且看本文拆解! 低调公子哥,极星往事 2021年极星汽车全球CEO托马斯·英格拉特(Thomas Ingenlath)为了参加上海车展,远赴重洋隔离了28天,艺术家出身、拥有20余年汽车行业从业经验的托马斯也被誉为“最拼”车企CEO。但即使是现在,国内用户对极星也了解甚少。极星品牌英文名称为Polestar,原意为天空中最北面的星星,即北极星,所以有时候也会直接叫做北极星。1996年,瑞典举办自己的房车锦标赛——STCC(Swedish Touring Car
极星上市,高端难成

“脱城返乡”,小镇青年撑起中国新农经济的蓝海

2021年,中国高校毕业生的规模达到了909万人,10年之间增长了249万。有多少毕业生,就需要有多少个就业的岗位。7月5日,央视公布《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这一届毕业生的就业特点可以概括为:数量创新高、自主择业多。与前几年大家普遍向往国企、互联网大厂不同,现在越来越多的95后选择创业。与此同时,乡村经济振兴被大力提倡,农村电商的消费潜力正在释放出来,新农村的广阔天地之下,告别了野蛮生长的农村电商,正在迎接更多摩拳擦掌的高学历创业95后青年。“大学生卖大蒜年收6000万”、“95后空姐三个月卖石榴收入3000万”、“厦门大学高材生卖柚子”……这样的新闻,频频刷新着大众对于乡村电商从业者文化水平的新认知。最近,拼多多发布了《2021新新农人成长报告》:95后“新新农人”数量超12.6万,00后占比超16%。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脱城返乡,“不要大城市的一张床,而要回家乡做电商”。一、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乡创业对于大学生回乡创业的争议一直都有,但越来越理性。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良好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有更多选择,然后反哺到各行各业。据教育部给出的数据,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另据统计显示,全国高校毕业生中,有创业想法的占比45.85%,而希望毕业后直接创业的就有3.71%,也就是说有33万95后,准备进入到自主创业的领域。但是,一二线城市的创业机会,增量有限,也许要更多的资源和投入,刚毕业的95后,大多数缺少城市创业的前期准备,但是在广大的县城、乡村,正逐渐成为创业的沃土。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推动下,新时代95后脱城返乡,振兴乡村经济切入了中国主流发展语境。为什么这些靠着教育跳出农门的大学生,毕业后却要返乡创业呢?简单来说,95后新青年们返乡,不仅有“谋生获利”的经济动机,也有“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家庭价值的需求”的深层需求。大城市的996的高压生活,短时
“脱城返乡”,小镇青年撑起中国新农经济的蓝海

董宇辉“原形毕露”!用休假拿捏新东方股价,俞敏洪开始犯难

俞敏洪似乎要给董宇辉在北京买房了。 有消息称,董宇辉获得2023北京平谷人才发展大会“深耕厚植”奖,根据该奖项的奖励明细,有网友扒出董宇辉将获得100万现金、北京市户口以及150平方米的自住住房。 瞬间,董宇辉从那个“月薪3500元”的陕西英语老师,变身为北京三环以内的最佳女婿人选。 但很快,“丈母娘”们水涨船高的热情引来了官方的注意,董宇辉本人联合东方甄选在社交平台火速予以澄清称:人才奖项为实,但具体奖励内容与董宇辉本人无关。 董宇辉本人更是幽默的表示自己对第二条“赠送配偶”更有兴趣,事后,敏洪本人更是透露会给董宇辉在北京“安家”,惹人羡慕。 一片欢好下,东方甄选内部忧患却被摆在了台面上。 在董宇辉休假期间,新东方在线的CEO孙东旭、CFO尹强相继减持并套现2.7859亿港元,卡在董宇辉休假这个时间点让市场反应混乱,甚至有投资者猜测董宇辉是不是“跑路”了。 看似只是一次普通的减持套现,实则背后有董宇辉“助攻”,要不是董宇辉休假这个窗口期,市场的反应兴许没这么大。 01.被董宇辉套牢的东方甄选 2022年底,董宇辉减少了自己的直播时间,连续忙碌了几个月的他逐渐步入休假阶段,由于没有提前告知,缩短的直播时间被网友误读为“董宇辉要单飞”。 大年初六,董宇辉结束休假前的最后一天直播后消失在了公众的视野,期间东方甄选的股价大跳水,投资者叫苦不迭,事态愈演愈烈之际,董宇辉于12天后重回直播间。 “不敢休了,再休董宇辉都要被动离职了,”直播间中,董宇辉笑着说道。 这不是东方甄选第一次被董宇辉“拿捏”了,自新东方寻求多方向转型伊始,董宇辉令新东方在线的转型之路拨云见日,一根玉米卖出了童年的情怀,知识助农+董宇辉的巧嘴之下,有人对董宇辉的口播产生了质疑。 曾有网友发文:“董宇辉没有网友想象的那么有才,他的直播现场有提词器!” 对此,董宇辉在一次专访中为自己澄清并没有小作文,明面上是保全自己
董宇辉“原形毕露”!用休假拿捏新东方股价,俞敏洪开始犯难

