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财经

关注产业互联网与金融新势力

IP属地:未知
    • 周天财经周天财经
      ·09-12

      蚁小保,让我看到了AI agent该有的形态

      文 | 周天财经 周天财经 原创出品 买保险很难买,卖保险也很难卖,一是不懂,二是怕坑,总结来说,是怕损失,需要确定性和获得感。但旧模式的保险,给不了这些确定感,产品琳琅满目、条款纷繁复杂,几十页合同,还都是长难句。 再深层一点的顾虑是,保险顾问有自己快速成单的利益诉求,给的建议是否中肯,能不能站在自己这边,让人没把握,我索性摆烂,很多保险我拖了很久没买。 但在风险里裸奔不是办法,内心还是有隐忧。同时又看到今天大模型深入产业,agent概念正热,很自然地,我就期待,能不能有个保险AI agent,可以把我带向一个确定性答案,帮我对比核心条款,让我做选择题,别让我做填空题。 所以每当我听说有新的保险agent出来时,我都是第一时间去试用。 9月12日,在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蚂蚁保发布了新一代超级智能保险顾问「蚁小保」。想到这几年蚂蚁拥抱AI很激进,我打算拿几个生僻问题去刁难一下保险AI agent,看看能不能解决自己的保险裸奔问题。 01 一个全新的保险智能体样板 第一个问题就比较刁钻。 以前有家人给我买过重疾险,但买前并没问我的健康情况,而彼时我刚刚进行过体检,查出一些异常指标,听闻过一些案例,如果健康告知时有遗漏,会导致后面保险公司拒赔。 问了一些人,但没有确定答案,这类问题一定是个刚需。 这次我替家人问一个问题,黄斑病变是否影响投保,蚁小保给的答案出人意料的确定,并标注了答案来源是:安心赔。 我的另一个知识盲区是车险。惭愧地说,作为十年老车主,我一直分不清三者险和车损险。 于是,拿到蚁小保问了下,结果是,开车十年,我第一次搞清楚了三者和车损险的区别。这里面很关键的是,蚁小保会用结构化的图表来拎出重点区别。 后面,每当我对比两种保险产品有何区别时,蚁小保也都是这样来为我圈出重点差异来。此处得感叹一句,会做表格的保险agent,才是好的agent啊。
      78评论
      举报
      蚁小保,让我看到了AI agent该有的形态
    • 周天财经周天财经
      ·09-11

      追觅之心,摘星揽月何足惧

      「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1969年,当阿姆斯特朗的脚印印在月球尘埃上,这是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那个夜晚一抬头就能看见的月球。 2019年,一直「活在传说中」的黑洞终于露出了真容。由200多名科研人员历时10余年、从四大洲8个观测点,通过射电望远镜「捕获」了黑洞的视觉证据,并合成照片,这是人类第一次凝视曾经只存在于理论中的天体。 ...... 人类奔赴星辰大海的征程,一直在不断延续。现在,这一奔赴星空、探索宇宙的浪漫征程中,有了新的接力者。 9月10日,追觅科技正式宣布成立天文BU,首次系统化提出「空天地一体化」生态战略。 在这背后,如NASA所说,「我们选择登月,不是因为它容易,而是因为它困难」,正是这种 「向难而生」的探索精神,揭开了一个又一个的星空神秘。 而这种探索,也是人类共通的浪漫底色,在国内同样迸发出灿烂的光辉。 从「玉兔号」在月面留下中国探测器的第一道足迹,再到「天宫」空间站在太空稳定运行,成为人类在近地轨道的 「太空家园」,甚至是开始超前探索行星防御计划,对于仰望的璀璨星空,国内的优秀工程师也一直在探索,在征服。 要知道,「上九天揽月」、「手可摘星辰」,本就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想象。 据了解,追觅天文BU聚焦智能天文光学系统,致力于打造人类的「天眼」,让每个人都能清晰看见并理解宇宙的奥秘。 「我们的代码,终将写入繁星。」追觅显然是要以以空天地为笔,画下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一个事实是,谈及星辰大海的人很多,真正在路上的却没几家,而追觅的执着,正是体现在真正落地去做一些促进行业迭代,创造人类价值贡献的事业。 国内首个成系统建制天文BU的创建,正是这样一种决心的直观体现,更是一种科技极客理想主义的究极浪漫。 这很追觅。 追觅以创始人俞浩为代表的团队,本就是一群技术偏执者,一群科技追光者,从扫地机到无人机,从无人机再到现在的「天眼」,他们不肯停留
      313评论
      举报
      追觅之心,摘星揽月何足惧
    • 周天财经周天财经
      ·09-07

      无人艇,能否诞生下一个“大疆”?

