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财经汇

聚焦山西上市公司,讲述三晋资本故事。

IP属地:山西
    • 三晋财经汇三晋财经汇
      ·08-05 13:31

      山西血制品巨头再换“东家”!天坛生物放手,国药系整合大幕将启

      作者:三晋财经汇 派林生物控制权变更事项迎来新进展。 8月4日,血液制品上市公司天坛生物(600161.SH)发布公告,公司拟放弃收购派林生物(000403.SZ)商业机会。 天坛生物放弃后,中国生物将从整体发展战略出发,实施对派林生物的收购。 01 天坛生物“忍痛割爱” 此次事件源于6月9日派林生物发布的一则公告。 来源:派林生物公告 公告显示,6月8日,派林生物控股股东共青城胜帮英豪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胜帮英豪”)与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生物”)签署了《收购框架协议》,胜帮英豪拟将所持公司21.03%股份转让给中国生物。 若交易顺利完成,公司控股股东将由胜帮英豪变更为中国生物,实控人也将由陕西国资委变更为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集团”)。 根据天坛生物披露的细则,上述《收购框架协议》约定由中国生物或其指定子公司以现金方式协议收购胜帮英豪持有的全部21.03%派林生物股份。中国生物正是天坛生物的控股股东。 由于派林生物的核心业务为血液制品,中国生物依据此前作出的 “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函”,将这一收购机会书面通知了天坛生物。 来源:天坛生物公告 经审慎分析研判,天坛生物最终选择放弃。并在公告中罗列了详细理由: 首先是交易时限紧迫。若由天坛生物直接收购,需履行重大资产重组程序,耗时较长可能错失机会。根据协议框架,自《收购框架协议》生效之日起三个月届满时双方未能签订正式交易文件的,协议将自动终止。 其次是资金压力。天坛生物2024年末合并货币资金余额为26.86亿元,而本次交易对价高达38.44亿元本金加上年化9%单利计算的利息。留存经营所需资金后,将对公司造成较大资金压力。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业务整合风险。派林生物“历史沿革相对复杂,控制权曾多次发生变更”,若由天坛生物直接收购,需承担整合风险及“标的公司可能存在的其他潜在风险”。
      54评论
      举报
      山西血制品巨头再换“东家”!天坛生物放手,国药系整合大幕将启
    • 三晋财经汇三晋财经汇
      ·08-04

      斩获6250万订单!东杰智能海外再签单,控制权悬而未决

      作者:三晋财经汇 订单与动荡齐至。 8月1日,山西A股上市公司东杰智能(300486.SZ)发布公告,其境外全资子公司斩获新采购订单,订单总金额3709万马来西亚林吉特,折合人民币约6250万元。 这一订单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7.74%,预计将对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而在短短两天前,东杰智能公告披露,其控股股东上层股权结构拟发生变更,这一变动可能导致公司实际控制权发生变更。 来源:公告 01 东南亚市场再传捷报 斩获6250万订单 根据公告披露,此次为东杰智能马来西亚子公司获得新订单,项目范围包含AS/RS堆垛机系统、货架系统、输送系统等解决方案。订单总金额3709万马来西亚林吉特,按公告日汇率约合6250万元人民币。 这不是东杰智能在东南亚市场的首次突破。 资料显示,东杰智能成立于1995年,于2015年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是国内领先的智能制造服务商。主要产品包括智能物流仓储系统、智能物流输送系统、智能涂装系统和智能立体停车系统等。 早在2019年4月,东杰智能就与马来西亚F&N饮料制造有限公司签订了163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14亿元)的自动化智能仓储配送系统订单。 2020年3月,再次中标F&N乳品(泰国)有限公司仓储配送中心项目,总金额2.86亿泰铢(约合人民币6234.68万元),为其在东南亚智能物流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东杰智能在稳固国内市场同时,持续加速全球化布局。业务已拓展至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多个国家。尤其是在汽车制造领域,陆续获得奔驰戴姆勒、标致雪铁龙、奥迪、宝马等海外客户订单。 02 业绩面临挑战 尽管海外市场不断突破,东杰智能整体业绩仍面临挑战。 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收8.07亿元,同比下降7.41%。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至2.57亿元,较上年的2.43亿元亏损进一步增加。 来
      86评论
      举报
      斩获6250万订单!东杰智能海外再签单,控制权悬而未决
    • 三晋财经汇三晋财经汇
      ·08-04