年轻人的野性消费,无法成为传统品牌的强心剂

越是经济下行周期,逆风翻盘的故事就越能打动人。娱乐圈有张韶涵、王心凌,凭借励志的人生故事,在娱乐行业这个更新换代频率按月计算的时代,成功触底反弹,再次翻红。而在商业领域,这样的故事也经常上演。遭遇毁灭性打击新东方,另起炉灶自救直播卖菜,不认命硬挺下去的故事获得全网狂赞。让人忍不住配上《从头再来》的BGM,雄壮又残忍。“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对于很多像新东方一样的品牌来说,吃过时代的红利,但又在时代的巨浪重新卷回大海深处,竭尽全力的想挺过去。而传统品牌一旦“挣扎”起来,真的会玩出花来。先有消费者纷纷对鸿星尔克、白象、蜂花等传统品牌野性消费,后有北京稻香村牵手元气森林、六神花露水推出花露水乐乐奶茶、同仁堂已经开起线下咖啡店及茶饮店、泸州老窖也开始联名气味图书馆这样的年轻品牌推出定制香水......而大部分已经归于“平静”的品牌,甚至直接在因拍超模系列而爆火的“垫底辣孩”评论区,通过抽产品、红包、玩梗、求拍等各种方式抱流量网红的大腿。甚至连茅台都直接联名冰淇淋,官宣全国首家茅台冰淇淋旗舰店正式营业,并推出冰淇淋产品,但与其他老字号联名不同的是,茅台的初衷更像是通过联名打开第二增长曲线。不过,联名似乎是众多老字号当下的“翻红手段”,但品牌与品牌之间形成联名实际上早已不是新鲜事。就比如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五芳斋都曾与漫威联名,推出“英雄粽子”。2020年,五芳斋与拉面所联名的“粽有面子”礼盒,首推“椒麻肉粒粽”和“茄汁牛腩粽”两种面汤底料口味的粽子。那么,在各大老字号不同的发展方式上,真的能够再度翻红吗?有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老字号企业从最初的16000余家到现在只剩1600余家,而即使是在这些为数不多的老字号幸存企业中,仅20%能维持生计,70%举步维艰,能够盈利的只有10%左右。从数据面来看,那些仅仅只能维持生计,甚至实现盈利都十分困难的老品牌,发展已
年轻人的野性消费,无法成为传统品牌的强心剂

小米收获史上最牛财报,但雷军焦虑远未消!

