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早知道

IPO情报专家。

IP属地:未知
    • IPO早知道IPO早知道
      ·04-12

      如祺出行宣布进军低空出行,有意成为“立体出行第一股”

      出行服务的赛道正从地面向空中延伸。   据IPO早知道消息,出行科技与服务公司如祺出行日前宣布,与低空出行科技生态企业广东高域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高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低空出行服务商业化落地及创新发展。   如祺出行方面称,公司正依托智慧出行平台运营经验和优势,打造立体化智能出行平台,加快推进飞行汽车融入出行服务生态。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合作意味着如祺出行开始将出行服务从传统网约车和Robotaxi,拓展至低空出行服务场景,成为首家正式在业务层面布局飞行汽车运营的出行服务平台。   作为自动驾驶运营科技第一股的如祺出行,如今宣布探索包括飞行汽车在内的低空出行服务运营场景,抢占立体出行的先发优势,由此可见其有意“升级”打造成立体出行第一股的野心。   据了解,低空出行以1,000米或3,000米以下空域为依托,涉及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汽车等多个方面,涵盖空中通勤、旅游等多个领域,是低空经济主要应用场景之一。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指出,将推动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有超过30个省(区、市)将低空经济纳入年度重点工作部署。   在国家战略和地方政策双重利好下,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据中国民航局测算,预计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有业内人士表示,巨大的增长空间已吸引了大量企业加入,其中飞行汽车作为低空经济主要应用场景之一,其核心零部件与新能源汽车重叠度高达70%-80%,正被车企视作汽车业务延伸、支撑未来增长的重要领域。目前包括丰田、现代、广汽、吉利、小鹏、奇瑞等多家车企均已宣布进入飞行汽车领域。   多家市场机构预测,飞行
      537评论
      举报
      如祺出行宣布进军低空出行,有意成为“立体出行第一股”
    • IPO早知道IPO早知道
      ·04-12

      Yole Group行业报告:禾赛连续四年位居全球激光雷达市占率第一

      行业唯一一个连续四年获“多项全球第一”殊荣的企业。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据IPO早知道消息,Yole Group 日前发布的《2025 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报告》指出,禾赛在车载激光雷达市场摘得三项全球第一: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占率第一、全球 ADAS 激光雷达市占率第一、全球 L4 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市占率第一,也成为了行业唯一一个连续四年获“多项全球第一”殊荣的企业。   《报告》显示,2024 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其中禾赛以 33% 的市场份额连续四年位居全球总营收榜首。     同时,禾赛还再次蝉联全球 ADAS 激光雷达市占率第一的佳绩。     《报告》显示,作为全球激光雷达应用的核心增长引擎,中国正实现将激光雷达延伸至更亲民的 10 万元级车型。2024 年,中国激光雷达制造商供应了全球乘用车市场 92% 的激光雷达,其中 ADAS 领域同比增长 68%。以比亚迪和理想汽车为代表的行业头部企业正持续引领这一浪潮——比亚迪"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已在主流车型实现规模化部署,理想汽车宣布将在 2025 年全系车型实现激光雷达标配,标志着高阶智驾技术向大众市场加速渗透。   禾赛科技凭借革命性产品 ATX 在这一浪潮中实现了关键突破,ATX 凭借极致性价比与极致性能的核心优势,已渗透至 10 万元级的车型,并被众多客户规划为 2025 年量产车型的标配,让激光雷达成为高阶智驾不可或缺的"安全气囊",助推激光雷达实现从"高端选配"到"大众标配"的历史性跨越。   4 月 10 日,搭载禾赛激光雷达的零跑 B10 正式上市,价格已下探到 11.98 万元,据此前官方预售数据,超过 70%用户选择了
      714评论
      举报
      Yole Group行业报告:禾赛连续四年位居全球激光雷达市占率第一
    • IPO早知道IPO早知道
      ·04-04

