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
DoNews
暂无个人介绍
IP属地:未知
1关注
175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DoNews
09-08

两折抛货、数据幻觉,子曰大模型难救网易有道

撰文 | 曹双涛 编辑 | 杨博丞 题图 | IC Photo 日前,网易有道子曰3.0大模型首批通过中国信通院“可信AI教育大模型”评估,并获最高5级认证。 随着大模型能力持续提升,有道不断聚焦高价值场景实现技术突破。当前子曰3.0已在两大高频应用中展现出显著优势:一是翻译,支持38种小语种实时互译,以较小参数规模实现媲美甚至超越部分大规模通用模型的翻译质量。二是辅导,其数学模型已正式开源,全面覆盖备课、出题、批改、答疑等教学环节。 但子曰大模型对有道不同业务板块的业绩推动,却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子曰大模型驱动的AI高考志愿填报、AI作文批改等功能,让用户满意度显著提升,续报率超过75%,创历史新高。2025年Q2,有道领世净收入同比增长约30%,有道领世所在的学习服务板块,收入同比增长2.2%至6.6亿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P老师作为子曰大模型在教育场景中最具代表性的落地应用,两者关系体现了技术基座与垂直应用的深度耦合。小P老师主要搭载在X20学习机、X7词典笔、Space One等有道硬件产品上。2025年Q2,有道智能硬件业务整体收入仍同比下降33.5%,成为三大业务中唯一出现负增长的板块。 图源:基于网易有道财报整理 DoNews制图 一、数据幻觉严重,小P老师频频“翻车” “售价1400多的有道词典笔X7Pro,核心功能集中在查词翻译、AI拍照、语文写作辅助、数学同步学、与小P老师对话等有限场景。但AI拍照、语文写作辅助等功能,通过手机安装对应App即可轻松实现;而查词翻译更是几十元的点读笔就具备的基础能力。 且若是增加几百元预算,就能购入科大讯飞、作业帮等品牌的学习机——这些产品在功能丰富度和实际使用体验上,都明显优于X7Pro。”来自广东省的初中生林磊(化名)感叹道。 用户对有道词典笔的不满,进一步折射出其硬件产品面临的一系列深层问题:产品定价
两折抛货、数据幻觉,子曰大模型难救网易有道
avatarDoNews
2024-11-29

股价暴跌七成,网易有道准备靠广告翻身

撰文 | 张  宇 编辑 | 杨博丞 题图 | IC Photo 11月14日,智能学习公司网易有道发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 根据财报,网易有道的总营收为15.7亿元,同比增长2.19%;净利润为0.86亿元,2023年同期净利润为-1.03亿元。 网易有道业绩反弹,带动了其股价增长。截至美东时间11月14日美股收盘,网易有道的股价上涨2.48%至4.95美元,总市值为5.92亿美元。 尽管如此,网易有道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依旧一言难尽。2019年10月,网易有道以17美元/股的发行价在纽交所上市,上市首日总市值超过19亿美元,但如今已蒸发超过七成。 二级市场对于网易有道的消极态度,源于其转型难言成功。过去数年,网易有道先后经历了教育行业政策调整、广告宣传监管加强等冲击,不得不开始了艰难的转型,陆续推出过十多款智能教育硬件产品,包括智能护眼灯、口袋打印机、听力宝、词典笔、AI学习机等等,但大多产品由于缺乏护城河而陷入同质化竞争之中,始终没能突围成功。 AI浪潮爆发之后,网易有道将AI视为改变转型困局的“秘密武器”,然而“AI+教育”的道路尚未完全走通,“AI+广告”却为网易有道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可问题在于,AI驱动下的在线营销服务业务是否具备差异化优势,以及是否具备可持续性,仍是一个未知数。 一、广告业务持续增长 网易有道承载着网易布局教育业务的重任,但现在广告业务已经抢了教育业务的风头。 按照业务结构划分,网易有道的收入来源可分为学习服务业务、在线营销服务业务和智能硬件业务三大部分。2024年第三季度,学习服务业务收入为7.679 亿元,同比下降19.2%;在线营销服务业务收入为4.894 亿元,同比增长45.6%;智能硬件业务收入为3.153亿元,同比增长25.2%。其中,学习服务业务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为48.9%,在线营销服务业务收入占比为31.2%,而
股价暴跌七成,网易有道准备靠广告翻身
avatarDoNews
2024-10-08

业绩失速、闭店增多,锅圈正被“抛弃”?