      文 | 周天财经 周天财经 原创出品 无人艇在九三阅兵的首次亮相,让这种具备了海洋经济、具身智能双重红利的新兴装备,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尽管如此,对大多数人而言,无人艇仍是一个陌生而前沿的领域,其背后所蕴藏的财富密码,尚未被充分认知。 十多年前,无人机在阅兵亮相之后,迎来了一轮快速发展,以大疆为例,财新在2024年8月一篇文章中写道:虽然大疆强调其产品的民用属性,但全球各个军事冲突地区几乎都出现了大疆无人机的身影。民间粉丝甚至把大疆称作「游击队的空军」。事实上,正规军事组织也在广泛使用大疆产品。 据我了解的情况,大疆2024年收入突破500亿元,净利润率逼近40%,净利润率接近苹果的两倍,堪称硬核技术带来财富效应的典范。而据雷锋网的预计,大疆2025年总营收规模预计在850亿-900亿。 历史经验表明,如大疆等具备绝对技术优势的企业,往往能借助特殊的历史机遇,迅速获得市场认可,从而实现爆发式增长。在当年百年未见之大变局之下,技术领先与国家战略的同频共振,正成为推动企业飞跃和财富增长的重要动力。 无人艇赛道也有一家具备绝对技术优势的硬科技企业——云洲智能,是否可能复制大疆陡峭的发展轨迹呢? 从核心技术来看,云洲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都是一个绝对的龙头。正如十年前的大疆,举目四望,在市场上还找不到其他同等量级的竞争对手,也是从那时候,一级市场才开始关注无人机。但在后面的12年,大疆迎来了近千倍营收增长。 云洲目前所处阶段,与爆发前夕的大疆高度相似:技术储备和产品序列早已完成,市场上别无二家,而风口已然出现。 我个人高度看好云洲的未来,从下面几个方面详解这个财富密码: 从技术来看,云洲的全自主航行和集群博弈等关键技术指标等关键AI技术,与美军处于同一梯队;从产品来看,其新一代无人艇,已经出现了能适应6级海况,最高航速50节,且超10000公里续航的怪兽级产品,技术
      236评论
      举报
      无人艇,能否诞生下一个“大疆”?
    • 周天财经周天财经
      ·09-03

      海上无人艇正式入列,首次亮相九三阅兵

      文 | 周天 周天财经 原创出品 202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这个星球上最先进的作战装备云集,有序接受最高层和全民检阅。大国重器、顶级装备鱼贯而过,非常提振士气,鼓舞人心。 这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式,不只是一次国家级典礼,更像是一面照见未来战争样貌的「时间之镜」。 最让人感到惊喜的是海上无人作战方队,这个方队受阅的新型无人潜航器、无人艇、无人布雷系统,具备隐蔽布放封锁、自主探测识别、集群组网攻击等作战能力,是海上作战的「奇兵利器」。 这是海上无人作战方队首次作为正式列装主战装备的集体亮相,这些海上划时代武器的首次亮相,是属于海洋大国博弈的DeepSeek时刻,不亚于空军的歼20时刻。 这让我们看到了海上「无人化—智能化」的系统性突破。以往,我们谈军力一定会落在吨位、口径与载弹量;而今天的关键词,变成了算法、传感与协同。自上向下传达的作战链条被「分布式智能」重写:海面与水下的传感器编织出无所不在的感知网,无人艇群在其中自组织、自同步,像一张流动的「战术互联网」。 熟悉周天财经的朋友知道,作为一个本世纪初就入坑的军迷,我们近些年开始以商业和财经科技视角来观察全球军事新趋势。我们在6月份就刊文疾呼,尽快提升海上无人装备的投入力度,没想到,国家实际上早有准备,短短几个月,就拿出了这些秘密武器,还是成建制成体系的。 惊喜感来自于此前产生的紧迫感。不久前,我们6月份刊发的一文中,就察觉到了几个危险的信号。 一个信号是:一家美国无人船艇研发制造公司Saronic在2025年完成6亿美元C轮融资,公司估值40亿美元。这家公司自成立以来,获得了合计8.5亿美元融资,然而,这只是一家只有三个概念船型、尚未量产的企业,令人惊诧。 循着这起融资事件,我找到专业人士多方查探,才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美军为无人艇项目投入的资金,已近千亿美元,还在最近几年成立了
      187评论
      举报
      海上无人艇正式入列,首次亮相九三阅兵
    • 周天财经周天财经
      ·09-01

