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故事荟

横跨财经和科技得原创解读啊,资深围观,谨慎发言

IP属地:未知
    • 财经故事荟财经故事荟
      ·04-27

      从AI全栈落地到全球短剧出海,昆仑万维财报里的增长秘密

      中国首个“平台级”AI出海范本浮出水面。 采写/孟雯 编辑/天南 2024年,算得上AI技术从爆发走向产业验证的分水岭,中国头部AI企业的商业化,终于开始有了像样的答卷。 4月26日,昆仑万维发布了2024年度财报:全年营收56.6亿元,同比增长15.2%。整体毛利率达73.6%,公司全年研发费用15.4亿元,同比增长59.5%。 其中,AI社交报告期内单月最高收入突破100万美元,成为海外收入增长速度最快的中国AI应用之一;截至2025年3月底,AI音乐年化流水收入ARR达到约1200万美元(月流水收入约100万美元),短剧平台DramaWave年化流水收入ARR达到约1.2亿美金(月流水收入约1000万美元)。 这一份兼具战略定力与增长韧性的成绩单表明,昆仑万维这家曾以游戏和工具软件出海闻名的公司,正在成为中国最接近“AI全栈商业闭环”的范本之一。 一、从营收恢复到全栈兑现:财报背后的增长逻辑 昆仑万维重新进入增长轨道。2024年是昆仑万维的“All in AGI与AIGC”战略全面落地的一年,并形成了覆盖AI社交、短剧、音乐、搜索等领域的多元化商业矩阵。海外市场成为其核心增长引擎,海外业务收入占比高达91%,规模达51.5亿元,同比增长21.9%。 表面看,这是昆仑万维一次财务层面的回暖信号。但进一步剖析,就会发现这次财报的亮眼表现并不是依靠传统业务回血,而是得益于AI全栈布局的逐步兑现。 分析财报数据我们会发现,元宇宙与信息分发平台Opera、短剧平台Dramawave、AI音乐Mureka(此前名为SkyMusic)、AI社交Linky四大业务线贡献显著。 Opera作为全球领先的AI驱动信息分发与元宇宙平台,实现营收4.81亿美元,同比增长21%,月活用户近3亿。 短剧平台DramaWave年化流水收入达1.2亿美元,用户规模突破1000万,并凭借爆款剧《订婚风
      367评论
      举报
      从AI全栈落地到全球短剧出海,昆仑万维财报里的增长秘密
    • 财经故事荟财经故事荟
      ·04-25

      一部手机,人人皆主播:百度慧播星的数字人直播革命

      慧播星不是要让AI取代主播,而是帮更多人成为主播。 采写/孟雯 编辑/天南 英国伦敦,大叔Simon坐在沙发前,用中文轻松自如地讲述着一则关于中英婚恋文化差异的趣闻。他说,在英国,约会是一种自由的探索,但当他听说在中国有“父母操办相亲”的现象时,震惊得差点说不出话来。“我为解释这件事讲了太多话,嗓子都哑了。” 就在大家以为视频要结束时,他却话锋一转,“一个数字人帮了我大忙。”紧接着,镜头切到他展示的手机页面,几个按钮点下去,他的数字分身正在流利地讲述同样的故事、同样的神情语气,在手机端开着直播,而他本人,正在商务旅行。 另一边,一位名叫Ali的中东脸主播,开头就用熟练的中文介绍自己:“我的兄弟们都知道,我直播快一个月了,每天晚上想直播的词想得睡不着”,言语中透露着无奈。突然,他精神一振,语调高亢地说:“最近,我的中国朋友给我推荐了个‘好东西’,接着便开始了现场教学,手动上传素材,几十秒后,一个数字分身出现在手机屏幕中,他坐在便利店中自嘲:“这个人比我还能唠,他的声音和我一模一样,连我妈都分不清。” 两个场景,一位跨文化观察者,一位疲惫的打工主播,背后却指向同一个共识:直播这件事,开始从“靠人熬”进入“靠AI跑”的阶段。百度慧播星数字人,正是这个变化的推手。无需培训、无需连麦、无需真人实时出镜,只需上传个性数据,就能让一个能说会道的AI分身替你上阵直播。 一、一部手机,人人皆主播 Simon和Ali有着不同的国籍、职业和应用场景,却都是最典型的用户,而在中国,像他们一样靠一部手机、一点空闲时间尝试直播的普通人也越来越多。 深圳福田区一间老旧公寓里,90后白领林晓正拿起手机,对着镜头录下她精心准备的30分钟护肤经验分享。她没有专业设备、没有团队、甚至手机也已用了三年。 但她仅仅只是上传一段视频之后,慧播星数字人就已在直播间上线,一边展示她推荐的产品,一边用亲切的语气回答观众提问
      505评论
      举报
      一部手机,人人皆主播:百度慧播星的数字人直播革命
    • 财经故事荟财经故事荟
      ·04-17