撰文 | 曹双涛 编辑 | 杨博丞 题图 | IC Photo 中餐第一品类的火锅,是否正被消费者所抛弃? 据海底捞2024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海底捞营收和核心经营净利润虽分别同比增长13.8%和13%,分别至214.91亿元和27.99亿,但海底捞客单价已出现三连降。和海底捞业绩保持增长不同的是,2024上半年不仅呷哺呷哺营收下跌15.87%,且净利由盈转亏暴亏2.73亿元。 图源:海底捞财报 呷哺呷哺的亏损或许正是当下火锅行业的真实写照,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北京限额以上餐饮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88.8%至1.8亿元,利润率低至0.37%,达到行业冰点。 这让火锅店老板不得不自我调侃道,你在北京吃一顿300元的火锅,我只能赚1元。利润率的持续走低,正加速火锅门店的倒闭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20日,全国火锅店注吊销量已达3.9万家。 不仅仅是火锅门店,火锅食材店的日子同样难熬。 据锅圈2024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锅圈营收同比和净利润同比下降3.5%和20.16%,分别至26.65亿元和8598.4万元。核心业绩的失速,让锅圈股价长期处在下行区间。近一年锅圈股价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为12.5港元/股和2.05港元/股,跌幅比例高达83.6%。 图源:雪球 面对业绩的失速,锅圈正通过多种方式开启自救。一是通过投资扩大业务版图并升级供应链,今年7月锅圈投资小板凳街坊火锅、围辣小火锅、郑喜旺烧烤、伍学长现烤串夹饼四家餐饮零售品牌达成战略合作。同月,锅圈全资收购华鼎冷链,完善冷链体系。 二是通过肴肴领鲜拓展门店新形态,肴肴领鲜选址聚焦在农贸市场,面向家庭一日三餐,专卖速冻调理品、预制菜品和各种油炸食物。锅圈创始人、董事长杨明超称预制菜能够解决在家下厨“麻烦”的痛点;而选择农贸市场,是因中国有60多万个行政村,4万多个乡镇,2000多个县,80%的人
业绩失速、闭店增多,锅圈正被“抛弃”?
avatarDoNews
2024-09-03

上半年亏损收窄至2.18亿,金蝶国际何时盈利?

撰文 | 张  宇 编辑 | 杨博丞 题图 | IC Photo 企业管理云SaaS公司金蝶国际仍未扭亏为盈。 2024年上半年财报显示,金蝶国际的总营收为28.7亿元,同比增长11.9%;权益持有人应占当期亏损约2.18亿元,同比收窄23.2%。 按照业务构成划分,金蝶国际主要有云服务业务、企业资源管理计划业务及其他两大板块,其中云服务业务收入为23.9亿元,2023年同期为20.39亿元,同比增长17.2%,占总营收的比例为83.2%,而2023年同期占比为79.5%;企业资源管理计划业务及其他收入为4.81亿元,2023年同期为5.27亿元,同比下降约8.8%。 图源:金蝶国际财报 虽然仍处于亏损之中,但金蝶国际董事会主席兼CEO徐少春却信心十足,“我们对明年扭亏为盈充满信心。前两年的亏损,我们是属于‘战略性亏损’,金蝶发展的黄金时期已经来临。”金蝶集团执行董事、CFO林波也表示,公司经营性现金流维持在健康水平,将加强对各项费用成本的管控,预计2025年转为经营性盈利的目标没有改变。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2年3月正式提出向云转型至今,金蝶国际已如愿成为一家云服务公司,过去七年,其云服务业务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35.6%。然而在2024年上半年,金蝶国际的云服务业务亏损3.47亿元,虽然较2023年同期的4.47亿元亏损有所收窄,但仍是各业务板块中亏损最多的。这意味着金蝶国际在云服务领域的投入还未完全转化为收益,其依然面临着转型带来的长期阵痛。 一、云转型难言成功 2014年,在竞争对手用友网络推出“用友云”之后,徐少春在上千名员工的共同注视下亲手砸掉服务器,并宣布成立“ERP云服务事业部”,这成为金蝶国际向云转型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自此,金蝶国际的业务重心开始向云服务业务倾斜,随后顺势推出了K/3 Cloud(后为金蝶云·星空)和KIS云,2018年又推出了
上半年亏损收窄至2.18亿,金蝶国际何时盈利?
avatarDoNews
2023-03-22