      深兰科技获浦东创投集团数亿元Pre-IPO轮投资:主打国际化卖硬件路线

      打造了“机器人富士康”制造体系。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据IPO早知道消息,深兰人工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兰科技”)日前获得浦东创投集团的数亿元Pre-IPO轮投资。 成立于2014年的深兰科技致力于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主营业务涵盖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工业智能和AI医疗等多个领域,拥有包括国家工信部和商务部在内的180多项表彰和荣誉,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多个国内外知名院校,建立了包括计算机视觉、自动驾驶、机器人等多个领域的联合科研机构。 通过基础研究叠加技术应用,深兰科技是AI头部阵营中少有的具备智能机器人从软件、算法到制造等全链条能力的企业,也是最早具备软硬一体化交付能力的企业之一。通过软硬件一体化交付,深兰科技开发出了多款技术全球领先的AI装备产品,如商用清洁机器人、数字健康机器人、自动驾驶公交车等,实现了技术规模化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深兰科技还已打造了“机器人富士康”制造体系——其从富士康招聘专业团队,搭建了从供应链到制造、质检、储运的“机器人富士康”体系,即要用富士康“把硬件的质量和成本做到极致”的能力干好机器人产品,以清洁机器人为例,其成本已经较同类产品低30%,故障率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1/5。 在浦东创投看来,作为一个拥有世界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赛事50多项世界冠军的团队,深兰科技能够坚持“国际化卖硬件”的发展模式,让投资机构看到了AI产业化商业落地的可预期的未来,国际化卖硬件路线不仅是技术落地的一个“通关密码”,更是中国AI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务实选择。
      435评论
      举报
      深兰科技获浦东创投集团数亿元Pre-IPO轮投资:主打国际化卖硬件路线
    • IPO早知道IPO早知道
      ·04-04

      东鹏饮料赴港二次上市:东鹏特饮已成为百亿级大单品,净利润复合年增长52%

      收入增速在全球前20大上市软饮企业中位列第一。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据IPO早知道消息,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鹏饮料”)与2025年4月3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A+H”两地上市,华泰国际、摩根士丹利和瑞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成立于1994年的东鹏饮料现已成为中国第一、全球领先的功能饮料企业,收入增速在全球前20大上市软饮企业中位列第一。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销量计算,东鹏饮料在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自2021年起连续4年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15.0%增长到2024年的26.3%。       截至目前,东鹏饮料的产品矩阵已涵盖能量饮料、运动饮料、茶饮料、咖啡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果蔬汁饮料等多个品类。   其中,“东鹏特饮”已成为中国以零售额计的百亿级人民币大单品,2024年,东鹏饮料的能量饮料收入133.04亿元,2022年至2024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27.3%。在运动饮料领域,东鹏特饮于2023年1月推出了“东鹏补水啦”产品,在推出的第二年收入近15亿元,同比增长280.4%。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东鹏饮料拥有超过3,000家经销伙伴和覆盖全国且深度下沉的约400万家终端销售网点的销售网络,已实现近100%地级市全面覆盖。同时,东鹏饮料持续推进“冰冻化战略”,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投放冰柜数量约30万台,进一步加强产品可见度,提升单点销售。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东鹏饮料的营收分别为85.00亿元、112.57亿元和158.3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6.5%。同期,东鹏饮料的净利润分别为14.41亿元、20.40亿元和33.2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2.0%,同期的净利
      483评论
      举报
      东鹏饮料赴港二次上市:东鹏特饮已成为百亿级大单品,净利润复合年增长52%
    • IPO早知道IPO早知道
      ·03-26

      泡泡玛特2024年营收130亿,净利增185.9%:起于潮玩不止于潮玩

      业绩再创历史新高。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据IPO早知道消息,泡泡玛特国际集团于3月26日发布了2024全年财报。 财报显示,2024年泡泡玛特实现营收130.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06.9%,经调整净利润34.0亿元,同比增长185.9%。中国内地营收79.7亿元,同比增长52.3%;海外及港澳台业务营收50.7亿元,同比增长375.2%,收入占比38.9%。 整体而言,泡泡玛特各项经营数据指标远超预期,业绩再创新高。同时,全球化和集团化战略齐头并进,推动泡泡玛特IP全球影响力不断攀升。 2024全年新增会员超千万 海外营收同比增长375%至50.7亿元 具体来讲:2024年,泡泡玛特中国内地业务营收79.7亿元,同比增长52.3%。2024年,泡泡玛特在内地净增38家线下门店,门店总数从截至2023年年底的363家增至401家,机器人商店新增110台,机器人商店总数从2023年年底的2190家增至2300台。线下门店收入38.3亿元,同比增长43.9%,机器人商店收入7.0亿元,同比增长26.4%。在门店数量并未大幅增加的情况下,线下业务实现了有机高增长。 在线上线下业绩全面增长的同时,泡泡玛特的毛利率、净利率、库存周转等运营指标数据亦持续优化——2024年毛利率为66.8%,相比2023年的61.3%提升了5.5个百分点,创下历史新高。存货周转天数由2023年的133天降至102天,精细化运营能力进一步提升。 线上渠道同样实现了高增长。2024年,泡泡玛特抽盒机营收11.1亿元,同比增长52.7%,突破2022年历史峰值,私域运营进入成熟期。天猫旗舰店逆势上升,营收6.3亿元,同比增长95%,业绩超过2021年历史峰值,并获得6·18天猫潮流玩具榜和总榜第一名。内容电商团队重塑直播间定位,搭建聚焦不同品类及使用场景的多个自营直播
      6,420评论
      举报
      泡泡玛特2024年营收130亿,净利增185.9%:起于潮玩不止于潮玩
    • IPO早知道IPO早知道
      ·03-26