      追觅造车:一个比法拉利更加大胆的「顶层切入」故事

      文 | 周天 周天财经 原创出品 「当你想要进入一个已经有强势玩家的市场时, 你必须做出令人震惊的事情」 ——— Piëch 上世纪60年代,一位来自保时捷家族的年轻人Piëch,在大学期间接受过完整航空工程教学,正打算在飞机制造业一展身手,不过,受家族召唤,和堂兄俩人一起管理保时捷,堂兄负责民用车,Piëch负责赛车开发。到了奥迪时代,Piëch成为了一名技术狂人,主导了三个在当时小众又超前的里程碑技术:五缸发动机、quattro四驱和全铝轻量化车身。 从执掌奥迪,到振兴大众,这位当年有着「航空梦」的小伙Piëch,最终成为旧能源时代的汽车教父。 六十多年后的中国,也有一群曾经想要造飞机的年轻人,也终于决定要造车了。 8月28日,科技企业追觅科技正式官宣造车,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对标布加迪威龙,计划在2027年亮相。实际上,造车在追觅内部已经悄悄筹备已久,为此,近千人团队已经组建完成。 有趣的是,追觅把驱动装置称之为「超级马达」,这种表达,就很追觅。 追觅作为智能家电行业领导品牌,旗下产品涵盖扫地机器人、洗地机、吸尘器、吹风机乃至冰箱油烟机等高端大家电、智能厨电,在硬件领域,把高速数字马达、激光雷达和机械臂用得风生水起。而说到汽车上用的超级马达,这立刻就凸显了追觅的一大标志性特征———「技术复用」。 01 追觅为什么要造车? 首先,追觅认为,他们发现了一个市场空白:目前车企大多在中低端车型上发力,但高端、超高端或豪华市场相对空缺,追觅希望从高端市场切入,抓住智能化升级之下的超豪华汽车空白市场。依靠中国产业链,不打「性价比」,以技术溢价在全球市场上打造一个高端品牌。 同时,追觅认为,造车行业仍然有「苹果机会」。什么叫苹果机会?周天财经认为,就是用新的科技树在老赛道里开辟出新赛道,从而获得新的定价权。苹果就是依靠触摸屏+算法加持影像,自研芯片等技术壁垒,用智能机杀入原本固化且僵
      384评论
      举报
      追觅造车:一个比法拉利更加大胆的「顶层切入」故事
    • 周天财经周天财经
      ·08-26

      无招把钉钉「重做一遍」,阿里AI ToB入口定型

      周天财经科技, 无招把钉钉「重做一遍」,阿里AI ToB入口定型 文 | 周天 周天财经 原创出品 从Manus到马卡龙,很多人的感觉是本轮AI Agent热潮到此偃旗息鼓,这个行业的创新叙事乏力了,硅谷的AI进展今年也显得无趣和停滞。 通用agent是不是AI的终极入口? 业界迷茫,但中国科技巨头已经抢先锁定了AI入口的理想形态,agent热潮也有了一个最强入局者,且是核心定义者—— 8月25日当天,十周年的钉钉,发布了无招回归4个月后的第一份「成绩单」:钉钉8.0版本也就是AI钉钉1.0。 这也是阿里寻找AI ToB入口的核心承载容器,除了界面UI和交互逻辑的巨变,这其中囊括着以下有记忆点的新功能都在处处体现着这一战略,在此试着以偏概全一下诸多新产品: 钉钉 ONE:专属AI秘书,自动拎出成千上万条聊天记录里的有效信息,并自动排序每天日程和事务。 AI搜问:整合企业内部知识库和外部信息的智能检索系统,可根据员工权限来千人千面地呈现结果。 AI听记:基于1亿小时音频训练的语音识别转文字和自动摘要功能。 钉钉AI表格:实时读取表格里网页数据,一句自然语言就能搭建工作流。 DingTalk A1 :四合一智能硬件,集录音笔、会议机、翻译机、AI助理等功能于一体,一款可以磁吸在手机上的AI硬件产品。没有人能拒绝磁吸的诱惑,就像小米YU7一大的记忆点就是满车的磁吸点位。AI把产品重做一遍,磁吸又把产品重做第二遍。 关键词是自然语言,自主决策,「未来在钉钉上的这些企业,会更多借助自然语言,通过钉钉的聊天界面,去完成背后CRM、ERP软件等的功能,甚至能帮助企业完成一些非常重要的决策工作。」吴泳铭此前在定义钉钉时,提到了这样的战略期许,「未来企业内部系统将不再是孤立的功能模块,而是由多个AI智能体(AI Agent)相互连接、调用的动态网络」。 围绕AI核心战略,阿里正在构
      345评论
      举报
      无招把钉钉「重做一遍」,阿里AI ToB入口定型
    • 周天财经周天财经
      ·08-14

