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灏
洪灏
暂无个人介绍
IP属地:北京
0关注
431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洪灏
2023-03-08

洪灏: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81年来最悬

昨夜,鲍叔证词。不出所料,他鹰如美国经济数据:过去三个月,美国新增就业约100万人,失业率保持近历史最低;销售数据坚挺,显示美国国内需求依然旺盛,通胀超预期,似乎并没有受到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影响;消费者信心小幅回升,但制造业继续放缓。$道琼斯(.DJI)$ $纳斯达克(.IXIC)$ 美国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还没有像市场共识认为的那样,陷入衰退。连鲍叔昨天晚上也说道,“我们估计不会看到美国出现大规模失业的情况”,并称“如果数据继续显示通胀压力,我们将加快加息节奏”。字里行间,雄鹰展翅翱翔。之前,市场认为,美国经济不会衰退,但是美联储将放缓加息的节奏,甚至很快将停止加息。这个经济和政策预期的组合,逻辑上很难让人信服。昨夜,机构鱼贯而入,进场锁定隔夜借贷成本,新增SOFR合约有史以来最多。美国真的不会出现鲍叔所说的情况吗?在本轮加息周期,美联储官员到2021年底一直保持鸽派姿态,认为通胀将是“短暂的、暂时的现象”。2022年后改口称本轮通胀将“更高更长”。1970年代时的两轮滞涨,失业率在美国经济临近衰退之前都没有飙升,甚至略微下降。因此,无论是近代史还是老黄历,美联储的预测记录都似乎差欠人意。隔夜,两年美债收益率飙升超过5%,2007年来首次。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的程度1981年以来最甚。很多人误以为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是可怕的。其实,是收益率曲线从倒挂回到正常,才更可怕。因为此时,才是美国经济正式陷入衰退的时刻。洪灏
洪灏: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81年来最悬
avatar洪灏
2023-02-06

洪灏:是死猫跳,还是牛回头?

洪灏,CFA恒指涨势于22,700点停滞不前,与我们于2022年10月底设定的23,000点目标,以及22,500点850周期线仅一步之遥。历经约三个月50%的大涨,获利了结的冲动难以忽略。在岸市场尚未对中国PMI重回扩张区间完全云合风应。但,一如我们的领先指标、指数估值和中国市场市值所昭示的那样,我们于2022年10月底捕捉到的的市场底部确乎是一个长期转折点。涨势暂停于850周期线上周,恒指$恒生指数(HSI)$ 遭遇了自2022年10月底触底以来、14周内的最大单周跌幅,跌幅超4%。无独有偶,其他与中国相关的指数亦未能独善其身。这一跌势令不少人一呼三颠,惶惶不安,也令我们措手不及。众人争相发问,获利了结之时是否已至。毕竟,恒指已经从底部一举反弹了约50%,恒生科技指数$恒生科技指数(HSTECH)$ 则乘势扶摇直上了约80%。当我们于去年10月底逆市场共识空翻多时,我们将恒指的目标价定为23,000点,而彼时恒指仅略高于14,000点。这在当时无疑是一记直言无畏且力排共识的看涨呼声。恒指本轮反弹的峰值现为22,700点,比我们的目标价低1%,仅一步之遥。此外,我们注意到恒指此轮的涨势于850周期线,即约22,500点处便停滞不前。(关于850周期线的详尽探讨,请参阅我们的畅销书《预测:经济、周期与市场泡沫》,由中信出版社出版)这条线在疫情三年已经被多次触及——首次于2020年3月底新冠疫情爆发之际作为支撑位;随后于2022年3月中旬和7月恒指一泻千里、跌跌不休之际两度摇身一变成为阻力位(图表1)。图表1: 恒指涨势于850周期线处停滞不前。资料来源: 彭博,思睿研究分歧渐显尽管市场对中国的情绪普遍回暖,股市一路
洪灏:是死猫跳,还是牛回头?
avatar洪灏
2023-03-15