      涉关联交易违规,山西上市煤企潞安环能遭监管警示!

      作者:三晋财经汇 涉关联交易违规,潞安环能被山西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8月1日,山西上市煤企潞安环能(601699.SH)收到了来自山西证监局的一纸监管。 内容显示,因2024年度公司日常关联交易超出年度预计金额,且未及时履行股东大会审议程序及信披义务,公司及董秘被出具警示函。 这份警示函直指潞安环能与山西潞安工程有限公司、山西潞安煤炭经销有限责任公司等关联方的交易违规问题。 来源:公告 01 关联交易违规遭监管警示 公告显示,2024年度潞安环能与山西潞安工程有限公司、山西潞安煤炭经销有限责任公司等关联方实际发生的日常关联交易,超出了此前披露的年度预计金额。 问题不仅在于交易金额超出预期,更在于公司未对超出的部分及时履行股东大会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这种程序性缺失违反了上市公司监管规则。 作为公司信息披露事务的直接负责人,董事会秘书马泽锋被认定对上述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被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资料显示,马泽锋出生于1976年2月,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在2022年6月被聘任为董秘前,其历任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战略发展部部长、潞安化工集团资本运营部副部长等职。年报显示,2024年马泽锋年薪57.83万元。 潞安环能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成立于2001年,于2006年9月登陆资本市场,至今已有近20年历史。作为区域煤炭龙头企业,公司业务覆盖原煤开采、煤炭洗选及煤焦冶炼全产业链。 此次违规事件无疑给这家老牌上市企业的合规形象蒙上短期阴影。 02 业绩持续承压 与违规问题并行的是潞安环能持续承压的业绩表现。 近两年来,公司连续遭遇营收与净利润“双降”: 2023年至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431.37 亿元、358.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9.22亿元、24.5亿元,其中2024年净利润同比降幅高达69.08%。 来源:财报 进入2025年,下降趋
      123评论
      举报
      涉关联交易违规,山西上市煤企潞安环能遭监管警示!
    • 三晋财经汇三晋财经汇
      ·07-30

      七年工程纠纷炸出2.63亿索赔,华控赛格陷巨额诉讼

      作者:三晋财经汇 七年纠纷终成诉,华控赛格涉2.63亿欠款索赔 7月29日,A股上市公司华控赛格(深圳华控赛格股份有限公司,000068.SZ)发布公告,其控股子公司迁安市华控环境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迁安华控”)收到河北省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民事诉状》。 原告成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建工”)就双方2017年签订的施工合同纠纷提起诉讼,涉案金额高达2.63亿元。 华控赛格为山西建投旗下上市公司,就在半年前,山西建投刚刚完成对上市公司的首笔资产注入。 来源:公告 01 七年纠纷终成诉 华控赛格涉2.63亿欠款诉讼 根据华控赛格公告披露的细节,这场纠纷的根源可追溯至2017年5月。 当时,迁安华控与成都建工签署《河北省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共同开发迁安市海绵城市建设PPP项目(二期)。 到如今,这场围绕2017年签订的合同产生的纠纷,其核心争议已持续约七年之久。 成都建工主张,其在2018年10月25日就向迁安华控提交了竣工验收报告,但被告“因其自身原因拖延验收,至今未完成竣工验收”。 并且,成都建工自2022年8月起多次提交结算资料,均遭“各种理由拒绝办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承包方提交验收报告之日即可视为竣工日期。 成都建工提出的四项诉讼请求:支付工程欠款本金2.07亿元;支付拖欠利息(暂计至2024年11月30日为4856万元);支付项目维修费用735万元;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确认。上述全部金额合计2.63亿元。 华控赛格在公告中表示案件已立案,但强调“尚未开庭审理”,并表示对“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的具体影响尚存在不确定性”。 考虑到华控赛格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737万元,这笔2.63亿元的诉讼无疑是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02 业绩承压下的诉讼冲击 作为1997年登陆资
      245评论
      举报
      七年工程纠纷炸出2.63亿索赔,华控赛格陷巨额诉讼
    • 三晋财经汇三晋财经汇
      ·07-29

