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26周年庆典前夕,一场神秘的发布活动正在杭州西溪园区紧锣密鼓地筹备,保密级别之高,甚至配备了独立安保和特殊门禁权限...
作者 | 深水财经社 韩峻
阿里又“整新活”?
据悉,阿里巴巴明日将迎来26岁生日并举行发布会,尽管官方未披露详情,但多方消息显示此次发布与高德业务紧密相关。
过去数月,高德不少资深工程师和产品人员频繁往返杭州阿里总部与北京。阿里全球总部此前未启用的C4楼已用于一个高级别全新项目,项目组已入驻两个多月,实行完全封闭办公。
其实,阿里巴巴并非每年周年庆都固定举办发布会或发布重磅消息,更倾向于在重大战略调整、业务里程碑或关键技术节点时,借此向内外传达重要信息。
这也就让大家对本次阿里周年庆更加期待!
高德该走哪条路?
从目前爆料的信息来看,阿里巴巴本次周年庆的调整权重在高德地图上。毕竟,高德是阿里体系发展里“最有出息的养子”。
截至2025年3月,高德地图月活达到8.73亿,高于抖音,仅次于微信、淘宝和支付宝。
然而这个表现优异的“养子”却一直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困境。
高德被阿里收购后却连年亏损,2024年,高德营收突破120亿元大关,但营收结构却不尽如人意。
在线广告收入达78亿元,占了绝对大头,但增速从2022年的28%降到12%。从这一点也不难看出,高德的用户黏性并不高,目前,还只停留在“出行助手”这一节点。
但是高德曾高喊要实现成为“10亿人的出行助手”的目标,如果不解决内容本地化这个问题,那么高德将面临的问题会是:
道路千万条,高德到底该走哪一条?
再次狙击美团?
阿里本次被爆出消息的除了高德,还有和美团火拼的闪购业务。毕竟,2025年中国互联网行业最引人注目的非“外卖大战”莫属。
据悉,美团、阿里巴巴和京东三大巨头在即时零售领域展开了规模空前的竞争,合计投入了超过300亿元补贴。市场格局从美团的74%市场份额主导变为美团65%、阿里28%、京东7%的三足鼎立局面。
阿里在外卖市场的进攻看似突然,实则有深远的战略考量。
毕竟,后发至先的阿里不需要从零开始搭建运力网络,饿了么拥有超过400万骑手的成熟配送体系以及广泛的商户覆盖。阿里只需将饿了么与淘宝APP打通,淘宝闪购就能迅速起量。
8月份淘宝闪购的日均订单已达8000万单,整体的月度交易用户买家达到3亿,比4月上线初期增长200%。
阿里账面现金超过6000亿元,500亿的补贴计划只花了100多亿,还能支撑好几个季度。CEO蒋凡甚至表示可接受外卖业务长期亏损。
相比之下,美团在此次大战中受损最为严重。其核心本地商业经营利润从去年同期的152亿断崖式降到37亿,利润率从25.1%暴跌至5.7%,几乎不赚钱。
不仅如此,据报道,今日市场突然传出,阿里将于明后天正式宣布上线全新团购产品及评价体系,直接对标美团核心业务,再次狙击美团。
但目前,阿里方面并未说明是否为团购业务发布会。
广撒网式布局?
阿里周年庆还未到,就先在股市里红火了一把,9月9日,港股下午开盘,阿里巴巴股价直线拉升。
截至发稿,阿里巴巴股价报142.3港元/股,涨幅为3.64%,市值约为2.71万亿港元。
和股市的“拉高”相对应的是阿里一直以“广撒网”的业务布局著称。
广泛布局,是其作为巨头在探索未来方向时的必然选择,目的是不错过任何一个可能的增长机会。
但其运营能力似乎主要对“亲生子”有效,对于收购来的“养子团”则常是1+1<2。
高德作为阿里体系中相对独立的业务板块,虽然取得了用户规模上的成功,但在商业化方面仍然步履蹒跚。高德已经变得“无所不能”,打车、酒旅、美食团购、休闲玩乐、家电维修等功能应有尽有。
但许多用户始终只是用它导航、打车。一般人都是有了吃喝玩乐的计划,然后再搜导航,反过来却很难成立。
阿里的“广撒网”策略在资源协同和用户数据打通方面具有优势,但也可能导致业务聚焦不足、深度服务不够的问题。
高德拥有8亿多月活用户,如何将这些用户有效转化,实现从工具到平台的跨越,是阿里和高德共同面临的挑战。
阿里市值为中国第三大,远远落后于腾讯和抖音集团,资本市场正在等待阿里下一个增长故事。
阿里在外卖大战中的表现确实展示了其生态协同和资金实力的优势,但三大巨头合计投入超过300亿元补贴,导致利润均大幅下滑,这种消耗战的长期价值仍有待观察。
除了上述业务,阿里巴巴还投资多加家具身智能技术公司、赋能1688工厂店、自研平头哥研发AI芯片、服务器芯片等。
或许,阿里需要的不是更多的业务板块,而是能够深度融合创新技术与用户需求的战略焦点。
编辑校对 |花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