      安诺优达冲刺港交所:专注基因科技,由比亚迪联创夏佐全创办

      夏佐全控制安诺优达54.25%的投票权。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IPO早知道消息,安诺优达基因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诺优达”)于2025年3月25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建银国际和国泰君安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值得注意的是,安诺优达由比亚迪联合创始人、优必选天使投资人夏佐全创办,截至2025年3月21日控制安诺优达54.25%的投票权。 成立于2012年的安诺优达聚焦于以分子诊断为基础的IVD医疗器械及多组学生命科学研究服务,临床测序解决方案包括自产基于基因测序的IVD检测试剂盒、基因测序仪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以及配套技术支持及实验室设计服务。 2017年,安诺优达的NIPT试剂盒获得三类医疗器械证书,使其成为中国首批实现这一里程碑的少数公司之一。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样本检测量计算,2023年安诺优达在中国NIPT市场位列第三,2021年至2023年的市场份额分别持续增长9.6%、11.6%和12.1%。 由于认识到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引起的疾病诊断的体外诊断(IVD)产品需求, 安诺优达开发了CNV-seq试剂盒,并于2024年获得了三类医疗器械证书。此外,安诺优达还是提供整体IVD产品组合与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的检测试剂盒、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的测序仪及与试剂盒兼容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相结合的少数公司之一。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安诺优达已向覆盖26个省市的86家具备产前诊断认证的医院销售IVD产品。 截至2025年3月21日,安诺优达的三款IVD产品已获得三类医疗器械证书,两款兼容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产品已获得二类医疗器械证书,以及12款IVD产品正在开发中。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安诺优达的营收分别为4.35亿元、4.7
      903评论
      举报
      安诺优达冲刺港交所:专注基因科技,由比亚迪联创夏佐全创办
    • IPO早知道IPO早知道
      ·03-26

      海辰储能冲刺港交所:出货量复合年增长167%,2024年营收129亿

      以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计算,海辰储能于2024年全球储能市场排名第三。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据IPO早知道消息,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辰储能”)于2025年3月25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华泰国际、中信证券、农银国际以及中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事实上,早在2023年7月,海辰储能就曾与华泰联合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并向厦门证监局提交A股上市辅导备案,而后终止了A股上市筹备且未继续进行A股上市申请。 成立于2019年的海辰储能专注于提供以储能电池和系统为核心的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海辰储能是全球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GWh级别以上中,唯一专注储能领域的企业,已为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并在全球核心市场进行了研、产、销、服体系的全面布局。 在产品研发方面,海辰储能在四年时间内成功开发了包括280Ah储能电池、314Ah储能电池、∞Cell 587Ah储能电池、∞Cell 1175Ah长时储能电池、∞Cell N162Ah钠离子储能电池等多款储能专用电池,以及5MWh液冷储能系统、∞Power 6.25MWh 2h/4h储能系统等多款储能系统。 其中,海辰储能是行业内首批把280Ah储能电池产品用于大型储能项目的企业、亦是首批量产314Ah储能电池并应用于海外大型储能项目的企业;同时,海辰储能还推出了行业内首款适配长时储能场景的∞Cell 1175Ah储能电池、以及全球首款循环寿命超过20,000次的电力储能专用钠离子电池。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以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计算,海辰储能于2024年全球储能市场排名第三。2024年, 海辰储能的储能电池出货量为35.1GWh,2022年至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67%。 此外,自成立伊始,海辰储能就开始践行全球化战略,现已在
      511评论
      举报
      海辰储能冲刺港交所:出货量复合年增长167%,2024年营收129亿
    • IPO早知道IPO早知道
      ·03-26

