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新股

提供港股、美股、A股等全球资本市场资讯

IP属地:广东
    • 智通新股智通新股
      ·2021-11-23

      网易云音乐重启IPO,近400亿市值到底值不值?

      在腾讯音乐登陆纽交所的35个月之后,更受年轻一代欢迎的网易云音乐也即将登陆资本市场。智通财经APP获悉,11月23日网易云音乐启动全球发售,从已公布的数据看,网易云音乐定价区间为每股190-220港元,计划募资30.4-35.2亿港币。推算下来,估值将在394.7亿-457.1亿港元,对应人民币323.7亿-374.8亿元。反观公认同一赛道的腾讯音乐,按其11月22日收盘价计算,公司总市值为128.97美元,对应人民币约为824亿元。换言之,网易云音乐的估值约为腾讯音乐的40%。二者同处一个赛道,估值却迥异,我们不禁要问:在估值差背后,网易云音乐的真实投资价值究竟几何?按目前的估值水平,网易云音乐究竟是被高估了还是低估了?在看重预期的资本市场里,网易云音乐的业务想象力又会在哪?“非典型”在线音乐平台在衡量网易云音乐的真实投资价值之前,我们首先要意识到网易云音乐是一家“非典型”在线音乐平台。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相比于腾讯音乐,以及更早之前或倒下,或被吸收合并的在线音乐平台们,网易云音乐的“个性”更为鲜明。网易云音乐的“个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诚如公司的英文名称Cloud Village的中文直译“云村”,网易云音乐本质上更像是一个音乐垂直领域的内容社区。网易云音乐的强社区属性已经深入人心,虽然QQ音乐和酷狗音乐等版权音乐平台均有过加入社交元素的尝试,但具备先发优势的网易云音乐在该领域具备不可替代性。这种不可替代性首先体现在网易云音乐社区内容的丰富度方面。据招股书显示,网易云音乐上还有超过28亿个的歌单以及多到难以计数的评论区内容。据观察,网易云音乐上的一首歌曲,动辄便能引来十几万甚至数十万条评论,而一条评论也同样能引来数十万个赞。诚如公司在招股书中描述的那样,“‘评论区’成为用户生产内容的来源,及社区精神的象征”,截至2021年3月,网易云音乐的听歌用户中有超过
      3,429评论
      举报
      网易云音乐重启IPO,近400亿市值到底值不值?
    • 智通新股智通新股
      ·2021-11-19

      “大牛股”凯莱英赴港:A股5年涨30倍,高瓴持股

      11月18日,凯莱英发布公告,公司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凯莱英也将成为继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等之后又一家实现“A+H”布局的CRO/CDMO(医药合同定制研发生产)企业。凯莱英2016年在A股发行价是30.23元,按照股价复权计算,5年来涨幅达到30倍。从股东持股上看,高瓴资本也位列名单之内,上市文件显示高瓴持股占比为1.82%。高瓴的入股是2020年参与了凯莱英的定增。前不久,凯莱英收获31亿大订单,极有可能来自辉瑞的新冠特效药,31亿相当于凯莱英2020年全年营业收入。可以预见,2022年公司业绩或大增。全球毛利率最高的上市CDMO企业招股书强调,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公司的毛利率高于全球所有公开上市以及隶属于上市公司的CDMO企业。2018、2019及2020以及截至2021年前六月,公司毛利分别为人民币8.38亿、11亿、14.53亿及7.85亿元,各相关期间的毛利率分别为46.0%、45.0%、46.3%、 44.7%。毛利率的下降主要由于2021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幅度较大。如果按2020上半年汇率算,今年前六月实现49.1%的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是有所增长的。凯莱英的主要业务收入来源在境外,因此会受到汇率影响。近年来,公司的境外收入仍在逐年上升,从2016年的10.79亿元上升至2020年的27.79亿元;但比重从2016年的98.8%降至2020年的89.1%。境内收入则从从2016年的0.24亿元上升至2020年的3.71亿元;比重从2016年的2.2%上升至2020年的11.8%。。公司收入由2018年的人民币18.23亿元增至2019年的人民币24.46亿,并进一步增至2020年的31.37亿,复合年增长率为31.2%。净利润方面,由2018年的4.06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5.51亿元,并进一步增加至2020年7.1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3.1
      3,875评论
      举报
      “大牛股”凯莱英赴港:A股5年涨30倍,高瓴持股
    • 智通新股智通新股
      ·2021-11-17

      香港将迎北部都会区,怡俊集团消防“小生意”或有新增量?