易点云三度递表,上市之路充满未知

文/曹双涛 编辑/杨博丞 继2022年2月28日、9月9日两次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的易点云,日前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从易点云最新披露的招股书来看,可谓说是喜忧参半。一方面,借助公司较高的客户留存率和单个客户付费金额的提高,易点云在2020年-2022年,营收分别为8.13亿元、11.84亿元、13.72亿元。 图源:易点云招股书 但另一方面,目前易点云依然深陷“增收不增利”的发展怪圈中。其在2020年-2022年的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分别为8844.4万元、3.48亿元、6.12亿元。换句话说,易点云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亏损已高达10亿元。 事实上,易点云之所以长期亏损,本质上还是由于自身的商业模型所决定的。它的商业模型为:从上游供应商手中收购大量的二手电脑,之后易点云再对这些二手电脑进行翻新,翻新后的电脑或以拍卖或以分期租赁或以直接买断等方式给到下游客户。 为延长客户的生命周期,易点云对于分期租赁客户也提供TI服务和SasS服务。但需要说明的是,给客户提供租赁服务依然是易点云的主要营收来源。以2022年为例,这一比例占到公司总营收比重的84.9%。 图源:易点云招股书 但长期的亏损只是易点云商业模型暴雷问题的冰山一角,隐藏在冰山下的问题远不止此。本文结合的易点云的招股书试图回答几个重要问题,为何易点云多次谋求上市?公司的重资产模式从何而来?这种重资产模型未来是否具备成长性? 1、深受外界诟病的重资产模式 长期以来,不管是小熊U租还是易点云,让外界诟病最多就是这两家公司均为典型的重资产模式。二手电脑租赁之所以会如此之重,实则是由多方因素所决定的。 首先,二手电脑租赁在下游客户租赁期间,实则是另一种形式的“买断”服务。为满足下游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易点云只能继续投入费用向上游供应商购买大量的二手电脑。 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二手电脑本身具有寿命周期短、又叠加当下电脑系
易点云三度递表,上市之路充满未知
avatarDoNews
05-26

铜师傅IPO之困:业务结构单一,难撕“小众”标签

撰文 | 张 宇 编辑 | 杨博丞 题图 | 图虫创意 近日,文创工艺产品品牌铜师傅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赴港上市。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截至2024年12月31日,铜师傅在中国铜质文创工艺产品市场按总收入计位列第一,市场份额达35.0%。 尽管铜师傅已是中国铜质文创工艺产品市场的第一品牌,但未来发展前景却不太乐观,主要原因在于该市场的市场规模并不大。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铜质文创工艺产品市场市场从2019年的11.0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5.7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7.3%,预计到2029年达到22.8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7%。 铜质文创工艺产品市场空间容量有限,意味着铜师傅的营收难以实现大幅增长,同时现有业务也很快会遭遇发展瓶颈。 不仅如此,铜师傅的业务状况也存在诸多不足:一方面,其业务结构过度依赖单一品类,铜质文创产品占比畸高;另一方面,产品销售高度依赖线上渠道,而线下渠道拓展乏力。 曾被小米创始人雷军誉为“小米体系外最像小米的企业”的铜师傅,能顺利扣开港交所的大门吗? 一、业务结构过于单一 根据招股书,2022年至2024年,铜师傅的营收分别为5.03亿元、5.06亿元和5.71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93.8万元、4413.1万元和7898.2万元。 按照产品类别划分,铜师傅拥有铜质文创产品、塑胶潮玩、银质文创产品、黄金文创产品、木质文创产品五个业务板块。虽然业务板块不少,但业务结构却存在明显的不合理性。 2022年至2024年,铜质文创产品收入分别为4.80亿元、4.88亿元和5.51亿元,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95.4%、96.3%和96.6%。显现出铜师傅对于铜质文创产品的高度依赖性,不仅如此,铜质文创产品收入占比由95.4%一路攀升至96.6%,业务结构单一的问题却愈发凸显,几乎成为了铜师傅唯一的收入来源。 单一的业务结构虽然可以使
铜师傅IPO之困:业务结构单一,难撕“小众”标签
avatarDoNews
2024-04-29

