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许小年

IP属地:吉林
    • 我是许小年我是许小年
      ·07-18
      苹果,没有啥创新。在国际上份额在下降
      203评论
      举报
    • 我是许小年我是许小年
      ·07-07
      489评论
      举报
    • 我是许小年我是许小年
      ·07-07
      宁德时代港股溢价20%的深度解析:流动性盛宴下的价值重估与风险临界点 稀缺性溢价与流动性狂欢的碰撞点 截至2025年7月4日,宁德时代港股(03750.HK)报收357港元,相较A股(300750.SZ)265.8元人民币的价格,溢价率高达22.4%,刷新了A/H股溢价历史纪录。这一现象不仅颠覆了“H股常年折价”的传统认知,更引发投资者灵魂拷问:溢价是否合理?此刻追高是拥抱价值还是接盘泡沫? 一、溢价的底层逻辑:三大支点与真实含金量 1. 流动性稀缺性溢价宁德H股流通盘仅占总股本的3.4%,其中70%被前25大机构锁定,50%基石投资者(中石化、科威特投资局等)股份锁定期6个月。实际自由流通市值不足200亿港元,在千亿级南下资金(年内净买入超5800亿港元)和外资增配中国资产的浪潮中,微观流动性虹吸效应被极致放大。 2. 全球资本对“中国名片”的定价权争夺国际配售中,非美资本占比高达80%,中东主权基金(科威特KIA)、亚太机构(未来资产、加拿大皇家银行)成为主力。这反映在地缘政治摩擦背景下,中国先进制造龙头成为中东主权基金“去美元化”配置的核心标的。 3. 欧洲故事打开第二增长曲线2025年1-4月,宁德在欧洲动力电池市占率从35%飙升至44%,碾压LG/SK On等韩系厂商。核心优势在于:    - LFP电池的低价策略契合欧洲补贴退坡后经济型电动车需求爆发    - 匈牙利/德国工厂本地化供应规避25%欧盟关税,单Wh利润达国内2倍海豚投研测算,2025年欧洲市场或贡献40-50GWh增量,拉动全年出货量13%增长。 二、溢价中的隐忧:基本面与估值的错配信号 1. 国内市占率“失血”未止国内LFP电池价格战下,宁德因拒绝低价策略,2024年市占率降至45.1%(峰值52.1%),比亚迪、蜂巢能源持续蚕食份额。尽管政策“反内卷”改
      2,274评论
      举报
    • 我是许小年我是许小年
      ·07-03
      英伟达逼近160美元:盛宴下的隐忧与机遇 芯片的黄金时代下,投资者在贪婪与恐惧间走钢丝。 英伟达股价在7月2日站上157.25美元高位,市值突破3.8万亿美元,重新夺回全球市值冠军宝座。自4月初低点以来,其股价已飙升约80%,但内部人士的行动却与市场热情形成鲜明反差:过去一年高管们抛售超10亿美元股票,仅黄仁勋一人就计划在2025年底前减持600万股,按当前股价价值超9亿美元。 一面是资本市场的狂热追捧,一面是内部人士的冷静套现。英伟达的160美元关口,究竟是新征程的起点,还是短期风险的警示灯? 一、内部人士减持:信号还是噪声? 当普通投资者为股价创新高欢呼时,英伟达核心圈层正悄然行动: - 黄仁勋系统性减持:自去年9月以来持续出售,今年3月制定预先安排的10b5-1交易计划,拟在2025年内减持600万股。仅6月下旬即套现3320万美元 - 董事会成员集体行动:Mark Stevens计划出售400万股(价值5.5亿美元),Tench Coxe和Brooke Seawell分别套现1.43亿和4800万美元 - 高管跟风变现:全球运营执行副总裁Jay Puri抛售2500万美元股票 这些行为虽被解释为“预定计划”,但VerityData研究副总裁Ben Silverman点破关键:当第一季度股价下跌时黄仁勋未抛售,而创新高后立即行动,时机选择耐人寻味。 二、技术面暗流:与2018年暴跌的惊人重演 当前股价走势正触发技术分析师的警报: - 历史重演风险:2024年下半年股价趋势与2018年暴跌60%前的形态高度相似,均呈现动量枯竭、OBV指标走平、ADX波动率缺乏共识的特征 - 关键位置博弈:短期需突破125美元并站稳才能确认反弹趋势,否则可能下探113美元支撑位 - 超买信号闪现:RSI逼近72,动态市盈率达51.73倍,远高于标普500平均22.3倍。部分机构已预警短期
      1,183评论
      举报
    • 我是许小年我是许小年
      ·07-02
      美元新低下的港A市场:流动性盛宴与价值重估的博弈 凌晨三点的纽约交易室,美元指数跌破97关口的警报声响彻大厅。屏幕闪烁的红色数字背后,一场全球资本迁徙的序幕正缓缓拉开——美元指数创下三年新低,而恒生指数却悄然逼近三年高位。这种历史性的反向波动并非偶然,它揭示了全球资本版图重构的深层逻辑。 一、美元跳水的深层逻辑:不仅仅是周期波动 当前美元指数的持续走弱,已超越简单的经济周期范畴。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触发全球贸易链重构,非美经济体加速抛售美债,导致美债外资持有比例从2015年的43%骤降至27%,动摇美元储备货币的信用根基。与此同时,美国经济数据全面走弱:制造业PMI持续下滑、失业率攀升、GDP增速放缓,叠加关税推高的通胀压力,形成罕见的“滞胀风险组合拳”。 更值得警惕的是政治对货币独立的侵蚀。特朗普公开施压美联储降息甚至威胁解雇鲍威尔,使美元从“安全资产”沦为“政策风险资产”。当黄金、日元等传统避险资产持续飙升,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信用溢价正被系统性重估。 二、弱美元周期的历史密码:非美资产的狂欢时刻 富国基金的研究揭示了清晰的周期规律:1970年以来美元三轮大贬值周期平均跌幅达40%,而本轮自2022年开启的贬值仅完成13.3%。历史数据显示,在弱美元周期中,非美资产往往迎来系统性机会: - 黄金在1971-1978年周期暴涨5倍 - 沪深300指数在2001-2008年美元下行期上涨近2倍 - 港股因联系汇率制度成为流动性虹吸的直接受益者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本轮美元贬值伴随着全球“去美元化”的结构性变革。当各国央行持续减持美债、增持黄金,美元体系的裂缝正转化为非美资产的机遇。 表:弱美元周期中主要资产表现对比 资产类别 1971-1978年涨幅 2001-2008年涨幅 2022年至今涨幅 黄金 500% 200% 35% 恒生指数 180% 150% 22%* 沪
