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moretion

刚长出来的韭菜就成韭菜盒子。恒定价值投资。

IP属地:0
    • InmoretionInmoretion
      ·04-29 11:08

      沪上阿姨正式招股,为何茶饮企业都要纷纷上市?

      上市其实主要有两个考量:一是拓宽融资渠道,二是增强品牌的曝光率,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先说说拓宽融资渠道。新茶饮品牌在未上市之前,融资渠道主要是在一级市场(没有公开交易的市场,可以称为股权市场)。像我们熟知的天使投资,以及风险投资(VC)、私募股权投资(PE)均属于一级市场的投资行为。在过去,茶饮赛道可以说是是资本眼中的“香饽饽”,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新式茶饮行业共发生融资32起,披露总金额超过了140亿元。这时候资本市场对于茶饮赛道还是比较看好的,愿意提供融资,资本的大量涌入也推动了茶饮行业的蓬勃发展。不过,随着茶饮赛道竞争越发激烈,部分品牌表现不佳,行业增速放缓,资本对茶饮行业的热情也在逐渐消退,在入局的态度上显得更加的谨慎。2023年,新茶行业融资虽然也超过30起,但是融资的金额却急剧缩水,略超19亿元,从140亿到19亿,资本的态度显而易见。在融资渠道受阻的情况下,那只能另辟蹊径,所以很多茶饮品牌把目标转向了二级市场,希望通过上市来募集资金,以应对行业的持久战。在资本市场方面,港股市场是大多数茶饮品牌的选择。包括此前上市的奈雪的茶和茶百道,以及今年上市的古茗、蜜雪集团都是选择在港股上市,只有霸王茶姬选择了在美股上市。港股本身是个比较成熟的市场,连接着全球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在香港上市,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有助于吸引国际资本的注入,优化自身的资本结构。像蜜雪集团、古茗这种走全球化战略的品牌的,以及像沪上阿姨这种缺乏海外市场增量的品牌,都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海外资本平台作为支撑。而通过登录资本市场的方式,可以将品牌的影响力辐射到全球其他区域,对于后续海外市场的开拓和扩张都是有利的。这是茶饮企业上市的第二层考量。最后再聊聊沪上阿姨。其实它从去年初就开始谋划上市了,不过最终没有成功。在去年底它又卷土重来,再次递交了上市申请书,直到近期通过了上市聆讯,这也意味
      8,6543
      举报
      沪上阿姨正式招股,为何茶饮企业都要纷纷上市?
    • InmoretionInmoretion
      ·04-03
      Replying to @AKBAR:可能后面还会持续//@AKBAR:今天爆发了//@Inmoretion:白银可能随时会来一波爆发
      7643
      举报
    • InmoretionInmoretion
      ·03-26
      特斯拉终于反弹一波了[得意]
      405评论
      举报
    • InmoretionInmoretion
      ·03-21
      弹药充满,继续加仓![得意][得意]
      494评论
      举报
    • InmoretionInmoretion
      ·03-12
      特斯拉终于迎来了一波小反弹[捂脸]
      729评论
      举报
    • InmoretionInmoretion
      ·02-28
      回调是不是上车机会?[哟哟]  $小米集团-W(01810)$  
      1,3872
      举报
    • InmoretionInmoretion
      ·02-18