      单日爆卖超万台,“小乌梅”为何能在京东破纪录?

      京东为品牌上新装上“导航仪”。 采写/陈纪英 编辑/万天南 红海增长,从来不易。眼下,中国洗衣机户均一台,早已杀成红海。 主打品质的小乌梅3.0洗衣机,能够卖爆吗?这款美的集团旗下品牌小天鹅推出的高端系列洗衣机,3.0洗烘套装的定价甚至高达万元。主导上新的美的系洗衣机电商部门对此却很有信心,初始目标就定得很高——首发28小时内销售5000台,超越同系列1.0版本2000台和2.0版本4000台的目标。 但他们仍然低估了市场的热情,首发28小时内,小乌梅3.0洗衣机在京东销量过万。 “不仅翻倍完成目标,还创下洗护家电品类新品首发的销量纪录”,美的系洗衣机电商部长尹显赫难掩欣喜。 在京东,新品销量纪录破新高,正在成为新常态。2024年,有超过2.5亿用户在京东上买过新品。京东顺势而为,将“京东小魔方”升级为“京东新品”,新品频道在京东APP首页的入口也更加显眼。同时,京东正式发布了新品成长“百千亿”计划,以百亿流量、百亿资金助攻品牌新品从孵化、种草、爆发到续销的全链路。 正如京东有实力成为小乌梅系列洗衣机最大的线上销售渠道那样,现在,它已经升级成为新品一体化营销阵地和全域获客的首选平台。 尹显赫见证了这个变化,“从站内置顶霸屏,再到站外联合投放,以及线下门店曝光,京东帮我们搞定了很多资源,所以小乌梅3.0卖爆水到渠成。” 用户、品牌、平台“尝新”,“引爆”小乌梅3.0 小乌梅3.0为何一卖即爆?答案藏在消费者的反馈中,他们都为“新”买单。 “智能减震很给力,洗衣服很安静没噪音,实现了洗衣007自由”; “除菌净螨少残留的功能又升级了,宝宝衣服也能机洗”; “3.0实在太能打了,大衣、羊毛衫、冲锋衣都能机洗,一年干洗费就能省上千块!” 不止家电品类,喜欢尝新的全品类用户也不在少数——艾瑞咨询近期发布的消费者追新洞察调研数据显示,消费者普遍表现出强烈的尝新意愿和每周关注新品信息的行
      638评论
      举报
      单日爆卖超万台,“小乌梅”为何能在京东破纪录?
    • 财经故事荟财经故事荟
      ·04-14