扎克伯格的“元宇宙”梦还能坚持多久?

撰文 | 田小梦 编辑 | 李信马 题图 | IC Photo 大模型的这股风为微软、谷歌加强了底气,却将Meta打回了“原型”。 本周美股陆续发布新一财季数据。其中,谷歌2024财年第一季度营收805.4亿美元,超过市场预期的790.4亿美元,同比增长15%,每股收益1.89美元,超出市场预期25%。微软2024财年第三季度总营收618.6亿美元,同比增长17%,利润219亿美元,同比增长20%,每股收益2.94美元,全面超出华尔街预期。 受财报利好,前者在盘后股价一度大涨近16%,突破2万亿市值大关;后者在盘后股价也上涨了5%。 而Meta在公布新一季度业绩后,股价却表现一般。 图片来源:百度股市通 事实上,Meta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业绩表现良好,营收较去年同期的286.45亿美元增长了27%,达到364.55 亿美元,超过了分析师平均预期的 361.6 亿美元,净利润为 123.69 亿美元,同比增长117%。用Meta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的话来说:“这是今年的良好开端。” 但投资人却不买账,原因在于,扎克伯格在财报会上表示,为加速AI基础设施的建设,Meta预计今年全年的资本支出将从此前预测的300-370亿美元提高至350-400亿美元,未来几年资本支出都会大幅增加,并且这种投入可能在短期都看不到回报。更可怕的是,除了在AI上烧钱之外,Meta表示也还在元宇宙上继续烧钱。 众所周知,2021年扎克伯格在元宇宙上孤注一掷,甚至将Facebook改名为Meta,扎克伯格也被网友调侃“竟然不要‘脸’了”。尽管2021年“元宇宙”概念大火,VR/AR被视为打开元宇宙大门的钥匙,可依旧雷声大雨点小,市场不买单。Meta的Reality Labs业务在2021年、2022年分别亏损了101.9亿美元、137.2亿美元。 2023年年初,扎克伯格曾给公司定下 “效率之年”的
扎克伯格的“元宇宙”梦还能坚持多久?
avatarDoNews
09-23 17:33

天玑9500能让联发科超越高通?

