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西商业评论

资深媒体人谢筱白,带你通过一流智库眼睛把握当下政策财经趋势。

IP属地:未知
    • 乎西商业评论乎西商业评论
      ·2022-10-20

      年轻女子去鹤岗“买房”“雇保姆”,碍着谁了?大家为啥吵翻了?

      选择“鹤岗”,和都市人早些年去农家乐,去民宿、去露营并没有什么不同,本质都是一种”走出去“和自己待会。 作者 |谢筱白 点击关注,我们一起进步 1.8MB 简简单单一条新闻上了热搜,我看了看,覆盖了无数关键词“女子”“年轻”“1.5万买房”“雇保姆”“幸福感”...... 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踩中了所有热点,引来无数关注是正常的。 但之所以引发热议,我想是戳中了无数人的痛点: 1.鹤岗房价太便宜——1.5万可拥有; 2.生活成本太低廉,1000块可以请到保姆; 3.年轻女子的工作太自由,不用每天通勤,朝九晚五; ....... 这样的生活,在大城市里打拼的朋友们,谁不想拥有呢?但适不适合我们自己呢? 网上已经从现实角度出来,探讨了很多“现实”的问题,那么我换个角度,来谈谈自己看法。 经济学里有个概念——虹吸效应,其实能很好地解释这个现象。 虹吸效应是指,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会创造出各种机会,大量吸引周边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发展会非常迅速。 但被吸收的地方,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可塑性高,具有全方位的培养潜质。 也就是没有任何优点。 换言之,在鹤岗生活成本尽管低,尤其是房价,但你只要选择了那里,就意味着放弃了当代生活的便利,以及社会性资源的摄入,基本都是你在输出反哺当地。 当然,如果你强到不需要社交、不需要对接更多的资源,比如:巴菲特,那么选择鹤岗当然是ok的。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真强如巴菲特,天大地大何处不能居?非要选生活成本最低的地区,这是节衣缩食来“补仓”吗?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主动选择鹤岗的年轻人与其说是去“生活”,不如说是一种“隐居”,去脱离现有的关系,以一种低成本的方式,开启一段“新人生”。 选择“鹤岗”,和都市人早些年去农家乐,去民宿、去露营并没有什么不同。 本质都是一种”走出去“,安安静静地跟自己待会,把一些没想清楚的问题想清楚。 这并没有不妥,总有人要
      4,5124
      举报
      年轻女子去鹤岗“买房”“雇保姆”,碍着谁了?大家为啥吵翻了?
    • 乎西商业评论乎西商业评论
      ·2022-07-05

      牛市到头了?央行率先吹响“收紧”的信号!

      作者 |谢筱白点击关注,我们一起进步现在经济状况怎么样?看看各大社交媒体的热榜,我们心里多少都有数。其实也不意外,这本就是全球经济下滑的灰犀牛,而不是全球突发的黑天鹅,也是我们必须面临的真实经济现状。君不见“经济衰退”成为全球各大央行会议上的高频词。美国说我要加息,欧盟说我要天然气,印度说我要产业链......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过去通过全球一体化来解决危机,实现经济快速恢复的手段,在地缘政治博弈、零和博弈思维、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的冲击下,变得支离破碎。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当我们的通稿口径从“稳增长”变成了“稳经济”,在经历了4月的“地域”考验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两翼齐飞,我们的资本市场走出了带劲的独立行情。比如今天的行情,温和地上涨,像极了大学刚放假时的父慈子孝。不过也有意外,比如,半导体板块,这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台积电的三大客户,罕见同时砍单。一方面是有媒体报道,苹果、英伟达、AMD同时下调订单量,为啥下调,原因也不复杂——你有多久没换手机了?另一方面是三星宣布3nm芯片量产,台积电面临订单流失的窘境。所以,我们今天见到芯片板块一片“郁郁葱葱”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今天“猪”真的飞上天了!盘前猪肉的主力合约就开始大涨特涨,直接导致猪肉板块个股掀起涨停潮。牧原股份、天康生物、华统股份、巨星农牧、傲农生物、益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等,只要跟“二师兄”沾边,基本都是涨停封板。要知道上一次二师兄这么受追捧,还是在“女儿国”。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今天某部门开会,明确要求: 养猪厂不得囤积惜售,要保持供应稳住市场,并明确表示将适时采取储备调节、供需调节等有效措施。 按理说,上面发话是为疯涨的猪价泼冷水,结果却是市场越是看好猪价未来,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其实也不复杂,猪肉价格确实涨了。我们可以查到6月份的商品猪肉价格是16.53元/公斤。但请注意,这属于正常反弹区间,另外根
      3,152评论
      举报
      牛市到头了?央行率先吹响“收紧”的信号!
    • 乎西商业评论乎西商业评论
      ·2022-06-30

      一夜之间,上海户口不值钱了,是好事?还是坏事?