      83亿,全球最大的户外广告并购案背后的故事

      2025年4月9日,分众以83亿元拟收购新潮。这场被业内称为“核弹级”的并购交易,也是全球最大的户外媒体并购案,背后有太多的故事。 分众传媒为何要收购新潮? 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曾多次表示不会收购新潮,因为收购新潮后,还会有更多的竞争对手出现,所以一定要把新潮打死。但今天却花了83亿将新潮收入囊中,为什么?行业老大消灭竞争对手的一般规律是:首先最好打死,打不死就买,买不了就投,投不了就会长期内卷。今天分众传媒和新潮传媒的十年的竞争正好走到了第二阶段,打不死就卖掉。因为据了解新潮传媒2022年营收19.40亿元,净亏损4.69亿元;2023年营收19.32亿元,净亏损2.79亿元;2024年收入超过20亿,公司全面盈利6000多万,且账上还有20亿现金储备。 新潮传媒最近几年表现出了强大的发展势头,据说2025年盈利规模还将继续增加,如果不卖掉会对分众造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所以,对于分众而言,选择在此时收购新潮是一个好战略,一方面能够缓解来自市场方面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能增加社区的媒体资源,扩大利润的增量资产。并购公告后分众的股票涨停,说明资本市场对行业双巨头合并后,未来的发展潜力是认可的。 新潮传媒盈利了为什么还要选择出售? 新潮已经实现了全面盈利,账上还有20亿现金,为什么要卖掉呢?从新潮的融资轨迹来看,这应该是一场资本与创业者之间的博弈。 十年14轮融资,新潮总融资规模达到80亿,股东包括京东、百度、58、顾家、养元、元璟、源码等著名投资方,不得不说张继学是一个有魅力的创业者,能把一群大佬都团结在了自己的身边,而且把新潮传媒这事儿干成功了。但资本是逐利的,庞大的融资最终演变为创始团队的“甜蜜负担”。尽管张继学曾多次表示不会卖掉新潮,誓言“成为双巨头之一”,但在投资到期,资本退出的压力下,新潮的上市之路却并不顺利,选择与分众传媒换股合并,实现间接上市,成为多方利益博弈的最
      981评论
      举报
      83亿,全球最大的户外广告并购案背后的故事
    • 财经故事荟财经故事荟
      ·04-11

      分众传媒83亿收购新潮传媒,未来可期!

      梯媒终局, 多方共赢! 采写/万天南 编辑/陈纪英 作为全球公认股神,沃伦·巴菲特深谙并购之道,“我喜欢以合理的价格收购那些出类拔萃的企业”,“并购就像是滚雪球,雪球越大,越容易滚动,滚进来的东西就越多。” 2005年登陆纳斯达克、成为中国广告传媒第一股的分众传媒,同样也是并购高手,曾在2005年并购框架传媒,2006年并购聚众传媒等。 4月9日,分众传媒再度成为一场世纪并购的主角。公告显示,分众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张继学、重庆京东、百度在线等50个交易对方持有的成都新潮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潮传媒”)100%股权,预估值为83亿元人民币。收购完成后,新潮传媒将成为分众传媒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分众并购新潮有何考量,如何实现资源整合和战略协同?梯媒细分领域两家企业的战略性整合,又给中国梯媒行业带来了哪些新气象和新格局? 一、价格公允,长期红利可期 在和《财经故事荟》的对谈中,多位广告界资深人士,都用“划算”定性这场并购。 要看并购价格贵不贵,首先要看标的价值有多大,可以说,新潮传媒是当之无愧的优质资产。 在接受36氪采访时,新潮传媒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张继学透露,“今天的新潮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主营业务已经盈利、账上现金储备丰富”。 此言非虚,根据申万传媒估算,新潮2024年实现收入20亿元,而且目前账目大概还有20亿元现金,且跨过了盈亏平衡点,2024Q4及2024年全年盈利。 而且,新潮的历史融资额也在80亿元上下,因此,分众传媒所支付的并购代价,仅仅和其融资额持平,并购价格相当划算。 再来看新潮和分众所在的梯媒赛道,也处于高增长周期。CTR披露的数据显示,梯媒广告刊例价与投放量双增,2024年电梯LCD和电梯海报广告刊例花费,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同比高增长,其中电梯LCD涨幅达到21%,电梯海报增长16.5%。另据中国广告协会发布的《2024年全球及
      971评论
      举报
      分众传媒83亿收购新潮传媒,未来可期!
    • 财经故事荟财经故事荟
      ·04-01

      火锅届顶流CP:假背刺,真捧哏?