      AI眼镜元年,小米阿里打响入口争夺战

      周天财经科技, AI眼镜元年,小米阿里打响入口争夺战 文 | 晏川 周天财经 原创出品 当时隔多年,再次回顾此时,或许会有更深刻的体感,AI眼镜开始转动命运的齿轮。划时代的交互终端变革就在此刻拉开了序幕。 6月26日,雷军重磅发布小米YU7,前菜就是小米的首款AI眼镜。据XR Vision消息,小米AI眼镜在15天内完成了8万副的销量,几乎要清空首批库存。 7月26日,阿里巴巴在WAIC 2025展示出其首款AI眼镜,并表示夸克AI眼镜预计将在年内正式发布。 7月28日,Ray-Ban Meta母公司EssilorLuxottica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财报。Ray-Ban Meta眼镜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超过200%。有报道称,Meta正在研发新一代AI眼镜。Ray-Ban Meta烧起来了AI眼镜的火,又亲自添了一把柴。 至此,百镜大战白热化趋势愈发明显。 01 为什么是AI眼镜 AI眼镜之所以显得如此重要,是因为业内基本达成了一个共识:AI眼镜将成为下一个超级入口。雷军在发布小米AI眼镜时就称其为「面向下一代的个人智能设备」「随身AI入口」。 这背后是多重因素的推动。 一方面,智能手机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从乔布斯2010年发布iPhone4以来,手机行业经过15年的内卷,技术已经接近顶点,现在手机厂商能做的事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雕花,手机代际更新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难以再做出重大的技术突破,来催成下一个「iPhone4时刻」。 消费者为新机买单的意愿也在缩减。TechInsights研究显示,2024年全球平均换机周期已达51个月。「一机用五年」意味着手机厂商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正如蜂巢科技CEO夏勇峰所言:「手机产业的成熟技术必然出现外溢,需要新的硬件载体承接」。 作为随身设备,依靠触摸交互的手机在使用场景中还是略显繁琐,例如扫码支付,需要拿出手机-解锁-打开微
      450评论
      举报
      AI眼镜元年,小米阿里打响入口争夺战
    • 周天财经周天财经
      ·08-06

      AI时代,算法挑拨离间所有人的关系

      周天财经科技, AI时代,算法挑拨离间所有人的关系 文 | 周天财经 周天财经 原创出品 最近,性别冲突的议题甚嚣尘上,某大学里两位学生之间的纠纷,成为一个公共话题。是非留待法律层面的认定,我们很想探究,这些对立的由来。 恰好,最近一位家乡好友A分享了自己的恋爱遭遇,提供了年轻人性别观、婚恋观如何被影响的真实痕迹。B是A相恋多年的恋人,本科在读,俩人都憧憬和彼此结婚,最近B向A提起了自己的结婚要求:彩礼是要的,此外还要婚前由A买一套房送给B,并签一个无偿赠予合同。 听到这个条件,我有些震惊,别说这个彩礼大大超乎我听过的家乡的许多婚恋案例,婚前给对象买房还要签无偿赠予合同,显然是有高人指点,精致利己又有些吃相不雅。 我们老家皖南,并不是一个高额彩礼地域,婚前就要赠予房产这种抄家式谈条件,在二十出头这样的小小年纪,也出现得有些过早。 我遂问A,B是从哪里学来了这些,A说,B最近在小红书上看了许多某一方在婚前被赠予几套房产的受宠帖,于是觉得自己也应该被如此对待。 B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逻辑:「我就想要一个全心全意对我的对象啊,这只是想要一个态度而已,如果你不是诚心想和我在一起,为什么连赠予合同都不敢签呢,是不是一开始就为自己留好了退路呢,再说,你虽然是给我买套房,但你也可以一起住啊」。 这样气吞山河的抄家式婚恋风气,是如何钻入尚未走入社会的大学生认知里的?若不是第一次这么清晰地观察到一个具体案例和线索,这些年,社交媒体平台如何篡改中国民俗,恐怕也是无迹可循。 作为一个关注AI的专栏,我们同样关注AI时代,科技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如何重塑人类的关系。 我能想到的最合理解释是,AI和算法时代,极端案例得到大量传播,原本感到富足自洽的满足感,被更加慷慨、「好得过分」的案例打破了,参照系也从「本村本县」、「身边人」,直接拉升到上海滩杭州湾同一视野范围内。 极端案例也进一步放大不信任感。 我
      405评论
      举报
      AI时代,算法挑拨离间所有人的关系
    • 周天财经周天财经
      ·07-23

