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港股通最优策略:游刃有余的估值洼地,毛衣不冷,以及三段式均衡哑铃
@陈达美股投资:
——— 石楠花的气味总是让我们想起股票暴涨后的欢愉。只可惜,这种级别的欢愉总是暴戾而短暂,即使在大牛市之中,也总有频繁的“冲过头”与“调太深”的时候。 市场此起彼伏,而我们错落其间,或随波逐流,或花枝乱颤,或曲水流觞。而我希望——我的朋友——你能成为曲水流觞的第三种人,坐看风轻云淡,空山晚秋。 一、2025年港股是你收益主力,估值仍然游刃有余 如果你有眼光买了仓位不小的港股,那大概率港股是你2025年组合的收益主力,恒指今年全市场回报大约30%+,大概是大A的两倍。港股——科技+36%,创新药+73%,可选消费+25%,除了双创,这个收益放大A里应该是乱杀。 但即使如此在25000点左右盘桓的恒生指数,估值仍是全球洼地本洼,其前瞻市盈率(NTM——以未来12个月预测值)也才11倍。 恒指在历史上有过长时间的压抑期,所以即使看PE的历史分位数62%(也就是说目前比历史上62%时间里要贵),也不能否认11倍是肯定不贵的。第一恒指历史长远绵亘,常有估值极度压抑年份,第二其估值在9-15倍波动,“大时代”里甚至可以去到17-20+倍。因此11倍的港股,我看来是必配置的行伍。 买港股就是买个性价比。 向内沉淀自省,恒生指数与恒生科技前瞻市盈率分别是11倍,20倍,而两者2021年估值高点18倍、70倍,历史分位数分别为62%,36%(也就是说恒科比历史上64%的时间里要便宜),低于A股上证指数(68%)、沪深300(64%)。恒科估值分位低于创业板指(45%)、科创 50(100%)——嗯,科创50这个100%让人虎躯一震。 向外放飞缪思,11倍前瞻市盈率放在全球市场是个什么水平。目前全球股票是个什么估值水平。全球加权(MSCI World,主要是发达市场)前瞻市盈率23倍,占了其75%权重的美国24倍,日本15倍,英国19倍,德国18倍,印度20倍,澳大利亚20倍,加拿大20倍,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