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怪盗团

公众号:互联网怪盗团

IP属地:未知
    • 互联网怪盗团互联网怪盗团
      ·11-04

      白酒衰落之我见

      自从去年9月,波澜壮阔的大行情启动至今,中证白酒指数仅仅上涨了10%,也就是几乎没有涨;白酒指数现在的点位还不到2021年初最高点的一半。贵州茅台现在“仅仅”是沪深300指数当中市值第六大的公司,而且随时有可能掉到第八或第九大公司;五粮液的市值则仅能排到第二十七。白酒被资本市场遗忘了,就算偶尔想起来,也是当成嘲讽对象。最近一个月,我的朋友圈至少有七个人发布或转发了关于“白酒为什么过时了”的讨论。我从来没看懂过白酒,不是因为我不爱喝酒,恰恰是因为我太爱喝酒。我在家中的工作台下方就是个酒柜,里面塞了三四十瓶各式各样的酒。厨房的橱柜里放了不止一箱红酒,冰箱里经常塞着啤酒、清酒和水果酒。冬天我爱喝黄酒,还专门搞了保温装置。工作的时候我爱喝加了咖啡的酒,咖啡世涛、咖啡朗姆酒之类的都很好,或者干脆拿咖啡液和伏特加自己调鸡尾酒。我会万里迢迢从格鲁吉亚带回葡萄酒、从巴厘岛带回椰子蒸馏酒,哪怕为此额外付出托运费。我唯一不喜欢的主要酒类,就是白酒。声明一下,我不是单纯觉得白酒不好喝——用“好喝”两个字点评酒,本来就是片面的。如果一定要说偏好,我比较喜欢浓香型白酒,对酱香型无感,对清香型则是敬而远之。不管怎么说,无论是一个人自斟自饮,还是跟朋友聚会,我首选的都不会是白酒。因为我始终没想明白一件事情:白酒的定位。作为一个很小就开始喝啤酒、大学期间经常泡Live House的老酒鬼,我觉得以下四件事情不应该出现在同一种酒类身上:度数很高,超过40度(知名白酒通常为53度)。主要饮用场景是饭桌,或者叫做“佐餐”。一般是净饮,既不拿来调鸡尾酒,也不加冰或加水。价格往往很高,虽然其中也有平价货,但高档货更不少。每当有人在饭桌上招呼大家喝白酒,我都忍不住想提问:喝下几杯53度的蒸馏酒之后,舌头都麻痹了,怎么吃菜?而且中式劝酒一般在动筷子之前就开始了,我相信,经过这种劝酒,不管你吃的是山珍海味还是鞋拔子,味道
      99评论
      举报
      白酒衰落之我见
    • 互联网怪盗团互联网怪盗团
      ·11-04

      究竟什么大冤种会反复去三亚过冬?

      (注:本文作者是我的一位好朋友,长期从事外贸工作,见多识广,去过全球无数个度假胜地。这是他一次去三亚过春节之后的吐槽,相信很多人会有类似的吐槽。) 没有一家饭店是靠新客人撑起来的,流水席撑不起豪门盛宴。 我曾经有一门利润很高的生意,一个订单的收益足可以让我在地中海范围游弋半年。但这门生意很快就萎缩了,因为客户很快通过其他供应商发现了我们暴利的秘密。 1 我已经三次去三亚过冬了。 春节期间,三亚无疑是全国最火热的旅游城市。位于海南最南部的三亚冬天温度常年在20°上下,阳光明媚,椰风习习,特别适合新冠感染后润肺止咳。冬天的早晚或许有点凉,但中午太阳出来的时候,仍然是下水的好时光。 三亚湾的公共沙滩绵延数公里,被三亚人打造为城市符号的“椰梦长廊”令夕阳下的游人们流连忘返。亚龙湾的沙子又白又细,脚底能充分享受沙子的温柔;大东海的鹿回头传说,对很多初来三亚的游客来说是个有待解开的谜;森林公园、槟榔谷、猴子岛的各种野趣和探险项目令人乐此不疲。如此稀缺的自然人文资源每年冬天都再生一次,好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于是几乎全中国最热爱阳光沙滩的朋友都过来了。春节长假前后半个多月里,海南突然间涌入几百万先富起来的人。尤其是2023年春节,海南省累计接待游客639万人,创下疫情以来的新高。三年疫情压抑的释放,让鹿城变成了狂欢的胜地。转眼之间,全面放开又是三年过去了,三亚的现状嘛…… 2 三亚的确有中国最好的阳光沙滩,冬天里热带季风带来的气温和雨水好像都刚刚好,即使坐在酒店大堂吧打瞌睡,都让人心驰神往。但是这种气候优势如果放眼东南亚来说,似乎不足为奇。 单说气温,春节期间,我们基本生活在15-25度里,早晚有点凉。正月初几的那几天,多云转阴,温度低到可以穿棉服,更不要说下海玩水。而此时,胡志明、曼谷、新加坡等地的温度都在30°上下,正适合开展各种水上娱乐项目。 春节期间,大家都知道最让人诟病的是三
      313评论
      举报
      究竟什么大冤种会反复去三亚过冬?
    • 互联网怪盗团互联网怪盗团
      ·10-30