5月26日,中国科技圈最开心的人,当属雷军,一边是诉讼官司赢了美国,被移出制裁名单,一边是2021年Q1捷报传来,总营收769亿、净利润61亿创小米史上最好成绩!但双喜临门的雷军,笑容背后,尽是焦虑——小米的高端梦仍存变数!01,斩获史上最佳季报,雷军笑早了?2021年5月26日上午,雷军第一时间转发小米被美国移出制裁名单的好消息,随后小米中国区总裁卢伟冰秒速跟转,并佐以“我们赢了!”的文案,在异国他乡,凭法律武器,赢了官司,也难怪小米高层大有扬眉吐气之感。就在小米上下一片欢腾之际,5月26日晚,捷报再度传来,小米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正式揭晓,营收和净利增长创单季历史新高,雷军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骄傲,连发多条微博“奔走相告”,一度表示要喝一杯“庆功酒”。作为中国知名科技公司的小米,赢了美国诉讼,又斩获史上最漂亮的单季业绩,确实值得鼓励,小米一季度财报细看之下,我们发现除了营收和净利创新高之外,还有两大亮点:一个是小米的核心主业智能手机,在Q1收入高达515亿元,同比增长69.8%,毛利率高达12.9%,小米手机全球出货量达到4940万台,排名全球第三,增速高达69.1%。另一个是IoT设备和生活消费品业务表现强劲,综合收入高达182亿元,同比增长40.5%。什么意思呢?简单说就是雷军十年磨一劍,给小米定下的“手机×AIoT”核心战略取得显著成效,小米集团的大方向走对了。但是,也不能报喜不报忧,这份漂亮的季报背后,仍然能看出雷军笑容背后的隐忧:早在2020年开年,小米就启动了全力冲刺高端市场的策略,并且将红米打包交给卢伟冰专攻下沉市场,小米数字系列和MIX系列等全力往上攻。主力机型售价也飙到了3000+,彻底宣告1999时代的结束。然而依据小米2020年财报估算,小米10系列在2020年前十个月全球总共出货约350万台,这个成绩还远远算不上站稳高端,那究竟旗舰机卖多少
小米收获史上最牛财报,但雷军焦虑远未消!

退出BCI后,安踏的机会来了吗?

继海外服装鞋类企业恶意抵制新疆棉之后,国产品牌成了国人的希望。据数据显示,2021年3月26日,也就是今天,安踏体育大涨10%,而阿迪耐克却跌去5%,市值蒸发755亿。即使安踏近十年来,通过大量的并购和整顿,已经是国内的体育运动企业稳稳的前三,但安踏长期被国际大牌耐克阿迪打压,股价也表现平平。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从二月开始,安踏已经跌去了24%,但在这次“棉花事件”中,安踏率先启动退出BCI(瑞士良好发展协会),十分硬气而在此次事件之后,安踏或许能迎来机遇,更进一步,也说不定。那么能够率先出线的究竟是李宁还是安踏?安踏的机遇能否抹去晋江出身的印记?且看本文分解!坎坷:安踏的进击如果时间回到三十年前,来自晋江的安踏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鞋厂,但三十年过去,安踏已经成长为鞋类领域的一哥。在这次“棉花事件”中,安踏率先发布声明,旗下的斐乐中国退出BCI,并且还力邀其他中国企业携起手来,共同**。或许安踏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有这一天走在舞台的中央,而这还要从安踏的创始人丁世忠和他的600双鞋开始说起。1985年,晋江爆发假药案,此后的晋江开始转向制鞋,在之后的几年中,晋江涌现出了近3000家鞋厂。1987年,17岁的丁世忠觉得晋江竞争太过激烈,于是背着自己的600双鞋准备北上,在北京的一家批发商城里,做着鞋子批发的活儿。精湛的制鞋工艺,让丁世忠积攒了一定的口碑,此后的四年中,丁世忠赚了20万。有了一点资金之后的丁世忠不甘于只做代工厂,他认为不论是国内高端鞋还是海外品牌,都极其注重品牌,至于制作环节他们基本上找人代工,于是在1991年,丁世忠注册了“安踏”商标,表示要“安安心心、踏踏实实”的发展。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代工厂因接不到订单,资金断裂,接连破产。不得不说丁世忠很有远见,靠着对品牌门店的提前布局,在这次危机中活了下来。此后的安踏,逐渐从一个地方品牌迈向全国性品牌,开始追
退出BCI后,安踏的机会来了吗?

SOHO物业被罚1.15亿真相:潘石屹做起了商户电费文章!