撰文 | 张  宇 编辑 | 杨博丞 题图 | IC Photo 新一轮旗舰智能手机芯片大战已经拉开帷幕。 9月22日,联发科召开了2025天玑旗舰芯片新品发布会,新一代旗舰移动平台天玑9500正式亮相,而首批搭载天玑9500的智能手机预计于2025年第四季度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4年发布天玑9400开始,联发科便将新品发布会的时间定在高通骁龙峰会之前,今年的新品发布会更是只早于高通骁龙峰会一天。据悉,高通将于9月23日至25日在美国夏威夷毛伊岛发布骁龙8 Elite Gen 5。联发科此举无疑反映出其对天玑9500信心十足,并试图抢占市场先机与关注度。 早在天玑9000时代,联发科就已证明了其的确拥有冲击高端市场的实力,只是一直未能站稳脚跟,虽然联发科能否借助天玑9500稳固其在高端市场的形象仍是未知数,但可以预见的是,高端芯片领域即将再次迎来一场激烈的竞争。 01、单核性能比肩苹果A19 Pro 天玑9500是联发科在高端市场的又一次关键尝试,其采用台积电第三代3nm工艺制程,晶体管数量突破300亿个,带来了更高的集成度和更低的功耗。 图源:天玑9500发布会 据悉,天玑9500采用ARM最新一代CPU架构,继续沿用“全大核”设计思路,由一颗主频高达4.21GHz的C1-Ultra超大核、三颗3.5GHz的C1-Premium大核及四颗2.7GHz的C1-Pro能效核组成。 第三代“全大核”设计使得玑9500的性能显著提升。根据联发科测试数据,天玑9500在Geekbench 6.4中的单核成绩达到4007分,相比天玑9400提升32%;多核成绩高达11217分,较天玑9400提升17%。天玑9500也因此成为安卓阵营第一款单核成绩突破4000分的旗舰芯片,甚至能与苹果A19 Pro相媲美。 天玑9500的功耗控制是一大亮点。根据联发科提供的数据,相比
天玑9500能让联发科超越高通?
avatarDoNews
2023-11-16

3400多亿独角兽申请破产,共享办公已成“夕阳产业”?

撰文 | 雁  秋 编辑 | 李信马 题图 | WeWork官方微信公众号 地基不稳,房梁空空,再高的楼塌起来也轻而易举。 WeWork就是这样,明明是靠二房东生意起家,却把自己包装成互联网高科技公司,以共享办公平台的名义炒得火热。据了解,WeWork最高时估值曾470亿美元,折合约3400多亿人民币,是全世界估值最高的独角兽。 可惜这家公司自打成立以来就没赚过钱,最近更是由于无法支付贷款利息,向新泽西州法院提交申请了破产保护。在提交的法庭文件中WeWork表示,公司拥有约150亿美元的资产,负债总额为186亿美元。此外,WeWork还欠了多家房地产公司和业主近1亿美元的未付租金和租赁终止费。 最惨的还是软银,前前后后往这家公司投入超106亿美元,如今几乎输的干干净净。软银创始人孙正义也因为WeWork这一笔投资搞得颜面尽失,不得不在股东大会上道歉认错。 由于WeWork的发展经历太过荒诞,苹果甚至还投资拍摄了一部以其为原型的电视剧《初创玩家》,剧中吹牛的的创始人、夸张的估值、快速的崛起和落败,无一不是该公司在现实中的写照。 从山顶跌倒谷底,WeWork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一、乌托邦的破碎 2010年,美国经济尚未从金融危机中恢复,大量中小企业破产倒闭,纽约曼哈顿闲置不少写字楼。 年轻的亚当·诺伊曼从中发现了商机,低价接手过一些空置房间,斥巨资将其改造成高大上的办公楼,出租给需要灵活空间的创业公司或个人,WeWork就这样成立了。 每个月花几千块,就能享受到人类高质量办公环境:整洁明亮的工作室、免费供应的咖啡茶水、会播放音乐的洋气厕所,大家共用打印机、前台,不用和房东签订长期合同......WeWork算是踩中了行业痛点,受到不少初创公司的欢迎。 WeWork中国延安东路社区 图源:WeWork微信公众号 诺伊曼也放飞了自我,他发挥个人长项,讲出很多美
3400多亿独角兽申请破产,共享办公已成“夕阳产业”?
avatarDoNews
2023-04-21

