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备忘录

1

IP属地:未知
    • 只是备忘录只是备忘录
      ·2023-01-29
      记录一下,连续负收益两年,三个月回本。。。 俺的老骨头还挺硬,大屁股挺能坐。。。
      2.26万5
      举报
    • 只是备忘录只是备忘录
      ·2022-12-31

      2022全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冠历三年,年年魔幻程度胜过上一年。 也许这才是世界本来的样子,离奇古怪的事随处可见,只不过是讯息愈加发达,让我们在一块六英寸的玻璃电子屏中便能看到世界各地的奇闻轶(异)事。 总之,这三年,我开始对这个世界越来越没有信心,但又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总觉得世界的怪事、乱事,似乎并不会随着文明的进步而减少,但主流的文明依然保持着盘旋向上的发展趋势。 我不擅长聊宏观,因为我没这个能力,所以回过头说说自己身边和自己的2022吧。 投资上,年初主要持有招行、茅台、平安、万科A和H、分众、腾讯和其他。年末调整为主要持有茅台、腾讯、分众和其他。 调整的原因也很简单,截止今年10月为止,腾讯几乎是单边下跌,我就一路换股腾讯,同时我依然看好卖出的股票。(最高买入价6XX,最低199,中位数3XX、4XX) 10月底账户达到极值-40%+,接近腰斩,截止目前-14.5%。 理论上今年10月之前,任何时候卖出都是“对”的,但我在11月才得出这“宝贵”的经验。同样我在12月得出了11月任何时候买入到目前为止都是获利的。 然而如此“宝贵”的经验我似乎不太懂得如何将其应用在实践当中与预测未来,因此巨大的回撤我全扛下来了,波澜壮阔的反弹(反转)我也全吃饱了,未来大概率我依然如此:呆坐不动,只等收获。 对于全年自己在投资方面的评价,我是非常满意的,满分100分的话我能给自己打95分以上。虽然收益不佳,但我知道自己无法预测市场先生的心情,也选择了放弃琢磨市场先生的情绪。因为无杠杆,才使得我能够存活至今。我可能对自己弱项的认知还很有限,但我还是知道自己在某些方面并没有很强的能力,也并没有逞强或是盲目自信。 我觉得自己优点是: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记录两个关于腾讯的小事。 1,平安夜,腾讯在新闻联播上被点名表扬了近2分钟。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一年前,“精神鸦片”、“反垄断”A4纸还在漫天飞舞。 2,关于腾讯大股东
      4.43万18
      举报
      2022全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只是备忘录只是备忘录
      ·2022-12-06

      2022年11月

      数据截止至2022年11月30日。 本月中概超级反弹,当然我没什么资格嘚瑟,因为所有的下跌我也毫不躲闪,因此吃足所有的反弹也是情理之中。更不可能保本卖,也不会因为未来赚了点小钱就美曰其名“止盈”。 承受了所有下跌的痛苦,也是为了更好忍耐上涨过程中不要轻易被“浮盈”蒙蔽而被迫下车。 我也很希望自己能懂宏观、懂政策,躲开这两年的大幅回撤。但仔细想想,确实是什么都不懂,好像也没有天赋能搞懂。对于未来宏观、政策的预测,对了运气,错了正常。 所以,傻傻持有企业股权,用企业的力量去解决问题,是我解决问题的方式。 1,买股票=买企业; 2,不要关注太多股价。 承受了2年大幅的单边下跌,也不太敢期望明年、后年就真的是个收获的大年。即便在最黑暗的10月,我依旧保持着对持仓的信心,只是我不确定到底是明年还是后年,甚至更远的年份。 但我知道收获终将到来,同时也会承受新的回撤、迎接新的收获,周而复始。
      2.82万4
      举报
      2022年11月
    • 只是备忘录只是备忘录
      ·2022-12-05

      2023年我的新年祝福

      2.41万12
      举报
      2023年我的新年祝福
    • 只是备忘录只是备忘录
      ·2022-10-05

      2022年9月(地狱模式,梦回1997)