      临近年尾,想要乘坐IPO末班车上港股的公司也越来越多。据港交所10月29日披露,怡俊集团控股有限公司(Easy Smart Group Holdings Limited)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Grande Capital Limited为其独家保荐人。对于港股市场而言,怡俊集团所涉及的范畴却并不常见,作为一家主要在香港从事消防工程的分包商,这会是一门好生意吗?被动消防工程分包商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怡俊集团是香港一间专门从事被动消防工程的分包商,公司透过其主要营运附属公司(即怡俊工程及怡俊维修)提供被动消防工程。被动消防工程一般涉及为楼宇设计、挑选、采购及安装合适的材料及构件,以减缓或遏制火势、热力或烟雾的蔓延及影响,而不需进行侦测或于侦测后才激活。被动防火材料及构件包括防火板、防火漆及防火灰浆等。从财务数据来看,于2019-2021财年(截至6月30日止),公司的收益分别约为1.47亿港元、1.50亿港元及1.86亿港元。期内,纯利分别约为2450万港元、2780万港元及4090万港元,毛利率亦由23.7%增长至29.3%,呈现相对稳定的增长趋势。从收入结构上来看,怡俊集团的收入来源也相对较为简单,主要来自于被动消防工程及被动消防信息服务。近三个财年内,几乎所有的收益来自该公司作为项目分包商提供的被动消防工程。行业报告显示,被动消防工程行业的市场规模预期于2025年将达约12.5亿港元,2021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6.5%。该行业的主要市场驱动因素之一是香港政府建议推出公共基建项目并加快城市发展。怡俊集团作为分包商,主要在香港承接公私营项目,并为各类物业项目(包括公共基建及设施、商业大厦、工业大厦及住宅大厦)提供服务。目前来看,公司的直接客户主要是委聘其为其被动消防服务供货商的项目总承建商及二判。就公营项目而言,项目一般由香港政府部门、法定机构或半政府实体
      3,152评论
      举报
      香港将迎北部都会区,怡俊集团消防“小生意”或有新增量?
    • 智通新股智通新股
      ·2021-11-09

      万物云分拆上市,“不差钱”的的万科已错过最好的时机?

      11月5日晚,万科发布公告称,拟分拆子公司万物云空间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赴香港上市。11月8日,万科A高开4%迎接利好消息,收于18.31元/股,微涨2.75%,相比A股走势平缓,港股万科企业自开盘一路走高,大涨6.463%,收于18.120港币/股。万科合计持有万物云62.889%股权,若万物云成功上市,万科仍保持对万物云的控股权。目前,万科在龙头房企中,算是“不差钱”的那一类。截至半年报告期末,万科公司持有现金1952.2亿元,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并远高于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有息负债总和的843亿元。2019年和2020年,物业板块新股在港股风光无限。不过,目前,在新股大面积破发、物业板块估值下降的时候,物业公司登陆港股,显然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机会。1万科并不差钱2021年10月10日,万科发布了2021年9月销售情况。公告显示:2021年9月,万科实现合同销售面积228.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32%。合同销售金额为361.1亿元,同比下降33.79%。事实上,从2021年6月开始,万科单月销售业绩一直在“滑坡”。虽然销售不行,但万科现金储备不错。家底厚,有“余粮”。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71.1亿元,同比增长14.2%,归母净利润110.5亿元,同比下降11.7%,营收增速增长而净利润增速下滑主要系结算毛利率出现下滑所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及销售净利率分别为22.94%和9.68%,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8.87%和3.05%,盈利能力出现下滑。华西证券认为,截至半年报告期末,公司净负债率和剔除预收款项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0.2%和69.7%,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6.8%和5.8%,负债率继续下滑,财务安全度持续提升。此外,报告期末,公司持有现金1952.2亿元,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并远高于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有息负债总和的843亿元,短期偿债压力较低。总
      4,763评论
      举报
      万物云分拆上市,“不差钱”的的万科已错过最好的时机?
    • 智通新股智通新股
      ·2021-11-02

