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1
  • 收藏

被国资接管?海航系上演涨停潮,海航到底怎么了?

公司资本论2020-02-20

一则传闻,引港A市场海航系股票全线上涨,A股市场上,海航创新海航投资海航控股ST东电涨停,海航基础涨近9%,凯撒旅业涨8%,海航科技供销大集均明显上涨。港股市场上,海航科技投资涨超40%,美兰空港涨超8%,东北电气涨6%。海航到底怎么了?

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在2020年新年献词中,这样定义海航的2020年:2020年是海航化解流动性风险的决胜之年。

2020年的这场疫情将海航置于更为凶险的境地,这两年来,海航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资金紧缺、流动性紧张,而疫情最为可怕的就是让人停止流动、经济停止运转,人一旦停止流动,对于航空公司这种高投入的企业来说,现金流将面临极大的风险。

对于过去两年收成尚好、有些余粮的公司来说,去借点,再省点,克服克服,或许能度过这个难关。

但对于海航确实难上加难。本就没有什么余粮,可以赊账的也不多了,省的空间也不大了,还要坚持多久?

昨日有传闻称,在疫情打击之下,原本就资金链极度紧张的海航集团已经全面告急,将由海南省政府出面接管。除了全面被接管的消息,同时还传出了被接管后海航集团有关资产的后续处置方案:海航集团的资产将被国航、南航、东航等航空公司瓜分。

有分析人士称,如果海南省政府等国资接收海航,肯定会给予一些有价值的项目,有利于盘活海航集团资产,让其资产变得更优质,此举也有助于股价回升,也能让债权人看到希望,并以此争取更好的债权重组条件,多方共赢。

传言再起!“H企业终于被国资接管”

网上一则关于“H企业终于被国资接管”的传闻甚嚣尘上,一位接近海航的知情人士表示,H企业基本已确定是海航集团。不过,海航集团相关负责人求则回复为,“对此事并不知情”。

第三方研究机构透镜公司资深分析人士指出,虽然现在市场上传言很多,但不能否认的是,以海航系核心资产海航控股上市公司为例,其主业为民航运输,尽管整体资产负债尚未沦落至资不抵债的地步,但其固定资产(绝大部分是飞机)占到了总资产的接近4成,其流动资产只有500多亿元,而流动负债却超千亿元,存在数百亿元的巨额资金链缺口,这一缺口差不多相当于海航控股一年的总营收,很显然,如果没有外部力量干预,海航控股很可能没有力量解决自身的问题。

该分析人士进一步指出,如果海南省政府等国资接收海航,肯定会给予一些有价值的项目,有利于盘活海航集团资产,让其资产变得更优质,此举也有助于股价回升,也能让债权人看到希望,并以此争取更好的债权重组条件,可谓多方共赢。

不过,在传言满天飞之时,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家派驻海航的工作组每年都会更换一次组长,而今年的工作组组长可能是海南银行董事长,虽然引发猜测,但应属于正常的人事任命。

其实,不管事实为何,海航集团的困境确实摆在眼前。一组被广泛引用的信息中,海航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峰在2019年底曾坦言,2020年是海航化解流动性风险的决胜之年。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贯彻落实好化解流动性风险的整体方案,不仅是海航的主体责任,也是政治责任,更是海航的中心工作和总的任务。为了每一位海航人的生计,为了海航人千干万万个家庭,为了留住每一位海航人的人生舞台,我们别无选择,唯有同心同意,迎难而上,全力拼搏,在有限的时间内打一场“翻身仗”。

然而,当突发疫情而至,海航的资金链问题确实再度引发各方关注。

流动性危机!海航几大支柱几乎全盘亏损

据自媒体“民航之翼”,根据2019年中期报告,公司资产下滑速度比负债下滑速度快,导致净资产下滑速度比负债下滑速度快了7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也因此攀升。公司共有2825亿元为受限资产,货币资金仅819亿元,其中413亿元受限。2019年中期,公司营业总收入2669亿元,同比下降7%;公司净亏损35亿元,同比下降184%。