      总投资14亿!通宝能源两大风电项目落子山西

      7月28日,山西A股上市公司通宝能源发布公告,宣布正式设立通宝(右玉)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和通宝(繁峙)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分别投资建设两个大型风电项目。 右玉项目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规划装机容量100MW,总投资5.59亿元;繁峙项目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规划装机容量170.5MW,总投资8.61亿元。 两个项目的总投资达14.2亿元,资金来源均为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目前均已获得当地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的核准批复。 资料显示,通宝能源成立于1992年,于199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其控股股东为山西国际电力集团,间接控股股东为晋能控股集团,实际控制人为山西省国资委。 通宝能源主营业务为火力发电、配电业务,随着能源行业的发展变革,公司也在积极推进 “煤电与清洁能源一体化”的战略转型。 2024年,通宝能源取得三批11个风电光伏项目,总规模达132.05万千瓦,并设立了9家项目子公司。首批投资建设的4个合计450MW风光发电项目已完成国资立项和增资程序。 此外,公司还参与了晋北新能源基地项目建设,该基地是全国唯一的大型采煤沉陷区新能源基地、山西省“五大基地”建设重点示范项目,着重布局风光火储多能互补一体化发展。 此次新设两个风电项目公司,是通宝能源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又一重要布局。标志着这家传统能源企业在绿色转型道路上再进一步。 业绩层面上,通宝能源呈现出一定的波动。2024年实现营收108.29亿元,同比下降0.53%;归母净利润5.13亿元,同比下降24.58%。 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业绩迎来积极变化。实现营业总收入31.17亿元,同比增长9.41%;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6.21%。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项目最终的投资决策需经过公司董事会的批准,还需完成国资审批、规划许可、土地使用和环评等程序,开工、建设完成时间尚未确定。
      182评论
      举报
      总投资14亿!通宝能源两大风电项目落子山西
    • 三晋财经汇三晋财经汇
      ·07-29

      “山西民爆巨头”又双叒被起诉了!

      作者:三晋财经汇 同德化工再添新诉,逾期债务已超5000万。 7月25日,山西A股上市公司同德化工(山西同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002360.SZ)及其全资子公司同德科创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德科创”)再度被推上被告席。 德银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银租赁”)以融资租赁合同纠纷为由,起诉同德化工及其子公司同德科创,涉案金额高达2709.05万元。 就在诉讼公告发布三天后,7月28日公司再度发布债务逾期进展公告,显示公司及子公司逾期债务本金已达5062.56万元,占公司2024年经审计净资产的2.54%。 01 再添新诉 根据公告细节,此次纠纷源于2024年10月同德科创与德银租赁签订的《融资租赁合同》。 来源:公告 合同约定同德科创以售后回租方式融资租赁一批生产设备,租赁期限24个月,按季度支付租金,每期392.17万元。 然而合同生效后,同德科创仅完整支付了2024年11月至2025年1月的租金。2025年4月租金仅支付了44.97万元,此后彻底逾期,累计拖欠租金达2700.19万元。 截至6月20日,逾期利息已达8.85万元,且按每日万分之五的利率持续累积。 德银租赁在诉状中要求:同德科创支付全部未付租金及利息;对其厂区内的生产设备行使优先受偿权;母公司同德化工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该案定于8月25日开庭,而这起诉讼也并非孤例。 此前,同德化工及子公司同德科创就已因融资租赁合同纠纷,被远东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所涉案件虽已达成诉前调解,但纠纷并未彻底解决。 来源:天眼查 此外,7月21日,青岛华通融资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因合同纠纷,向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冻结了同德化工及同德科创部分银行账户,合计被冻结金额达1091.93万元。 一系列诉讼集中爆发,反映了公司当前沉重的债务压力。 02 逾期债务超5000万 7月28日
      87评论
      举报
      “山西民爆巨头”又双叒被起诉了!
    • 三晋财经汇三晋财经汇
      ·07-28