      Sora 2上线之后,我却发现了AIGC的另一种可能性

      Sora 2发布二十多天,在我的朋友圈里,划出了一道典型的“热闹-沉寂”轨迹:最初几天,恰逢国庆假期,所有拿到了邀请码的人都在迫不及待地上传自己的Cameo、与热门视频进行Remix,成为“朋友圈大片”的主人公,收到数百个点赞——被很多人戏称为“科技圈老登的最新流行娱乐”。在一天之内目睹了十多位朋友高大酷炫的AI视频形象之后,我不禁想到,Sora 2或许才是今年最热门的新游戏。 然而,短短十几天以后,Sora 2的热度肉眼可见的下降,在社交媒体的“出镜率”大减。是的,它是一个革命性的视频大模型,其物理引擎和镜头语言都有巨大进步;是的,它非常适合辅助短视频创作,我认识的一些短视频UP主已经在这么做了。我赞成媒体的观点,即Sora 2开启了AI视频的“ChatGPT时刻”。但是我必须补充一句:Sora 2是一个启发性的产品,其最大意义不在其自身,而在于提升了AI生成视频的天花板,促使AI生成视频真正成为一种“主流功能”。 回想一下ChatGPT横空出世之后发生的事情:数以百计的通用及垂类大模型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在此基础上还出现了更多的应用,既有生产力层面的,也有娱乐性的。而Sora 2的诞生,必将在视频领域引发类似的效应。我的个人观点是,未来几年,基于AI生视频的应用市场规模,可能迅速赶上AI生文、AI生图的总规模。这与当初移动互联网普及之后,短视频应用的市场规模迅速超过传统图文社区如出一辙。 Sora 2最吸引人眼球的功能是Cameo,也就是上传自己的形象,成为AI视频的主人公。不过,我对这个功能兴趣平平,或许是因为我在视频中出镜的次数太多了,对自己当主角没有多少执念。当我看到一个个朋友把“自己”变成视频主角时,突然意识到:AI视频的真正潜力,或许不是让我们“出演自己”,而是让我们创造“另一个自己”?“出演自己”,可能性是有限的;“创造全新的角色”,可能性则是无穷无尽的
      537评论
      举报
      Sora 2上线之后,我却发现了AIGC的另一种可能性
    • 互联网怪盗团互联网怪盗团
      ·10-29

      胡志明在左,西贡向右:越南会是中国经济的对手吗?

      怪盗团按:本文来自我的一位好友——Oliver Win,他在浙江沿海地区从事服装外贸工作多年,是一位成功的老板。本文就是他两次访问越南之后的心得体会。 Oliver Win既有多年商业经验,也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相信大家能从本文看出一二。欢迎大家关注他的公众号(以外贸行业为主题)。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撰写于2020年,记载的是2019年的事情。六年过去了,世事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家还需要辩证地看待问题。希望Oliver下次拜访越南,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 2019年7月6日晚,我自上海浦东乘坐的航班飞抵胡志明,第一次到达这个号称“东方巴黎”的城市。同年11月18日,我第二次从浦东飞往胡志明。 两次同行的都是浙江几家外贸公司和工厂的负责人,目的是为了考察越南的外贸服装工厂和外贸大环境,为公司将来是否需要将代工生产部分转移到越南做出决策。 “为什么不去越南?” 无论你做制造业还是外贸、流通行业,最近几年,你不可能绕过上面这个问题。所有人都在讨论越南的廉价劳动力、土地私有化改革和潜在市场。有人甚至认为越南将成为中国经济未来二十年最大的竞争对手,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真的是这样吗? 此前我看到很多相关文章,也听到很多人在耳边谈起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国家。身边做外贸的朋友好像都很焦虑,同行们异口同声,“我们订单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低”,“竞争越来越激烈”。与之相对的是越南制造随处可见,今年夏天我买的一件Hugo Boss的Polo衫洗唛上印的赫然就是 Made in Vietnam。 对任何风雨声都需要冷静。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正好浙江几个朋友前后组织了一个越南经贸考察团和一个展览团,遂都决定前往。可是去了之后才发现,我对这个国家的了解兴趣大过了考察的目的。 一 胡志明、西贡和北纬17° 胡志明市不是越南首都,却是越南第一大城市,情形类似纽约之于美国,里约相对于巴西。胡志明市是为
      525评论
      举报
      胡志明在左,西贡向右:越南会是中国经济的对手吗?
    • 互联网怪盗团互联网怪盗团
      ·10-29