洪灏|美国通胀超预期;硅谷银行拯救美股

昨夜,美国核心通胀环比加速,但整体符合预期。$硅谷银行(SIVB)$ 破产得到了妥善处理,甚至有消息称硅谷银行已经重新开门营业,并且客似云来。美股为之一振,三大指数齐涨。$纳斯达克(.IXIC)$ $道琼斯(.DJI)$ $标普500(.SPX)$市场现在下注美联储下周加息25个点,甚至停止加息。野村最激进,甚至预测美联储将开始降息。其实是市场利用硅谷银行破产来绑架美联储货币政策,毕竟,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的第三个隐含目标是维持金融系统稳定。之前,我们在连续三篇文章里《洪灏|硅谷银行 - 最安全的地方才最危险(付CFA授证峰会主题演讲 45分钟音频)》分析了这次硅谷银行破产和当年雷曼的最大相似之处就是他们的首席内务官和首席财务官是同一个人。没有经历过08年的分析员,不知道当年华尔街失业率50%,花街白领还要忍着失业之痛去各大银行排队挤提,生怕去晚了要遭遇工作和存款齐丢的狼狈之状。现在硅谷银行破产前,还把年终奖先发了,当真是年度最佳雇主。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后,美国通胀得到控制了吗?那要看你看什么指标。表明上,通胀和核心通胀的整体水平继续缓慢下行,但是环比加速。同时,一月的PCE个人消费通胀超预期并环比加速。市场似乎忘了,这个数据才是美联储关注的、最重要的通胀数据。而亚特兰大联储的“黏性通胀率”继续大幅走高,但“非黏性通胀”,也就是价格容易
洪灏|美国通胀超预期;硅谷银行拯救美股
avatar洪灏
2023-07-02

洪灏:人民币进入周期低点

最近,人民币汇率再度承压至去年十月底的低点附近,市场对此言人人殊,莫衷一是。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我六月二十九日星期四晚上应邀参加了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举办的人民币汇率研讨会,并做了主题发言。我的主要观点是:当前人民币“影子汇率”比2001年中国“入世”之前更弱(图一);人民币名义汇率走势弱于其以“850周期线”衡量的长期趋势(图二);人民币实际利率在短期受到的压力为最近二十年之最,堪比2009年三月全球次贷危机和2016年二月人民币二次汇改贬值时期(图三)。尽管如此,人民币实际汇率已经运行到其7年中周期低点附近。昨天,在没有特别消息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盘中一度跳升近300点。图一:人民币“影子汇率”比中国“入世”前更弱图二:人民币名义汇率弱于长期趋势当然,周期不是闹钟,以中周期为时间尺度来衡量短期的汇率波动很容易便会谬以千里。人民币实际汇率运行到周期的低点也并非意味着人民币重新走强一蹴即至(图三)。但显然,继续大幅走贬的空间已经不大了。在今年5月22日发布的下半年展望报告《洪灏 | 2023年下半年展望:进则无咎》中,我详细地分析了几种周期复苏的不同场景。这些复苏的场景也将左右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图三: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外储走势背离在对于汇率数据进行了经济周期调整之后,我们可以清晰地展示,人民币汇率的长期走势与中国出口、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情况高度相关,而后面的两个变量领先于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或者说,随着制造业回流美国、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减少,市场在预期出口的强势在未来数月将难以为继,并已反应在人民币汇率近期的走势里(图四)。图四:人民币反映了市场对于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和中国出口周期的预期那么,人民币本轮走势的最主要驱动力又是什么?我们都饱谙“不可能三角”这个汇率理论。“不可能三角”指的是一国很难同时保持货币政策独立、资本自由流动和汇率稳定三个目标。在这个理论框架里,如果一国要追
洪灏:人民币进入周期低点
avatar洪灏
2023-05-09

