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财经

我们致力于提供最新的商业模式和最真实的行业故事。

IP属地:广东
    • 零点财经零点财经
      ·05-07

      蓝海银行这7年:从狂飙到乏力,净利腰斩,不良增加

      2017年,国内共有五家民营银行开业,分别是苏商银行、亿联银行、众邦银行、蓝海银行和中关村银行。 这其中,除苏商银行之外,蓝海银行曾因注册资本最低,但盈利能力较强引发关注。 然而,随着监管闸刀的落下,这家曾靠着互联网贷款业务起家的银行,正逐渐陷入增长困境。 业绩腰斩,不良率攀升,踩着红线异地经营,蓝海银行开始失色。   01     营收下滑,净利润腰斩   4月30日,蓝海银行公布2024年业绩。 营收方面,报告期内,该行营业收入14.52亿元,同比下降39.42%;净利润4.15亿元,同比下滑47.86%。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蓝海银行成立7年来,营收净利首次同步下降。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4年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4.7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3%,较2023年微降0.02个百分点,为不良贷款率连续5年上升后首次下降;拨备覆盖率为161.6%,较2023年下降12.22个百分点,低于商业银行同期平均水平,这意味着银行在应对信贷风险上的“安全垫”正在减薄。 图片 回顾蓝海银行的发展历程,2017年到2020年,是该行飞速发展的三年,这期间,依靠着互联网贷款模式,蓝海银行的资产规模迅速扩张。 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该行个人消费贷在总贷款中占比49.01%,2020年增长至 87.78%。 与之相对应的是总资产的变化,2017到2020年,蓝海银行总资产分别为103.14亿元、303.57亿元、379.90亿元,2018到2020年,其同比增速分别为82.57%、61.21%、25.14%。 业务规模的扩张带来营收的飙升。 Wind数据显示,2017年,蓝海银行营业收入仅为0.79亿元,全年亏损0.98亿元。但2018到2020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4.24亿元、6.43亿元、12.1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34.19%、51.79
      200评论
      举报
      蓝海银行这7年:从狂飙到乏力,净利腰斩,不良增加
    • 零点财经零点财经
      ·05-07

      外贸优品专项扶持显成效,抖音电商国货品牌成交额达3.6亿元

      2025年5月10日,第九个中国品牌日来临之际,抖音电商发布《2025国货消费趋势 “宝藏地图”》。最新数据揭示国货消费新趋势,店播带来好生意,六成国货品牌店播成交额同比翻倍。从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到百姓生活的烟火日常,国货品牌正以崭新姿态重塑消费格局,国货正以多元姿态抢占消费市场C位。 店播成增长引擎,外贸优企成国货新力量 抖音电商数据显示,六成国货品牌依托店播实现成交额翻倍。中国黄金、波司登、格力位居店播成交额增幅前三,3C数码、鲜花假发、珠宝潮奢等品类增长尤为亮眼。平台专项扶持计划成效显著,2025年4月17日-5月4日,参与“抖音外贸优品专项扶持计划”的国货品牌成交额达3.6亿元,同比增长77%,德赛Desai、明尚德、DELUX多彩等品牌通过全域兴趣电商带来的增量市场平衡外贸受阻冲击。其中,温州德赛鞋业极具代表性,这家从传统外贸代工厂起步的企业,走出自主品牌之路。面对外贸挑战,德赛果断拒绝海外客户不合理要求,积极开拓海外新市场,在迪拜设立分公司,与葡萄牙客户签下2000万元订单。据悉,德赛即将推出 “100%中国”新品,选用国内同样面临外贸压力的企业原料,以产业互助模式探索发展新路径。 外贸优品专项扶持显成效,抖音电商国货品牌成交额达3.6亿元 地域消费特色鲜明,年轻消费者主导市场 从地域维度看,消费偏好呈现显著差异化。在上海、广州等时尚前沿城市,护肤品的热度持续处于高位,白云山、韩束等国货品牌备受消费者喜爱;长沙则掀起 “炫零食潮”,以肉干肉脯为代表的零食十分热销。义乌成为家务清洁用品消费高地,而杭州消费者对本地特产山核桃的偏好程度则位居前列。 图源:抖音电商 图源:抖音电商 消费人群结构迭代特征明显,90后、00后已跃升为国货消费主力军,订单量稳居前二,其中00后订单增幅更是领跑各年龄段。值得关注的是,性别消费的边界正逐步消融,男女消费者在护肤、方便速食、洗衣液
      140评论
      举报
      外贸优品专项扶持显成效,抖音电商国货品牌成交额达3.6亿元
    • 零点财经零点财经
      ·05-07