      祝贺英伟达成为历史上第一家5万亿美元市值公司

      英伟达的市值完成从5000亿美元到5万亿美元的跨越,只花了四年零四个月的时间。我们一般称呼超级牛股“十年十倍”,而英伟达是四年十倍;如果从2022年下半年的低点算起则更快。英伟达的市值从4万亿美元增长到5万亿美元仅用了113天,充分体现了在业绩增长强劲、市场情绪乐观的情况下,“强者恒强”的效果是多么恐怖。即便在上涨了这么多之后,英伟达的动态市盈率还是只有56倍,P/E/G小于或等于1.0(取决于你使用多长的预测周期)。也就是说,英伟达竟然还是比一大批科技成长股更便宜(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在人类历史上,已经多年没有出现过一家主要做To B业务的公司市值凌驾于所有To C公司之上的情况了。苹果,作为一家典型的To C公司,长期占据着世界市值第一;长期有希望挑战苹果的谷歌也是一家To C公司。微软同时拥有庞大的To B和To C业务,但是To C发展的同样快,尤其是在通过收购动视暴雪做大游戏业务之后。而英伟达不但To B(主要是数据中心)业务规模远远大于To C,而且绝大部分增长均来自To B。上面所说的情况,让人想到了1990年代末的第一次纳斯达克互联网牛市,当时市值第一的微软,虽然也是To B + To C公司,但是To B业务比例要高于今天。包括思科、Oracle、IBM在内的一批To B信息技术公司也是风光无限。而当时消费互联网的商业模式还没有真正跑出来,没有人能预料到十多年后To C公司会统治资本市场。现在,圆舞曲似乎又跳回了类似的位置?英伟达最近大涨的主要驱动力是Blackwell+Rubin的出货量指引大幅提升:到2026年底累计出货2000万颗,累计收入5000亿美元。这个指引比此前的市场一致预期高出30%。作为一家已经被市场盯得很紧、研究的比较透彻的大市值公司,能如此大幅度超预期实属不易。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表态愿意放松对Blackwell芯片的出口管制——这
      375评论
      举报
      祝贺英伟达成为历史上第一家5万亿美元市值公司
    • 互联网怪盗团互联网怪盗团
      ·10-28

      今年双11,感觉电商行业一夜梦回五年前了?

      最近五年来,国内零售电商市场有一个趋势:以“购物节”为名的大型折扣促销活动,逐渐不再被强调,不再占据市场推广活动的主流。关注互联网行业的人,不难注意到以下事实: 从2022年起,各大平台发布的“618”“双11”战报不断简化,不再强调甚至不再披露具体的GMV增速,只选择性地披露部分垂类商品的“亮点”。 618最先被边缘化,2022-2023年各大平台几乎都不再强调这个购物节,甚至公开宣称“不卷618”,不发战报、不举行大型活动等。 双11的情况要好很多,但仍大不如以前。在我的印象中,电商平台举行双11活动的巅峰是2021年,此后一路淡化,转而强调“低价常态化”。 早在2023年双11期间,中国新闻网的调研就显示,43%的消费者倾向于“不买”,其中大部分认为双11价格并不便宜或者规则太复杂。 我翻阅了去年双11期间,我们小群里的吐槽记录,唯一一条有价值的是“感觉今年双11优惠力度好小,我都没有什么购买欲望了”。当时值得一提的新闻报道太少,我翻遍了一年前的朋友圈和微信个人会话,几乎找不到任何有意义的东西。后来的上市公司财报也印证了这一点。 今年,由于家电国补的因素,618多少还有一点热度。但是,我从事电商行业的朋友罕见的一致对我表示:“不关心,不重要。”去翻一下阿里、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的财报就知道,它们虽然都提到了618,但都没有提到什么数字,只是定性地提了一下战果,而且618在财报当中所占篇幅甚小。 我认识的一位抖音商家则表示:“今年618,我感觉抖音无论我们自己还是同行的参与量级都远不如以前。不过我感觉,这个618,所有平台的增速都好不到哪里去,以前一贯增速最快的抖音也没什么余量了。”有理由认为,其他内容电商平台的情况与此大同小异。 然而,就当很多人跟我一样,预言“电商购物节可能要走向自然衰亡”之时,今年的双11却呈现出明显的“返祖现象”,好像各大平台都憋足了劲,要在第四季
      759评论
      举报
      今年双11,感觉电商行业一夜梦回五年前了?
    • 互联网怪盗团互联网怪盗团
      ·10-28

      苹果市值创历史新高了!