      霸王茶姬冲击纳斯达克「中国茶饮第一股」,推动新消费价值重估

      对标咖啡赛道估值,成为“中国版星巴克”。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苏打 据「IPO早知道」消息,北京时间3月26日凌晨,霸王茶姬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开提交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2024年,霸王茶姬GMV为295亿元(人民币,下同);2024年营收124.05亿元;净利润25.15亿元;净利润率20.3%。截至2024年底,霸王茶姬全球门店数达到6440家,同比2023年增长83.4%。 2024年,霸王茶姬单店月均GMV达51.2万元,远超同业水平,单店月均出杯量达2.5万杯,全球注册会员数已达1.77亿。 据艾瑞咨询数据,以 GMV 衡量,中国现制茶饮料市场复合年增长率为 21.7%,预计到 2028 年将达到 4260 亿元,其中高端现制茶饮料细分市场GMV 可达 1,671 亿元人民币,占现制茶饮料市场总量的 31.7%。以“精品”茶饮为定位,霸王茶姬有望成为该细分市场中的最大赢家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霸王茶姬赴纳斯达克上市的股票代码定为“CHA”,以对标咖啡现代化过程。 全球视角下,科技热潮正令中国资产步入估值上升通道,消费领域市场情绪亦随之修复。进入2025年,蜜雪冰城、古茗等新茶饮品牌陆续冲击IPO均获成功。其中,成功登陆港交所并一度引发超额认购潮的蜜雪冰城,已然成为现象级IPO代表。 横向观察视角中,如果将蜜雪冰城视为中国中国消费企业的A面,主打以规模和极致供应链溢价取胜,霸王茶姬则是另辟蹊径的B面——同样遵循“不卷奶茶”的逻辑,但以更加简易、标准化的营运理念获得对茶饮品类的定义权,将估值体系成功并入咖啡赛道,力求打造“中国版星巴克”。 这一思路转换,无疑将助力霸王茶姬在国际资本市场中获得更高溢价。 凭借创新的商业范式、极致的门店效率以及独特的文化内核,霸王茶姬正在书写一个关于中国新消费品牌将获得“价值重估”的新故事。而国际资本
      5,564评论
      举报
      霸王茶姬冲击纳斯达克「中国茶饮第一股」,推动新消费价值重估
    • IPO早知道IPO早知道
      ·03-25

      亚朵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55.3%至72.48亿,全年新开业471家酒店

      进一步夯实“始于住宿的生活方式品牌集团”的定位。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据IPO早知道消息,亚朵集团(NASDAQ:ATAT)于3月25日发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 财报显示,亚朵集团2024年全年营收72.4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55.3%;调整后净利润13.06亿元,同比增长44.6%;调整后EBITDA为17.72亿元,同比增长46.8%。 其中,第四季度亚朵集团营收20.84亿元,同比增长38.5%;调整后净利润3.33亿元,同比增长49.9%;调整后EBITDA为4.43亿元,同比增长76.5%。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亚朵集团在营酒店1,619家,拥有183,184间客房,酒店网络规模与经营质量实现跃升。具体来讲: 2024年亚朵集团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RevPAR)为351元,为2023年同期水平93.2%;日均房价(ADR)为437元,为2023年同期水平94.2%;入住率(OCC)达77.4%,为2023年同期水平的99.5%。 经营质量方面,亚朵集团在营18个月以上的成熟酒店表现持续优于大盘:第四季度同店RevPAR为2023年同期的96.0%达355元;OCC较为稳健,达到79.2%,为2023年同期的99.0%;ADR为2023年同期的97.4%达430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是亚朵集团战略的关键突破年,集团全年新开业酒店和签约数双双突破历史新高。 2024年第四季度,亚朵集团新开业111家,全年新开业471家,同比增长63.0%。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营酒店数量1,619家,同比增长33.8%;管道项目数741家,同比增长20.1%,为2025年“两千好店”的目标达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品牌矩阵优化方面,亚朵集团持续夯实中高端市场领导地位,并加速渗透中端与高端细分领域
      2,210评论
      举报
      亚朵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55.3%至72.48亿,全年新开业471家酒店
    • IPO早知道IPO早知道
      ·03-25

      小马智行上市后首份财报:2024年营收约5.5亿元创新高

      中国营收规模最高的L4自动驾驶公司。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据IPO早知道消息,小马智行(Pony.ai)于3月25日美股盘前发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这也是其2024年11月27日登陆纳斯达克、成为“全球Robotaxi第一股”后发布的首份财报。 财报显示,2024年小马智行营收5.48亿元(7503万美元),再创新高,也是中国营收规模最高的L4自动驾驶公司。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的营收为2.59亿元(3550万美元)。 2024年,小马智行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经调整全年研发费用10.06亿元(1.378亿美元),同比增长14%。这里需要指出的一点是,除加大研发投入外,根据会计准则于第四季度完成上市后一次性计入员工股权激励费用,小马智行运营费用相应提升。剔除该因素影响后,小马智行经调整全年运营费用为12.4亿元(1.699亿美元),经调整净亏损为11.21亿元(1.536亿美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小马智行持有现金等价物及长短期理财投资总额为60.23亿元(8.25亿美元),同比增长39.4%,这样充足的资金为其推进自动驾驶规模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CEO彭军表示,在技术成熟和充足资金的共同驱动下,公司正加速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化的拐点到来。他强调,小马智行坚持“Robotaxi业务优先、中国市场优先、一线城市优先”的业务战略,2024年在中国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不断扩大部署自动驾驶服务,建立强大的运营能力,在全球市场争取更多市场机会。 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持续推进 将Robotaxi开进城市中心、机场和高铁站 具体来看,2024年小马智行持续推进其核心业务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的扩张,全年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收入为5328万元(730万美元),这主要由于在中国一线城市付费Robot
      1,740评论
      举报
      小马智行上市后首份财报:2024年营收约5.5亿元创新高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