      微创机器人:认购火热,具有很多牛股特质,依然暗盘破发

      微创机器人今天公布招股结果,暗盘已经破发了,收报40.15港元,收跌7.06%,招股定价为43.2港元。港股打新早就开始内卷了,最近连A股打新也越来越内卷,破发越来越多。1认购火热,具备牛股特质微创机器人认购很火热。由于背靠微创医疗这一只明星股,微创医疗机器人一亮相资本市场就仿佛自带BGM出场,吸睛无数。高瓴资本为公司上市前股东,持股7.85%,上市后持股7.6%,同时为公司的基石投资者。微创医疗(00853)是国内一家领先的创新型高端医疗器械公司,于2010年上市的它近一两年市值一度突破千亿港元,是港股市场颇有名气的医疗股。业务范围则涵盖心血管介入产品业务、骨科医疗器械业务、手术机器人业务和外科医疗器械等多个板块,截至2020年末共拥有300多个医疗器械产品,覆盖10000多家医院。微创医疗机器人身上是一家致力于手术机器人研发、生产和商业化的医疗器械公司,目前旗下拥有3款旗舰产品,即腔镜手术机器人(“图迈”)、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蜻蜓眼”)及骨科手术机器人(“鸿鹄”),这些产品均为第III类医疗器械,且均被纳入国家药监局的创新医疗器械的绿色通道。在此次微创医疗机器人赴港上市之前,微创医疗就已经将心脉医疗、心通医疗先后分拆送上科创板、港股主板上市,因此微创医疗也被外界戏称为“可以产生很多上市公司的上市公司”。自成立以来,微创医疗机器人便开展了多轮融资,吸引了高瓴资本、远翼投资、CPE、贝霖资本等多家知名机构出资,融资总额超过40亿元。去年10月,微创医疗机器人完成B轮融资后,估值便升至250亿美元。而至2020年12月底,高瓴资本仍为其最大机构投资方,持有超8%的股权。营收方面,至今0收入。净利润方面,则是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据招股书数据披露,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微创医疗机器人录得亏损净额分别为0.7亿元、2.09亿元及2.43亿元。而亏损原因也是有
      3,728评论
      举报
      微创机器人:认购火热,具有很多牛股特质,依然暗盘破发
    • 智通新股智通新股
      ·2021-10-26

      优矩互动:这家每个月生产1万条短视频的公司,要上市了

      2021年10月24日,香港交易所披露了优矩互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母公司UJU HOLDING LIMITED(下称“优矩互动”)通过聆讯的招股书,其将很快在香港挂牌上市。优矩互动,此前于2021年4月12日、10月15日递表,民银资本为其独家保荐人。优矩互动,是中国新兴及快速增长的在线短视频营销解决方案行业中快速增长的市场参与者之一,主要通过公司的媒体合作伙伴提供一站式跨媒体在线营销解决方案,尤其为在线短视频营销解决方案,为广告主客户营销产品及服务。招股书显示,优矩互动的核心竞争力为内容制作能力。公司有一只307人的内容制作团队,每月可制1万条创意短视频。主要服务于电商、互联网服务、线上金融、游戏等领域公司。1短视频营销有多内卷?利润率2%!招股书显示,优矩互动2018年、2019年、2020年营收分别为11.56亿元、34.5亿元、63.4亿元人民币;成本为10.5亿元、32.11亿元、60.35亿元人民币。优矩互动收入主要来自电商、互联网服务、游戏、休闲旅行、教育、金融服务等方面。其中,优矩互动2020年来自电商的收入为33.63亿元人民币,占比为53.4%;来自互联网服务收入为9.18亿元,占比为14.6%;来自游戏收入为9.6亿元,占比为15.3%,来自教育的收入为6.46亿元,占比为10.3%。优矩互动2018年、2019年、2020年毛利分别为1.06亿元、2.39亿元、3.25亿元人民币;优矩互动2018年、2019年、2020年期内利润分别为5014万元、8191万元、1.33亿元人民币,优矩互动2020年的期内利润率仅为2%。优矩互动2021年前4个月营收为22.14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的营收为14.4亿元;运营利润为1.03亿元,上年同期的运营利润为2555万元。优矩互动2021年前4个月期内利润为6864万元,上年同期的期内利润为1259万元。营
      3,646评论
      举报
      优矩互动:这家每个月生产1万条短视频的公司,要上市了
    • 智通新股智通新股
      ·2021-10-25

      微创机器人:高瓴加持,微创医疗子公司,自带牛股基因?