降价反噬特斯拉,但价格战仍将继续

撰文 | 小不董 编辑 | 李信马 题图 | IC Photo 4月20日,特斯拉发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总收入约233.3亿美元,同比增长24.38%;净利润约25.13亿美元,同比下滑超24%,低于市场预期。   毛利率则进一步从去年四季度的23.8%下降至19.3%,跌破20%的关键节点。从营收、利润、毛利率的环比下滑来看,特斯拉去年底掀起的价格战正是“罪魁祸首”。 此前分析师对本季度特斯拉毛利率的预测多集中在18%-20%之间,最终结果也基本符合预期,但由于数字跌破20%,达到2020年底以来的最低值,触及了部分投资者的底线。 分业务来看,特斯拉在汽车业务、储能业务、服务及其他业务分别实现营收199.63亿美元、15.29亿美元、18.37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8%、148%、44%。但是,特斯拉在其核心汽车业务上的毛利率跌至21%,创下近两年来的新低。 财报发布当天,特斯拉收盘价报180.59美元,最高183.5美元,最低177.65美元,成交量1.26亿股,总市值5723亿美元。 图片来源:百度股市通 截止发稿前,特斯拉股票报162.99美元/股,总市值5166亿美元。 图片来源:百度股市通 一、降价反噬利润 特斯拉去年底掀起的电动车价格战现在正反噬自己。在财报电话会上,当被问及其利润率的未来方向时,特斯拉高管拒绝给出任何指导。“如今的环境下,我们很难对此做出预测,”首席财务官Zachary Kirkhorn表示:“宏观环境存在太多不确定性。” 马斯克则向美联储“甩锅”,称美联储持续加息导致汽车价格变相上涨。“当前宏观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他说:“我认为人们已经注意到(宏观环境变化),尤其是在购买汽车等大宗商品时。” 图片来源:特斯拉财报 财报中罗列了一系列利好消息,例如储能部署在第一季度同比增长360%、今年晚些时候将在上海建立第二个40千瓦时
降价反噬特斯拉,但价格战仍将继续
avatarDoNews
2023-03-27

深蓝搁浅,长安难“长安”

撰文 | 因  客 编辑 | 杨博丞 题图 | IC Photo 进入三月,汽车市场连续出现大动作,各大车企不仅纷纷投身残酷价格战,就连围绕车企的新闻都越来越劲爆了。而被长安寄予新能源赛道开拓者角色的深蓝品牌就冲上了热搜。 仔细梳理长安在今年的315期间表现,热度就没有断过。显示一封自称为被长安深蓝抛弃的全体车主的信引爆舆论,再到一份目标为长安深蓝的水军脑图,紧接着各大微信群里的老车主纷纷跳脚维权,长安深蓝堪称度过了一个多事之”春”。 是深蓝做错了,还是网络水军的恶意节奏?答案尚不清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些曾经信任长安深蓝的车主,已经有人真的伤透了心。 一、新能源流行背刺老车主,为何长安独上热搜? 3月10日,长安深蓝随着自己的一则公告,彻底自爆。据长安深蓝官方发布,3月10日至31日期间,凡购买长安深蓝SL03系列的车主,均可直接补贴22000元的现金以及20000元的权益大礼包,而且还可以叠加地方消费补贴政策。 这降价操作明明是优惠消费者的好事,为何如此刺激到了深蓝拥趸的神经,让新车主望而却步,让老车主大喊“冤种”? 要知道,深蓝SL03是长安汽车旗下全新新能源品牌长安深蓝的首款战略车型,新车基于长安EPA1纯电平台打造,定位于中型电动轿车,售价区间为16.89-69.99万元。其纯电版车型,电池容量分别为58.1kWh、79.97kWh,CLTC纯电续航705km。无论在上市前还是上市后,都被认为是相当能打的存在。 但是,按照公告中这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下来,深蓝SL03价格直接下探到15万-20万电车市场区域,而如果选择入手深蓝SL03增程版,更是击破15万档位,价格竞争力极强。 诚然,在当下波云诡谲的新能源战场中,降价已经成为各方抢滩登陆的杀手锏,只不过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效果下,国产品牌也是夹缝中求生存:上市定价高,才能维持利润空间,但卖不动的现实下,
深蓝搁浅,长安难“长安”
avatarDoNews
2023-03-23

