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打新那些事:港股回拨机制(建议收藏)
@二狗叨叨:
今年上半年港股打新异常火爆,这也让我们打新人热血澎湃,打新人多了,自然中签率也就随之下降,这就不得不提到港股打新的回拨机制了。 在港股新股发行中,采用的是“全球发售”模式,一般来说,在招股的封面之后的第一页就是公司发售基本情况介绍。 “全球发售”股份通常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香港发售”,即公开发售,也就是我们平时所申购的部分,说白了就是散户所能申购的份额;另一部分是“国际发售”,即国际配售,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国配,其对象主要是机构投资者。 一、什么是回拨机制? “香港发售”和“国际配售”两者之间比例一般为1:9。但是呢,这个比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般来说,公司都是通过认购的火爆程度,来决定这一比例分配,从而平衡投资者结构,促进发行效率。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回拨机制。 当公开发售部分(散户认购)的超额认购倍数超过特定门槛时,公开发售的比例将会相应提高。 因此,申购倍数越多,散户获得配售比例也就越高,也就更容易中签。 二、常规回拨:中规中矩 根据港交所上市规则,在全球发售股份中,公开发售初始占比为10%,国际配售占比90%,当公开发售超额认购倍数达到一定标准将会触发回拨,具体比例如下所示: 15-50 倍:回拨至 30% 50-100 倍:回拨至 40% ≥100 倍:回拨至 50% 这种回拨比例属于正常回拨,没有套路,没有恶意,就是按规矩办事。 二、“套路回拨”:亦称“惜货回拨” 套路回拨是指发行人、保荐人通过港交所的的规则漏洞调整公开发售与国际配售的股份比例,减少散户中签量,将筹码集中庄家手里,这个目的就很明显了——庄家要控盘。 当公开发售认购倍数≥15倍已达到回拨标准时,但是承销商却通过控制压低国际配售认购量,造成国际配售不足额的假象,这时按照规则公开发售回拨比例最多20%,且按照下限定价。 这样一来,在散户的手里的货不多,货都集中到庄家手里,且由于下限定价,散户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