      信披再踩雷!太原重工突遭证监会立案!大股东火速砸钱“救场”?

      作者:三晋财经汇 立案调查与股东增持同日登场。 7月25日晚间,太原重工(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600169.SH)连续发布两份重磅公告。 一份公告显示,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的公告,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监管机构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 另一份则来自控股股东太重集团,宣布将开启新一轮增持计划,拟投入8000万至1.6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立案调查与股东增持同日上演,引发市场关注。 01 立案突袭 信披疑云再起 公告显示,此次立案原因是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具体违规事项尚未公布。 来源:公告 在立案公告中,太原重工董事会表示:“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此次立案事发突然,但并非毫无预兆。 早在2023年12月,太原重工就曾收到山西证监局的《警示函》。 当时的监管文件指出,公司在重大资产出售、关联方资金占用、重大诉讼披露及财务核算等多个方面存在问题。 距离整改完成仅一年半时间,公司再次因信披问题触发立案调查。 02 亿元增持 控股股东紧急行动 与立案公告同步登场的,是控股股东的紧急增持计划。 来源:公告 7月25日,控股股东太重集团宣布,计划在接下来12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太原重工股份,金额不低于8000万元,不超过1.6亿元。 这一增持计划没有设置价格区间,集团表示将“根据太原重工的股价波动情况,以及资本市场的整体趋势,择机增持”。 对于增持原因,太重集团则称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价值的认可”。 值得关注的是,这一轮增持与上一轮完成仅两天之隔。 2024年10月30日至2025年7月23日期间,太重集团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增持公司股份4828.6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4%,累计投入资金达1.2亿元。 经过该轮增持,太重集团的持股比例从48.50%提升至5
      90评论
      举报
      信披再踩雷!太原重工突遭证监会立案!大股东火速砸钱“救场”?
    • 三晋财经汇三晋财经汇
      ·07-25

      从“太忻一体化”到“矿业专业化”:山西建投又一公司挂牌成立

      7月24日,山西建投集团旗下又一核心板块——山西矿产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资料显示,该公司前身为“山西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7月18日起,正式更名为“山西矿产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此次更名是基于矿产高质量专业化发展路径作出的关键战略调整。旨在“通过深度整合内外资源,全面实现资源高效共享与战略精准协同”。明确“矿产高质量专业化发展路径”,标志着业务模式将向产业链价值链整合和专业化投资运营升级。 新公司旗帜鲜明地提出向“专业化、产业化、数智化”方向高质量发展,直指行业痛点与发展趋势。 该公司现辖7个全资、控股和参股子公司,分别为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太发大盂园区有限公司、山西建投矿建集团有限公司、古县岳忻能源有限公司、山西建投矿业资源有限公司。 本次更名不仅是简单的名称变更,更标志着这家省属国企完成了从区域开发平台向专业化矿业建设投资主体的关键跃迁,为资源型省份山西的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237评论
      举报
      从“太忻一体化”到“矿业专业化”:山西建投又一公司挂牌成立
    • 三晋财经汇三晋财经汇
      ·07-24

      太重集团砸1.2亿增持!太原重工凭什么?