洪灏观点|A股已经是技术性牛市 中字头行情可以类比2005年

本采访首发于券商中国:A股已处于技术性牛市!思睿集团洪灏:世界变了,高波动率市场下要用新模式去思考核心观点:1、国内最重要的问题是房地产的复苏,房地产不复苏的话,中国经济难言全面复苏。此外,出口形势变化和消费回暖能否持续非常重要。2、海外来看,美联储怎样平衡通胀的风险和由于货币收缩过紧导致衰退的风险,石油价格是否会重新高企都值得关注。3、硅谷银行事件冲击后,美国金融系统里的信贷条件在缩紧,是否会出现像2008年那样的危机目前还很难判断。4、美股远远没有反映系统风险,美国的科技股还是很贵,如果我们真要进入一个衰退阶段,现在的市场表现是不吻合的。5、本轮中字头、国字头公司的投资机会可以类比2005年,这一波行情还没有走完。在不确定的环境里,这些公司有股权结构、运营的确定性,还有很好的现金流。而这些优势还没有充分体现在股价里。6、只要有流动性、有梦想,估值在市场开始启动的时候不太贵,股市都会有一波升幅。A股涨到3500点已经是技术定义上的牛市,技术上没有任何争议。7、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投资,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基金经理,只有拐点才能够改变人生,关键时刻出现的机会都是逆人性的。8、世界变了,宏观是投资最大的Beta。波动就是进步,我们要拥抱波动性,用新的模式去思考和进行资产配置。全球宏观经济存在这些关键点Q:您对现在整体全球的宏观环境怎么看?哪些问题是您现在比较关注的?洪灏:全球有几个大的因素。先讲国内,国内最重要的一个是房地产的复苏, $碧桂园(02007)$ $中国恒大
洪灏观点|A股已经是技术性牛市 中字头行情可以类比2005年
avatar洪灏
2023-02-20

洪灏:从贸易盈余到市场复苏

洪灏,CFA结售汇顺差同比增长位于数据历史新低,贸易盈余目前并未完全转化为人民币流动性,但此本币流动性转化不日将至。这个现象阐释了2022年创纪录的贸易盈余和股市的分道扬镳,也为未来市场的修复埋下了流动性的伏笔。人民币隐含波动率和交易员的美元仓位水平尚未有强烈的交易信号,而北向买盘在近期止步不前。经济复苏的图景正渐次展开。稍安勿躁,静待时机。贸易与股市的脱钩中国经济周期性复苏的图景正渐次展开。高频数据显示,大城市拥堵延时和地铁客流已回升至近常态水平。一线城市的二手房交易反弹强劲。然而,在社交媒体风靡盛行的时代,二手房市场的形势缺乏客观的评估。毕竟,二手房交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不及新房。话虽如此,作为复苏阵营的一员,我们对这般凿凿可据的数据依然喜闻乐见。然而,去年10月底以来浩浩汤汤的市场复苏开始停滞不前,大盘甚至于上周五午盘交易中诡秘莫测地回吐了当日早盘的涨幅。这种戏剧性的盘中逆转往往会招致交易员们对其成因徒劳的猜测。相反,我们转而从中国的外部账户中探寻蛛丝马迹。随着一月代客结售汇数据的公布,我们注意到,新增结售汇正处于整个数据历史的最低点(图表1)。图表1: 结售汇顺差增长正处于历史最低点。这是一个逆向指标。资料来源: 彭博,思睿研究这些数据表明,尽管外贸态势去年如火如荼,银行客户的人民币结汇顺差却依然不温不火。也就是说,中国去年创纪录的贸易余额所累积的外汇尚未完全转化为人民币流动性。在某种程度上,该数据有力解释了,缘何外储在2022年并未随着中国史无前例的出口和经常账户盈余而水涨船高。故此,中国的贸易余额与中国股市表现脱钩(图表2)。图表2: 股市与创纪录的贸易盈余脱钩。资料来源: 彭博,思睿研究尽管如此,创纪录低的新增外汇结算顺差意味着,未来数月里人民币流动性的增长不日将至,因为银行客户将所持美元出售给商业银行并购入人民币,然后通过投资或支出把这些结汇而来的人民币投入
洪灏:从贸易盈余到市场复苏
avatar洪灏
2023-03-20

