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金刀 编辑 | G3007 在消费市场的动态版图中,节日消费向来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而七夕节,作为传统的浪漫节日,其消费现象更是备受瞩目。近年来,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消费者观念的更迭,七夕消费呈现出诸多值得探究的共性特征,尤其是在消费降级的大趋势下,情侣们的消费行为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变。 01 消费降级趋势下的七夕消费缩影 为了深入洞察七夕消费的真实面貌,我们收集了一些来自全国各地情侣的消费数据。从职场白领到年轻学生,这些情侣们的消费情况虽各有差异,但却共同勾勒出一幅与过往不同的七夕消费图景。 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小李和他的女朋友,今年七夕选择了在家自制晚餐,食材花费200元左右,饭后一起看了场免费的线上电影。小李坦言:“现在生活成本高,工作压力也大,没必要在节日时花大钱去外面吃昂贵的套餐。在家做饭更温馨,还能省下钱为未来做打算。而且现在外面的餐馆预制菜居多,还不如自己现做的好吃。” 同样,在武汉读大学的小张和他的女友,七夕当天只是在校园周边的小吃街品尝了各种美食,消费不到100元,之后在公园散步聊天。小张表示:“自己是学生没什么收入,重要的是两个人在一起,不在乎花多少钱。” (小李和女友自己做饭过七夕) 再看西安的一对情侣,他们没有像往年那样互送昂贵的礼物,而是选择了一起去参加射箭课程,费用共计200元。女生说:“比起买那些华而不实的礼物,这种共同参与的体验更有意义,还能留下美好的回忆。” 而在成都,一对新婚夫妇则选择了在七夕当天去当地一家有名的串串店打牙祭,消费200元。他们认为,这样的日子吃自己喜欢的才最重要,而不是吃一些“漂亮饭”用来拍照发朋友圈。“那样做很傻,而且其实也没什么人真的关心你。”小张的老婆这么告诉我们。 02 理性消费成主流 从这些情侣的消费选择中,我们可以看到,理性消费已成为当下七夕消费的主流。 过去,七夕常被商家包装成 “爱情税” 或 “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