一步到位,华为凌霄技术让全屋WiFi覆盖不断连

DoNews 3月23日消息(秦宁)面对当下各种移动设备陡增,智能家居的兴起,使得网络环境越来越严峻,为适应当下消费者的选择,3月23日华为春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基于凌霄技术的华为凌霄子母路由Q6正式亮相,以更快、更广、更强三方面革新传统路由组网方式,带给用户不一样的全屋WiFi体验。 随着当下移动设备以及AIoT设备的增多,用户对无线网络需求与日俱增,根据2022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0次统计报告来看,截止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4.4%,此外使用手机上网的规模达到了99.6%,相比于电脑PC、平板呈现拉开了断崖式的差距。 传统路由和组网路由现状 说起无线WiFi相信绝大多数用户都比较熟悉WiFi5,WiFi5路由器统治了无线路由市场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且随着智能手机,智能设备的兴起,基本家家户户都会买路由器,并且大多数家庭用户会把路由器安放在客厅,对于一些房子户型较小的用户来说无线体验也还说得过去,但对于一些大户型的用户来说,把路由器放在客厅,人回卧室休息,想连无线网络就十分困难,因为有的客厅和卧室隔了承重墙或者几堵墙,甚至需要用户特定的姿势和角落去连接无线网络才有信号,这十分滑稽,也相信绝大多数用户有过这样的经历。 当然市面上也有解决方案,比如两两路由器无线桥接扩展信号、或者说使用路由器品牌自己旗下的信号放大器等等,但设置都相当复杂,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使用门槛是比较高的。当然市面上确实也有优秀的组网方案,但当时基本被大家熟知的国外品牌垄断,价格十分昂贵,基本在3000到6000左右,对于发烧友来说这个价格是完全没问题的,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花几千买路由器是不可思议的,而且根据许多第三方路由器论坛上的高端用户入手体验过后回馈得知,这些方案也并非称得上十分完美。 智能设备兴起,加速路由市场推动Mesh 随着WiFi6的普及,
一步到位,华为凌霄技术让全屋WiFi覆盖不断连
avatarDoNews
2023-05-17

腾讯音乐财报,当音乐遇上AIGC

​撰文 | 龙  曦 题图 | 腾讯音乐 在这个AIGC技术群“模”乱舞的时代,有人提出,所有的互联网业务,都可以再基于新技术重做一遍。 话虽如此,但新技术真正能落地的要素,却相当难以具备。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算法、算力和数据”是AI的基本要素,那么“高质量数据+高层次人才+高频场景”的“三高要素”,才是技术能落地并推动行业解放生产力的关键。 从这个角度去看,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下称“腾讯音乐”)正在构建和完善自己的“三高要素”。事实上,这家领先的中国在线音乐与音频娱乐平台已经广泛的在业务中使用AI技术,这次财报披露的信息也显示,在较短时间内,腾讯音乐已基于数据和场景方面的优势,在AIGC(人工智能原创内容)的产业化应用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有差异化竞争力的新路。 一、音乐拥抱新技术:腾讯音乐的产业AIGC落地探索 ChatGPT引发的全球群“模”乱舞,使得AIGC备受关注。 事实上,除了强大的文本能力之外,图像、音乐乃至一切可以用数字形式承载的“内容”,都可以用AIGC技术进行生成,所以在当下,该技术的应用也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方向。 由于世界上已经有很多开源数据集作为基础,所以,仅仅就做出AIGC探索这件事本身而言,只要具有足够的资金和人才资源,想要达到一定的参数量,并不是多么困难。这也是很多新创团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宣布自己推出AIGC功能或产品的深层原因。 但用钱解决不了的问题是,如果不能具备实际的落地场景和商业价值,技术本身并不能产生价值,只能成为成本。 所以,要判断技术应用能否落地,先要看看这一领域内是否已经有足够的AI实践。 从这个角度看过去,腾讯音乐在AIGC方面,已经有了诸多方面的领先尝试。例如其最新一季财报中,就提到了其正在持续落地的多元应用,推出的一站式音乐服务平台“腾讯音乐启明星”与“音色制作人”不仅协助音乐人在作词、作曲、音乐内容分析与剪辑等制作环节
腾讯音乐财报,当音乐遇上AIGC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