洪灏|瑞信没了,风险还在

瑞银$瑞银(UBS)$ 将以3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瑞信$瑞士信贷(CS)$ ,基本对上周五瑞信的收盘价打五折。瑞信开始是拒绝的。毕竟,瑞信是一家167年历史的、曾拥有过一万多亿美元资产的全球系统性重要的银行。然而,瑞士当局急于在亚洲盘前撮合这笔交易,告诉瑞信如果不接受瑞银的收购,将考虑把瑞信国有化。养尊处优的瑞士银行家当然不想变成国家公务员。为了撮合这次交易,瑞士央行需要向瑞银提供约1000亿美元的流动性,瑞士政府还为瑞银担保了9亿瑞郎的损失。同时,瑞信的160亿瑞郎的额外一级债券AT1全部减记,变得一文不值。美联储还联手另外五家央行提供美元互换,以增加系统流动性。瑞信的没落是一部内部风险严重失控的故事:从当年一位瑞信的私行员工篡改客户签名进行交易,但瑞信因为看到纸上收益而不闻不问;到两位总裁候选人在湖边晚宴大打出手后,瑞信被发现对其几个员工进行监控;再到2021年比尔王的Archegos爆仓,瑞信发现自己的不知不觉借出了近50亿美元;最后,沙特的金主爸爸以合规为由拒绝进一步增资。股价从顶峰的80美元跌到了昨晚的一块钱,堂堂的瑞士信贷跌成了瑞士借贷。瑞信这个复杂的交易里,最引人关注的是瑞士当局对于瑞信那160亿瑞郎AT1债券的处理。简单的说,这些债券银行发行的高息债券,是为了补充银行的一级资本金而设,也是投资者可以买到的、银行发行的最高息的债券。当银行资本金不足,比如出现挤提的风险,监管根据判断可以触发AT1债券全部减记的条款(像现在瑞信的情况)。去年一季度,瑞士银行系统的资本充足率离AT1债券的触发点平均大约8%左右。瑞信出事前的一级资本充足率超过14%,而监管要求为7%左右。令人费解的是,瑞银的32亿美元的收购款项,
洪灏|瑞信没了,风险还在
avatar洪灏
2023-10-09

洪灏:哈马斯缘何突袭以色列?

​为什么哈马斯要大规模袭击以色列? 为什么是现在?沙特与伊朗是宿敌,而伊朗正处于拥有核武的边缘。沙特也希望拥有自己的核武,但美国不点头不行。为了核武,沙特选择与以色列握手言和,并通过欧佩克控制油价,这样美国才有可能批准沙特的核武器。沙特与以色列的和平协议对于中东和平很有意义,本来看似要即将达成了。如果以色列与沙特达成和平协议,巴勒斯坦和伊朗将成为最大输家。巴勒斯坦在伊朗的默许下,开始对以色列进行大规模攻击,目的是激起以色列的严厉反击。而一旦以色列反击,那就是与阿拉伯世界为敌,破坏了以色列和沙特之间和平协议的雏形。昨天的突袭,让人想起了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五十年前的前天,埃及叙利亚突袭以色列,以色列开始被打得措手不及,但几周后在美国的支持下逐渐取胜。​战后,阿拉伯世界为了报复美国,把油价从3美元提高到12美元/桶,黄金从100飙升到最后800美元/盎司,开启了70年代第一轮石油危机和接踵而来的滞涨潮。(请看一下我昨天报告里对于黄金和原油的论述)历史从不简单重复,但往往押韵。洪灏敬请点击以上名片,关注我的认证微信订阅号“洪灏的宏观策略”。
洪灏:哈马斯缘何突袭以色列?
avatar洪灏
06-03