      微创医疗机器人离上市又近了一步。10月21日,智通财经APP了解到,微创机器人-B自10月21日起至10月26日招股。公司拟发行3620万股H股,其中90%为国际发售,10%为香港发售,另有最多15%超额配股权。每股发行价36-43.2港元,每手500股,入场费2.18万港元,且预期于11月2日上市。由于背靠微创医疗这一只明星股,微创医疗机器人一亮相资本市场就仿佛自带BGM出场,吸睛无数。据悉,微创医疗(00853)是国内一家领先的创新型高端医疗器械公司,于2010年上市的它近一两年市值一度突破千亿港元,是港股市场颇有名气的医疗股。业务范围则涵盖心血管介入产品业务、骨科医疗器械业务、手术机器人业务和外科医疗器械等多个板块,截至2020年末共拥有300多个医疗器械产品,覆盖10000多家医院。除了在医疗器械颇有名气之外,微创医疗在资本市场也以“分拆术”闻名。在此次微创医疗机器人赴港上市之前,微创医疗就已经将心脉医疗(688016.SH)、心通医疗(02160)先后分拆送上科创板、港股主板上市,因此微创医疗也被外界戏称为“可以产生很多上市公司的上市公司”。而将目光拉回到微创医疗机器人身上,该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手术机器人研发、生产和商业化的医疗器械公司,目前旗下拥有3款旗舰产品,即腔镜手术机器人(“图迈”)、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蜻蜓眼”)及骨科手术机器人(“鸿鹄”),这些产品均为第III类医疗器械,且均被纳入国家药监局的创新医疗器械的绿色通道。那么,“一鱼多吃”下,微创医疗机器人能否再创微创医疗的辉煌呢?吸金能力强悍,但至今0收入、未盈利说起微创医疗机器人,其在手术机器人界现身的时间并不算早。该公司最初只是微创医疗的一个孵化项目,于2015年才正式注册成立。虽然成立时间不算早,但微创医疗机器人在资本市场上的吸金能力则确实是不容小觑的。自成立以来,微创医疗机器人便开展了多轮融资,吸
      4,392评论
      举报
      微创机器人:高瓴加持,微创医疗子公司,自带牛股基因?
    • 智通新股智通新股
      ·2021-10-21

      冠泽医疗赴港上市,医学影像胶片背后不乏“生意经”

      一张小小的医学影像胶片背后也藏有不容忽视的“生意经”。据港交所官网披露,近日冠泽医疗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西证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到,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立足于山东省的医学影像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从事提供医用影像胶片产品及医学影像云服务。就医用影像胶片产品业务而言,该公司从事分销采购自第三方品牌的医用影像胶片产品及销售自家品牌的医用影像胶片产品。接下来不妨透过冠泽医疗的招股书来探讨一下:该公司是如何经营关于医学影像胶片“生意经”的?立足山东,营收和净利润稳步增长从收入结构来看,冠泽医疗主要是从事销售从国际知名品牌采购的医用影像胶片,包括医用影像胶片产品生产商;及自家“冠泽慧医”品牌的医用影像胶片予医院及医疗机构;以及还可以提供医学影像云服务,包括数字医学影像云存储平台、数字医学影像平台、区域影像诊断平台及PACS系统。(图片来源:冠泽医疗招股书)简而言之,冠泽医疗是一家可提供医用影像胶片和医学影像云服务的医疗器械企业。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从收入占比来看,冠泽医疗的收入来源主要来自于医用影像胶片产品。据招股书披露,2018年至2021年6月30日,该公司的医用影像胶片产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3.7%、91.5%、93.7%及94.2%,提供医学影像云服务则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3%、8.5%、6.3%及5.8%。(数据来源:冠泽医疗招股书)而值得一提的是,较大比重的医用影像胶片收入占比也间接地透露了其在山东省医用影像胶片行业的市场地位。据悉,山东省为中国最大的医用影像胶片产品市场之一,龙头公司的聚集较为明显,前三大制造商已经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如下图所示)。由于该公司主要从事分销采购自第三方品牌的医用影像胶片产品及销售自家品牌的用影像胶片产品。就分销业务而言,按2020年山东省销售量计,该公司是F公司——山东
      5,702评论
      举报
      冠泽医疗赴港上市,医学影像胶片背后不乏“生意经”
    • 智通新股智通新股
      ·2021-10-12

      一个小鲜肉养活一家上市公司?“鹿晗家厂牌”风华秋实拟IPO!