      外贸优品专项扶持显成效,抖音电商国货品牌成交额达3.6亿元

      2025年5月10日,第九个中国品牌日来临之际,抖音电商发布《2025国货消费趋势 “宝藏地图”》。最新数据揭示国货消费新趋势,店播带来好生意,六成国货品牌店播成交额同比翻倍。从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到百姓生活的烟火日常,国货品牌正以崭新姿态重塑消费格局,国货正以多元姿态抢占消费市场C位。 店播成增长引擎,外贸优企成国货新力量 抖音电商数据显示,六成国货品牌依托店播实现成交额翻倍。中国黄金、波司登、格力位居店播成交额增幅前三,3C数码、鲜花假发、珠宝潮奢等品类增长尤为亮眼。平台专项扶持计划成效显著,2025年4月17日-5月4日,参与“抖音外贸优品专项扶持计划”的国货品牌成交额达3.6亿元,同比增长77%,德赛Desai、明尚德、DELUX多彩等品牌通过全域兴趣电商带来的增量市场平衡外贸受阻冲击。其中,温州德赛鞋业极具代表性,这家从传统外贸代工厂起步的企业,走出自主品牌之路。面对外贸挑战,德赛果断拒绝海外客户不合理要求,积极开拓海外新市场,在迪拜设立分公司,与葡萄牙客户签下2000万元订单。据悉,德赛即将推出 “100%中国”新品,选用国内同样面临外贸压力的企业原料,以产业互助模式探索发展新路径。 地域消费特色鲜明,年轻消费者主导市场 从地域维度看,消费偏好呈现显著差异化。在上海、广州等时尚前沿城市,护肤品的热度持续处于高位,白云山、韩束等国货品牌备受消费者喜爱;长沙则掀起 “炫零食潮”,以肉干肉脯为代表的零食十分热销。义乌成为家务清洁用品消费高地,而杭州消费者对本地特产山核桃的偏好程度则位居前列。   图源:抖音电商 消费人群结构迭代特征明显,90后、00后已跃升为国货消费主力军,订单量稳居前二,其中00后订单增幅更是领跑各年龄段。值得关注的是,性别消费的边界正逐步消融,男女消费者在护肤、方便速食、洗衣液等品类的喜好渐趋一致。韩束、珀莱雅、谷雨等美妆品牌同时收获两性
      223评论
      举报
      外贸优品专项扶持显成效,抖音电商国货品牌成交额达3.6亿元
    • 零点财经零点财经
      ·04-29

      京东白条被盗刷,用户一夜背上7W贷款

      文:零点财经 2020年10月,有消费者投诉绑定在京东上的银行卡遭遇多笔盗刷,随后向京东追讨,但对方表示其行为不在盗刷理赔的保障范围内,因此拒绝赔偿。 一年后,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郑州市民张先生不但在京东被贷款了五万元,其银行卡上的一万多块钱也是不翼而飞。 面对这笔不小的资金损失,张先生希望京东金融解决问题,客服却直接让他联系警方处理。 龙先生的经历并非个例,彼时,据媒体报道,在各个渠道有关京东白条被盗刷的投诉多达上百条,而如今,五年过去,类似的问题依然存在。   01 、被盗刷的白条   今年4月6日,护士张媛通过抖音加入了一个京东白条被盗刷的微信群。 她告诉零点财经,刚入群的时候群里只有60来人,但现在,被盗刷的人数已增涨到278人。 “好多都是产生逾期(京东白条)了才知道”张媛称,这些盗刷集中发生于三四月份,其被盗刷的金额几千到数万不等。 张媛的京东白条也是在这个时期内被盗刷的。 4月3日,张媛收到了一条来自京东金融的还款短信提示。因为不常用京东,也没有借款,她以为那是一条骚扰短信,便没放在心上。 没想到第二天,张媛又收到了京东金融的短信,短信内容显示她已超过最后还款日,并已产生逾期记录。 看到这则信息,张媛才重视起来,便下载了京东金融APP,查询记录后发现自己的京东白条已被盗刷。 据京东金融的账单显示,从3月8日到31日,张媛在京东平台上利用白条分期频繁买酒,合计金额高达5.7W元,但实际上,这些酒没有一单是她自己下的。 到底是如何被盗刷的? 张媛回忆这或与其3月4日收到的邮件有关。 彼时,张媛的公司邮箱收到一封邮件,邮件主题写着“市政办、通报”,邮件内容是一个二维码,根据内容提示,扫码之后就能看到通报名单。 但张媛照做之后,却又被要求填写个人信息,输完身份证号码后,她感觉有些不对劲,便退出了,可就是这样一个操作给了骗子可乘之机。 “客服说了3.
      6401
      举报
      京东白条被盗刷,用户一夜背上7W贷款
    • 零点财经零点财经
      ·04-07