      小米集团未来一个月股价走势分析

      一、近期股价表现与估值水平 截至2025年2月18日收盘,小米股价报48.4港元,单日涨幅7.20%,成交额达154.4亿港元,创52周新高。从估值指标看,当前市盈率TTM59 .6倍、市净率6.4倍,显著高于恒生科技指数平均水平,反映市场对其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智能电动车业务的成长性溢价。值得注意的是,中金与里昂等机构近期上调目标价至50.4-56.5港元,较现价存在**4%-17%**的上行空间。 二、核心驱动因素分析 业绩预期强劲 多家机构预测小米2024Q4收入同比增34%-44%,经调整净利润增长35%-34%。电动车业务成为关键变量,2024年交付量达13.5万辆(超预期),2025年新SUV车型YU7发布或进一步拉动销量。中金预计2025年净利润将突破406亿元,对应动态市盈率25.9倍,估值具备吸引力。 技术面突破信号 量价配合:2月18日成交量放大至3.26亿股(量比1.15),突破前期阻力位45.2港元,短期技术形态呈“上升通道”。 期权热度:2月27日到期的50港元认购期权单日涨幅124%,隐含波动率抬升,显示市场押注股价冲击50-55港元区间。 资金面支撑 机构持仓:BlackRock、Vanguard等外资机构近期增持,南向资金持股市值超1356亿港元(占比15.8%),流动性溢价显著。 股东结构:雷军等核心股东持股稳定(合计超33%),减持压力较小。 三、风险与不确定性 估值回调压力:当前市盈率接近60倍,若Q4业绩不及预期或电动车交付量增速放缓,可能引发获利回吐。 行业竞争加剧:智能汽车赛道中,小鹏、理想等厂商2025年密集发布新品,或分流市场关注度。 宏观波动:恒生科技指数近期反弹后技术面超买,若港股市场整体调整,可能压制个股表现。 四、未来一个月情景推演 乐观情景(概率40%):若Q4财报确认净利润增速超35%,股价或快速
      8,379评论
      举报
      小米集团未来一个月股价走势分析
    • InmoretionInmoretion
      ·01-10

      小米YU7是瞄准 Model Y打了

      雷总总是简简单单得搞节目效果,这下YU7的期待值不又拉满了?雷总这不得便宜个3w? $特斯拉(TSLA)$ $小米集团-W(01810)$
      5,3975
      举报
      小米YU7是瞄准 Model Y打了
    • InmoretionInmoretion
      ·01-09
      老黄一句话真带崩了一片,后面看能不能稳得住吧[捂脸]
      1,104评论
      举报
    • InmoretionInmoretion
      ·01-06

      “港股特斯拉”小米市值突破9000依港币,破万亿近在眼前?

      小米不愧是“港股特斯拉”,扛住了饱和式攻击。首要要明白一点:小米股价快速上涨和大盘走势是不重叠的,从24月8月9日以来几乎一直在涨。所以可以确定股价上涨是自身现有业务经营情况的大幅度优化以及新进入业务超预期的表现造成的。纵观2024年小米股价,我们会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情况。2024年1月之前的一段时间,因为小米14系列是比较成功的,所以股价有一定上涨,然而年底发布了新车SU7,当时仅仅是技术发布会,没人开过,1-2月可以说是褒贬不一,但整体来说是唱衰的多,所以股价真下跌了。等到年后,大家发现小米表现还行,11块股价应该是到底了,就开始反弹。等到SU7正式开售,那肯定还是各种冷嘲热讽以及明里暗里的攻击,所以股价是震荡的。这一切结束于8月初,为啥是这个时候?投资者不是傻子,一辆车开售之前被唱衰,开售后遭到各种形式的软硬攻击,没想到四个月内成功实现了4万辆以上的销量,并且还能做到连续两个月销量超过1.3万辆,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前期预订客户不仅真实且没有退单工厂已经满产大概也是这个时候,小米的智驾开始陆续公布信息并上车,股市最喜欢的就是概念,小米有智驾等于拿捏了概念,所以股价还在进一步增长,并且没有下滑的趋势。同时,还有两件事也发生了:小米手机冲高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小米14系列的销量提升幅度巨大小米的智能家居也在不断提升,空调和洗衣机已经成为第二增长点了而等到10月底,更重磅的消息出现了:小米15发布和10月SU7交付超2万辆。小米15发布,产品涨价500后竟然还能比去年同期卖的更多,而一个月交付超过2万意味着,工厂已经彻底满负荷运转了。此时,小米SU7已经成为现象级存在,至今,单车月交付已经连续三个月超过2万台,它的股价有不涨的道理吗?开卖两个季度,汽车业务季度销售额就能和小鹏五五开,谁看谁模糊。其实从20年至今,小米股价一直波动的原因之一:什么时候能有第二个销售额和手机业
      6,8903
      举报
      “港股特斯拉”小米市值突破9000依港币,破万亿近在眼前?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