洪灏:六月伊始,黄金潮起

昨日,乌克兰派遣无人机深入俄罗斯境内,突袭了俄罗斯停靠战略轰炸机群的机场,造成了40多架战机被摧毁,十多架受损。据闻,部分战机是可以携带核武器的轰炸机。俄罗斯随即反应,在新闻媒体会上声称“核武器已经准备就绪,打击目标不限于乌克兰”,并对于基辅发动了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轰炸袭击。 看新闻标题,人们难免感觉到整个世界处于核战的边缘,而乌克兰的这次突袭颇有些“珍珠港”对味道。毕竟,俄罗斯受损的不仅仅是大量的战机和远程核打击的能力,而更多的是这个战斗民族的情节。连乌克兰都打不过,很难称得上是一个军事强国。最后,双方谈判继续,并达成了进一步交换战俘的协定,但停火协议还是遥遥无期。 港股在周末乌克兰突袭的消息后开盘大跌,但是盘中深V反弹收回四百多点的跌势,令在长假中的A股松了口气。昨夜美股也走出了类似的深V行情,午盘后在英伟达等半导体公司的带动下展开反弹。 其实,刚刚过去了的五月是美股近三十年表现最好的一个五月。历史回测显示,表现如此强劲的五月,历史上只出现过不超过十回,而美股十二个月后的回报都是正回报。经典的花街谚语“五月卖,去种菜”,在今年不太适用。其它各国主要的股票指数,都在200天均线附近或之上盘整,市场波动率继续下降。 昨天的变盘,令人不禁想起了2022年的那个黑色幽默段子。“如果核战,人都没了,那么亏钱也无所谓 —— 所以闭着眼睛买;如果不核战,那么现在买的仓位就会暴涨 —— 所以睁大眼睛卖。”反正无论如何,“干就是了”。这个段子勾勒出在极限的地缘政治危机里,市场回报的不对称性。我们作为交易员,就是要不断地寻找市场结构中不对称的回报:向下损失有限,而向上回报无穷。而我在这里反复推荐的一个资产类别,就具有如此不对称回报的特点,并在昨日的地缘政治危机中大放异彩。
洪灏:六月伊始,黄金潮起
avatar洪灏
2023-09-25

洪灏 | 谁是最大的熊?

​中国股市随美债跌跌不休。然而,鲜有人归咎于飙升的美债收益率。其实,美债才是一只更大的熊。黄金与美债收益率的历史相关性已破。黄金作为避风港比美债更坚挺。目前,铁矿石和石油是对于中国增长前景更直接的押注。股市的预期依然亟待政策的强心剂。中国股市为何不振?我司的长沙家族办公室于两周前正式开业。我不胜荣幸,与一众国内最负盛名的经济学家好友们共襄开业盛举。与会嘉宾也迫不及待地问了一些当下市场和经济最迫切的问题。毕竟,我们“四剑客”同聚一堂、畅叙论道并非常事。现场观众皆是有备而来,问题令人目不暇接。在众多的提问中,有一个问题确乎是当前市场的主要矛盾 —— 为什么中国股市对于一系列政策反应平平?我们分享交流了各自的观点,但君子和而不同。市场的弱势或是因为政策尚未能逆转增长放缓的趋势,又抑或复苏似乎昙花一现。这场思想的碰撞并无结论,但提出了更多更好的问题。比较中国股指与美债收益率,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价格指标正同步下探。尽管中国股市的表现早已占据全球新闻头条,但其实美债才是更大的熊(图表1)。作为一种无风险资产,美债的熊市实在令人困惑不已。图表 1: 中国股市走势与美债收益率高度相关。那么美联储是熊市的根源吗?资料来源: 彭博,思睿研究如果有人将相关性错解为因果关系,那么表面上的结论是美联储的紧缩政策造成了中国的熊市。诚然,美国加息推升全球贴现率,使得包括中国股票在内的一众全球风险资产估值承压。但这两种资产价格如此紧密的相关性仍然着实令人称奇 —— 毕竟,中国股票是风险资产,而大家都认为美债是无风险资产。迄今为止,中国股市对于中国央行的宽松政策迟迟未动,而对美联储的紧缩却望风披靡。与此同时,金价与扶摇直上的美债收益率走势显著背离。过去二十年观察到的两种资产类别至今的紧密相关性已然被打破(图表2)。美债收益率的走高加剧了美国债务的融资成本,美国政府再度濒临停摆的边缘。美国两党不久前才刚刚就提
洪灏 | 谁是最大的熊?
avatar洪灏
2023-08-28