      从对立到互鉴:海底捞与巴奴的竞争哲学。 采写/万天南 编辑/陈纪英 花钱为对手做广告,在商业世界很罕见,但宝马和奔驰却玩得不亦乐乎。 2016年3月,恰逢宝马100周年,奔驰特意发广告示好,“感谢100年来的竞争,没有你的前30年,其实很无聊……因此,我们来了,贺老朋友的百岁生辰!”。 “心机婊”奔驰的言下之意是,论发展历史,宝马是小弟,奔驰是大哥。 当然,宝马也没“惯着”奔驰,“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贴脸暗讽奔驰已经老态龙钟,不及宝马年轻创新。 互黑归互黑,宝马和奔驰这对欢喜CP,既相杀也相成,一路舞刀弄剑,登顶全球车界双雄。 这样亦敌亦师的CP,还有麦当劳与肯德基、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以及耐克和阿迪达斯。 中国的火锅行业,也有一对相杀相爱多年的CP——海底捞和巴奴毛肚火锅。 最近,巴奴创始人杜中兵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公开表示,“我尊重的对手还是海底捞”。海底捞虽然没有公开点赞巴奴,但在以往的选址、选品上,也与巴奴互相借鉴。 战略有分叉、定位有差异、客群有分层、市场有分化的火锅一哥和二哥,为什么都要向对方学习? 一、火锅CP,互相较劲 “赴汤蹈火”吃火锅,是中国胃的至爱。火锅如今已经稳居中式餐饮第一大品类。 据《火锅产业发展报告2025》披露,2024年,中国火锅市场规模达6175亿元,同比增长5.6%,火锅门店数量同比增长3.9%,预计2025年火锅市场规模将达6500亿元。无论是规模增速还是门店增速,均超过餐饮大盘。 不过,规模虽大,内卷也狠——红餐网数据显示,2024全年火锅闭店已超30 万家,呈现出高增长、高入局、高倒闭的" 三高" 特征,成为洗牌最惨烈的餐饮赛道。 高度内卷之下,火锅玩家们险境求生,摸索出了三种破卷模式。 最简单粗暴的是价格战。 九毛九旗下怂火锅发布“认怂公告”,宣布“全场8.8元起”;小嗨火锅锅底回归9.9元;呷哺呷哺单人和双人套餐双双下降。
      1,335评论
      举报
      火锅届顶流CP:假背刺,真捧哏?
    • 财经故事荟财经故事荟
      ·03-22

      卖一台车亏10万,蔚来必须听劝了

      蔚来不想再亏,李斌必须听劝。‍‍‍‍‍‍‍ 采写/老谢 编辑/万天南‍‍‍ 3月21日晚,蔚来发布2024年财报,2024年实现汽车销量22.19万台,同比增长38.7%,销量增速在一众新势力中并不逊色。 2024年营业收入657.31亿,同比增长18%。从单季度来看,Q1、Q2、Q3、Q4营业收入分别为99亿、174.5亿、186.7亿、197亿,从Q2起营业收入连续3个季度环比增长,Q4营收更是接近200亿关口。 营收增长的同时,蔚来毛利率也在改善,2024年毛利率9.88%,同比提升4.3个百分点。从单季度来看,Q1、Q2、Q3、Q4毛利率分别为4.9%、9.7%、10.7%、11.7%,环比略有改善。但由于成本和费用支出过高,蔚来仍未摆脱巨额亏损。 2024年,蔚来净亏损232亿,亏损额相比2023年扩大了10%,从2021年以来,亏损额连续4年扩大,从2020年的56亿增至232亿,屡创新高。 作为车主,用户对蔚来评价很高,无论是汽车的颜值还是用户服务,蔚来都能讨得用户的欢心。但作为投资者,面对蔚来的连年亏损,股价一路创出新低,投资者对蔚来的表现并不满意。蔚来的股价从2022年上市最高点的近200元一路下跌到30多元,仅为最高点的五分之一。 作为同一时期成长起来的蔚小理三家新势力,理想率先在销量和收入上甩开蔚来和小鹏,于2023年实现百亿级盈利。 小鹏依靠稳扎稳打,虽然销量上离理想仍有一定差距,但财务指标大幅改善,2024年已大幅减亏,并有望在今年实现盈利。在港股市场上,小鹏更是凭借在机器人和AI领域的投入优势,被资本市场一路看涨,市值已经大幅甩开蔚来。 车子越卖越多,亏损却越来越大,蔚来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们通过对比小鹏和理想,试图通过收入和成本、费用支出的两个环节,从2024的财报中来找寻答案。 不过对于亏损,李斌早已警觉。他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态,今年会继续
      1,848评论
      举报
      卖一台车亏10万,蔚来必须听劝了
    • 财经故事荟财经故事荟
      ·03-18