人无信不立!当落魄的前企业家罗永浩直播还债成为“美谈”时,百亿身家吃香喝辣的潘石屹,却因偷逃税被罚7亿成为众矢之的,原本大家以为,吃一堑长一智,潘石屹会深刻汲取教训痛改前非,可就在善良的网友准备再给潘富豪一次机会时,潘石屹又再一次令人失望透顶的翻车了……01,“算计”租户,1天连吃15张罚单!潘石屹上一次上热搜,还是因为卖力上演了一幕“血亏甩卖SOHO房产还债”的感人故事,就在差点要给自己“洗白”时,聪明过头的潘石屹又玩脱了。3月25日,多家媒体报道,SOHO物业一天收到15张罚单,合计被罚1.15亿,而据北京市监局官网通报,SOHO此番被罚的原因,竟然是旗下15家物业管理公司存加收电费等违法行为,换言之,“鬼精鬼精”的潘老板,这一次,居然把算盘打到了商户头上!依据行政处罚决定书,此次SOHO中国被罚的物业管理公司涉及在运营的SOHO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北京银河SOHO、SOHO尚都、丹棱SOHO、前门SOHO、望京SOHO……等15家中存在加收电费、在电费中加收其他费用等违法行为,共计违法收取费用7685.84万元,已被主管部门责令返还给商户,并处罚款合计1.15亿元,堪称大快人心。至于潘石屹为何要对商户下手,目前SOHO方面并未有过任何公开回应,不过,我们还是基于先前报道和一些公开途径可查询的资料,找到了一丝“蛛丝马迹”:首先这不是SOHO第一次因加价多收电费被罚,早在2021年12月7日,上海市监局就披露了一则行政处罚,指向北SOHO(搜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多家分公司连续收到7份行政处罚,并被处以合计8664万元的罚款,但显然,SOHO记吃不记打,这一次,又想在北京诸多分公司上如法炮制,没想到再次翻车,对于这样的“惯犯”,应该加重处罚。澎湃新闻/图其次,本次涉及违法加收电费等各项费用的项目中,出现的诸如银河SOHO,三屯SOHO,丽泽SOHO、朝外SOHO、朝阳门SO
SOHO物业被罚1.15亿真相:潘石屹做起了商户电费文章!

被“逼”造车、坚持自己发微博,雷军凡尔赛背后:小米既喜且忧!

雷军又上电视了!令网友万万没想到的是,一个500强的老总,居然将藏在心底多年的小秘密,在央视财经主持人面前和盘托出,更不经意间秀出了“我37岁已实现财富自由”、“我到四十却一事无成”、“小米要成为像苹果一样伟大的公司”等凡尔赛金句 雷式凡尔赛社交圈刷屏之际,也引出了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在知天命之年,奋不顾身,押上全部身家名誉、闯入新能源汽车赛道,究竟是对是错? 手机行业的下行周期,高调对标苹果,誓要三年拿下全球第一,小米真得有这个实力吗? 雷军被迫造车的真相 小米创始人雷军在知名企业家之外还有另一重大众熟知的身份,即著名投资人,论对风口的捕捉与风向的把握,他绝对是国内科技圈中的佼佼者,这恰恰是问题所在,为何在比亚迪所向披靡,还有问界蔚小理打得不可开交之际,小米却慢了好几拍? 这其中第一个认知误区便是,大众以为雷军miss了新能源风口,这是大错特错的,逻辑很好推演,不妨先来看一下,比亚迪也好、蔚小理问界也罢,这些公司是干什么的?对嘛,它们本来就是造车卖车的啊,而小米呢?它首先是一家手机公司,其次才是互联网科技公司,不妨先来从财报层面速览一下小米的业务底色: 2021年全年财报,小米手机业务为公司贡献了2089亿元的营收,占总研收比高达63.6%,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创收850亿,占总营收比达25.9%,互联网服务创收282亿,占总营收比达8.6%,所以,与其说小米是互联网公司,不如说小米是手机公司来得精准贴切。 2021财年,小米净利润193.39亿元人民币,2021年末,小米账面现金总额1080亿,这就是小米的基本盘,一个主营手机、年净赚200亿的科技公司,而账面的千亿现金,是小米至少5年积累的结果,也就是说,时光倒回到2016年,在贾跃亭抛出造车PPT的沸腾时刻,小米即便认可电动车是大势所趋也是有心无力。 蔚来李斌曾保守预估,从立项到第一台量产车上市,没有400亿压根打不
被“逼”造车、坚持自己发微博,雷军凡尔赛背后:小米既喜且忧!