洪灏 | 难念的经

杰克逊霍尔年会昭示了全球央行的殊途分歧和环球经济周期的步调不一。美债收益率飙升至08年新高,并与金价分道扬镳。一场范式的转变正悄然拉开序幕,但近期美股的抛售浪潮已然式微。市场早已深谙印花税减征及其影响。这种印花税调降所带来的情绪提振恐难持久,但其所蕴含的政策意图不应被等闲视之。由周期性资产价格所反映的经济基本面迄今未能如从前那般随政策而动。市场需要更多的政策扶持,也终将如愿以偿。中美利差创纪录走阔杰克逊霍尔年会之所以名声大噪,不仅是由于创立之初其悠然见南山的垂钓场所吸引了钓鱼迷的保罗·沃尔克(Paul Volker),亦因为伯南克(Bernanke)曾于年会上一顿神仙操作公布了两次量宽。更勿论2014年欧央行行长德拉吉(Draghi)的“火箭炮”政策出尽风头,日本央行行长黑田(Kuroda)一番豪言宣称 “政策宽松还没到半场”。彼时,就连中国央行也开启了刺激模式,可能是拜楼市投机受到打击后低迷的房地产市场所赐。那曾是全球央行秉持共同目标而全力以赴、和衷共济的时代。新冠疫情以后,当前各国经济周期参差不齐,错落跌宕,各有一本难念的经。中国通缩风险兵临城下,而美国仍致力于驯服通胀猛虎。因此,中美利差已扩大至有数据以来最宽水平之一。同时,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至15年来最高水平(图表1)。图表 1: 美中长债利差走阔至近乎历史最宽,离岸人民币和股市承压。资料来源: 彭博,思睿研究从历史上看,中美利差与人民币汇率密切相关。随着利差扩大,人民币贬值压力与日俱增(图表1)。这样的收益率差异解释了我们有数据记录以来离岸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以及中国股市的走向。毕竟,中国股票是以人民币计价的。而对于外国投资者来说,汇率收益和损失是其投资回报的一部分。由于人民币是风险偏好的重要指标,因此央行在7.30水平左右加强对人民币贬值的防御也就不足为奇。对于空头而言,央行是一个强大的对手盘,军火库里拥有着
洪灏 | 难念的经
avatar洪灏
2023-08-21

洪灏 | 中日历史的较量

国资背景开发商的楼盘销售依然强劲,而它们的股价与民营房企已分道扬镳。房租的上涨暗示购房需求很可能只是推迟延宕,而非云消雾散。铁矿石的价格势能在回升,往往领先长债收益率一个月、领先市场三个月。迄今,市场的修复更多受估值而非基本面的推动。市场期盼政策神兵天降。长期看,中国私人部门的杠杆水平与1993年的日本等量齐观,这是一个需倾举国之力的拐点。一些领先指标并未“躺平”七月,房地产销售、价格和投资在已然较低的基数上再度下探。值此关键时期,悲观远比乐观要容易得多。故此,高调秉持悲观情绪除了哗众取宠外,实际不值一哂。在检视了各项房地产数据后,我们借此提出些许别有意味的观察。我们既非悲观,也非乐观,而只求客观。1)尽管房地产行业普遍疲软,但国资背景的开发商表现良好,在七月录得强劲的销售增长。例如,越秀地产今年头七个月的同比增长达到了68%。而保利更高达109%。如果像某些专家所言,房地产需求已经烟消云散,那么为什么人们仍然从国资背景的企业买房?难道房地产需求只与开发商的所有制结构有关吗?显然,人们对于“烂尾楼”依然忧心忡忡。图表 1: 铁矿石在2022年下半年运行到了重要低点,其价格势能正在回升。资料来源: 彭博,思睿研究当然,我们追踪的这些国资背景的开发商仅占全国销售面积的18%和全国销售金额的28%,但这些开发商的业绩暗示着持续的住房需求并不受当前市场条件和普遍悲观情绪的影响。而且,他们占据了我们追踪的重点国资和民营开发商约50%的销售面积和超过60%的销售金额。2)二手房市场也不甚景气,表现为挂牌价格下降、卖方议价幅度增大以及在价格下跌的情况下二手房挂牌数量反而增多。然而,租金却在上涨,这表明人们正在推迟买房决策,选择租房。如是,住房需求很可能只是被延宕,而非消失。显然,有人可能会质疑,如果人们如此担心“烂尾楼”,那简单地购买二手房不就成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可能源于中国文化中买新
洪灏 | 中日历史的较量
avatar洪灏
2023-08-26