      逃离内卷,商家终于等来电商增长战

      一切为了增长。 采写/万天南 编辑/陈纪英 回想起前两年电商唯低价论的风气,某高端女装品牌负责人长平一度有些后怕,“幸亏当时我们很坚定,没跟风向下卷”。 定位于中高端的这家高端女装品牌,核心价格带1500元~3500元,最贵的秋冬大衣标价甚至过万元。 从2023年下半年到2024年上半年,电商行业集体卷低价、仅退款,“当时我们还是有点困惑的”,长平坦承。 运动品牌马孔多彼时也对这股内卷风潮敬而远之,“和我们的发展理念不匹配”,其创始人艾国永告诉《财经故事荟》。 内卷之下,服装、快消等大众刚需行业一度失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网上穿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5%,增速较上年回落9.3个百分点;快消也未能幸免,贝恩报告披露,2024年前三季度,快消行业电商市场份额小幅下滑0.6%,有史以来首次负增长。 低质内卷不可持续,如今,翘首以盼的商家们等来了反卷时刻——2025年,高质量增长,成为电商主旋律。 淘天已经开了一个好头。据媒体报道,2025开年,淘天就定下主基调——拿出真金白银和流量资源,扶持优质品牌和商家做增长,针对服饰、美妆、运动户外三大核心品类,率先启动增长战役。 效果已经初步彰显——新品激励新政下,今年3月,天猫美妆个护品牌新品数同比激增近10倍,运动户外新品数同比翻倍,服饰大牌新品数呈双位数增长。刚刚落幕的天猫38焕新周,890款新品成交破百万,122款拿下品类第一。 于淘天而言,在商家、用户、平台的利益分配中,如何寻找黄金分割点,如何算好短账和长账,是长期命题。 一、卷不动的商家,期待破壁 《财经故事荟》对谈的多位商家,2025年的共性诉求是“破壁”。 品牌破壁是共识。 最近,童装品牌舍予良仓创始人牟先生去了日本,不是为了看樱花,而是忙着逛门店看款式,“为上新找灵感”。 长平的工作日程表,几乎每天都安排到晚上9点之后,“现在正是春夏款上新的关键时刻”。
      2,105评论
      举报
      逃离内卷,商家终于等来电商增长战
    • 财经故事荟财经故事荟
      ·03-04

      “复制”DeepSeek,量化巨头为何能成大模型顶流?

