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近期发布国泰君安国际(港股代码01788.HK)评级报告。作为此次利好消息,简单来讲,穆迪确认其长期本外币发行人评级为“Baa2”、短期评级“P-2”,展望维持“稳定”,这一结果为市场注入了明确的信用稳定性预期。 穆迪维持评级的核心逻辑在于,预计未来12-18个月国泰君安国际信用状况将保持稳健。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其评级支撑体系包含两层关键保障:一是母公司国泰海通证券(穆迪评级“Baa1”,展望稳定)的持续支持承诺;二是通过母公司获得中国政府(穆迪评级“A1”)的间接支持。 在独立信用评估方面,穆迪给予好的评级,反映出国泰君安国际自身经营实力的显著改善。积极信号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平均资产回报率(ROAA)稳步增长,投资、经纪及企业融资业务实现协同发展。自营投资组合风险控制得力,主要配置于存单及投资级债券,资产波动性较低;杠杆率较此前有所下降,且优于境内同业水平。 评级报告在提及流动性与融资结构优化空间的同时,也充分肯定了国泰君安国际的积极应对:尽管近期流动性指标因金融资产合理扩张及短期融资占比上升有所调整,但7月成功发行美元债券后,穆迪明确预期这将有效改善融资结构。值得注意的是,金融产品相关资产在剔除客户隔离资金后占总资产的一定比例,尽管规模看似较高,但其中大部分由客户资金支撑并主要服务于交易需求,穆迪因此认为其流动性及投资风险处于可控范围。 可能是母公司国泰海通的支持能力拥有坚实基础,穆迪从三方面明确肯定:一是股权结构稳固,截至2025年6月30日国泰海通持股74%,实现绝对控股;二是历史支持记录良好,母公司曾通过资本注入及融资增信提供实质性支持;三是战略重要性显著,国泰君安国际作为母公司国际化核心平台,声誉关联度高。政府层面的支持路径也十分清晰,国泰海通作为上海市属旗舰券商,在地方金融体系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