      9月27日,风华秋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同人融资有限公司为独家保荐人。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该公司第二次递表港交所主板,公司于2021年1月底递交的招股书现已失效。风华秋实可能没多少人知道,但该公司深度绑定的鹿晗可谓是国内顶级流量明星。风华秋实集音乐版权许可及音乐录制、演唱会主办及制作以及艺人管理三项业务于一体,已发展成为中国以协同业务模式经营的知名音乐娱乐集团。其实就是发行唱片,也就是音乐圈所谓“厂牌”(Record label)。据了解,鹿晗的粉丝群体中,普遍知道风华秋实是“鹿晗家厂牌”。1鹿晗为公司贡献了一半收入鹿晗不仅是风华秋实的主要收入来源,也通过合伙开办公司,与风华秋实深度绑定。公司于往绩记录期间的所有五大供应商中,支付予鹿晗集团的总采购成本分别占2018-2020财年,以及2021年前6个月的总采购成本约35.8%、46.1%、29.5%及32.5%;及占公司销售成本中,艺人及音乐版权代理总费用约88.5%、76.3%、60.8%及60.4%。上述“鹿晗集团”包括数家工作室,分别为东阳宸祐影视文化工作室、南京鹿晗影视文化工作室及上海方昱影视文化工作室,均为个人独资企业,鹿晗为上述工作室唯一实益拥有人。2018年,公司总收益约1亿元,其中约7090万元来自鹿晗集团;2021上半年,公司总营收1525万元,其中750万元亦来自鹿晗集团,约占总营收的一半。从营收占比可看出,风华秋实对鹿晗的依赖十分明显。公司表示,鹿晗是中国音乐娱乐行业的高热度艺人,但不能保证在合约期间内一直如此。另外,也不能保证在合约届满后,鹿晗将继续与公司合作。“倘若我们未能与鹿晗先生重续合约,我们的音乐作品或会受到不利影响,而这将影响日后客户与我们合作的意愿,反过来也会对我们的业务、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2018年,鹿晗音乐制作人Tune Lee和企划邢小乐成立
      8,595评论
      举报
      一个小鲜肉养活一家上市公司?“鹿晗家厂牌”风华秋实拟IPO!
    • 智通新股智通新股
      ·2021-09-28

      快狗打车赴港上市!同城货运第一股!

      伴随着快狗打车的赴港上市,“同城货运第一股”之争似乎迎来决战之时。8月27日,同城货运“双雄”之一的快狗打车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中金公司、瑞银集团、交银国际、农银国际为其保荐人。据智通财经APP获悉,快狗打车成立于2014年,前身为58速运。而后,随着58速运与东南亚同城货运及物流平台GOGOVAN(后更名为GOGOX)合并,其正式更名为快狗打车。截止目前,快狗打车在国内内地以“快狗打车”品牌服务,在海外则以“GOGOX”品牌服务。需要指出的是,在此之前,同城货运的另一头部公司货拉拉则屡屡传出上市的消息:先是6月23日左右被知情人士透露将赴美上市,后是7月初又被曝出将由在美上市改为在港上市,融资目标保持10亿美元不变。作为同城货运“双雄”,无论是快狗打车正式递交招股书,还是货拉拉屡屡传出上市消息,皆意味着这两巨头或将在资本市场来一次“正面交锋”。有意思的是,同城货运赛道也并非只是快狗打车和货拉拉这两大巨头的角逐,随着顺丰同城、滴滴货运、满帮集团等玩家强势入局,这一赛道也逐渐变得越来越热闹。那么,在越来越热闹的同城货运赛道中,快狗打车的竞争力究竟如何呢?万亿同城货运=一门“好生意”?众所周知,随着“互联网+”之风的吹来,同城货运行业早已摆脱混沌的传统货运发展时期,成为资本关注的一大潜力赛道。据企查查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的七年时间中,我国同城货运项目共发生投融资事件59次,总金额高达336.8亿元。而2021年以来,同城货运赛道更是已获得融资198.45亿元。(数据来源:企查查)就拿快狗打车来说,自成立以来其已经完成5 轮融资。而随着其融资动作的不断完成,背后的大佬也逐渐浮出水面:据悉,IPO前,快狗打车最大股东是58到家,持股比例达51.2%,GoGoVan Cayman持股为17.82%,淘宝中国则持有快狗打车13.09%的股权,菜鸟持股为2.87
      2,116评论
      举报
      快狗打车赴港上市!同城货运第一股!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