      611评论
      举报
    • 我是许小年我是许小年
      ·07-01
      “特马”互撕与特斯拉大跌:一场政治闹剧中的投资机会 政治风波终会平息,技术护城河才是真壁垒 过去一个月,全球资本市场最戏剧性的一幕莫过于特朗普与马斯克的“特马”互撕大战。这场始于政策分歧、终于人身攻击的闹剧,让特斯拉市值在24小时内蒸发1500亿美元。当市场陷入恐慌性抛售时,一个尖锐的问题浮出水面:这是否是逆向投资者逢低布局特斯拉的黄金窗口? 一、互撕风暴:政治联盟破裂的资本代价 6月5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指责马斯克“疯了”,马斯克则反击特朗普“忘恩负义”,声称“没有我,特朗普就会输掉大选”。导火索表面是共和党力推的《大而美法案》——该法案取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触及特斯拉核心利益。 更深层矛盾在于权力博弈: - 利益捆绑破裂:马斯克曾豪掷2.9亿美元助特朗普胜选,并主导新设的“政府效率部”,期望实现技术治国理想;而特朗普视其为“一次性工具”,甚至在马斯克卸任次日即撤回其盟友的NASA局长提名。 - 政府合同威胁:特朗普暗示可能终止对马斯克企业的补贴和合同,直接冲击SpaceX和特斯拉的核心收入源——据统计,两家公司累计获得225亿美元联邦合同。 市场用脚投票:特斯拉单日暴跌14.3%,年内跌幅扩大至30%,反映投资者对政策风险的高度敏感。 二、危机表象下,被忽视的积极信号 政治风暴掩盖了特斯拉基本面的关键韧性: 1. 技术里程碑突破:6月27日,特斯拉展示全球首次L4级无人驾驶交付:Model Y在无驾驶员、无远程操控下,独立完成30分钟城市+高速路段行驶。尽管引发“营销噱头”质疑,但实测视频证明其纯视觉方案已逼近商业化临界点——这正是Robotaxi万亿市场的技术基石。 2. 中国战略的弹性调整:面对小米SU7等国产车型挤压(5月Model 3销量仅为SU7一半),特斯拉一反行业降价潮,对Model 3长续航版涨价1万元并同步升级续航与加速性能。配合“限时补贴1.6
      1.07万1
      举报
    • 我是许小年我是许小年
      ·06-30
      小摩“减持”评级重创Circle股价,背后暗藏稳定币商业模式的致命软肋 当摩根大通的评级报告如利剑般刺向市场,Circle股价应声下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资本对单一公司的质疑,更是稳定币商业模式的集体困境。 摩根大通在6月30日对稳定币巨头Circle(CRCL)投下了“信任否决票”——首次覆盖研究即给予“减持”评级,目标价仅80美元。消息一出,Circle夜盘短线急跌超4%,机构看空情绪瞬间席卷市场。 这一评级如同一面照妖镜,映照出Circle光鲜股价背后长期被资本狂欢掩盖的结构性软肋。 一、致命软肋:商业模式的先天缺陷 1. 收入结构的“阿喀琉斯之踵”Circle高达99%的收入依赖美国国债利息(2024年利息收入16亿美元)。这种单一收入来源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中极为脆弱——若利率腰斩,其收入可能同步崩塌。更严峻的是,Circle需将利息收入的50%分给合作伙伴Coinbase(2024年支付超10亿美元),导致其实际净利润率不足10%。这种寄生性合作模式严重制约盈利能力。 2. 估值泡沫与现实的割裂在股价飙升至263美元高点时,Circle市盈率接近180倍,相较标普500指数平均22倍的估值溢价超700%。即便经历回调后股价仍在200美元上方,对照摩根大通80美元的目标价,暗示市场预期仍有超60%下行空间。这种估值落差反映了资本对“稳定币叙事”的重新定价。 二、资本离场:聪明钱的预警信号 - “木头姐”的精准逃顶:Cathie Wood旗下ARK基金在股价高位四天内抛售150万股,套现超3亿美元。作为上市首日即斥资3.73亿美元建仓的“旗手”,她的撤退暗示对短期透支的清醒认知。 - 机构共识正在转向:除摩根大通外,Jefferies等机构也对稳定币支付前景提出质疑,认为传统卡基支付在便利性和安全性上更具优势。当主流资本开始审视技术落地的真实瓶颈,市场情绪的风向已然生变。
      1.07万1
      举报
    • 我是许小年我是许小年
      ·06-30
      643评论
      举报
    • 我是许小年我是许小年
      ·06-30
      752评论
      举报
    • 我是许小年我是许小年
      ·06-29
      413评论
      举报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