      552评论
      举报
      苹果市值创历史新高了!
    • 互联网怪盗团互联网怪盗团
      ·10-28

      黄金竟然涨到这个程度了

      433评论
      举报
      黄金竟然涨到这个程度了
    • 互联网怪盗团互联网怪盗团
      ·10-11

      最大的黑天鹅(其实不是黑天鹅)

      昨天晚上,我在杭州跟两位老朋友吃饭,他们都在今年的美股市场赚了不少钱,相谈甚欢。散席前,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有一个什么黑天鹅事件,让当前的美股乃至全球资本市场的牛市中断乃至彻底熄火,那最有可能是什么事件?”对方列举了一连串“不会出现这种事件”的理由:美国经济还比较强劲,暂时应该不会再爆发大规模局部战争,美股估值虽高但还没有高到离谱,等等。不过,大家最后还是达成了共识——如果真有什么黑天鹅,第一是明年中期选举前夕美国内部的一系列政治操作,第二就是全球贸易摩擦再次升温。中期选举还很遥远,按照惯例,最早也得到明年夏天才会整活;而贸易摩擦随时可能归来。散席之后仅仅两个多小时,美股就暴跌了。所有正在交易的风险资产几乎全部大跌。起因竟然就是贸易摩擦的再度升温!今年4月发生的事情让大家记忆犹新,这次的反应似乎不如上次那么极端,但仍然是最近一段时间最极端的。资本市场最需要的东西,第一是稳定,第二是增长。如果能够稳定地增长,那就再好不过——那就是最近三年美国科技巨头交出的答卷。而全球范围的贸易摩擦乃至地缘政治格局紧张,首先会严重威胁稳定,其次会严重拖累增长。美国经济最近几个月已经出现了一些疲软的迹象,如果贸易争端重燃,无疑会推高通胀乃至影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也差不多,无论是净出口国还是净进口国,只要是全球贸易体系的一员,贸易摩擦就是一个不利因素。但是问题来了:贸易摩擦重启,真的是一个“黑天鹅事件”吗?所谓黑天鹅,就是一般认为不太可能发生,一旦发生之后后果会很严重的事件。难道昨晚发生的事情真的是一个“不太可能发生”的小概率事件吗?恰恰相反,综合最近半年的全球局势和美国白宫的总体政策,这应该是一个“灰犀牛事件”——实际发生的可能性很高,却被人们选择性低估了。仔细阅读美国现任总统去年提出的竞选纲领,以及今年以来签署的相关法案和行政命令,我们不难看出,在一些重大方针上面,
      1,165评论
      举报
      最大的黑天鹅(其实不是黑天鹅)
    • 互联网怪盗团互联网怪盗团
      ·09-25

      聊一聊我对张雪峰的若干感想

      张雪峰在各个互联网平台的账号均被禁止关注了。按照其工作人员的说法,“正在反省”——这个说法很暧昧,信息量可大可小。不过,出事的只是张雪峰的大号,其各种小号仍然在直播、发视频,公司运营似乎也仍然在持续。所以可能还存在转圜的空间,或许“反省”一阵子又回来了,而不会像某些其他顶流一样永久消失。当然,这都是目前的猜测。 我不太清楚张雪峰会“反省”多久,但是对他这个人,还是有一点研究的。我认为他成名的奥秘就在于:充当了数千万家长乃至广大网友的“嘴替”。更具体地说,他其实是打着“专业价值”的旗号,为网友提供情绪价值。让网友在精神上舒服了、“爽到了”,其中一部分人就会爱屋及乌,花大钱去采购他提供的“专业服务”。 对于张雪峰的言论,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条。第一是他宣称“新闻学专业没前途”,缺乏技术含量、没有就业前景,不值得填报。第二是他声嘶力竭地劝高三学生“抓住最后三个月时间努力”,“用三个月的努力换一生的回报”。这两个片段都非常具备传播价值,被切片传播了无数次。不过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它们几乎不包含任何专业信息,仅有情绪价值: 早在十几年前,新闻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就不太好了。一边是新媒体的崛起,另一边是传统媒体基本不再提供“铁饭碗”;新闻学毕业生不容易找工作,并不是什么新奇的秘密。只要在网上稍微搜一下或者问问熟人,就能找到无数鲜活的证据。 高三学生“努力一阵子、受用一辈子”,更不是任何新鲜东西,二十多年前我读书的时候就有这话了。随便一个学校的高三老师都能说出这种话。讽刺的是,现在学历贬值,高三学生付出努力能否受用“一辈子”,已经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了。 为什么这两段毫无技术含量的言论,能成为张雪峰的“高光时刻”呢?因为他提供了足够的情绪价值,为足够多的网友充当了“嘴替”。先说第一条:很多网友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对于新闻媒体,以及在其中从业的记者、编辑,抱有不少负面情绪。例如标题党、“震惊体”
      1,885评论
      举报
      聊一聊我对张雪峰的若干感想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