洪灏:鲍叔“星际迷航”杰克逊霍尔

昨夜在杰克逊洞,鲍威尔说了很多。基本上都是老生常谈,但是这一句悠远绵长:"We are navigating by the stars under cloudy skies" — Powell. 鲍叔说,“我们御星而航,飞越迷雾” … 其实就是一头雾水,眼冒金星。看看十年美债收益率就懂了。以下这张图表显示了美国通胀 1966 -1983 vs. 2013 - 现在。按照此图,现在通胀的情况约等于1976年。当然,宏观数据用价格分型来分析,有些过于牵强。当年的宏观叙事,非说是两次石油危机引爆通胀,对于布雷顿森林法币换金币讳莫如深,闭口不谈。但沃尔克货币主义的胜利走上神坛,恰恰说明了黄金才是信用的锚。因此,把沃尔克神化而把黄金谬化,逻辑上自相矛盾。到如今,鲍威尔沃神附体,誓与通胀一决生死,其实把美元的信用锚定即可。不用黄金为锚,也可以用经济增长,讲半天“星际迷航”作甚?市场在鲍叔的杰克逊山顶洞演讲后转涨,恰恰说明了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信用才是真正的问题,对于当下全球面临的结构性挑战绠短汲深。巴菲特说黄金是蛮荒时代的遗石其实是不见舆薪。因为没有了黄金锚定信用,股票作为信用票据即可漫天要价。俗称“市梦率”。喝咖啡随手写写。关注是双向选择:你可以选择关注谁,我也可以选择被谁关注,与谁分享。拉黑是一种尊重。‍‍‍‍‍‍洪灏最新报告:洪灏 | 中日历史的较量最新报告(英文版):洪灏 | 中日历史的较量(英文版)敬请点击以上名片,关注我的认证微信订阅号“洪灏的宏观策略”。由于微信公众号改版,关注后请置顶并加星标,以获得洪灏最全面最及时的研究成果。
洪灏:鲍叔“星际迷航”杰克逊霍尔
avatar洪灏
2023-10-18

洪灏:对话《灰犀牛》作者、美国经济学家米歇尔・沃克

日前,我对话了经典畅销书《灰犀牛》的作者、美国经济学家米歇尔·沃可 Michelle Wucker。灰犀牛,就是发生概率高、系统冲击大的风险事件 。当下,国际系统里潜在的候选灰犀牛犹如鳞次栉比。比如,中国的房地产和地方债务、美国直上九霄的政府债务、2024年美国大选两党的那两个耄耋之年、日薄桑榆的候选人,以及中美关系等。这些系统性风险的任何一个,都可以让全球经济兵相骀藉、沧海横流。然而对于这些系统性的风险,似乎并没有衬手的兵器对冲。灰犀牛和黑天鹅风险的区别,就是前者是巨大到无法视而不见的风险,而后者则是小概率尾部风险,但其实际爆发的概率比理论预测更大。这两种风险的区别在于事前和后验的。然而,只要风险爆发,这两种动物系风险都会对系统形成巨大的冲击,也就因此没有什么区别了。古希腊人对于风险的定义是潜在发生的问题比实际发生时情况要多。事前都是风险,时候都是波动。简单地说,同样是风险对冲策略,对于灰犀牛你可能会知道应该买哪一种保险。但对于黑天鹅,你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应该如何对冲。因为黑天鹅本来就是“意料之外”的风险。塔勒布在兜售一只叫做“黑天鹅”的基金。这个基金的策略其实长期来看很难为投资者赚钱。在黑天鹅降临之前,光是交的保费就足以把本金亏光。就像很少有人买VIX期货赚到钱一样。当年一只著名的反向VIX,在2018年的“Volmageddon” 市场波动性爆发之夜一夜归零(如图)。天天杯弓蛇影于事无补,最终还会把自己吓死。当然,这里并非否认“黑天鹅”这个金融学概念的重要性。但它并不实用。而塔勒布最好的书,其实是《Skin in the Game》。​在对话的最后,我还与凤凰主持人李念雪讨论了黄金的投资价值等重要的相关话题。黄金是对冲尾部风险最好的工具之一。70年代脱离金本位以来,美元的购买力相对于黄金已下降了约98%。
洪灏:对话《灰犀牛》作者、美国经济学家米歇尔・沃克
avatar洪灏
2023-11-08