      20岁的浙商银行:不良贷款增至254亿 高管自爆三年化解不良近2000万

      文:零点财经 从作为杭州最小的一家股份制银行,到在“能人”张长弓的带领下,浙商银行2015到2017年一路高歌猛进,并成为业界闪亮的“明星”。 然而,随着掌舵者的入狱,监管的重视,这家银行逐渐“失色”。 与此同时,这些年频繁收到的罚单,不稳定的业绩增长更是透露出浙商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真实面目及困境。 另与浙江本土的宁波银行与杭州银行相比,浙商银行虽其总资产位居第一,但其营收及利润增速已排最后。   01     一季度被罚2000万, 罚款金额超2024年全年   近日,浙商银行杭州分行被浙江金融监管局罚款70万元。 被罚原因涉及两点,一是其员工在个人经营性贷款业务中签订空白合同,向保证人隐瞒实际贷款金额,二是员工与客户发生非正常资金往来。 图片 事实上,这已不是浙商银行今年以来首次被罚。 3月17日,浙商银行滨海新区分行因贷后管理不到位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滨海监管分局罚款30万元。 1月27日,因小微企业划型不准确、信贷业务不规范经营、资产池业务未纳入统一授信管理等,浙商银行上海分行被罚1680万元。 同一时间,由于变相“存贷挂钩”增加企业融资成本,贷款“三查”不到位等,浙商银行重庆分行被罚款共计170万元。 也就是说,不到4个月的时间,浙商银行已被罚195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浙商银行被行政处罚超30张,合计罚没金额超过1000万元。 换言之,2025年一季度,浙商银行的被罚金额已超2024年全年。 对此,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余丰慧表示,浙商银行接连受到处罚,不仅反映出其在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也折射出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和制度执行上的广泛缺陷。这些违规行为不仅可能损害客户的利益,还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影响银行自身的声誉和长期发展。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称,接连收
      652评论
      举报
      20岁的浙商银行:不良贷款增至254亿 高管自爆三年化解不良近2000万
    • 零点财经零点财经
      ·03-28

      38岁中信银行亿级罚单背后:零售转型失意 扩张与合规失衡

      ​文:零点财经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首批成立的股份制银行——中信银行且曾以“对公王者”的姿态叱咤金融市场。但如今,这家银行正逐渐失速。 营收与净利润增速持续放缓,零售战略转型下其相关业务带来的利润持续下跌,这家成立38年的老牌银行,正经历转型的阵痛。 与此同时,数百张密集落地的罚单更是折射出其在内控管理及业务运营中的种种漏洞。   01     净利润增速仍处下滑状态   3月27日,中信银行在官网对2024年业绩进行了披露。 报告期内,中信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136.46亿元,比上年增长 3.76%;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685.76 亿元,比上年增长 2.33%。 但其实,对比近几年数据来看,中信银行的增长速度仍处于下滑状态。 据零点财经统计,2021年到2023年,该行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045.57亿元、2113.92亿元、2058.9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05%、3.34%、﹣2.60%;净利润分别为556.41亿元、621.03亿元、670.16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60%、 11.61%、7.91%。   02     2025年净息差有下降压力   利息收入是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 2024年,中信银行利息净收入 1,466.79 亿元,比上年增长2.19%,非利息净收入 669.67 亿元,比上年增长 7.39%。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中信银行的净息差为1.77%,虽仅比上一年1.78%下降0.01%,但在2020年,该行的净息差曾高达2.26%。 对此,中信银行行长(拟任)芦苇在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25年银行净息差仍然面临较大的下降压力。 资产规模方面,截至2024年末,中信银行资产总额95,327.22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5.31%。 资产质量方面,
      570评论
      举报
      38岁中信银行亿级罚单背后:零售转型失意 扩张与合规失衡
    • 零点财经零点财经
      ·03-28

