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回国” 的梗在网络流传多年,贾跃亭就像一个充满争议的符号,深陷舆论漩涡。然而,就在众人以为他的造车梦已折戟沉沙之时,他带着一系列 “王炸” 再次闯入大众视野,试图让那辆承载无数期待与质疑的车真正跑起来。那么,这一次,贾跃亭能成功吗?
这位堪称 “车圈顶流网红” 的人物,造车造了 11 年,路上没见几辆实车跑着,却靠 PPT 和融资故事,把全球资本耍得团团转。
7 月 28 日,贾跃亭在投资者周报里连甩三张牌:FX Super One 24 小时拿下 10034 台不可退订单、再获 1.05 亿美元融资、8 月圆石滩车展首车亮相。车还没跑上公路,剧情已经比连续剧还精彩。
01
10034 台订单,定金不退?
7 月 17 日零点,FX Super One 在官网和抖音海外版开启预售,数据相当唬人:
•24 小时内,个人和机构就锁定 10034 台,每台都付了 1000 美元不可退定金,光这一项就进账超 1000 万美元。要知道,之前 FF91 的定金可是能退的,这次贾跃亭玩得更狠。
• 后台 IP 显示,美国加州、德州、佛州占了 47%,加拿大、阿联酋各占 9%。看来北美富人区和中东土豪区成了主要客户,和 FF91 靠散户撑场面的路数大不一样。
• 订单备注里 “for fleet”(车队采购)字样特别多,租车公司、商务出行平台占比超 60%。显然,贾跃亭这次先攻 B 端市场,避开了 C 端用户对 “PPT 造车” 的戒备。
在行家眼里,这数据得好好琢磨:1000 美元不可退定金,对美国租车公司来说就是点 “试错成本”,但个人用户敢掏这笔钱,要么是真信贾跃亭,要么就是被 “AI 具身智能” 的概念吸引。可关键是,这些订单最后能变成实车交付吗?要知道,FF91 曾说有 1.4 万订单,结果三年才交了 16 辆。
02
1.05 亿融资,先还债?
紧接着,贾跃亭又亮出融资牌:1.05 亿美元战略融资到账,由中东资本 Master Investment Group 领投。这笔钱的花法很明确:
• 60% 用来清债,优先还 2023 年拖欠的供应商货款和部分可转债。这步棋是为了让生产线供应商放心复工,比当年 FF91 “拆东墙补西墙” 稳多了。
• 40% 投进产线,汉福德工厂的冲压、焊接车间已开始调试设备,目标是 12 月前具备单班日产 50 台的能力。
• 贾跃亭本人把 120 万美元 CEO 奖金换成股票,锁仓一年,想用 “自掏腰包” 的方式给投资人吃定心丸。
懂行的都清楚,1.05 亿美元对量产来说只是小打小闹:一条完整的 MPV 生产线至少要 3 亿美元,后期的电池采购、品控测试更是无底洞。但贾跃亭聪明在先把 “清债” 摆上台面,债主不闹了,产线才能转起来。
03
8 月圆石滩,首车亮相?
更厉害的是第三张牌:8 月 15-17 日,FX Super One 将亮相圆石滩豪华车展。这可是全球顶级豪车的 “考场”,宾利、劳斯莱斯每年都在这首发新车,评委全是行家。
• 这是首车首次公开亮相,不再是发布会的 PPT 或封闭测试视频。
• 车展后直接启动北美巡展,首站纽约曼哈顿,次站迈阿密,专挑富人多的地方露脸,明显是冲 B 端大客户的 “面子工程”。
• 官方放出的参数里,“BEV+AIHER 增程双动力” 和 “3200mm 轴距零重力座椅” 是卖点,但行家更关心:实车的底盘调校、车机流畅度、激光雷达融合算法到底咋样?
圆石滩车展对贾跃亭是把双刃剑:要是实车做工粗糙、参数虚标,当场就会被车评人扒光;但如果能顶住 scrutiny,哪怕只是 “看起来能量产”,都能给资本市场再添把火。
03
下一集:量产还是跳票?
从订单到融资再到车展,贾跃亭节奏掐得很准:用 “不可退定金” 证明市场热度,用 “清债 + 产线” 稳住供应链,用 “圆石滩首秀” 打破 “只敢开 PPT” 的质疑。但对咱们这些爱车的人来说,真正的考点就一个:
• 年底能真下线吗?
• 下线的车,会不会像 FF91 那样毛病不断?
• 10034 台订单里,有多少能熬过 “交付前加价” 或 “配置缩水”?
贾跃亭在周报里说:“FX 盈利 + 债务缓解之日,就是我回国倒计时启动之时。” 这话听着耳熟,但这次剧本里多了些硬细节 ——B 端订单、中东资本、实车车展。
你觉得这波他能成吗?来评论区聊聊~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