海航集团目前主要有四大板块:一是电子分销,收入占比59%,主要来自海航科技下的英迈国际。二是商贸物流,收入占比15%,有上市公司供销大集。三是航空运输,收入占比10%,主要是航空公司收入。四是金融服务,收入占比8%,主要来自渤海租赁的飞机租赁业务。这四大板块收合计占比92%。

2019年9月底海航旗下上市公司财务状况 单位:亿元

海航旗下在A股原本共有10家上市公司,当然凯撒旅业、供销大集以及海越能源控股方都将发生变更。

从最近的财务预报情况来看,主要的几家上市公司业绩2019年度业绩情况都不容乐观。

1、海航科技是主力,营收超半壁江山。2019年度预计净利在3亿元-4.5亿元之间,同比增加400%-650%左右,看上很美,但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500 万元至-4500 万之间,同比则减少 460%到 320%左右,说明经营情况并不乐观。

2、海航控股是根基,航空运输主业。预计净利润为 4.5 亿元至 6.75亿元之间,实现扭亏为盈。

主要是由于海航控股转让天津航空 48%的股权,实现收益约 22 亿元(这也是内部转让),加上其他资产处置收益,给海航控股带来收益约 30 亿元。

海航控股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6亿元到-22亿元之间,2018年亏损的主要原因是资产大幅减值所致。如此说来,海航控股经营业绩还是下滑的。

3、海航基础是生力军,机场与基建产业。2019年度与上年相比预计减少 14.5亿元到 15.5亿元,同比减少 838%到 89%。

4、供销大集是现金流重要来源,商贸物流。2019年度业绩大幅下滑,预亏10亿-19.5亿元。渤海租赁的业绩尚未预报。

可以说,海航旗下主要公司经营业绩均处于下滑态势,其困难可见一斑。

海航如何活下去?

据自媒体“民航之翼”,海航不仅事关民航的稳定发展,也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生存。

以其之见,危机来临,正好是彻底解决、彻底处理海航问题的好时机,毕竟这时候遇到的阻力相对会小一点,员工、社会、政府也会更理解、宽容一些。

如今的海航就像金庸小说的武林高手,因为练就了吸星大法,吸收了众多武林高手的内力,最后导致真气在身体内四处游走而无法控制,极易走火入魔。

如今之法,就要泄掉这些到处游走、不受控制、反噬自身的真气。

以个人之愚见,有以下几种方案:

一是分家法:靠人才。

参照当年柳传志的做法,将联想进行分家,联想交给杨国庆,神州数码交给郭伟。

海航集团可以分成更多的部分,引进社会资本加上管理层买断的方法,对海航集团进行彻底分家。

海航内部优秀人才相当多,分成几个部分交给青年才俊们分别打理,分家过日子很多时候比一起过日子要强得多。

二是肢解法:靠自身。

海航源于航空运输,重新回到梦开始的地方,将其他产业全部卖出,彻底肢解,只留航空运输一块业务,以期东山再起。

三是重组法:靠外力。

引入战略投资者,对海航进行战略重组,比如在民航板块引入三大航加上地方政府的资本对海航进行战略重组。

比如国航、东航、南航分别出资100-200亿元,海南地方出资200-400亿元,再引入一家实力较强的企业投资200-300亿元,投资千亿元对海航进行重组,打造成一个新的混合所有制的航空公司。

疫情冲击下,海航正面临着生死抉择,无论如何海航都要活下去,这符合绝大多群体的利益。

不过,截至发稿,对于市场传言海航集团将处置名下航空资产,海航集团一位高管在电话中向记者否认了这一传闻,他表示相关传闻并不确切,他从未了解到关于海航集团的接管、拆分或重组等相关信息。

消息澄清之后,港股海航科技投资大幅跳水,从涨42%收窄至17%。如果以高点计算,海航科技跳水33%。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举报

评论1

  • 91杨先生
    ·2020-02-20
    这波炒作可以,今天破产明天新高
    回复
    举报
 
 
 
 

热议股票

 
 
 
 
 

7x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