      万亿级资产规模的上海农商行:ESG评级A级却屡触监管红线

      因涉及18项违规行为,上海农商行被罚860万。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对上海农商行开出巨额罚单。该行被罚原因有18项,如高管人员未经任职资格许可即履职、绩效薪酬管理违反审慎经营原则;互联网贷款本地化经营执行不到位;对理财投资产品投资的信托资产估值不合理等。 但其实,这并非该行首次因相关问题被罚。 去年12月,因存在未及时调整贷款分类、理财业务未按规定进行信息披露等行为,上海农商行被罚款155万元;因贷款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员工行为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其浦东分行被罚款200万元。 同样的问题反复被罚,这直接反映出该行在经营过程中的内控问题及业务管理问题。   01   上海农商银行全称为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8月,由上海农村信用合作社改制而来,是全国首家在农信社基础上改制的省级股份制商业银行。 2021年8月,上海农商银行登陆上交所主板,成为A股上市农商行中的“明星企业”,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该行资产总额约为1.48万亿元,仅次于渝农商行排名行业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农商行还是一家由国资持股的银行,据企查查显示,该行一共有10位股东,如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 但其中,仅持股3.48%的览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已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且其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已被限制最高消费。 图片   02   虽背靠大树,但近几年,上海农商行的业绩正大幅下滑。 据财报,2021年至2023年,上海农商行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41.64亿元、256.27亿元、264.14亿元,增速分别为9.64%、6.05%、3.07%;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6.98亿元、109.74亿元、121.42亿元,增速分别为18.84%、13
      530评论
      举报
      万亿级资产规模的上海农商行:ESG评级A级却屡触监管红线
    • 零点财经零点财经
      ·03-14

      国美系贷款App“美易借钱”被通报 曾被用户投诉强制捆绑会员,泄露用户信息

      图片 文:卡贝 近日,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发布了关于问题APP的通报(2025年第二期),共提及19款APP存在问题,美易借钱是其中之一。 据通报,美易借钱APP存在的问题有三点,分别是未公开收集使用权利,未明示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及方式和范围、违反必要原则收集个人信息。 图片 公开资料显示,“美易借钱”为国美小贷官方APP,国美小贷是天津市审批并挂牌的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开展网络小额贷款业务;办理各项小额贷款、票据贴现、贷款转让、贷款项下的结算;与小额贷款相关的咨询业务;经批准的其他业务;科技开发、技术服务、转让、咨询。 据悉,美易借钱与资金方开展助贷业务主要以担保模式为主,担保方为博盛安融(天津)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当前,美易借钱的合作贷款机构有24家,精选服务合作机构有国美小贷、新网银行、大兴安岭农商银行、小米消金等7家;合作平台精选有人品贷、富宝袋、安易信小贷(火山融)、中裔融担(金赢花)、晟唐小贷(花鸭借钱)、好屋小贷(融E花)等共17家机构。 业务层面,据美易借钱App显示,该平台最高可申请额度为20万元,贷款年化利率(单利)7.2%-35.75%。 但据南都周刊报道,美易借钱业务管理较为混乱,各渠道所示利率信息存在明显冲突。 据美易借钱官网显示,该平台贷款年化利率(单利)为7.2%至35.75%;而国美金融app内美易借钱业务页面显示贷款年化利率7.2%至23.99%;国美小贷官网则显示取现分期产品年化利率7.2%至27.24%,消费分期产品年化利率14.34%-15.38%。  而据南都记者实测,在美易借钱app时,登录前利率显示为7.2%至35.75%,登录后又显示为7.2%至23.99%。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各大渠道关于美易借钱的投诉不少,其内容主要涉及强制捆绑会员、暴力催收及信息泄露等。 例如,啄木鸟投诉
      1,507评论
      举报
      国美系贷款App“美易借钱”被通报 曾被用户投诉强制捆绑会员,泄露用户信息
    • 零点财经零点财经
      ·03-14