      数据截止至2022年9月30日。 数据截止至2022年9月30日。 随着收益越来越差,对待数据也越来越麻木。我觉得这是好事,总比过度关注的好。 腾讯控股股价逼近2018年最低点(240港币),约等于2018年买入至今4年多0收益甚至亏损中,或者说2017年买入,5年多至多50%收益甚至亏损中。而这4-5年腾讯利润增长了3倍有余。 恒生指数就更牛了,在10月3日触及16900点,约等于1997年香港回归最高点买入至2022年10月3日,25年多0收益。 个人账户也从2021年春节后,一泻千里,接近腰斩,损失百万有余。 看着真金白银缩水,心情不好是在所难免,但时不时又兴奋激动也是真实感受,只可惜确实挤不出几个铜板继续买入了,只能呆坐等待。 市场的极致疯狂真不是个人能够预测的,2021年6月上市的港股时代天使,当时IPO申购乙头(申购超过500W港币)还不能100%获得一手,上市当天发行价173港币,最高飙至485.148港币。而一年多后的现在只剩下76.7港币,还没人要。而企业,还是原来的那个企业,基本面没什么变化。 2021年2月747.139的腾讯和2022年10月3日259.4的腾讯有什么变化吗?应该是有的。 大股东搬石头砸脚的抛售回购自家股票(折腾了几个月自家股价打回原形,依然保持高折价,同时腾讯股价还跌了30%+)。短期也许会、也也许不会对股价形成压力(目前市场信心较弱,对股价产生了压力),中长期看约等于0影响; 腾讯2022年回购自家股票数百亿港币。无论长期还是短期,这都是一件好事。美国市场的繁荣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来自于企业大量回购、注销自家股票来回馈股东,腾讯开了一个好头,是目前中国企业最好的头; 加码海外游戏大厂。加码法国育碧、日本FromSoftware,继续扩张海外游戏版图。短期来看不确定会有什么明显的爆炸点,但长期而言,这一行为的趋势会不断提高腾讯海外游戏份
      5.57万1
      举报
      2022年9月(地狱模式,梦回1997)
    • 只是备忘录只是备忘录
      ·2022-03-15
      晚上整理了一下2020年至今,腾讯的买入记录。最高651.5,最低299.6。还有最后一梭,大概够500股左右,250左右使用。回头再看买贵了还是买便宜了都无所谓,重要的还是买得够多。记录一下。$腾讯控股(00700)$
      2.93万11
      举报
    • 只是备忘录只是备忘录
      ·2022-01-31

      2022年1月

      本月交易卖出8300股万科企业,在登记日之前买入300股腾讯控股。目前老虎账户中已经显示腾讯分红的61股京东持仓了,但还不能交易,要到3月底才能流通;港股通账户还没显示,我手动添加入账了。因为登记除权后,京东股价的波动就和我的市值相关啦。数据截止至2022年1月31日。自从把周记改成了月记后,面对投资这件事感觉轻松了许多。因为每周去总结市场发生五花八门的事,真的累人,还对投资没帮助,更甚者会反噬自身。因为总结本身就是对事件的过度思考。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我觉得一年能有那么一两件重要的事记录下来、或是一两个启发性的点子就足够了,多了真是徒增烦恼。为什么市场暴跌、各大基金自购、漂亮国加不加息各种,呵呵,真的每次当我刨根问底去探究,事后自己都能被自己逗乐了。这些对生活或是对投资有影响吗?一定有。有什么样的影响?发生后就知道。那怎么办?没办法,让我投资的企业去想办法吧。而真正关心的可能主要还是企业年报、公告以及一些改革的变化。比如平安年末新业务开始回正、2021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晚上各种预警暴雷、腾讯2021年4季度利润可能大幅下滑、招行快报又好又快、国务院2022年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等等。有好消息,也有不太好的消息,也有现在无法理解、评价的。总之,我也没法很准确的解读出什么精确的信息,还是保持着那种模模糊糊的方向就好了。(主要还是原来的持有逻辑不变)两年前给自己定的投资定的目标是至少年化10%,假如今年能达标需32.45%的收益率;若是年化15%,则需51.45%的收益率。高于15%的,姑且算是蛋糕上奶油了。已经三年半没回国、连续五个春节没在国内和家人一块了,越来越不敢过这种大节了,都是满满的思念。但也相信,慢慢的,以后的每一个春节都能和家人们在一起。祝愿所有朋友们年年春节都能和自己喜欢的家人们在一起。
      2.52万1
      举报
      2022年1月
    • 只是备忘录只是备忘录
      ·2021-12-31