      上海近日发布了上海版的人才引进战略,多的我就不讲了,一张图就能说明白:这应该是近几十年来,上海落户最轻松的一次。究其根本是——抢高级别人才!要知道十年前,黑市上上海户口起步价都是50个W,为啥那么贵?有了户口,才能买房。那几年都知道,买房,买到就是赚到,而上海户口则是买房的“许可证”。时间改变了很多,但这些年来,黄浦江照旧东去,但房价依旧坚挺,即使2018年你在高位接盘,但你会发现,房价还在涨,只是收益不够高。站在这个时候,我们在看上海这次“人才引进”,我们会发现这或许是后疫情时代,上海的一次“大放水”。房产中介也露出久违的笑容,喊出“十万张”房票的口号!对他们而言,显然这是天大的好事。但对于深耕上海、还没来得及加入买房大军的人来说,或许并不那么友好。天知道,这些“人才”,带着多雄厚的家底,涌入上海滩。当然,要庆幸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达以及基础建设的完工,大家可选择的余地还是蛮大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通信行程卡取消“星号”标记,李强当选上海市市委书记、上海对入境人员和密接实施“7+3”。这三条信息结合起来看,上海的复苏是板上钉钉,这又是天大的好事。时代就是这样,危机相伴,谁知道天上是下刀子还是馅饼?对于,放开上海户口你怎么看?感谢关注,欢迎评论,我们留言区见。
      5,2805
      举报
      一夜之间,上海户口不值钱了,是好事?还是坏事?
    • 乎西商业评论乎西商业评论
      ·2022-06-30

      中国知名牛奶品牌,检出“低毒物质”,中国乳业品牌还敢信?

      毫不夸张,中国乳业的发展史,就是中国消费者的血泪史。还记得阜阳“大头娃娃”?肾结石宝宝?维权被送进监狱的消费者?......即使过去很多年,“牛奶安全”还一直如梦魇一般,横亘在我们脑海中,反正从2008年至今,我身边有不少朋友,都戒了牛奶。尽管期间有不少专家站出来发声“现在我们的加工设备都是世界顶级的,我们企业拿出的加工水平包括奶源水平都是世界级的水平。”但奈何消费者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尤其担心中国乳业系统再次崩塌。怕啥来啥!刚刚,#新疆麦趣尔纯牛奶不合格#的话题冲上热搜,麦趣尔纯牛奶两批次牛奶检出丙二醇。据悉,丙二醇作为一种化学溶剂,属于低毒物质。因与各种香料有较好的互溶性,经常用作化妆品原料。但是由于丙二醇具有低毒,通常在化妆品中的添加浓度约在5%以下。纯牛奶为啥要添加丙二醇?有报道显示,丙二醇能够降低糖原异化中氨基酸的消耗量,可以提高奶牛乳腺中蛋白质的合成效率,同时也会增加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因此,不少奶牛在饲养过程中,会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丙二醇,既能预防奶牛的脂肪代谢异常问题,同时也能提高牛奶的产量和蛋白质含量。那么会是奶源问题吗?值得注意的是,丙二醇无论是在人体,还是在奶牛的体内,都会通过一定的生化反应发生分解和转化。因此,奶牛在摄入含有丙二醇的饲料后,并不会在牛奶中出现。所以麦趣尔纯牛奶中检出了丙二醇这种情况,疑似后期人工添加进去的,目的大概率是为了提高蛋白质含量,让口感更粘稠,更具“奶味”。网友炸了!不少网友表示,“这是我觉得最好喝的纯牛奶,每天当水喝的。”“第一次买就中招,尴尬。”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麦趣尔纯奶配料表中并未提及“丙二醇”。麦趣尔只是孤例嘛?类似麦趣尔“张冠李戴”故意模糊配料表的情况不在少数。比如:某品牌的低脂牛奶并非纯奶,仔细看配料表,会发现这是“调制乳”,加入了大量的添加剂。可以发现部分奶企不能解决奶品质的问题,就通过添加剂来增加“奶味儿
      4,2865
      举报
      中国知名牛奶品牌,检出“低毒物质”,中国乳业品牌还敢信?
    • 乎西商业评论乎西商业评论
      ·2022-06-28

      威武!不惧美国加息,央行释放双重利好!

      作者 |谢筱白点击关注,我们一起进步都说通胀无牛市。诚然如此,最近美股牛死了,大A牛死了!尤其在美股加息的背景下,大A走出了独立行情,可这样的行情可以持续吗?尤其今早统计局数据公布,让不少投资者“心凉了半截”。数据显示: 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410.0亿元,同比增长1.0%。 中国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6.5%,前值-8.5%。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583.7亿元,同比增长9.8%; 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802.5亿元,增长7.8%。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845.3亿元,下降16.1%; 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070.9亿元,下降2.2%。 可以发现,尽管工业企业效益状况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但显然不及预期。5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仍继续下降,企业成本上升压力依然较大,经济回暖状况尚不明显。那么,这是否意味着A股的市场拐点已经到了!?不!央行显然已经意识到了,刺激还没到位,还需要再放点水。01.央行行长易纲今天接受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 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以支持经济复苏。 同时,我们也会强调用好支持中小企业和绿色转型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简单一句话,把事情安排得明明白白。首先定性:货币政策将继续发力,支持经济复苏。在划定范围:具体支持哪些行业,也点到了:中小企业(科创)、绿色转型(新能源)。那么问题来了,方向有了,什么时候落实呢?我认为:货币政策落地大概率是下个月,将降息进行到底;财政政策,比如:大家关心的特别国债,近期会陆续出台。毕竟,6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公开表示: 当务之急要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努力实现二季度转正,经济稳定在合理区间。 就宏观政策来说,积
      5,1085
      举报
      威武!不惧美国加息,央行释放双重利好!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