      人形机器人,向IPO狂奔

      周天财经科技, 人形机器人,向IPO狂奔 文 | 晏川 周天财经 原创出品 近一个月,资本市场风云卷动,几十亿人民币蜂拥砸入具身智能产业。 宇树科技于7月18日正式开启上市辅导,开始向IPO发起冲刺,此时距宇树科技进行股改刚过去2个月。而在一个月前,6月19日宇树科技宣布完成C+轮战略融资,据I桔子估算,此轮融资后宇树估值已达130亿人民币。 与宇树科技同为第一梯队的智元机器人在7月8日抛出重磅炸弹,出资至少21亿元收购A股科创板上市公司上纬新材63.62%股份。尽管智元机器人声称此次收购不涉及业务和重大资产的重组上市,但二十多亿真金白银砸出去收购一个和机器人产业毫无关联的公司, 若说其中没有别的目的似乎有些掩耳盗铃。蓝桥资本创始人王超在和晚点的对话中就将智元机器人的这一行为称为「类借壳上市」,其靠近资本市场的野心显而易见。 两家头部企业的IPO赛跑,体现出上头针对人形机器人的定向放水,意图清晰。闸门打开,也驱使一二级市场联动起来。 也是最近几天,「杭州六小龙」之一的杭州云深处宣布完成近5亿元人民币新一轮融资。它石智航宣布完成由美团战投领投的1.22亿美元天使+轮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美团第一次出现在具身智能投资方中,据不完全统计,宇树、智元,包括下文将要提到的星海图和自变量机器人等具身智能企业,背后都有美团的影子。可以说,美团撑起了具身智能的半壁江山。 另外半壁,京东想要接手。 7月21日,众擎机器人、千寻智能、逐际动力等三家机器人公司同时宣布获得京东领投的新一轮融资。前两者融资规模分别达到近10亿元和近6亿元。京东似乎要和美团杠上了,双方战线从「外卖大战」蔓延到了具身智能产业。 北京小雨智造完成由滴滴领投的亿元级A+轮融资,这是滴滴第一次投资具身智能赛道。 此外,清华系具身智能企业星动纪元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主攻仓储机器人和智慧物流业务的极智嘉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
      406评论
      举报
      人形机器人,向IPO狂奔
    • 周天财经周天财经
      ·07-16

      泡泡玛特「斗牛记」

      周天财经科技, 泡泡玛特「斗牛记」 文 | 周天财经 晏川 周天财经 原创出品 黄牛是一门古老的生意,囤积居奇,古来有之。抢购和黄牛现象总是相伴相生的,在我们的成长记忆里,贯穿始终,从抢火车票、抢房子、找黄牛挂号,到抢购演唱会门票、泡泡玛特Labubu乃至今天的小米汽车,也成为一部从刚需、发财到可选情绪消费的时代变迁记录。 经济学里对黄牛的看法比较中性,视之为一种商业润滑剂以及一种价值重估手段,以NBA球票为例,据StubHub平台的数据,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能更准确地反映实际需求,平均比官方定价高出45%-60%,这说明官方定价系统在反映市场供需关系方面存在滞后性。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黄牛现象就是「好的」、「正确」的。 人是情感动物,过高的价格和由此产生的「剥削感」,实则伤害品牌和用户。一项针对Z世代消费者的调查显示,对于某存在黄牛炒作现象的运动品牌,超过65%的年轻消费者表示,因黄牛党的存在而降低了对相关品牌的好感度,其中28%的消费者表示已经放弃购买该品牌的产品。 以2023年Taylor Swift演唱会门票抢购风波为例,Ticketmaster平台因黄牛党抢票导致系统崩溃,使得数百万歌迷无法正常购票。这不仅让Swift本人饱受诟病,更让其经纪公司Live Nation受到质疑,而使得市值单日蒸发超过13亿美元。 01 向黄牛宣战 热门商品总是面临相似的窘境,黄牛现象也在一段时期内同样袭扰着现象级产品迭出的泡泡玛特。 黄牛通过「端盒」(整盒扫货)囤积居奇,二手市场价格飙升,严重扭曲产品定价权,大幅增加了普通消费者/粉丝的成本。并且,黄牛炒作将潮玩异化为「金融产品」,使得Labubu等IP的溢价完全脱离情感价值,损害IP长期生命力。泡泡玛特管理层明确表态:「希望卖的是好产品,而非理财产品」,但黄牛行为正将品牌推向「类金融化」陷阱。 从技术角度来看,黄牛党可谓是「线上+
      5,833评论
      举报
      泡泡玛特「斗牛记」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