洪灏 | 展望2024:无往不复

复常的第二年,交易区间延续。2023年的复常大事当属大国重启。隔离之日难免陷于彷徨。但随着交流复通,一如双方高层对话不断和跨境往来频增所示,都将促进成就相互的理解。在去年十月底的至暗时刻,我们是市场上唯几的坚定看多的声音,并预测彼时12个月内,上证交易区间为约3,000点至3,500点,恒指交易于约16,000点至23,000点。在随后的十二个月里,上证实际交易区间为2,924点至3,419点,恒指实际交易区间为15,945点至22,700点。我们预计未来12个月里,这一交易区间将延续。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十月二十日的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我发表了主题演讲,称当天上证的2,940点是这轮行情的重要低点。迄今,中国市场已开始有所修复,虽然修复之路一波三折。人民币弱势/中美利差臻至极点,并应均值回归。随着美联储大刀阔斧收紧货币政策,而中国央行保持货币宽松以提振国内经济,中美利差已扩大至历史最宽,并与2006年初的历史水平等量齐观。如此平稳而宽厚的利差为投机者创造了套利交易的机会,并弱化了外资的信心和投资回报。所幸的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已然触及周期性低点,且市场开始计入明年美联储的四次降息。故此,人民币的历史性弱势理应开始筑底,而中美利差也应收窄。这一息差复常有望缓和资金撤离和中国资产价格的压力,并助力市场间歇性反弹和修复。流动性充足,央行冲销力度减弱在即;财政政策有望发力。央行并未缩减其资产负债表,其持有的海外净资产有增无减,储备也保持稳定。尽管有资金撤离之忧,但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看上去并不像是一张大规模外汇干预的表。强劲的存款增长,也就是所谓的“超额储蓄”,与中国货物贸易的顺差和经常账户顺差之差衔枚疾进。尽管如此,鉴于当前的库存积压,房地产很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方可痊愈。如是,存款余额很难一如既往地系统性地配置到房产或股票,进而给市场留下经济看似疲软乏力的印象。其实,2023年地产统
洪灏 | 展望2024:无往不复
avatar洪灏
07-20

洪灏:用以太币和比特币做资产配置

近年来,加密货币开始悄然改写着全球金融的篇章。而最近,在特朗普政府对于加密货币的监管放松加速之际,全球金融货币系统的革命开始加速。加密货币的两大支柱,以太坊(ETH)和比特币(BTC)成为了这次革命的核心和支柱,它们开始在新的全球金融体系里大放异彩。日前,美国通过《GENIUS法案》,把稳定币纳入了证券监管的范畴。这个法案让稳定币终于合法化,并奠定了以太坊的在稳定币的推广和使用中的重要地位。 在六月份发表的题为《洪灏:2025下半年展望 - 周期与博弈》中,我与专属读者分享了我对于加密货币将如何在今年下半年为投资者创造投资机会的观点,并用详细的图表、数据和量化模型论证了这个观点。简言之,我认为全球流动性条件的改善将利好风险资产,尤其是比特币、以太币这种对于流动性条件非常敏感的资产类别。在我的六、七月份的三地读者见面会上,我进一步地与现场的观众论证了这个预测及其形成的概率(图一)。 迄今,比特币已经从我六月提笔之际的约十万美元一枚,站上了十二万美元一枚。短短的一个多月,回报近20%。在为这篇文章做量化模型数据处理的时候,我注意到彭博终端上比特币的计价单位已经变成每单位百万美元。 图一:流动性条件改善利好比特币和以太币(六月发表的图数据更新) 比特币诞生于2009年,由神秘的中本聪在加密货币世界中打起的第一颗火星。比特币用复杂的数学计算确保交易安全无虞,但代价却是高昂的能耗。比特币的设计每秒仅能够处理数笔交易。从这个角度看,比特币的金融属性是简单而纯粹的,专为了投资与储值而生。比特币的总量封顶于2100万枚,其有限的供给和安全的属性让比特币更像是一枚“数字黄金”,吸引了无数追随者。2025年7月一个月,比特币ETF就吸金了42亿美元,足见其显赫的市场地位。 而以太币则像是一头初生的牛犊,出现在比特币现世之后的几年。以太币不仅是一种货币,而更是一个孕育去中心化应用的网络。2022
洪灏:用以太币和比特币做资产配置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