江湖再现“低配高价”,华为智选手机M40折戟沉沙

竞争最激烈的手机江湖,因疫情“黑天鹅”叠加换机周期延长的影响,正遭遇着史诗级寒冬,无论是国内手机市场还是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都在持续下降,低谷当前,为了提振市场信心,激活销量,消化库存,包括iPhone、小米 、OV和荣耀等一线大牌在内的厂商,无不针对旧款旗舰降价大促,针对新品“加料减价”。让4000块就能买到国产高端5G手机不再是笑话,可就在这时,却有贴牌机反其道而行之,用着千元机的配置,定出了4499元的高价,这股“自取其辱”的打法也很快遭到了来自市场层面的打脸:据《时代财经》等多家媒体报道,华为智选的鼎桥M40在华为专卖店开售半个月都没卖出100台,而在电商平台,真实评价数也是寥寥,销量可谓用惨淡来形容,在社交媒体平台,这款产品更是遭大V和网友群嘲“智商税”,不禁要问,谁给M40的勇气?华为“贴牌机”折戟沉沙!难以想象,在一线品牌手机打得死去活来之际,一些贴牌“山寨”机却开启了逆向财富密码,将低配高价玩出了花,这里面,尤以傍上华为的鼎桥M40为盛,近日,一款名为鼎桥M40的手机在华为专卖店和京东商城同步上架,主打的噱头有俩,一个是近乎复制华为的外观,一个是“华为智选”产品,按理应该不愁卖才对,可不成想却因销量遇冷上了热搜,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百度热搜/图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我们不妨来看看鼎桥M40和华为Mate40系列的外观对比,好家伙,你但凡不是写轮眼,基本看不出来这两台手机的外观差异,甚至连红色电源键都一比一COPY,这华为能忍?可现状是,不但华为忍了,而且华为还包卖包售后,那只能理解为,华为将Mate40系列的外观模具设计一骨脑授权给鼎桥M40了,这也是“贴牌”的由来之一。图源大V:@机海风云@楼斌Robin但光有外观可不行,现在的消费者也不傻,因为他细看上去,这机子不叫华为,机身印的LOGO也不是HUAWEI,而是鼎桥科技的TDTech,有关这公司的前生今生,我
江湖再现“低配高价”,华为智选手机M40折戟沉沙

刘强东跟紧马云的步伐,京东阿里“大变天”

24岁的阿里和20岁的京东,巨变进行时。 先说说京东。今天,京东物流发公告称,京东物流CEO余睿因个人身体原因辞任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及授权代表,原京东产发CEO胡伟将接任京东物流CEO。 此外,据爆料,京东集团将成立创新零售部,整合七鲜、拼拼等业务成立独立的业务单元,由此前的京东国际负责人闫小兵负责。据悉,这一业务将深入零售线下业务布局,探索创新模式。 更早些时候,京东在一季度财报中披露,集团原CEO徐雷因个人原因申请退休获批,集团CFO升任CEO并负责集团各业务的日常运营和协同发展。 人事变动前,京东也在内部做了可以说是近五年来最大的一次组织架构调整。 京东物流和京东零售(京东集团由京东零售、京东物流和京东数科三大子集团组成)都有新调整,相同的一点是,将业务调整成事业部制,京东零售取消过去的事业群制。 调整后,京东零售结构分为家电家具、3C数码、生活服务、大商超、大时尚五大事业部。此外,京东第一次打通自营和POP(第三方入驻开店)业务,实现流量平权。 再说说阿里。6月20日,阿里发布公告称,张勇(逍遥子)将于今年9月10日卸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专注于阿里云的发展。 接任张勇的有两人。董事会主席由蔡崇信出任,CEO由吴泳铭接棒,同时吴泳铭还将继续兼任淘天集团董事长。 (图片来源:阿里官方微信公众号,从左至右为吴泳铭、张勇、蔡崇信) 这一次公告重点在人事上。时间再往前推,今年三月,阿里启动“1+6+N”组织变革,开启组织架构变革。“1+6+N”即在阿里巴巴集团之下,设立本地生活、淘宝天猫商业、阿里云智能、国际数字商业、菜鸟、大文娱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 阿里巨变,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在阿里和京东的这次巨变中,许久未露面的马云和刘强东纷纷现身,参与或是主导了这次变革。 换帅第一天,马云现身杭州 (图片来源;新华网财经视频截图)
刘强东跟紧马云的步伐,京东阿里“大变天”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