      作者:三晋财经汇 太重集团1.2亿增持计划提前收官。 7月23日,太原重工(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600169.SH)发布公告,自2024年10月30日至2025年7月23日,控股股东太重集团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增持公司股份4828.6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4%,累计增持金额为人民币1.2亿元,本次增持计划实施完毕。 本次增持计划实施完毕后,太重集团持有公司股份比例由48.50%增至50.15%。 来源:公告 01 增持计划提前收官 1.2亿筑牢控股权 2024年10月30日,太重集团宣布了一项为期12个月的增持计划,计划投入6000万元至1.2亿元资金增持太原重工无限售流通A股。 7月23日,随着最后一笔交易的完成,太重集团提前三个月完成了对旗下上市公司太原重工的增持计划。期间,太重集团累计投入1.2亿元真金白银,累计增持股数达4828.6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4%,将持股比例从48.50%提升至50.15%,实现了对公司控股权的再强化。 原定12个月的增持计划提前三个月完成,体现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信心和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太原重工于7月10日回购注销了1415.37万股股票。这一动作导致公司总股本减少,而太重集团持股数量不变,使其持股比例被动提升至50.13%。随后,太重集团继续增持79.77万股,最终将其持股比例提升至50.15%。 02 重型装备龙头 业务覆盖多领域 资料显示,太原重工成立于1998年,并于同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机械行业上市的第一股”。总部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其业务版图遍及多个重型装备领域。 来源:公司官网 从主营业务来看,太原重工的产品线相当丰富,包括轨道交通设备、起重设备、风力发电设备、挖掘设备等产品及工程总承包。这些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能源、交通、航天、铁路、环保等多个关键领域。 其控股股东太重集团始建于
      288评论
      举报
      太重集团砸1.2亿增持!太原重工凭什么?
    • 三晋财经汇三晋财经汇
      ·07-23

      泰山财险山西分公司被罚30万!两年内同一问题“二进宫”

      作者:三晋财经汇 给投保人回扣,山西这一保险公司被罚30万。 7月2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公布的新增一则行政处罚。 处罚显示,泰山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因“虚列费用、用于给予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合同约定以外的保险费回扣或其他利益”,被处以30万元罚款,时任车险部副经理(主持工作)王鹏被警告并处7万元罚款。 值得注意的是,在“返佣”问题上,泰山财险山西分公司并非初犯。 01 历史重演 同一问题“二进宫” 公开资料显示,泰山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山保险”)成立于2010年,是山东首家全国性保险法人机构,由山东省国资委直接管理。作为山东省属国有企业,泰山保险在本地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市场份额稳居前列。 泰山财险山西分公司成立于2019年10月,是泰山保险在山西设立的分支机构。 2023年9月,泰山财险山西分公司就曾因相同违规行为被处罚。 当时该分公司因“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保险合同以外其他利益”被责令改正,并处30万元罚款,时任副总经理(主持工作)郭林生被警告并处10万元罚款。 本次处罚由国家金融监督监管总局山西监管局于7月15日作出,并于7月22日对外公布。其违规行为直接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一十六条和第一百六十一条的规定。 时隔不足两年,同一分公司因完全相同的违规问题再次被罚,暴露了该公司在合规管理上的缺陷。 对比两次处罚,本次对责任个人的罚款有所降低(从10万元降至7万元),但对公司的罚款额度维持30万元上限,显示监管对此类违规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02 保险行业“返佣”屡罚不止 泰山财险山西分公司的案例并非孤例。“返佣”行为在保险行业屡“罚”不止,已成监管重点打击的顽疾。 2024年9月,永诚财险山西分公司因“虚列费用、用于给予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合同约定以外的保险费回扣”,被要求责令改正并罚款30万元,相关责任人被警告并罚
      111评论
      举报
      泰山财险山西分公司被罚30万!两年内同一问题“二进宫”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