      2021这一年

      不知不觉,疫情已经打满两年全场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这场抗疫比赛才能结束,让人们能拿着护照说走就走、摘下口罩大口呼吸。一、证券投资2021年内A股收益率-19.59%,港美股收益率为-20.96%。自2020年2月有记录以来,A股年度收益率分别为:22.75%、-19.59%;港美股年度收益率为:41.79%、-20.96%。初始净值为1.0,当前A股净值为0.987,年化-0.65%;港美股净值为1.1207,年化5.86%。总收益率及净值情况:(2022年将会用这个表格统计)数据截止至2021年12月31日。当前持仓全年受中国平安和万科拖累,账户回撤巨大。2月25日时,账户收益20%+,到目前-20%+,回撤超过40%,回撤金额约摸100万人民币,也是搞得我今年面对账户,酸酸的、懵懵的。但也好歹今年买了1800股腾讯,凑足2100股,明年还能分个100股京东港股股息;1699元买了100股茅台(本想在1500以下用部分平安或者万科继续换入茅台,可惜,最低差了25元。事实如此,多说无益。)面对账户如此惨状,对账户能做的就是继续呆坐等待。一方面等待平安改革收获果实、万科继续地“活下去”到“活得好”;二是等腾讯和茅台能够跌入更诱人的价格,继续换股买入。如果许愿有用的话,我希望明年能有一支重仓股能有所收获,因为明年我可能需要从市场中提取一些资金用于生活上的一些变动。总体上,2021年投资收益不满意,但其他方面,我觉得还可以,算是差强人意。二、阅读今年阅读感觉并不是很勤快,特别第四季度,感觉自己压根没翻过书、也没看过任何财报,旅游完一圈回家,有种空落落的感觉。今晚数了数,还有23本,勉强凑合。有20本是在9月前读完的,之前写过一篇文章:2021年阅读记录,截
      2.69万20
      举报
      2021这一年
    • 只是备忘录只是备忘录
      ·2021-12-05

      2021年11月投资实记

      2021年内A股收益率-16.5%,港美股收益率为-17.17%。自2020年2月有记录以来,A股年度收益率分别为:22.75%、-16.5%;港美股年度收益率为:41.79%、-17.17%。初始净值为1.0,当前A股净值为1.025,年化1.24%;港美股净值为1.1744,年化8.37%。数据截止至2021年12月3日。当前持仓11月在万科AH折价20%的时候,换成了H,日本这边需要用点钱,卖出日本的股票。当前应该算是个人的一个历史新低时刻,就挺尴尬的。周五美股中概股又双叒叕一次集体跳水,因为一条漂亮国2020年就已经落地的政策,对我而言,没啥好办法,但也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方法,继续等就是了。10月11月,基本都在旅行,自驾走了大半个日本20多个县(相当于国内的省),几乎完全过滤掉了收益上的尴尬,当前的旅行计划已经排到了来年2月份,基本上就是周末在家、办事在家,其他时间根据空闲时间的长短,安排长途还是短途旅行。在当前世界各国互相封闭的情况下,我相信我所看到的应该是比较接近最真实的日本,而且经常以“包场”的形式体验,不得不说感觉真好。后面有机会、有时间会慢慢记录一些旅途的回忆录。周末是我难得在家休息、规划接下来行程、梳理待办事项时间顺序等等的时间,昨晚发现最新JOJO石之海的资源,不说了,肝就对了。
      2.01万24
      举报
      2021年11月投资实记
    • 只是备忘录只是备忘录
      ·2021-11-01

      2021年10月投资实记

      2021年内A股收益率-17.93%,港美股收益率为-12.17%。自2020年2月有记录以来,A股年度收益率分别为:22.75%、-17.93%;港美股年度收益率为:41.79%、-12.17%。初始净值为1.0,当前A股净值为1.0074,年化0.37%;港美股净值为1.2453,年化11.59%。数据截止至2021年10月29日。当前持仓各家企业三季报陆续披露,好坏应该基本都在预料之中,没啥惊没啥喜。投资的过程其实就是如此“无聊”。特别是不经手他人资金的个人投资者更是如此,无需刻意吆喝到底是不是“价值投资”,也无需与人争论观点、比较收益。我自己的钱,我愿意怎么舒服怎么来。至于市场变化的分析、总结,曾经我做过,但不得不说,除了自己骗自己的自我催眠,没其他作用。这就好比统计每期彩票开奖结果,预测大奖一样,可能有人信,反正我不信。而至于深度的企业分析,我自认为自己财报看得还不够多,能力上还有许多不足。同时即便自己看到的,也只是一种极为模糊的、自认为的「模糊的正确」,简单说就是自己也不能完全都说得明明白白。(本质上,期期解读的行为主要还是自媒体需求,个人投资者长期关注其实只需要看几个指标数据,基本报告就看完了。甚至只看年报也没什么大问题。)在股价低迷的时候我更不愿意说太多,有人因此而“亏钱”,那我多“冤”?而股价高涨的时候更更不愿说多了,有人因此套在山顶,那我不是更“冤”?个人投资本来就是自己的事,说那么多干嘛?半夜走墓地,吹哨壮胆么?而写作记录的本意,实际上还是留点痕迹给现在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回顾当下的时光片段,吹嘘的话想必自己回头再看都会觉得可笑。内容的所有立场和对象也都只考虑到「我一个人」的感受(是的,我连妻子女儿亲戚朋友们的感受都没在考虑的),对于他人而言,或许真的没有太多实用价值。所以无论我在哪些平台、通过哪些方式在发布内容,其本意都是「以我为主」在记录内容,如果能
      2.30万17
      举报
      2021年10月投资实记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