      天星借钱推“百万补贴”活动为年化36%产品导流 用户称诱导消费者

      近年来,智能手机通过内置钱包导流放贷已成为一门生意,比如华为、小米、vivo、OPPO等均已推出相关产品,但实际业务如何,目前以上公司均未披露相关业绩。 2月12日,北京商报发布的《OPPO官方助贷平台层层导流至无牌机构 陆续接到近20个推销贷款》一文,揭露了手机厂商们放贷业务的一角。 该文提及,作者在OPPO官方推荐的信贷产品欢太金融上填写多项个人信息、同意多项信息授权及服务协议后,被推荐给了多家助贷机构,而后者又进一步将其推荐给了没有金融牌照的线下贷款中介,既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还加剧了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不仅如此,在与欢太金融间接合作的助贷机构中,还有平台其年化利率高达224%。 那么,其他手机厂商合作的机构中是否存在类似的问题? 带着疑问,小编随手打开了小米手机的“钱包”,天星借钱被放在了最为触手可及的左上方,点击天星借钱,显示最高可借额度20W。 注册登录天星借钱后,小编被推荐给了钱X乐、京东金条、We卡等7家持牌机构。 据推荐页显示,钱小乐年化利率为7.2%—36%,但小编实际操作下来,贷款5000元,分12期还清,每期还款502.30元(含担保费71.72元),年化利率为36%。 在申请贷款环节,钱X乐对用户的信息要求极为详细,不仅需要填写工作单位,就连家庭住址也要精确到门牌号。 值得注意的是,在黑猫投诉上,有用户称,因逾期还款,该平台催收人员便拨打电话至工作单位,并对其同事进行恐吓、骚扰。 除钱X乐之外,We卡在黑猫投诉上亦被投诉收取担保费,且被暴力催收。公开资料显示,We卡为我来数科旗下信贷产品,而我来数科为亚洲金融科技集团WeLab汇立集团旗下的纯线上金融科技产品。 合作机构被投诉,天星借钱本身也有令用户不满的地方。 近日,天星借款推出了新一期“天星借钱百万补贴”活动。据官方介绍,“天星借钱百万补贴”由天星借钱联合各产品服务共同发起,总金额为一
      1,1641
      举报
      天星借钱推“百万补贴”活动为年化36%产品导流 用户称诱导消费者
    • 零点财经零点财经
      ·03-13

      年化利率超24%,贷款提现需先购买理财产品,百信银行强制销售?

      图片 文:零点财经 5年前(2020年10月),百信银行推出新产品“好会花”, 彼时,用户通过“好会花”微信服务号最高获得10万元贷款额度,但现在,这一额度已上升至20万元,与从百信银行APP进入可获得的最高贷款额度相一致。 据早期官方介绍,“好会花”主打纯线上小额消费信贷服务,用户申请贷款成功后,既可以全部提现,也能将已拥有额度的“百信银行卡”绑定支付宝和微信进行信用额度消费,额度消费自动按照预先自选的3期、6期或12期进行分期还款,每期利率最低1.2%。 对于产品产生的意义,百信银行消费金融事业部负责人陈羲曾称:“好会花的价值主张是‘好生活、好会花’。 但眼下,这款产品给用户们带来了一些困扰。如今年开年以来,就有用户投诉在使用“好会花”的贷款过程中被要求购买理财产品。 2月22日,有用户投诉称在“好会花”申请贷款,填好验证资料后,却在提现时被告知需要联系客服,而客服则称,贷款需要验证资金,且要完成指定任务才能下款。 但当该用户做完第一次验证,决定放弃贷款并要求客服退回支付的200元验证资金时,客服称用户该行为属于中途解除合同,需承担法律责任。  类似遭遇的用户不止一个。3月4日,有用户表示通过二维码下载“好会花”APP,在填完资料提现时亦被要求联系客服。 随后,客服先是引导该用户购买了200元的理财产品,紧接着又要求其购买1300元理财产品,否则不但不能提现,还需要支付50%的违约金。 用户无奈只能继续支付,没想到的是,在支付完1300元之后,又被要求购买5800元的理财产品…… 为验证用户在贷款过程中遇到的被要求购买理财产品才能提现问题,小编尝试注册了好会花。 从好会花官方微信或小程序进入贷款页面,用户只需要填写基本的个人信息即可注册成功,但无论是小程序还是官方微信公众号都不能直接贷款,这两个渠道起到的只是引流的作用,真正的贷款操作需要在官方APP
      1,030评论
      举报
      年化利率超24%,贷款提现需先购买理财产品,百信银行强制销售?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