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重估阿里云,在千问3开源来袭
@陈达美股投资:
投资阿里与投资阿里云,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如胶似漆,水交乳融。最近我花了不少时间研究阿里云,研究其技术但更研究商业模式演化,以及其在整个竞争视野(competitive landscape)下的拓扑脉络。我想用我的时间,换投资不再疯癫。 本文旨在对阿里云计算业务进行一次系统性梳理,做一次深度探索;并在AI这个elephant in the room 激荡的第二场技术浪潮里,重估阿里云的价值——这是进一步推动阿里股价的关键催化剂之一。这里有个思想叫做“两个就是”: 重估阿里云就是重估阿里,重估阿里就是重估中概股。 阿里未来三年在AI 上的CapEx是国内史无前例的3800亿人民币(缩小与MAG7数量级上的差距,亚马逊2025年计划capex1000亿美元);而阿里云从基础设施、大模型、以及更垂类的AI应用——通义大模型家族,这些都在全球第一梯队,布局比较全面,我看到一块风樯阵马的大饼正在我的眼前徐徐摊开。 (中美AI模型性能差距的可视化图谱,随岁月流淌下的大渠延绵。数据来源:斯坦福大学 2025 AI指数报告,制图:Visual Capitalist) 一、state-of-the-art:千问3 关于阿里云乃至于是任何云,AI大模型显然是全村的希望,是房间里的大象,是新时代的金矿。最近进展是阿里开源模型里最新一代迭代,通义千问Qwen3(千问3),这个模型有两个重要的“边际拱点”,一是成本大幅下降,二是性能大幅提升: 1、千问3是混合专家(MoE)架构,旗舰版千问3模型总参数235B激活22B,大致需要4张H20或同等性能的GPU,就能部署满血版,所以大幅降低了成本与费用。其显存占用为性能相近模型的1/3。比如对比满血版DeepSeek-R1总参数671B激活37B,1台8卡H20可跑但跑得很紧(100w左右),一般推荐16卡H20总价约200万左右。从部署成本看,千问3是