      梁文峰火了后,九坤投资的王琛也要出道? 采写/董虹 编辑/万天南 量化巨头,又成AI大模型圈顶流? 据媒体最新报道,幻方量化的老对手的九坤投资,携手微软团队成功复现DeepSeek-R1,还首次发现了语言混合(例如中英文夹杂)会显著降低推理能力等问题。 听闻该消息,有投资人调侃道,“以后找大模型项目,是不是得先去量化机构排队拿号?” 一些关注AI领域的风投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梁文峰见不到,难道我们要找关系拜访王琛了?” 王琛,正是九坤投资的创始人,也是最近风投圈关注的又一位AI大模型新星。 一、站在黄仁勋身边的男人 2024年11月底,香港爱文生大排档,一场大佬组局的“团建”活动在网上掀起讨论。 据悉,在场的除了最强“卖铲人”——英伟达 CEO黄仁勋,还有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叶玉如院士、校董会主席沈向洋,红杉资本执行合伙人沈南鹏,特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等人。 其实,九坤投资的王琛也在这场饭局中。事后流出的一张图片中,面带微笑的王琛与黄仁勋、沈向阳一同出现在镜头中。 王琛何许人也? 公开资料显示,王琛毕业于清华大学,拥有该校的数学物理学士和理论计算机博士学位,曾就职于华尔街顶级对冲基金千禧年。 2010年前后,恰逢国内股指期货上市,为量化交易打开“窗口”,身在美国的王琛认为机会千载难逢,便拉上同事姚齐聪(北京大学数学学士、金融数学硕士)一起回国创业,在2012年建立以大数据为基础,数学算法为支撑的九坤投资。 之所以选择这个赛道,王琛曾表示:“量化行业比IT行业更能让我产生刺激,有点像是黑客,用统计、技术方法去破解市场规律,还能创造很好的回报,所以就选择做这个方向。” 说起来,在中国量化“四大天王” 中,九坤投资是最早成立的,明汯投资、幻方量化、灵均投资分别在2014年、2015年、2014年诞生。 不过,比起后起之秀的幻方量化,九坤投资这些年的声量并不大,王琛在互联网上的信息也不
      2,889评论
      举报
      “复制”DeepSeek,量化巨头为何能成大模型顶流?
    • 财经故事荟财经故事荟
      ·02-22

      DeepSeek逆天,大厂都变“迷弟”

      大厂团宠DeepSeek。‍‍‍‍‍‍‍ 采写/董虹 编辑/万天南‍‍‍‍ 大厂“团宠”DeepSeek的风,刮得紧,刮得猛。 2月15日,国民APP微信正式内测“AI搜索”新功能,在其中接入了DeepSeek-R1的“深度思考”服务。 部分测试用户,点击微信顶部的放大镜图标,就能看到“AI搜索”的字眼,即可免费进入DeepSeek-R1满血版;若未显示该入口,说明此次灰测暂未覆盖到该用户账号,可耐心等待后续开放。 以微信10亿级的日活,有望带领大众集体跨入到AI时代。 而在2月13日,腾讯AI助手“元宝”迎来重大更新,宣布将同时支持混元和DeepSeek两款大模型,允许用户在二者间任意切换。在一众自研大模型厂商中,腾讯也由此成为首家将DeepSeek接入自家主力产品的公司。 此外,于2月21日,腾讯旗下企业微信、战术竞技手游《和平精英》也宣布接入 DeepSeek。 窥斑见豹,过去习惯了 “独院高墙”的大厂,在AI大模型时代,走上了互联互通、兼容并蓄的开放之路。 一、DeepSeek的大厂朋友圈,爆了! DeepSeek正在成为大厂的团宠,伸出橄榄枝的不止腾讯。 2月16日,百度发布消息,证实旗下百度搜索和文心智能体平台将全面接入DeepSeek,用户在站内就能随时提问、调用DeepSeek。 据《财经故事荟》不完全统计,目前,百度、腾讯、字节、阿里、华为、京东等主流大厂,已全部在自身体系内融合DeepSeek,并且涟漪早已扩散到汽车、能源、金融、云、通讯等众多业态。 一直以来,大厂边界森严,习惯了高筑墙,淘宝、百度、淘宝、微信、字节跳动等,也一度互相屏蔽。 最近两年,大厂陆续发布了自己的AI大模型,同样也没有接入对手的AI大模型。 如今,大厂们为何愿意打破壁垒,一起团宠DeepSeek? 其一,DeepSeek以开源的方式为所有人提供了便宜好用的“铲子”,方便各行各业的
      2,320评论
      举报
      DeepSeek逆天,大厂都变“迷弟”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